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蛙心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基础医学院实验管理中心
基础医学院实验管理中心 实验一 蛙心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实验目的 1.学习牛蛙在体心脏功能活动记录的实验方法 2.通过观察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出现的反应,了解心肌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了解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产生的机制 3.掌握捣毁牛蛙脑脊髓的方法
实验目的 1. 学习牛蛙在体心脏功能活动记录的实验方法 2. 通过观察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出现的反应,了解心肌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了解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产生的机制 3. 掌握捣毁牛蛙脑脊髓的方法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收缩性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抢先占领、超速驱动压抑)潜在起搏点(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 窦房结(100bpm)房室结(50bpm)浦肯野纤维(25bp 异位起搏点 窦房结 心房 心房肌 房室交界区 历室结 心室 希氏束 (房性、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由窦房 束支 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在正常窦性激动之前提 浦肯野纤维 前发出的激动而引起的心脏收缩,也称过早 心室肌 搏动,简称早搏
潜在起搏点(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 (房性、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由窦房 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在正常窦性激动之前提 前发出的激动而引起的心脏收缩,也称过早 搏动,简称早搏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收缩性 心房 房室交界区 心室 异位起搏点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抢先占领、超速驱动压抑) 窦房结(100bpm)房室结(50bpm)浦肯野纤维(25bpm)
时间(ma) 0 100 200 300 400 +30- 0 -30 ARP 心肌细胞兴奋过程中 60 ERP 兴奋性变化特点 90 LRP RRP SNP 1.0 超常期 0.0 高 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极低 低 钠通道 激活失活 复活 心室肌细胞复极电位与不应期、兴奋性的关系示意图
心肌细胞兴奋过程中 兴奋性变化特点 相对不应期 低 有效不应期 极低 超常期 高 钠通道 激活 失活 复活 心室肌细胞复极电位与不应期、兴奋性的关系示意图
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 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性: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意义:始终保持收缩和舒张相交替, 延续到心肌收缩活动的舒张早期 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不完全强直收缩 +20 -20 时间 动作电位 胞质钙浓度 ,腐面钙浓传 80 熔张力 绝对不应期 动作电位 100 一机械收缩 50 收缔张力 有效不应期 100 200 300 时间 单刺撒 注续制激 时间(m) 图235刺激频率对骨酪肌收缩形式(A)和跑质钙浓度(B)的影响示意圈
意义:始终保持收缩和舒张相交替,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 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性: 延续到心肌收缩活动的舒张早期 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