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实习态度与表现及评价标准 对应课 评价标准 程目标 基本要求 100-9089-75 74-60 590 权重 良 合格 不合格 严格遵守 能够较好 基本能够 不遵守单 单位各明 地遵守单 遵守单位 位纪律 积极参与各可 纪律,呢 位纪佛 工作拖沓 实习清 日标 苦耐劳 作踏实 踏 目标 现 具有 目标3 律,认直 新 有创新精神。 二、实习报告考核及评价标准 对应课 八评价标准、 程目标 基本要求 100-90 8975 74-60 59-0 权重 优 良 合格 不合格 转练堂 较好地堂 不能堂挥 实习报出 报告的撰 握了报告 了报告的 报告的撰 的撰 写规范 的写却 撰写规 写趣 能够写出 能的 能够 报告逻辑 理 写出条理 写出月 乱、文 实习报告 课程目 楚 逻辑 定务 字不通 标3 字通顺白 100% 报告 实习报告 9
9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一、实习态度与表现及评价标准 对应课 程目标 基本要求 评价标准 100-90 权重 优 89-75 良 74-60 合格 59-0 不合格 实习态 度与表 现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积极参与各项 实习活动,遵 守实习实习规 定及相关纪 律,认真学习, 积极思考,富 有创新精神。 严格遵守 单位各项 纪律,吃 苦耐劳, 踏实肯 干,具有 较强的创 新精神 能够较好 地遵守单 位纪律, 吃苦耐 劳,具有 一定的创 新精神 基本能够 遵守单位 纪律,工 作踏实, 具有一定 的创新精 神 不遵守单 位纪律, 工作拖沓 懒散,具 有一定创 新精神较 差 100% 二、实习报告考核及评价标准 对应课 程目标 基本要求 评价标准 100-90 权重 优 89-75 良 74-60 合格 59-0 不合格 实习报告 课程目 标 3 熟练掌握 实习报告 的撰写规 范 熟练掌握 报告的撰 写规范, 能够写出 条理清 楚、逻辑 严密,文 字流畅的 实习报告 较好地掌 握了报告 的撰写规 范,能够 写出条理 清晰、文 字通顺的 实习报告 基本掌握 了报告的 撰写规 范,能够 写出具有 一定条 理、文字 表达通顺 的实习报 告。 不能掌握 报告的撰 写规范, 报告逻辑 混乱、文 字不通 顺。 100%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货币银行学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Money and Banking 课程代码 043128Q1 课程性质 ☑必修口选修 开课学院 商学院 课程负责人 课程团队 侯英、贾菁菁、王三川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第六学期学分学时 2/321 课内学时 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实训(含上机)0 实习 0 其他 0 面向专业 经济与金融,能源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 授课语言 中文 ☑线下课程 ☑全英语课程 口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授课模式 站 口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网站: 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掌握诸如效用、均衡价格,供给与 对先修的要求及先 修课程 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一国经济的运行,理解一般价格水 来的关。先格课程有《微观经济)体限经济学》物 平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货币银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金融市场 对后续的支撑及后 和金融机构的运行,学会分析中央银行推出的货币政策,为后续金 续课程 融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后续课程主要有《金融市场学》《因 际金融》等。 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理解,增强民族自家 货币形态的演变 案例分析 感,树立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设计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次贷 培养学生的制度自信 危机“的发生 案例分析 联系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生观和价值观 的最终解 讲述 案例分析 币政策最终目标
10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货币银行学 英文名称:Money and Banking 课程代码 043128Q1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学院 商学院 课程负责人 韩栋 课程团队 侯英、贾菁菁、王三川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第六学期 学分/学时 2/32 课内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 0 实训(含上机) 0 实习 0 其他 0 面向专业 经济与金融,能源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 授课语言 中文 授课模式 线下课程 全英语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网站: ) □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网站: ) 对先修的要求及先 修课程 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掌握诸如效用、均衡价格,供给与 需求的内容,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一国经济的运行,理解一般价格水 平、就业等相关问题。