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棠湖中学初2005级八年级下期中期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本次考试试题和答卷分开,请将所有答案写在语文答卷上 试卷共四大题,满分为130分(其中包括4分卷面分),考试时间120分 钟。祝同学们成功1 、积累和运用(35分) I、根据拼音填写汉字。(5分) 千年梦圆今朝,一箭飞冲九ⅹio①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以江泽民同志 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重大战略jue②_策。十多年来,在党 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的不xie③ 奋斗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zhu④ 目的成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参与这项 事业的干部职工,⑤精图治,奋发进取,仅用11年时间就突破了载人航天技 术,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馈赠 诘责忏悔_进射 文学常识填空。(4分) (1)《再塑生命》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 本文节选自 》。她在一个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以其惊人的毅力和不 屈的精神创造了奇迹,而引领她走向光明,为她“再塑生命”的人是 老师 (2)《藤野先生》选自 (作者)的散文集《 》;我们以前还学 过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如《 (3)巴金是四川成都人,原名 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激流三部曲》,即 《》、《》、《》
1 成都市棠湖中学初 2005 级八年级下期中期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本次考试试题和答卷分开,请将所有答案写在语文答卷上。 试卷共四大题,满分为 130 分(其中包括 4 分卷面分),考试时间 120 分 钟。祝同学们成功! 一、积累和运用(35 分)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5 分) 千年梦圆今朝,一箭飞冲九 xiāo①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以江泽民同志 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重大战略 jué② 策。十多年来,在党 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的不 xiè③ 奋斗,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 zhù④ 目的成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参与这项 事业的干部职工,lì⑤ 精图治,奋发进取,仅用 11 年时间就突破了载人航天技 术,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 分) 馈.赠 诘.责 忏.悔 迸.射 3、文学常识填空。(4 分) ⑴ 《 再 塑 生 命 》 的 作 者 是 美 国 女 作 家 ,本文节选自 《 》。她在一个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以其惊人的毅力和不 屈的精神创造了奇迹,而引领她走向光明,为她“再塑生命”的人是 老师。 ⑵《藤野先生》选自 (作者)的散文集《 》;我们以前还学 过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如《 》。 ⑶巴金是四川成都人,原名 。 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激流三部曲》,即 《 》、《 》、《 》
(4)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 华民族的骄傲。杜甫,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他为“”。他的 诗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风貌,因而被称为“”。 4、请按要求默写名句。(8分) (1)表达将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才能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可以引用《行路难》 中的诗句: (2)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宽广胸怀的句子 是 (3)爷爷虽退休在家,但仍然热心于公益事业,渴望奉献,他还经常高声吟唱龚自 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以明志: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5)《饮酒》诗中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为“妙手偶得之”,不事雕琢, 得神韵的写景佳句是: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7)远山,长江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8)谁言寸草心, ?(孟郊《游子吟》) 5、下列成语、出处和作者搭配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水落石出一一《小石潭记》一一柳宗元一一唐朝 B.先忧后乐一一《岳阳楼记》一一范仲淹一一宋朝 C.柳暗花明一一《游山西村》一一陆游一一宋朝 D.醉翁之意一一《醉翁亭记》一一苏轼一一宋朝 6、熟语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若用之恰当,会使文章顿时生色, 可谓“示言外之力”而“收言后之果”。(4分) (1)如下文:一士人家贫,与友上寿,无从得酒,乃持水一瓶称觞曰:“君子之交 淡如。”友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两友人分别引用他人的话,却各藏了一个字
2 ⑷ 1982 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 华民族的骄傲。杜甫,字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他为“ ”。他的 诗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风貌,因而被称为“ ”。 4、请按要求默写名句。(8 分) ⑴表达将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才能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可以引用《行路难》 中的诗句: , 。 ⑵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宽广胸怀的句子 是: , ! 。 ⑶爷爷虽退休在家,但仍然热心于公益事业,渴望奉献,他还经常高声吟唱龚自 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以明志: , 。 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 。 ⑸《饮酒》诗中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为“妙手偶得之”,不事雕琢,自 得神韵的写景佳句是: , 。 ⑹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 ⑺ 远山, 长江,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⑻谁言寸草心, ?(孟郊《游子吟》) 5、下列成语、出处和作者搭配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水落石出――《小石潭记》――柳宗元――唐朝 B.先忧后乐――《岳阳楼记》――范仲淹――宋朝 C.柳暗花明――《游山西村》――陆游――宋朝 D.醉翁之意――《醉翁亭记》――苏轼――宋朝 6、熟语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若用之恰当,会使文章顿时生色, 可谓“示言外之力”而“收言后之果”。 (4 分) ⑴如下文:一士人家贫,与友上寿,无从得酒,乃持水一瓶称觞曰:“君子之交 淡如。”友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两友人分别引用他人的话,却各藏了一个字
分别是、,其中一句引用的是本册(作者)的 名) (2)请补充歇后语:十五个吊桶打水 ;小葱拌豆腐 、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完成下列各小题。(4分) 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 三过必醉,诗耶?吏耶?儒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怅然涕下 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 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一楼何奇?”中的“楼”指的是:( A.岳阳楼 B.黄鹤楼 C.滕王阁 (2)判断题:“范希文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是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忧”和“乐”。( (3)本联还因其活用古诗名句而闻名,请根据提示将诗歌中的原名补充完整。 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 8、春天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请你写出你所积累 的咏春的动人诗句。(2分) 诗句 作者或出处 诗句: 作者或出处: 9、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剌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 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 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 高水平攀登
