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骨代谢紊乱和相关元素的的生物化学检验 1.骨的三大主要功能是指 A制造血液:保护脏器:参与代谢:B.保护脏器:参与代谢:免疫功能 C机械支撑:保护脏器;参与代谢:D.制造血液:机械支撑:免疫功能 .机械支撑:保护脏器:免疫功能 2.以下四个指标中,反映骨吸收的标志物是 A.C-瑞肽和N-岩肽 B.N-端前肽和N-端肽 C.C-端前肽和N-端前肽 D.C-端前肽和C-端肽 E.以上均不是 3.细胞内钙的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 A.触发肌肉兴奋-收缩耦联,产生肌肉收缩。 B.Ca+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参与胞内多种信号转导。 C.Ca2*是许多酶的辅因子。 D.Ca2+作为凝血因子V,参与凝血过程 E.Ca+是钙调蛋白的别构激活剂 4.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扩散钙和非扩散钙两大类 B.扩散性离子钙具有生理活性 C.非扩散钙无生理活性 D.非扩散性钙和离子钙之间可以互相转变 E.非扩散性钙不可以释放成游离钙 5.关于钙磷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无机盐 B.降钙素可使血钙降低 C.佝偻病时血钙升高和血磷下降 D.甲状旁腺素与血钙的测定主要用于高钙血症的鉴别诊断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血钙可升高 6.下列哪一种是骨矿化的最主要原料 A.胶原蛋白 B.碳酸钙 C.羟脯氨酸 D.羟磷灰石 E.柠檬酸钙 7.能增强心肌兴奋性,又能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离子是 A.钾离子 B.钠离子 C.钙离子 D.镁离子 E.氯
第十五章 骨代谢紊乱和相关元素的的生物化学检验 1.骨的三大主要功能是指 A.制造血液;保护脏器;参与代谢; B. 保护脏器;参与代谢;免疫功能 C.机械支撑;保护脏器;参与代谢; D. 制造血液;机械支撑;免疫功能 E.机械支撑;保护脏器;免疫功能 2. 以下四个指标中,反映骨吸收的标志物是 A.C-端肽和N-端肽 B.N-端前肽和N-端肽 C.C-端前肽和N-端前肽 D.C-端前肽和C-端肽 E.以上均不是 3.细胞内钙的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 A. 触发肌肉兴奋-收缩耦联,产生肌肉收缩。 B.Ca2+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参与胞内多种信号转导。 C.Ca2+是许多酶的辅因子。 D.Ca2+作为凝血因子Ⅳ,参与凝血过程 E.Ca2+是钙调蛋白的别构激活剂 4.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扩散钙和非扩散钙两大类 B.扩散性离子钙具有生理活性 C.非扩散钙无生理活性 D.非扩散性钙和离子钙之间可以互相转变 E.非扩散性钙不可以释放成游离钙 5.关于钙磷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无机盐 B.降钙素可使血钙降低 C.佝偻病时血钙升高和血磷下降 D.甲状旁腺素与血钙的测定主要用于高钙血症的鉴别诊断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血钙可升高 6.下列哪一种是骨矿化的最主要原料 A.胶原蛋白 B.碳酸钙 C.羟脯氨酸 D.羟磷灰石 E.柠檬酸钙 7.能增强心肌兴奋性,又能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离子是 A.钾离子 B.钠离子 C.钙离子 D.镁离子 E.氯
8.使血钙浓度升高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抗利尿素 C.甲状旁腺素 D.醛固酮 E.降钙素 9.关于1,25-(0)2D3对靶器官的作用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对骨的作用是抑制溶骨 B.对小肠的作用是促进肠粘膜对钙的吸收 C.负反馈抑制25-(0m)-D3-1a-羟化酶的活话性 D.对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E.促讲肾小管对磁的重吸收 10.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见 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B.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C.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D.血钙降低,血磷降低 E.尿钙降低,尿磷升高 11.下列哪种成分在骨有机质中含量最多 A.非胶原蛋白 B.I型胶原蛋白 C.脂类 D.羟磷灰石 E.甘氨酸 12.能使血钙、磷浓度都升高的物质是 A.甲状腺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维生素D D.降钙素 E.生长激素 13.破骨细胞可合成 A.I型胶原交联N-端 B.碱性磷酸酶 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D.降钙素 E.骨钙素 14.血清钙减低不出现于 A.维生素缺D缺 B.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C.血浆蛋白减低因 D.恶性肿瘤骨转移 E.亚重乳痿泻时 15.成熟破骨细胞的主要标志是 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B.骨碱性磷酸酶 C.骨钙素
