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新闻选读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马列新闻论著选读课程号:11008编写日期:2009年1月 张香萍 2009年1月
1 马列新闻选读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马列新闻论著选读 课程号:1100058 编写日期:2009年1月 张香萍 2009 年 1 月
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马列新闻论著选读课程号11058编写日期:2009年1月 第一章绪论(共2课时) 第一节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学(1课时);第二节学习马克思 主义新闻学经典著作的目的和方法(1课时) 、教学目的ε让学生在掌握新闻传播活动演进规律的基础上, 明确媒介对人需求不断满足的事实,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 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要求: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了解马克思主义 新闻经典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难点:新闻传播活动的演进轨迹,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的 发展。 六、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媒介的演进过程,在此基 础上阐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的重要意义。 七、主要参考书目: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 新闻学词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郑保卫《马 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 年9月 八、作业:1、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著作的目的意义;2
2 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马列新闻论著选读 课程号:1100058 编写日期:2009年1月 第一章 绪论(共 2 课时)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学(1 课时);第二节 学习马克思 主义新闻学经典著作的目的和方法(1 课时)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在掌握新闻传播活动演进规律的基础上, 明确媒介对人需求不断满足的事实,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 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要求: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了解马克思主义 新闻经典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三、教学时数:2 课时 四、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难点:新闻传播活动的演进轨迹,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的 发展。 六、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媒介的演进过程,在此基 础上阐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的重要意义。 七、主要参考书目: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11 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5 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 新闻学词典》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年 1 月;郑保卫《马 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 年 9 月。 八、作业:1、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著作的目的意义;2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著作的主要方法 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马列新闻论著选读课程号110058编写日期:2009年1月 第二章马恩的新闻思想(共8课时) 第一节马克思传(1课时);第二节恩格斯传(1课时) 、教学目的ε让学生在了解马恩生平的基础上,掌握其报刊活 动,领会其新闻思想产生的背景 、教学要求:熟悉马恩的生平,领会伟人的伟大之处。 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重点:马克思的生平活动及新闻生涯;《新莱茵报》创 办的历史背景 五、教学难点:马克思各个时期创办的不同报刊及体现出的不同 新闻思想,从中理清其新闻思想发展的脉络。《社会民主党人报》创 办时期马克思所处的艰难困境 六、教学方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对马恩产生浓厚的兴 趣。再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深刻领会伟人之伟大之处 七、主要参考书目: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 新闻学词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郑保卫《马 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 年9月。 八、作业:1、谈谈马克思给你带来的触动;2、恩格斯最可贵的 品质是什么;3、一个人面对困境的时候应该学习伟人的哪些精神
3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著作的主要方法。 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马列新闻论著选读 课程号:1100058 编写日期:2009年1月 第二章 马恩的新闻思想(共 8 课时) 第一节 马克思传(1 课时);第二节 恩格斯传(1 课时)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在了解马恩生平的基础上,掌握其报刊活 动,领会其新闻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教学要求:熟悉马恩的生平,领会伟人的伟大之处。 三、教学时数:2 课时 四、教学重点:马克思的生平活动及新闻生涯;《新莱茵报》创 办的历史背景。 五、教学难点:马克思各个时期创办的不同报刊及体现出的不同 新闻思想,从中理清其新闻思想发展的脉络。《社会民主党人报》创 办时期马克思所处的艰难困境。 六、教学方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对马恩产生浓厚的兴 趣。再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深刻领会伟人之伟大之处。 七、主要参考书目: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11 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5 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 新闻学词典》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年 1 月;郑保卫《马 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 年 9 月。 八、作业:1、谈谈马克思给你带来的触动;2、恩格斯最可贵的 品质是什么;3、一个人面对困境的时候应该学习伟人的哪些精神
和品格 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马列新闻论著选读课程号110058编写日期:2009年1月 第二章马恩的新闻思想(共8课时) 第三节马恩的传播思想(2课时) 、教学目的ε让学生结合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础上,理解和掌 握马恩的新闻和传播思想,并学会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 二、教学要求ε理解“精神交往”思想,掌握新闻新闻的确切含 义和新闻的层次性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重点:对新闻的层次性、时效性和真实性从实践中的理 解 五、教学难点: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的产生背景、深刻内涵 及实践意义。 六、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介绍的方式,阐述“精神交往”的含义。 通过讨论的形式,理清新闻的相关概念。 七、主要参考书目: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 新闻学词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郑保卫《马 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 年9月。 八、作业:1、谈诙对新闻层次性的看法;2、对“精神交往”思 想的理解。3、对本节内容中的一些新词汇的理解及实践中的一些
4 和品格。 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马列新闻论著选读 课程号:1100058 编写日期:2009年1月 第二章 马恩的新闻思想(共 8 课时) 第三节 马恩的传播思想(2 课时)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结合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础上,理解和掌 握马恩的新闻和传播思想,并学会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 二、教学要求:理解“精神交往”思想,掌握新闻新闻的确切含 义和新闻的层次性。 三、教学时数:2 课时 四、教学重点:对新闻的层次性、时效性和真实性从实践中的理 解。 五、教学难点: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的产生背景、深刻内涵 及实践意义。 六、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介绍的方式,阐述“精神交往”的含义。 通过讨论的形式,理清新闻的相关概念。 七、主要参考书目: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11 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5 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 新闻学词典》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年 1 月;郑保卫《马 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 年 9 月。 八、作业:1、谈谈对新闻层次性的看法;2、对“精神交往”思 想的理解。3、对本节内容中的一些新词汇的理解及实践中的一些
体会。 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马列新闻论著选读课程号:110008编写日期:20年1月 第二章马恩的新闻思想(共8课时) 第四节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的观点—《新莱茵报》时期马恩 新闻思想的主体(2课时) 、教学目的ε让学生了解《莱茵报》的创办,掌握《莱茵报》 时期马恩的新闻思想。 二、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自由报刊,人民报刊的概念。 、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重点:自由报刊的论述,这一部分十分重要,主要结合 马克思的经典作品《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査令》的研读,掌握马克 思主义早期新闻传播思想的核心内容。 五、教学难点:关于人民报刊的论述,结合对马克思《摩泽尔记 者的辩护》和恩格斯《普鲁士出版法批判》等作品的研究读揭示马克 思主义新闻思想中的人民报刊思想 六、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原著的形式,理解其新闻观点。 七、主要参考书目ε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 新闻学词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郑保卫《马 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 年9月
5 体会。 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马列新闻论著选读 课程号:1100058 编写日期:2009年1月 第二章 马恩的新闻思想(共 8 课时) 第四节 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的观点——《新莱茵报》时期马恩 新闻思想的主体(2 课时)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莱茵报》的创办,掌握《莱茵报》 时期马恩的新闻思想。 二、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自由报刊,人民报刊的概念。 三、教学时数:2 课时 四、教学重点:自由报刊的论述,这一部分十分重要,主要结合 马克思的经典作品《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研读,掌握马克 思主义早期新闻传播思想的核心内容。 五、教学难点:关于人民报刊的论述,结合对马克思《摩泽尔记 者的辩护》和恩格斯《普鲁士出版法批判》等作品的研究读揭示马克 思主义新闻思想中的人民报刊思想。 六、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原著的形式,理解其新闻观点。 七、主要参考书目: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11 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5 月;陈力丹《马克思主义 新闻学词典》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年 1 月;郑保卫《马 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