3 分别是 、 ,其中一句引用的是本册 (作者)的 (篇 名) ⑵请补充歇后语:十五个吊桶打水, ;小葱拌豆腐, ; 7、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完成下列各小题。(4 分) 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 三过必醉,诗耶?吏耶?儒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怅然涕下; 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 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⑴“一楼何奇?”中的“楼”指的是:( ) A.岳阳楼 B.黄鹤楼 C.滕王阁 ⑵判断题:“范希文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是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忧”和“乐”。( ) ⑶本联还因其活用古诗名句而闻名,请根据提示将诗歌中的原名补充完整。 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 8、春天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请你写出你所积累 的咏春的动人诗句。(2 分) 诗句: , 。作者或出处: 。 诗句: , 。作者或出处: 。 9、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 分)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 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 观众深受教育。 C.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 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 家也惊叹不已 10、仿写例句,再写出二个你对“语文”的理解的比喻句。(2分) 例:语文是浩瀚的大海,让人翱游驰骋。 语文是 ,让人 语文是 让人 阅读与理解(41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小题。(13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 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l、解释加点的字(2分) (1)以其境过清 (2)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往来翕忽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北斗星见:“现”)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差互:高低不齐)
4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 家也惊叹不已。 10、仿写例句,再写出二个你对“语文”的理解的比喻句。(2 分) 例:语文是浩瀚的大海,让人翱游驰骋。 语文是 ,让人 。 语文是 ,让人 。 二、阅读与理解(41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小题。(13 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 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1、解释加点的字(2 分) ⑴以.其境过清 ( )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⑶潭中鱼可百许.头 ( ) ⑷往来翕忽.. ( ) 12、翻译下列句子(2 分) 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北斗星 见:“现”)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差互:高低不齐)
13、第二段写水中游鱼,既写静态,如: 又写动态 如: 还写了鱼似通人性,如: (3分)。 14、请选出“之”字在语句中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2分) A.乃记之而去。 B.渔人甚异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15、第四段写小石潭周围的气氛,借以显示自己的心情,这可从语句“ 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 分) 16、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欣赏哪一句?请写出理由(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有个人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饥饿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 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很久无人居住,风吹日 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 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 “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 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里面果然有一壶水。是不是该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 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 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经过艰难的抉择,他终 于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 会,他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深有感触地在纸条上加了一句话 看了这个故事,使我仿佛变得聪明起来,变得豁达起来。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 可使我终身受用 17、文中的括号里应填上的一个恰当的成语是 (1分) 修改划线处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3根据文中提供的语境发挥想象,写出纸条上所加的话。(加上标点不超过 19个字,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和得体)(2分)
5 13 、 第二段写水中游鱼,既写静态,如 : ;又 写动态, 如: 。还写了鱼似通人性,如: (3 分)。 14、请选出“之”字在语句中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 )(2 分) A.乃记之而去。 B.渔人甚异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15、第四段写小石潭周围的气氛,借以显示自己的心情,这可从语句“ ”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 。(2 分) 16、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欣赏哪一句?请写出理由(2 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5 分) 有个人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饥饿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 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很久无人居住,风吹日 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 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 “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 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里面果然有一壶水。是不是该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 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 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 ),经过艰难的抉择,他终 于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 一会,他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深有感触地在纸条上加了一句话: “ ” 看了这个故事,使我仿佛变得聪明起来,变得豁达起来。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 可使我终身受用。 17、文中的括号里应填上的一个恰当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1 分) 18、修改划线处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 分) ⑶根据文中提供的语境发挥想象,写出纸条上所加的话。(加上标点不超过 19 个字,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和得体)(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