第二课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第二课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国歌和国旗一样,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国歌激励着全国人民为保卫祖国,为祖 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学习课文,了解我国国歌不平凡的来历和意义。 教学目标: 1.汉字学习: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结构等多种学习汉字的方法,学习本课的10个汉字, 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重点掌握“豪,侵,略,逮,映,委,辈,繁”8个汉字 2.词语学习:学习本课的26个新词语,要求会读,懂意思。 重点掌握“油然而生,激发,创作,鼓舞,简陋,倾注”和“逮捕,侵略,放映,前辈,牺 牲,气概,自豪感,繁荣”14个常用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3.句型学习:学习本课的3个句型“无论….都…”,“…后来…”,“…,并….”,要求 能结合情境使用。 4.课文学习: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课文以 及课内自读课文 第一课时讲解词语 上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要掌握“油然而生,侵略,前线,气概,繁荣”等词语的准确 读音和准确用法。 2.学生能用“油然而生,侵略,前线,气概,繁荣”等词语造句 过程与方法:老师范读词语并引导学生自主式及合作式的了解词义并用法,鼓励学生独 立掌握运用词语进行交际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学好词语,打好基础的教育。 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国歌和国旗一样,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国歌激励着全国人民为保卫祖国,为祖 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学习课文,了解我国国歌不平凡的来历和意义。 教学目标: 1. 汉字学习: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结构等多种学习汉字的方法,学习本课的 10 个汉字, 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重点掌握“豪,侵,略,逮,映,委,辈,繁”8 个汉字。 2. 词语学习:学习本课的 26 个新词语,要求会读,懂意思。 重点掌握“油然而生,激发,创作,鼓舞,简陋,倾注”和“逮捕,侵略,放映,前辈,牺 牲,气概,自豪感,繁荣”14 个常用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3. 句型学习:学习本课的 3 个句型“无论…..都…”,“….后来…”,“….并…..”,要求 能结合情境使用。 4. 课文学习: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课文以 及课内自读课文。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要掌握“油然而生,侵略,前线,气概,繁荣”等词语的准确 读音和准确用法。 2. 学生能用“油然而生,侵略,前线,气概,繁荣”等词语造句。 过程与方法:老师范读词语并引导学生自主式及合作式的了解词义并用法,鼓励学生独 立掌握运用词语进行交际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学好词语,打好基础的教育。 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大家每次升国旗的时候大家一起唱国歌,那哪位同学用汉语唱 下国歌?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 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 1.油然而生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1)我对做这些事的人的敬意油然而生 2)不过,一种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2.侵略 侵犯,进攻,侵害 1)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 2)这是对我权利的侵略 3.气概 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 1)我是一个很有男子气概的人。 2)他很有英雄气概 4.前线 作战时由最前面的作战部队形成的一条军事线;亦指与敌方接触的战线或区域 1)这是我们在前线的某一天 2)所有的医生都去了前线。 5.繁荣 兴隆,成功 1)那是一个富有和繁荣的时期 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很多繁荣的机会,在业务上 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大家每次升国旗的时候大家一起唱国歌,那哪位同学用汉语唱 一下国歌?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 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 1. 油然而生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1)我对做这些事的人的敬意油然而生 2)不过,一种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2.侵略 侵犯, 进攻, 侵害 1) 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 2) 这是对我权利的侵略。 3.气概 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 1) 我是一个很有男子气概的人。 2) 他很有英雄气概。 4.前线 作战时由最前面的作战部队形成的一条军事线;亦指与敌方接触的战线或区域 1) 这是我们在前线的某一天。 2) 所有的医生都去了前线。 5. 繁荣 兴隆, 成功 1)那是一个富有和繁荣的时期 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很多繁荣的机会,在业务上。 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阅读理解课文 上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熟读课文 2.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然后老师范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自主式及合作式的 了解课文大意,鼓励学生独立掌握并运用课文知识进行交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了解我国国歌的意义和来历。 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 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 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只要听到国歌声,每一个中国人会怎么样? 2.音乐家聂耳是怎么为国歌的歌词谱曲的? 3.新中国成立前夕“义勇进行曲”是怎么成为代国歌的? 讲课文 (第1自然段)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行曲》。 (第2-5自然段)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来历 (第3-5自然段)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意义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熟读课文。 2. 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然后老师范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自主式及合作式的 了解课文大意,鼓励学生独立掌握并运用课文知识进行交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了解我国国歌的意义和来历。 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 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 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只要听到国歌声,每一个中国人会怎么样? 2.音乐家聂耳是怎么为国歌的歌词谱曲的? 3.新中国成立前夕“义勇进行曲”是怎么成为代国歌的? 串 讲 课文 (第 1 自然段)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行曲》。 (第 2—5 自然段)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来历。 (第 3-5 自然段)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意义
作业:熟读课文和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深化课文学习 上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要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1.学生能用《无论……都,……后来 …并……》重点句型造句。 过程与方法: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复述课文大意然然后老师复述课文并引导学生自主式及合作 式的进行复述课文大意,鼓励学生独立掌握并运用课文知识进行交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掌握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 难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重点词语造句 1.《无论……都……》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帮助你 2)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2.《……后来…》是时间名词,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
作业:熟读课文和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要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1. 学生能用《无论……都,……后来……,……并……》重点句型造句。 过程与方法: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复述课文大意然然后老师复述课文并引导学生自主式及合作 式的进行复述课文大意,鼓励学生独立掌握并运用课文知识进行交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掌握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 难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重点词语造句。 1.《无论……都……》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帮助你。 2)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2.《……后来……》是时间名词,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
1)我五年前见过他,后来再也没见过他 2)艾山去年三月给我打电话,后来就没有打过了。 3《……并…》是连词,意思是并且,它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 1)我完全同意并支持你的决 2)他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 归纳课文的结构 国歌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国歌激励着全国人民为保卫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 奋斗。 作业:背诵课文 七段。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真实交际 上课时间:年月日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练习内容提高学生汉语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首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交给的学习任务然后老师对各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 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 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査词典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1)我五年前见过他,后来再也没见过他。 2)艾山去年三月给我打电话,后来就没有打过了。 3《……并……》是连词,意思是并且,它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 1)我完全同意并支持你的决定。 2)他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 归纳课文的结构 国歌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国歌激励着全国人民为保卫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 奋斗。 作业:背诵课文一,二,七段。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练习内容提高学生汉语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首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交给的学习任务然后老师对各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 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 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