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产生(2)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前提条件如果自由市场在有效配置资源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不能产生良好绩效,则政府将规制市场以纠正这种情形这暗示着政府是公众利益而不是某一特定部门利益的保护者,将对任何出现市场失灵的地方进行规制欧文和布劳第根(Owen,Braentigam,1978)将规制看作服从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一种减弱市场运作风险的方式理查德·波斯纳将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前提条件陈述为“一方面,自由放任的市场运行特别脆弱且运作无效率另一方面,政府规制根本不花费成本。规制公共利益理论意味着政府会对市场失灵进行规制以使市场尽可能地达到竞争性方案运作。当成本或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市场失灵被排除或被减少以使放松规制成为社会最优时,放松规制即会存在。规制公共利益理论可以看作是对市场失灵实证分析的规范反应
6 12.1.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产 生 (2)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前提条件 如果自由市场在有效配置资源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不 能产生良好绩效,则政府将规制市场以纠正这种情形。 这暗示着政府是公众利益而不是某一特定部门利益的保 护者,将对任何出现市场失灵的地方进行规制。 欧文和布劳第根(Owen,Braentigam,1978)将规制看 作服从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一种减弱市场运作风险的方式。 理查德·波斯纳将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前提条件陈述 为:“一方面,自由放任的市场运行特别脆弱且运作无效 率;另一方面,政府规制根本不花费成本。 ”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意味着政府会对市场失灵进行规制以 使市场尽可能地达到竞争性方案运作。当成本或需求条 件发生变化、市场失灵被排除或被减少以使放松规制成 为社会最优时,放松规制即会存在。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可以看作是对市场失灵实证分析的规范反应
12.1.1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产生(3)规制公共利益理论是对实证理论的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as a Positive Theory,NPT)市场可能会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这是实证分析:政府通过政策介入作出反应,以纠正市场错误,这是规范分析规制公共利益理论正是对实证分析的一种规范分析,它说明规制之所以存在是它反映了公众的需求,并纠正了市场失灵和实践中存在的不公平行为(如价格歧视或者企业因产业条件的某些改变而获取的意外利润)。依据该理论,如果某一市场为自然垄断,公众就会要求对该产业实行规制。自由竞争将导致过多企业从事生产或价格超过社会最优水平。通过规制可产生净福利收益,正是潜在的福利收益产生了公众对规制的需求。因此,规制公共利益理论是运用规范分析方法(规制何时应产生)而产生的实证理论(规制何时真正产生)
7 12.1.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产生 (3)规制公共利益理论是对实证理论的规范分析 (Normative Analysis as a Positive Theory, NPT) 市场可能会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这是实证分析;政府通 过政策介入作出反应,以纠正市场错误,这是规范分析。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正是对实证分析的一种规范分析,它说 明规制之所以存在是它反映了公众的需求,并纠正了市场 失灵和实践中存在的不公平行为(如价格歧视或者企业因 产业条件的某些改变而获取的意外利润)。 依据该理论,如果某一市场为自然垄断,公众就会要求对该 产业实行规制。自由竞争将导致过多企业从事生产或价格 超过社会最优水平。通过规制可产生净福利收益,正是潜 在的福利收益产生了公众对规制的需求。 因此,规制公共利益理论是运用规范分析方法(规制何时应 产生)而产生的实证理论(规制何时真正产生)
12.1.2对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批评(1)实证理论的规范分析是一种不完整的理论实证理论的规范分析认为,规制会在市场失灵的时候产生,但这只是一个假定而不是一个可以检验的预测规制发生是通过立法行动和规制机构来完成的,规制公共利益理论则缺乏这种分析,没有说明对社会净福利的潜在追求是怎样进行的。对规制发生的论断并没有进行实证检验,只是一种假定。阿顿(1986)对规制公共利益理论评价到公共利益理论仅以市场失灵和福利经济学为基础,这太狭窄了除了纠正市场失灵之外,政府还有许多别的微观经济目标,在许多市场中政府期望规制介入,可能与市场失灵关系不大。克鲁和克林多佛尔更进一步认为规制公共利益理论中“公共利益”术语本身就是模糊的。通过规制诱使垄断者以完全竞争者方式行事,以实现竞8争功能,这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幼想
8 12.1.2 对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批评 (1)实证理论的规范分析是一种不完整的理论 实证理论的规范分析认为,规制会在市场失灵的时候 产生,但这只是一个假定而不是一个可以检验的预测。 规制发生是通过立法行动和规制机构来完成的,规制 公共利益理论则缺乏这种分析,没有说明对社会净福 利的潜在追求是怎样进行的。对规制发生的论断并没 有进行实证检验,只是一种假定。 阿顿(1986)对规制公共利益理论评价到,公共利益理 论仅以市场失灵和福利经济学为基础,这太狭窄了。 除了纠正市场失灵之外,政府还有许多别的微观经济 目标,在许多市场中政府期望规制介入,可能与市场失 灵关系不大。克鲁和克林多佛尔更进一步认为规制公 共利益理论中“公共利益”术语本身就是模糊的。通 过规制诱使垄断者以完全竞争者方式行事,以实现竞 争功能,这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幼想
12.1.2对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批评2)市场失灵并非一定要通过政府才能解决如有些外部性,通过当事人双方的私人协议安排也能处理好。尽管政府在矫正市场失灵时具备一些特殊的优势,市场的运行事实上,日常生活亦然一一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各种强制性权力国家运用这些权力,建立并保障市场上的权力直接提供某些基本的服务,并间接地创造出信任理解和有安全保障的环境,这种环境对企业的日常生产是生死攸关的
9 12.1.2 对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批评 (2)市场失灵并非一定要通过政府才能解决。 如有些外部性,通过当事人双方的私人协议安排 也能处理好。尽管政府在矫正市场失灵时具备一 些特殊的优势,市场的运行——事实上,日常生 活亦然——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各种强制性权力。 国家运用这些权力,建立并保障市场上的权力, 直接提供某些基本的服务,并间接地创造出信任、 理解和有安全保障的环境,这种环境对企业的日 常生产是生死攸关的
12.1.2对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批评3)现实世界的大量被规制产业既不是自然华断产业,也不具有外部性。1974年,波斯纳指出:“15年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规制与外部经济或不经济以及垄断的市场结构之间并没有正相关性。在许多情况下,有些产业或企业对立法机关进行游说,以争取被规制。19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采取的对铁路行业的规制以及后来对AT&T公司的地方和长途电信业的规制就属于这种情况。显然政府的这种规制行为对被规制企业是有利的。这样就出现了规制的实际效果与政府所宣称的或该理论所认为的规制自标发生了偏离现象。另外,该理论最大的缺陷还在于其天然地假定了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是没有成本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10
10 12.1.2 对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批评 (3)现实世界的大量被规制产业既不是自然垄断产业,也 不具有外部性。 1974年,波斯纳指出:“15年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 明,规制与外部经济或不经济以及垄断的市场结构之 间并没有正相关性” 。在许多情况下,有些产业或企 业对立法机关进行游说,以争取被规制。 19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采取的对铁路行业的规制以及 后来对AT&T公司的地方和长途电信业的规制就属于 这种情况。显然政府的这种规制行为对被规制企业是 有利的。这样就出现了规制的实际效果与政府所宣称 的或该理论所认为的规制目标发生了偏离现象。 另外,该理论最大的缺陷还在于其天然地假定了政府 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是没有成本的,这显然与事实 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