先修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对后续的支撑及后 续课程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货币银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金融市场 和金融机构的运行,学会分析中央银行推出的货币政策,为后续金 融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后续课程主要有《金融市场学》《国 际金融》等。 课程思政设计 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 感,树立文化自信。 货币形态的演变 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制度自信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次贷 危机“的发生 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 联系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下岗 潮”的最终解决,讲述货 币政策最终目标 案例分析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二、课程简介 “货币银行学”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全国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 同时也是金脸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内容上以货币、信用和银行为主线,沿者货币 一信用一 一金融市场一一金融机构——货币供求一一货币政策来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涵 盖了有关货币基础知识、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金融体系构成和金融 机构的主要业务、货币供求理论与货币政策等方面的金融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可以理解 和掌据货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构成要素和主要业务活动, 理解和掌握货币供求理论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专业类课程的课程目标及支撑专业的毕业复求及其指标点人 序号 课程目标 华业要求 课程目标1:理解货币的本质和内涵,掌握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 毕业要求2: 1 要作用以及对货币管理所形成的货币制度,学会对历史上各类货可 学科知识 制度进行分析。 课程目标2:理解信用的内涵及形式,掌握利率的决定,学会利用 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利息与木利和. 目标3:理解金市场的构成要素、分类及金机构体系,掌握商 毕业要求2: 2 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两类金融机构的性质和职能,熟卷两类金融机构 的业务和运行。 应用能力 目标4:掌握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和货币供应机理:理解各类货币 需求理论。 课程目标5: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传导机制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 毕业要求4: 具,学会对现实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进行系统分析。 学科知识 四、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进度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书 授课方式及学 学生学预期
11 二、课程简介 “货币银行学”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全国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同时也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内容上以货币、信用和银行为主线,沿着货币— —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来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涵 盖了有关货币基础知识、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金融体系构成和金融 机构的主要业务、货币供求理论与货币政策等方面的金融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可以理解 和掌握货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构成要素和主要业务活动, 理解和掌握货币供求理论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 专业类课程的课程目标及支撑专业的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序号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课程目标 1:理解货币的本质和内涵,掌握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 要作用以及对货币管理所形成的货币制度,学会对历史上各类货币 制度进行分析。 毕业要求 2: 学科知识 2 课程目标 2:理解信用的内涵及形式,掌握利率的决定,学会利用 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利息与本利和。 目标 3:理解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分类及金融机构体系,掌握商 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两类金融机构的性质和职能,熟悉两类金融机构 的业务和运行。 