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批注 钱学森:“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由测 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部分组成。测量技术是关键利 基础” 科学仪器是信息的源头 。 科学仪器产业是信息产业 王大珩院士:“能不能创造高水平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体现了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发展科学仪器设备应当视为国家战略 英国著名科学家HPay曾经明确指出:Nothing begets good science like development of a good instrument" (发展一种好的仪器对于一门科学的贡献超过了任何其他事情) 美国能源部杰出科学家R.Hirsch博士在最近一篇获奖演说中指 出:“由新工具开创的科学新方向远比由新概念开创的科学新方向要 多。由概念驱动的革命影响是用新概念去阐明旧事物。而由工具驱 动的革命影响是去发现需要阐明的新事物” 二、智能仪器的分类、基本结构与特点 1.分类 高级智能仪器类 趋 人工智能 型化智能仪器类 系统辨识、模式识别 初级智能仪器类 计腰瞽处理 电子、传感、测量 聪敏仪器类 2.智能仪器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 批注 钱学森:“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由测 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 讯技术三部分组成。测量技术是关键和 基础” • 科学仪器是 信息的源头 • 科学仪器产业是信息产业 王大珩院士:“能不能创造高水平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体现了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发展科学仪器设备应当视为国家战略” 英国著名科学家 H.Pavy 曾经明确指出:“Nothing begets good science like development of a good instrument” (发展一种好的仪器对于一门科学的贡献超过了任何其他事情) 美国能源部杰出科学家 R. F. Hirsch 博士在最近一篇获奖演说中指 出:“由新工具开创的科学新方向远比由新概念开创的科学新方向要 多。由概念驱动的革命影响是用新概念去阐明旧事物。而由工具驱 动的革命影响是去发现需要阐明的新事物” 二 、智能仪器的分类、基本结构与特点 1.分类 2.智能仪器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 批注 其结构可有两种基本类型 ●微机内嵌式 将单片或多片的微处理器与传统仪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单 机,其形态是仪器。 输出通道 RS232 USB EPROM 传感AD 10接 打印机 电 电 输入通道」 量 键盘、开关 显示器 内嵌微处理器智能仪器的基本结构 ●微机扩展式 以个人计算机(PC℃)为核心的应用扩展型测量仪器。个人计算机仪器 (PC)或称微机卡式仪器。其形态可以是计算机。 个人仪器结构图 个人计算机 总线扩展槽 软件 PC总线 插件 接 … 源 扩展底板或外部插件箱 GPIB总线 3.智能仪器的特点
教学内容 批注 其结构可有两种基本类型: ●微机内嵌式 将单片或多片的微处理器与传统仪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单 机,其形态是仪器。 ●微机扩展式 以个人计算机(PC)为核心的应用扩展型测量仪器。个人计算机仪器 (PCI)或称微机卡式仪器。其形态可以是计算机。 3.智能仪器的特点
教学内容 批注 ◆测量过程的软件控制: CU一软件控制测量过程 “以软代硬”一灵活性强、可靠性强 ◆数据处理: 数字滤波、随机误差、系统误差、非线性校准等处理一改善测量 的精确度 相关、卷积、反卷积、幅度谱、相位谱、功率谱等信号分析一提 供更多高质量的信息 ◆多功能化:一机多用(智能化电力需求分析 三、雄动智能仪器发展的主要技术 >传感器技术 >AD等新器件的发展将显著增强仪器的性能与测量范围 单片机与DSP的广泛应用 嵌入式系统与片上系统SO○) ASIC、FPGA/CPLD技术 LabVIEW等图形化软件技术 网络与通信技术 1、传感器技术 为适应智能仪器发展的需要,各种新型传感器不断涌现。 聋哑传感器(Dumb Sensor) 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 网络化传感器(Networked Sensor) 聋哑传感器 传统的传感器是模拟仪器仪表时代的产物。它的设计指导思想是把
教学内容 批注 ◆测量过程的软件控制: CPU→ 软件控制测量过程 “以软代硬” →灵活性强、可靠性强 ◆数据处理 : 数字滤波、随机误差、系统误差、非线性校准等处理→改善测量 的精确度 相关、卷积、反卷积、幅度谱、相位谱、功率谱等信号分析→提 供更多高质量的信息 ◆多功能化 :一机多用(智能化电力需求分析仪) 三、推动智能仪器发展的主要技术 ➢ 传感器技术 ➢ A/D 等新器件的发展将显著增强仪器的性能与测量范围 ➢ 单片机与 DSP 的广泛应用 ➢ 嵌入式系统与片上系统(SOC) ➢ ASIC、FPGA/CPLD 技术 ➢ LabVlEW 等图形化软件技术 ➢ 网络与通信技术 1、传感器技术 为适应智能仪器发展的需要,各种新型传感器不断涌现。 聋哑传感器(Dumb Sensor) 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 网络化传感器(Networked Sensor) 聋哑传感器 传统的传感器是模拟仪器仪表时代的产物。它的设计指导思想是把
教学内容 批注 外部信息变换成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这类传感器的输出幅值小, 灵敏度低,而且功能单一,因而被称为“聋哑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 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加工工艺逐步成熟, 新型敏感材料不断被开发出米。在高新技术的渗透下,尤其是计算 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渗入,使微处理器和传感器得以结合,产生了 具有一定数据处理能力,并能自检、自校、自补偿的新一代传感器 一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的出现是传感技术的一次革命,对传 感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络传感器 网络通信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并渗透到各行各业,各种高可靠、低功 耗、低成本、微体积的网络接口芯片被开发出来,微电子机械加工 技术,将网络接口芯片与智能传感器集成起来并使通信协议固化到 智能传感器的ROM中时,就产生了网络传感器: 为解决现场总线的多样性问题,EEE451.2工作组建立了智能传 感器接口模块(STM)标准,该标准描述了传感器网络适配器或微处 理器之间的硬件和软件接口,是EEE1451网络传感器标准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使传感器能与各种网络连接提供了条件和方便。 2、AD等新器件增强仪器的功能与测量范围 A/D芯片是现代科学仪器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速度的 提高是实现高速信号采集的关键。在向高速,低功耗、高分辨率、 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A/D等电路与微处理器集成在一块(称为混合电路)传感器与控制 电路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这将缩小体积,增强可靠性,从而实现 智能仪器的多功能化。 3.单片机、DSP处理器广泛应用
