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办学方针,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农、工、文、理、经、 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华南农业 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提出“整体推进,全面提升。以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带动全校学科专业 建设,造就一批与农林学科交叉的特色学科专业,整体办学水平居国 内一流,优势和特色学科与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行业进 步、区域发展、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步骤,以及“适应珠 三角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发展理工学科,择优建设 农业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 能源与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的学科建 设方案,为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经过“十二五” 期间发展建设,学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人才优势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的带头人罗锡文教授于2009年12月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 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中 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他多年来带领学科队伍紧紧围绕广东及我 国南方现代农业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农业机械化问题开展科 学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还培养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获得者等优秀人才。农业工程学科在罗锡文院士的带领下飞速发展, 正在逐步缩小与国内一流学校农业工程学科的差距。 3.33目前科研实验条件不足之处 1、实验室条件 目前农业工程系划归在工程学院。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3306人 在职教工102人,其中,正高职称20人,博士生导师14人。由于历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办学方针,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农、工、文、理、经、 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华南农业 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提出“整体推进,全面提升。以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带动全校学科专业 建设,造就一批与农林学科交叉的特色学科专业,整体办学水平居国 内一流,优势和特色学科与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行业进 步、区域发展、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步骤,以及“适应珠 三角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发展理工学科,择优建设 农业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 能源与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的学科建 设方案,为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经过“十二五” 期间发展建设,学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人才优势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的带头人罗锡文教授于 2009 年 12月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 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中 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他多年来带领学科队伍紧紧围绕广东及我 国南方现代农业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农业机械化问题开展科 学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还培养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获得者等优秀人才。农业工程学科在罗锡文院士的带领下飞速发展, 正在逐步缩小与国内一流学校农业工程学科的差距。 3.3.3 目前科研实验条件不足之处 1、实验室条件 目前农业工程系划归在工程学院。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 3306 人, 在职教工 102 人,其中,正高职称 20 人,博士生导师 14 人。由于历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史原因,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教学科研实验室一直处于分散 不足的状态。现有实验室的面积不足2000m2,人均占有面积不足 0.6m2/生,远远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且功能分区不合理,一些涉及体 积较大设备的科研项目无法在主体实验室中开展,只能在多年前学校 批准建设的简易房内进行。简易房老旧,经多次修缮仍走风漏雨,实 验条件十分艰苦。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建设的“水稻种植机械研发平 台”以及拟重点开展的广东省农业航空应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 苦于没有实验场地至今更无法开展建设,目前的实验室条件已成为严 重制约了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瓶颈。