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节能分析… 67 6.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62能源耗用分析 67 6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分析 64节能措施分析 68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7.1评价依据 222 72环境影响分析 7.3环境保护措施 74 74环境保护结论 78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8.1组织机构 82人员配置… 79 第九章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 9.1劳动安全卫生 92消防措施 81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10.1项目实施的管理机构 102项目实施进度 10.3项目招标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5 11.1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11.2投资估算 11.3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第十二章社会评价
II 第六章 节能分析...................................................................................67 6.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67 6.2 能源耗用分析 ........................................................................67 6.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分析 ....................................................68 6.4 节能措施分析 ........................................................................68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72 7.1 评价依据 ................................................................................72 7.2 环境影响分析 ........................................................................72 7.3 环境保护措施 ........................................................................74 7.4 环境保护结论 ........................................................................78 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79 8.1 组织机构 ................................................................................79 8.2 人员配置 ................................................................................79 第九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 ..............................................................80 9.1 劳动安全卫生 ........................................................................80 9.2 消防措施 ................................................................................81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82 10.1 项目实施的管理机构 ..........................................................82 10.2 项目实施进度 ......................................................................82 10.3 项目招标 ..............................................................................83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5 11.1 投资估算编制范围...............................................................85 11.2 投资估算...............................................................................85 11.3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86 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 ..............................................................................91
12.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2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12.3社会风险分析 124社会评价结论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94 13.1结论 132建议 附件: 广州市规划局《关于确认华南农业大学大学工程教学实验楼 项目用地规划条件的函》(穗规函[2015]2155号) 2、徐少华常务副省长《关于解决华南农业大学办学经费问题的 请示》(华南农办[2012]107号)的批示文件 3、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安排华南农业大学专项资金的通知》(粤 财教[2012]484号)
III 12.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91 12.2 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92 12.3 社会风险分析 ......................................................................93 12.4 社会评价结论 ......................................................................93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94 13.1 结论.......................................................................................94 13.2 建议.......................................................................................95 附件: 1、广州市规划局《关于确认华南农业大学大学工程教学实验楼 项目用地规划条件的函》(穗规函[2015]2155 号) 2、徐少华常务副省长《关于解决华南农业大学办学经费问题的 请示》(华南农办[2012]107 号)的批示文件 3、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安排华南农业大学专项资金的通知》(粤 财教[2012]484 号)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基本情况 1.1.1项目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建设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2、单位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 3、建设单位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 工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 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 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 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 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 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 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华南农业大学是以农业科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工 文、理、经、管、法、艺术多学科全面发展,具有鲜明的热带、亚热 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4.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8万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共有94个 本科专业,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 科,5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国家重点学 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2个广东省 级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基本情况 1.1.1 项目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建设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2、单位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 3、建设单位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 工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 1909 年 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 年,在全国高校院 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 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 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84 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 2000 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 2004 年 12 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华南农业大学是以农业科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工、 文、理、经、管、法、艺术多学科全面发展,具有鲜明的热带、亚热 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 23 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4.2 万余人,其中本科生 3.8 万余人,研究生 4000 余人,共有 94 个 本科专业,1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 科,52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3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 个国家重点学 科,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 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2 个广东省 一级重点学科,4 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和 1 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学校拥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校园占地8250多亩,校舍 总建筑面积约137万m2,校园环境清幽雅致,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 相辉映。现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9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 3个,广东省重点(工程)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 地8个,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华南农业大学坚持崇尚学术、质量第一的 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学术立校、人 才强校、特色扬校、学风塑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方略,坚持规模、结 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办学方针,坚持农林学科创新发展、理工 学科择优发展、人文社科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国 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广东省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资格证书:工咨甲12320070040 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法人代表:蒋主浮 1.1.4报告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硏究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2]15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设部);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 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GDIECC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学实验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学校拥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校园占地 8250 多亩,校舍 总建筑面积约 137 万 m 2 ,校园环境清幽雅致,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 相辉映。现有 6 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1 个,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 2 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9 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 3 个,广东省重点(工程)实验室 12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 个,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 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 地 8 个,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 个。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华南农业大学坚持崇尚学术、质量第一的 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学术立校、人 才强校、特色扬校、学风塑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方略,坚持规模、结 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办学方针,坚持农林学科创新发展、理工 学科择优发展、人文社科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国 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广东省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资格证书:工咨甲 12320070040 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法人代表:蒋主浮 1.1.4 报告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2]15 号);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设部);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 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