8.使血钙浓度升高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抗利尿素 C.甲状旁腺素 D.醛固酮 E.降钙素 9.关于1,25-(OH)2-D3对靶器官的作用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对骨的作用是抑制溶骨 B.对小肠的作用是促进肠粘膜对钙的吸收 C.负反馈抑制25-(OH) -D3-1α-羟化酶的活性 D.对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E.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10.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见 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B.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C.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D.血钙降低,血磷降低 E.尿钙降低,尿磷升高 11.下列哪种成分在骨有机质中含量最多 A.非胶原蛋白 B.Ⅰ型胶原蛋白 C.脂类 D.羟磷灰石 E.甘氨酸 12.能使血钙、磷浓度都升高的物质是 A.甲状腺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维生素D D.降钙素 E.生长激素 13.破骨细胞可合成 A.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 B.碱性磷酸酶 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D.降钙素 E.骨钙素 14.血清钙减低不出现于 A.维生素缺D缺乏 B.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C.血浆蛋白减低时 D.恶性肿瘤骨转移 E.严重乳糜泻时 15.成熟破骨细胞的主要标志是 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B.骨碱性磷酸酶 C.骨钙素
D.降钙素 E.I型前胶原前肽 16.血磷的测定多采用下列何种方法 A.离子选择电极法 B.磷相酸还原法 C.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E.火焰分光光度法 17.以下哪种是维生素D最主要的生物活性形式 A.1,25-(0H)2-D3 B.1,24,25-(0H)3-D3 C.25-(OH)-D3 D.24,25-(0H)2-D3 E.24-(0H)-D3 18.血钙升高可引起 A.心率减慢 B.心率加快 C.骨路肌兴奋性增 D.抽搐 E.以上都不对 19.骨骼中含量最多的最主要的一种非胶原蛋白质是 A.降钙素 B.骨碱性磷酸酶 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D.基质金属蛋白酶 E.骨钙素 20.当酸中毒时,血浆中 A.结合钙增加,游离钙减少 B.结合钙和游离钙均增加 C.结合钙和游离钙均不变 D.结合钙减少,游离钙增加 E.结合钙减少,游离钙不变 21.高钙低磷血症可见于 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E.妊娠 22.当今大多数临床实验室用于测定血清游离钙方法是 A分光光度法 B.火焰光度法 C.滴定法
D.降钙素 E.Ⅰ型前胶原前肽 16.血磷的测定多采用下列何种方法 A.离子选择电极法 B.磷钼酸还原法 C.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E.火焰分光光度法 17.以下哪种是维生素D最主要的生物活性形式 A.1,25-(OH)2-D3 B.1,24,25-(OH)3-D3 C.25-(OH)-D3 D.24,25-(OH)2-D3 E.24-(OH)-D3 18.血钙升高可引起 A.心率减慢 B.心率加快 C.骨骼肌兴奋性增强 D.抽搐 E.以上都不对 19. 骨骼中含量最多的最主要的一种非胶原蛋白质是 A. 降钙素 B. 骨碱性磷酸酶 C.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D. 基质金属蛋白酶 E. 骨钙素 20. 当酸中毒时,血浆中 A. 结合钙增加,游离钙减少 B. 结合钙和游离钙均增加 C. 结合钙和游离钙均不变 D. 结合钙减少,游离钙增加 E. 结合钙减少,游离钙不变 21.高钙低磷血症可见于 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E.妊娠 22.当今大多数临床实验室用于测定血清游离钙方法是 A.分光光度法 B.火焰光度法 C.滴定法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E.离子选择电极法 23.常见的引起高磷血症的原因是 A.肾排泌磷酸盐增多: B.肠道磷酸盐的吸收减少 C.磷酸盐摄入过多: D.s合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4。循环中的骨钙素半寿期为 A.5分钟 B.5小时 C.5天 D.5周 E.5个月 25.常见的低磷血症病因不包括以下哪项 A.磷向细胞外转移: B.维生素D缺乏: C.肠道磷酸盐的吸收减少 D.细胞外磷酸盐丢失 E.慢性酒精中毒 26. 骨形成标志物不包括以下哪种 A。骨碱性磷酸酶 B.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 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 D.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E.骨钙素 27.血钙降低常见于 A.原发性甲 B.佝偻病 C.维生素D摄入过多 D.急性肾衰 E.恶性肿瘤骨转移 28变形性骨炎又称 A.骨质疏松症 B.骨软化声 C.佝偻病 D.Paget骨病 E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29.以下哪项不是骨吸收标志物 AI型胶原a1链螺旋区肽620^633 B.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C.