目标 4:掌握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和货币供应机理;理解各类货币 需求理论。 毕业要求 2: 应用能力 3 课程目标 5: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传导机制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 具,学会对现实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进行系统分析。 毕业要求 4: 学科知识 四、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进度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及学 时 学生学习预期成 果 支撑课程目 标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授课方式及学 序号 教学内容敷学环节 时 学生学习预期成 支撑课程目 果 标 教学重点:(1)价值形态的演变 (1)了解货币的 与货币起源:(2)货币职能及各 产生和发展,理解 种职能之间的联系:(3)货币月 货币的定义和冬 次划分的方法。(4)货币制度 种货币形态的特 构成要素及货币制度的演变过 点,掌握货币的本 质和职能以及名 教学难点:“劣币驱逐良币”。 种职能的内在联 教学内容:(1)货币的产生和发 课堂讲授(5 系。(2)理解州 ,货币的定义和各种货币形态 课时 掌握货币层次划 的 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分组讨论(1 分的日的、依据和 课程目标 层划的的 课时) 方法。(3)理解贫 法。3)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和 币制度的构成要 素,了解货币制度 思政融合点:在介绍货币形态的 的演变历史,理 演变时,展示我国历史上各个时 并掌提金相复本 期的货币形态,让学生理解中华 位制所带来的问 加深对中国传统皮 民族“天人合一”的字宙观和价 (1)理解信用的 概念及其本质特 征,了解主要信用 里论 (3)利率期限结构理 形式的特点及作 教学难点:利率的决定与期限结 用 理解信用工 构理论。 的内涵、概念及特 课堂讲授(6 教学内容:(1)信用的概念及其 征。(2)了解利 2 本质特征,主要信用形式的特点 课时》 课程目标2 的分类,理解并掌 及作用:信用工具的内,主 据利息的计算 工具的概念及特征。( 末 草的分 类,利息的 解利率的决 及均衡利率的主 要影响因素。(3) 掌握利率的期限 结构理论」 散学重点: (1)金融市场的概念 (1)理解金融市 场的概念和主要 构成要素。(2) (3)中央银行的性质 解我国现行的金 阳能与化 课堂讲授(8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性质、职 课时)》 融机构体系。(3 课程目标 能与业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 能与业务。 教学内容:(1)金融市场的概念 职能,商业银行的 和主要构成要素。(2)我国现行 类型和组织结构: 12
12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及学 时 学生学习预期成 果 支撑课程目 标 1 教学重点:(1)价值形态的演变 与货币起源;(2)货币职能及各 种职能之间的联系;(3)货币层 次划分的方法。(4)货币制度的 构成要素及货币制度的演变过 程 教学难点:“劣币驱逐良币”。 教学内容:(1)货币的产生和发 展,货币的定义和各种货币形态 的特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以 及各种职能的内在联系。(2)货 币层次划分的目的、依据和方 法。(3)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和 演变历史。 思政融合点:在介绍货币形态的 演变时,展示我国历史上各个时 期的货币形态,让学生理解中华 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价 值观,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 解。 课堂讲授(5 课时) 分组讨论(1 课时) (1)了解货币的 产生和发展,理解 货币的定义和各 种货币形态的特 点,掌握货币的本 质和职能以及各 种职能的内在联 系。(2) 理解并 掌握货币层次划 分的目的、依据和 方法。(3)理解货 币制度的构成要 素,了解货币制度 的演变历史,理解 并掌握金银复本 位制所带来的问 题。 课程目标 1 2 教学重点:(1)各种信用形式的 特点和作用;(2)利率决定理论; (3)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教学难点:利率的决定与期限结 构理论。 教学内容:(1)信用的概念及其 本质特征,主要信用形式的特点 及作用;信用工具的内涵,主要 信用工具的概念及特征。(2)利 率的分类,利息的计算,利率的 决定理论,均衡利率的主要影响 因素。(3)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课堂讲授(6 课时) (1)理解信用的 概念及其本质特 征,了解主要信用 形式的特点及作 用,理解信用工具 的内涵、概念及特 征。(2)了解利率 的分类,理解并掌 握利息的计算,理 解利率的决定以 及均衡利率的主 要影响因素。(3) 掌握利率的期限 结构理论。 课程目标 2 3 教学重点:(1)金融市场的概念、 构成和功能及各子市场的基本 特征;(2)商业银行的性质、职 能与业务;(3)中央银行的性质、 职能与业务。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性质、职 能与业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 能与业务。 教学内容:(1)金融市场的概念 和主要构成要素。(2)我国现行 课堂讲授(8 课时) (1)理解金融市 场的概念和主要 构成要素。(2)了 解我国现行的金 融机构体系。(3) 理解商业银行的 基本概念、性质与 职能,商业银行的 类型和组织结构;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课程目标 3
