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 诗
石壕吏杜甫 杜甫诗三首
杜甫,字 代伟 大的诗人,他的诗作 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而衰 的变化过程,号称“" 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 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 住,曾自称“ ,世称 又因一度挂着检 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 称之为 ,者有
杜甫,字 , 代伟 大的 诗人,他的诗作 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而衰 的变化过程,号称 “ ” , 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 “ ” 。 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 住,曾自称“ ”,世称 “ ” ,又因一度挂着检 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 称之为“ ” ,著有 《 》
《石壕吏》
写作背景 •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 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 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县), 胜利在望。 • 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 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 面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 (今河南省孟西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 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 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 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石壕吏》
课时目标 ·1、疏通文意 2、初步感知课文
课时目标 • 1、疏通文意 • 2、初步感知课文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