尿半乳糖羟赖氨酸: D.骨钙素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E.离子选择电极法 23.常见的引起高磷血症的原因是 A.肾排泌磷酸盐增多; B.肠道磷酸盐的吸收减少; C.磷酸盐摄入过多; D.禁食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4. 循环中的骨钙素半寿期为 A.5分钟 B.5小时 C.5天 D.5周 E.5个月 25.常见的低磷血症病因不包括以下哪项 A.磷向细胞外转移; B.维生素D缺乏; C.肠道磷酸盐的吸收减少; D.细胞外磷酸盐丢失。 E.慢性酒精中毒 26. 骨形成标志物不包括以下哪种 A. 骨碱性磷酸酶 B.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C.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D.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E. 骨钙素 27.血钙降低常见于 A.原发性甲亢 B.佝偻病 C.维生素D摄入过多 D.急性肾衰 E.恶性肿瘤骨转移 28.变形性骨炎又称 A.骨质疏松症 B.骨软化症 C.佝偻病 D.Paget骨病 E.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29.以下哪项不是骨吸收标志物 A.I型胶原α1链螺旋区肽620~633; B.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C.尿半乳糖羟赖氨酸; D.骨钙素
E.胶原交联 30.细胞外磷的主要生理功能为 A.镁与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 B.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 C.构成核苷酸类辅酶 D.调节渗透压 E.维持酸碱平衡 31.高钙血症常见的病因如下,但除外 A.肺癌骨转移 B.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维生素D中声 D.急性肾功能不全 E.肉芽肿性疾病 32. 骨吸收标志物不包括 A.胶原交联 B.骨钙索 C.尿半乳糖羟赖氨酸 D.尿羟脯氨酸 E.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33.在钙磷代谢的调节中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 A.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B.升高血磷、降低血钙 C.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D.减少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吸 E增加血中钙、磷浓度 34钙、磷及骨代谢的激素调节不包括以下哪项 A.甲状旁腺激素(PTH B.1,25(0H)2D3 C.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D.降钙索 E.生长激素 35.调节体内钙代谢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甲状旁腺素 C.甲状腺素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36.下列哪种成分中吡啶酚的含量最高 A.骨 B.韧带 C.软骨 D.牙齿 E.主动脉 37.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是 A.尿磷增加,血磷降低 B.尿磷减少,血磷升高 C.尿钙减少,血钙升高
E.胶原交联 30. 细胞外磷的主要生理功能为 A.镁与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 B.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 C.构成核苷酸类辅酶 D.调节渗透压 E.维持酸碱平衡 31.高钙血症常见的病因如下,但除外 A.肺癌骨转移 B.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维生素D中毒 D.急性肾功能不全 E.肉芽肿性疾病 32. 骨吸收标志物不包括 A. 胶原交联 B. 骨钙素 C. 尿半乳糖羟赖氨酸 D. 尿羟脯氨酸 E.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33.在钙磷代谢的调节中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 A.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B.升高血磷、降低血钙 C.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D.减少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E.增加血中钙、磷浓度 34.钙、磷及骨代谢的激素调节不包括以下哪项 A.甲状旁腺激素(PTH) B.1,25(OH)2D3 C.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D.降钙素 E.生长激素 35.调节体内钙代谢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甲状旁腺素 C.甲状腺素 D.维生素C E.维生素E 36.下列哪种成分中吡啶酚的含量最高 A.骨 B.韧带 C.软骨 D.牙齿 E. 主动脉 37. 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是 A.尿磷增加,血磷降低 B.尿磷减少,血磷升高 C.尿钙减少,血钙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