授课方式及学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预期成 支撑课程目 时 果 标 的金融机构体系。(3)商业银行 学握商业银行的 的其 各项业务及其构 成:理解商业银行 行经营管理原则:商业银行管理 经营管理的原则 理论与方法。(4)中央银行的性 和主要理论 质和基本职能,中央银行的制度 法。(4)理解中央 类型,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银行的性质和基 思政融合点:在讲述商业银行的 本职能,中央银行 经营时迪过介绍2007年全球 的制府举型,掌握 理解我国 中央银行的主要 业务。 教学重点:(1)商业银行的存 (1)理解并掌扬 创造过程:(2)费雪方程式与鱼 商业银行的存款 桥方程式的货币需求思想:凯恩 创造与货币供给 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 过程。(2)理解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 费雪方程式与剑 理论模型:凯恩斯货币需求理 课堂讲 (8 方程式的货而 米。 需求思想.(3)掌 课时 课程目标4 教学内容:(1)商业银行的存款 挥凯恩斯货币需 创造与货币供给过程。(2)费雪 求理论以及凯恩 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货币需 斯货币需求理论 求思想。(3)凯恩斯货 的发展 论以及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 解货币主义的货 发展。(4)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 币需求理论的主 理论的主要观点。 要观点 教学重点:)中间目标的选择 标准和特点.(2)货币政策的 具体系,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作 (1)理解并蝶据 用机理和特点。(3)货币政策的 传导机 货币政策的最终 教学 货币政策传导机 目标:货币政簧操 载学内容:(1)货币政策的最号 作目标、中间目标 目标: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间 课堂讲授(4 的选择标准和特 目标的选择标准和特点。(2)货 点。(2)掌握货 课时)》 课程目标 币政策的工且体系,丰要货币政 政笛的工且体系, 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和特点。(3 主要货币玫策工 币政策的多种传导机制 具的作用机理和 思政融合点:在讲述货币政策最 特点。(3 掌 终目标时,联系上世纪90年代 货币政策的多种 中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下岗 传导机制。 潮”的最终解决,让学生了解如 今成就的不易,引导学生树立正
13 序号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授课方式及学 时 学生学习预期成 果 支撑课程目 标 的金融机构体系。(3)商业银行 的基本概念、性质与职能,商业 银行的类型和组织结构;商业银 行的各项业务及其构成;商业银 行经营管理原则;商业银行管理 理论与方法。(4)中央银行的性 质和基本职能,中央银行的制度 类型,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思政融合点:在讲述商业银行的 经营时通过介绍 2007 年全球次 贷危机的起源让学生理解我国 制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制度自 信。 掌握商业银行的 各项业务及其构 成;理解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的原则 和主要理论、方 法。(4)理解中央 银行的性质和基 本职能,中央银行 的制度类型,掌握 中央银行的主要 业务。 4 教学重点:(1)商业银行的存款 创造过程;(2)费雪方程式与剑 桥方程式的货币需求思想;凯恩 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 理论模型;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框架。 教学内容:(1)商业银行的存款 创造与货币供给过程。(2)费雪 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货币需 求思想。(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 论以及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 发展。(4)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 理论的主要观点。 课堂讲授(8 课时) (1) 理解并掌握 商业银行的存款 创造与货币供给 过程。(2) 理解 费雪方程式与剑 桥方程式的货币 需求思想。(3)掌 握凯恩斯货币需 求理论以及凯恩 斯货币需求理论 的发展。(4) 理 解货币主义的货 币需求理论的主 要观点 课程目标 4 5 教学重点:(1)中间目标的选择 标准和特点。(2)货币政策的工 具体系,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作 用机理和特点。(3)货币政策的 多种传导机制。 教学难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教学内容:(1)货币政策的最终 目标;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间 目标的选择标准和特点。(2)货 币政策的工具体系,主要货币政 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和特点。(3) 货币政策的多种传导机制。 思政融合点:在讲述货币政策最 终目标时,联系上世纪 90 年代 中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下岗 潮”的最终解决,让学生了解如 今成就的不易,引导学生树立正 课堂讲授(4 课时) (1) 理解并掌握 货币政策的最终 目标;货币政策操 作目标、中间目标 的选择标准和特 点。(2)掌握货币 政策的工具体系, 主要货币政策工 具的作用机理和 特点。(3) 掌握 货币政策的多种 传导机制。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课程目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