为了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建设 农业工程学科实验楼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现有实验室 简易房 图3-3-1实验室条件现状 2、学习室条件 目前,工程学院研究生没有固定学习室,学生处于“打游击”状 态,不利于日常学习和相互交流,给学习带来极大不便。因此,急需 建设研究生学习室,并配置电脑,方便研究生学习、查阅资料、写论 文等,确保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史原因,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教学科研实验室一直处于分散、 不足的状态。现有实验室的面积不足 2000m2,人均占有面积不足 0.6m2 /生,远远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且功能分区不合理,一些涉及体 积较大设备的科研项目无法在主体实验室中开展,只能在多年前学校 批准建设的简易房内进行。简易房老旧,经多次修缮仍走风漏雨,实 验条件十分艰苦。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建设的“水稻种植机械研发平 台”以及拟重点开展的广东省农业航空应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 苦于没有实验场地至今更无法开展建设,目前的实验室条件已成为严 重制约了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瓶颈。为了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建设 农业工程学科实验楼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现有实验室 简易房 图 3-3-1 实验室条件现状 2、学习室条件 目前,工程学院研究生没有固定学习室,学生处于“打游击”状 态,不利于日常学习和相互交流,给学习带来极大不便。因此,急需 建设研究生学习室,并配置电脑,方便研究生学习、查阅资料、写论 文等,确保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4建设內容与规模 3.4.1功能定位 本项目将建设集实验室、学习室、课室与一体的实验楼,项目建 设可有效改变目前农业工程学科科学实验条件不足的现状,满足工程 学院师生的学习和科研需求。 项目建设是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组织开展高水平应 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聚集培养高水平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是沟通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重要通道,是展示学校科技水平的重要 标志和实施对外科技的窗口。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将促进所支撑的学科 快速发展,为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科建设搭建平 台,大力推动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高水平人才培养。 本项目建设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有助于选拔和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加快青年学术骨干的 成长。可使高级职称教职人员比例增加,促使学科梯队结构更趋合理; 2、有助于增强在校生培养能力,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能力 3、有助于增强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提高科硏成果水平和学术 水平,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本项目建成后,面向整个工程学院师生开放,重点服务农业工程 系。立足学科长远发展需要,根据学院师生人数,拟建设科研实验室 (供正、副教授及所带学生、团队独立使用)、农机实验室、大型公 共实验室、大型农机实验室、学生学习室、课室(报告厅)、以及电 梯间、卫生间、茶水间等其他必要附属设施。 项目建成后,原实验室可腾空作为其他专业实验室或作为公共实 验室,简易房近期可作为库房,从学校整体规划考虑,远期考虑予以 拆除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3.4 建设内容与规模 3.4.1 功能定位 本项目将建设集实验室、学习室、课室与一体的实验楼,项目建 设可有效改变目前农业工程学科科学实验条件不足的现状,满足工程 学院师生的学习和科研需求。 项目建设是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组织开展高水平应 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聚集培养高水平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是沟通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重要通道,是展示学校科技水平的重要 标志和实施对外科技的窗口。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将促进所支撑的学科 快速发展,为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科建设搭建平 台,大力推动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高水平人才培养。 本项目建设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有助于选拔和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加快青年学术骨干的 成长。可使高级职称教职人员比例增加,促使学科梯队结构更趋合理; 2、有助于增强在校生培养能力,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能力; 3、有助于增强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提高科研成果水平和学术 水平,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本项目建成后,面向整个工程学院师生开放,重点服务农业工程 系。立足学科长远发展需要,根据学院师生人数,拟建设科研实验室 (供正、副教授及所带学生、团队独立使用)、农机实验室、大型公 共实验室、大型农机实验室、学生学习室、课室(报告厅)、以及电 梯间、卫生间、茶水间等其他必要附属设施。 