教学内容 批注 外部信息变换成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这类传感器的输出幅值小, 灵敏度低,而且功能单一,因而被称为“聋哑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 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加工工艺逐步成熟, 新型敏感材料不断被开发出来。在高新技术的渗透下,尤其是计算 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渗入,使微处理器和传感器得以结合,产生了 具有一定数据处理能力,并能自检、自校、自补偿的新一代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的出现是传感技术的一次革命,对传 感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络传感器 网络通信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并渗透到各行各业,各种高可靠、低功 耗、低成本、微体积的网络接口芯片被开发出来,微电子机械加工 技术,将网络接口芯片与智能传感器集成起来并使通信协议固化到 智能传感器的 ROM 中时,就产生了网络传感器; 为解决现场总线的多样性问题,IEEEl451.2 工作组建立了智能传 感器接口模块(STIM)标准,该标准描述了传感器网络适配器或微处 理器之间的硬件和软件接口,是 IEEEl451 网络传感器标准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使传感器能与各种网络连接提供了条件和方便。 2、A/D 等新器件增强仪器的功能与测量范围 A/D 芯片是现代科学仪器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速度的 提高是实现高速信号采集的关键。在向高速,低功耗、高分辨率、 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A/D 等电路与微处理器集成在一块(称为混合电路)传感器与控制 电路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这将缩小体积,增强可靠性,从而实现 智能仪器的多功能化。 3.单片机、DSP 处理器广泛应用
教学内容 批注 单片机:8031、8051、89C51、MSP430、AVR、ARM TMS一320系列等高速单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是通过硬件来完成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极大地增强了智能 仪器的数字滤波、FFF、相关、卷积等信号处理能力。 新型DSP芯片接口功能大大加强,甚至集成了DSP与ARM双核。 51系列单片机的时钟频率目前可以提高至33一40MH2,提升到20 MPS。集成片上Flash存储器,集成密度高并实现了ISP(在系统烧 录程序)和IAP(在应用烧录程序)。 例如Philips公司P89C51RC2/RD2、32KB/64 KBFlash存储器, 8KB容量的RAM。 瑞典Xemic公司生产的XE8301,其工作电压的范围为1.2-5.5V, 1MPS时电流为200μA,暂停模式下仅需要1μA电流维持时钟 的运行。 许多公司还采用了数字一模拟混合集成技术,将A/D、D/A、锁 相环以及USB、CAN总线接口等都集成到单片机中,大大地减少 片外附加器件的数目,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嵌入式系统与片上系统(S0C)将使智能仪器的设计提升到一个新 阶段 计算机可以分成通用计算机系统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简称嵌入式 系统)。而嵌入式系统则是指把微处理器、单片机(微控制器)、DSP 芯片等作为控制与处理部件”,虽然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 但它是以某种设备的形式出现的,其外观不再具备计算机的形态。 很显然,智能仪器属于嵌入式系统,它虽然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 但它不以计算机的形态出现:而是作为宿主设备的控制器智能地体 现仪器设备的功能。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曾出现过两次高潮。1976年8048微控制
教学内容 批注 单片机:8031、8051、89C51、MSP430、AVR、 ARM TMS—320 系列等高速单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是通过硬件来完成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极大地增强了智能 仪器的数字滤波、FFF、相关、卷积等信号处理能力。 新型 DSP 芯片接口功能大大加强,甚至集成了 DSP 与 ARM 双核。 51 系列单片机的时钟频率目前可以提高至 33—40MHz,提升到 20 MIPS。集成片上 Flash 存储器,集成密度高并实现了 ISP(在系统烧 录程序)和 IAP(在应用烧录程序)。 例如 Philips 公司 P89C51RC2/RD2 、32KB/64KBFlash 存储器, 8KB 容量的 RAM。 瑞典 Xemic 公司生产的 XE8301,其工作电压的范围为 1.2—5.5V, 1 MIPS 时电流为 200μA,暂停模式下仅需要 1μA 电流维持时钟 的运行。 许多公司还采用了数字—模拟混合集成技术,将 A/D、D/A、锁 相环以及 USB、CAN 总线接口等都集成到单片机中,大大地减少 片外附加器件的数目,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嵌入式系统与片上系统(SOC)将使智能仪器的设计提升到一个新 阶段 计算机可以分成通用计算机系统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简称嵌入式 系统)。而嵌入式系统则是指把微处理器、单片机(微控制器)、DSP 芯片等作为“控制与处理部件”,虽然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 但它是以某种设备的形式出现的,其外观不再具备计算机的形态。 很显然,智能仪器属于嵌入式系统,它虽然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 但它不以计算机的形态出现;而是作为宿主设备的控制器智能地体 现仪器设备的功能。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曾出现过两次高潮。1976 年 8048 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