项目建成后,原实验室可腾空作为其他专业实验室或作为公共实 验室,简易房近期可作为库房,从学校整体规划考虑,远期考虑予以 拆除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4.2建设标准 本项目建设标准参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 [1992]245号)及《普通髙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2008年报批稿), 确定各用房面积标准。 1、实验室 本项目学科性质为工学,学院现有在校生3306人,其中硕士生 110人,博士生40人。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中实验 室建筑面积标准,确定本项目实验室建设标准为8.77m/生,硕士生 补助6.00m2/生,博士生补助8.00m/生,各学科实验室建筑面积指标 详见表2-4-1。 按学科分的实验室建筑面积指标 表 2-4-1 单位:(m2/生) 学科规模 研究生补助指 学科 标 5001000200030004000500010000 (80/1500/顿士博士 生 129311.059.538778.277.937.267.156.00800 理、农(林)、12.9010.919.318.538.017.666.986.876.008.00 学 2.43 0.830.8 6 4.004.00 外语、经济 法学、管理学/2.942.321.881.721.621.531.261.10400400 艺术 10.6 15.0212.64 9.278.377.77(6.91) 6.008.00 (师范艺术 艺术设计)/12.329.787.616.646.206.00 4.006.00 体育 1.931.721.581.481.291.32(1.14) 4.006.00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8000人指标 2、学习室 本项目学习室主要为研究生使用,解决目前研究生无专门学习室 的现状。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中教室的建筑面积标准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3.4.2 建设标准 本项目建设标准参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 [1992]245 号)及《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2008 年报批稿), 确定各用房面积标准。 1、实验室 本项目学科性质为工学,学院现有在校生 3306 人,其中硕士生 110 人,博士生 40 人。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中实验 室建筑面积标准,确定本项目实验室建设标准为 8.77m2 /生,硕士生 补助 6.00m2 /生,博士生补助 8.00m2 /生,各学科实验室建筑面积指标 详见表 2-4-1。 按学科分的实验室建筑面积指标 表 2-4-1 单位:(m 2 /生) 学科 学科规模 研究生补助指 标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10000 (8000) 15000 硕士 生 博士 生 工学 12.93 11.05 9.53 8.77 8.27 7.93 7.26 7.15 6.00 8.00 理、农(林)、 医学 12.90 10.91 9.31 8.53 8.01 7.66 6.98 6.87 6.00 8.00 文学 2.43 1.39 0.98 0.88 0.83 0.80 0.77 0.76 4.00 4.00 外语、经济、 法学、管理学 2.94 2.32 1.88 1.72 1.62 1.53 1.26 1.10 4.00 4.00 艺术 15.02 12.64 10.6 0 9.27 8.37 7.77 (6.91) - 6.00 8.00 (师范艺术、 艺术设计) 12.32 9.78 7.61 6.64 6.20 6.00 - - 4.00 6.00 体育 1.93 1.72 1.58 1.48 1.29 1.32 (1.14) - 4.00 6.00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 8000 人指标 2、学习室 本项目学习室主要为研究生使用,解决目前研究生无专门学习室 的现状。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中教室的建筑面积标准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认为本项目学习室建设标准按工学教室3.2m2/生取值较为合理,各学 科教室建筑面积指标详见表2-4-2。 按学科分的教室建筑面积指标 表2-4-2 单位:(m2/生) 学科名称生均教室指标 学科名称 生均教室指标 工学 3.20 文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 2.80 (建筑学) 5.70 经济学、法学 2.66 理学、医学 艺术 10.28 农(林)学 (师范艺术、艺术设计) 5.54 外语 体育 1.85 3、课室 本项目课室主要用途为专业课授课场所,其中面积最大的课室可 作为大阶梯教室或报告厅使用。建设标准套用教室3.2m2/生的面积指 标则过大,因此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中会堂建筑面积 标准更为合理,会堂建筑面积指标详见表2-4-3。学院现有学生3306 人,参照0.60m2/生的建设标准较为合理。 会堂建筑面积指标 表2-4-3 单位:(m2/生) 鑫类表教606000 20000 3.4.3建设规模 根据上述建设标准及使用人数,各类用房建设规模计算如下: 1、实验室 实验室使用人数按照博士生40人/d、硕士生110人/d、本科生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认为本项目学习室建设标准按工学教室 3.2m 2 /生取值较为合理,各学 科教室建筑面积指标详见表 2-4-2。 按学科分的教室建筑面积指标 表 2-4-2 单位:(m 2 /生) 学科名称 生均教室指标 学科名称 生均教室指标 工学 3.20 文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 2.80 (建筑学) 5.70 经济学、法学 2.66 理学、医学 2.75 艺术 10.28 农(林)学 2.56 (师范艺术、艺术设计) 5.54 外语 3.36 体育 1.85 3、课室 本项目课室主要用途为专业课授课场所,其中面积最大的课室可 作为大阶梯教室或报告厅使用。建设标准套用教室 3.2m2 /生的面积指 标则过大,因此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中会堂建筑面积 标准更为合理,会堂建筑面积指标详见表 2-4-3。学院现有学生 3306 人,参照 0.60m2 /生的建设标准较为合理。 会堂建筑面积指标 表 2-4-3 单位:(m 2 /生) 办学规模 ≤3000 5000 8000 10000 20000 各类院校 0.60 0.50 0.45 0.40 0.30 3.4.3 建设规模 根据上述建设标准及使用人数,各类用房建设规模计算如下: 1、实验室 实验室使用人数按照博士生 40 人/d、硕士生 110 人/d、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