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C 电极的等效电路 理想极化电极的等效电路 电阻+电容 电容 电荷因反应而消耗 仅改变界面结构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5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Rf C 电极的等效电路 C 理想极化电极的等效电路 电荷因反应而消耗 仅改变界面结构 电阻+电容 电容
理想极化电极(DME)的电极电位范围 例:由高纯汞和高纯氯化钾(无氧、氧化性和还原性杂质) 溶液所组成的电极体系一 滴汞电极。 无电极反应发生的范围是:+0.1-1.6V 理想极化电极范围。 高于+0.1V时,汞发生氧化溶解反应: 2Hg Hg?*+2e 低于-1.6V时,钾发生还原反应: K++e=K(汞齐)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5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理想极化电极(DME)的电极电位范围 例:由高纯汞和高纯氯化钾(无氧、氧化性和还原性杂质) 溶液所组成的电极体系——滴汞电极。 无电极反应发生的范围是:+0.1~-1.6V ——理想极化电极范围。 高于+0.1V时,汞发生氧化溶解反应: 低于-1.6V时,钾发生还原反应: 2Hg Hg 2e 2 = 2 + + K + e = K(汞齐) +
3、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电毛细方程的基础 模型:有一个表面积为A的界面将x和B相分开, 该界面是有几个分子直径厚的界面层。 假设:两相界面上的正吸附或负吸附作用只能体现 在表面相n%°上。 推导: 单位面积上吸附溶质的量:,= A 吉布斯表面张力公式: do=-∑r,d4I=- 溶质的吉布茶酸附等温式,号 Ba,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5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吉布斯吸附等温式——电毛细方程的基础 模型:有一个表面积为 A的界面将 α 和 β 相分开, 该界面是有几个分子直径厚的界面层。 假设:两相界面上的正吸附或负吸附作用只能体现 在表面相 上。 推导: 单位面积上吸附溶质的量: 吉布斯表面张力公式: 溶质的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i n A ni i = i i i d d = − 2 2,1 2 2 1 ln T a RT a RT a = − = − 2 1 2 T = −
二、电毛细现象 1、电毛细曲线及其测定 6 电毛细现象一界面张力随电极电位变化的现象。 电毛细曲线一界面张力与电极电位的关系曲线。 电毛细曲线测量法:1873年由Lippmanni首先提出 电毛细曲线 利用零点技术,即重力与表面张力相互抵消的原 理—电湿效应。 电湿效应:通过外加电压,可以改变导电液体的 侵润性。此时液体张力将远大于液体自身的重力 ,所以液体表面的形状也将发生改变。 李普曼(1845-1921, 特点:结果精确。 法国,1908物理学奖)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5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二、电毛细现象 1、电毛细曲线及其测定 电毛细现象——界面张力随电极电位变化的现象。 电毛细曲线——界面张力与电极电位的关系曲线。 电毛细曲线测量法:1873年由Lippmann首先提出 电毛细曲线 利用零点技术,即重力与表面张力相互抵消的原 理——电湿效应。 电湿效应:通过外加电压,可以改变导电液体的 侵润性。此时液体张力将远大于液体自身的重力 ,所以液体表面的形状也将发生改变。 特点:结果精确。 李普曼(1845-1921, 法国,1908物理学奖)
毛细管静电计测定汞电极电毛细曲线方法 假定:毛细管壁被溶液完全润湿, 则界面张力与汞柱高度呈正比。 具体方法: (1)通过外电源向汞电极充电, 改变其电极电位; (2)调节贮汞瓶的位置,使毛细管汞弯月面保持恒定 (用放大镜观察); (3)测量不同电极电位下的汞柱高h, 并计算出界面张力σ。 当汞-溶液界面保持不变时,界面张力与重力抵消,有下式成立: 2πr.cos0o=πrhpg8 汞容器 界面张力: 毛细管 YePHgg 参比电极 2 2 cos0 上一内容 一内容 ◇回主目录 与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毛细管静电计测定汞电极电毛细曲线方法 假定:毛细管壁被溶液完全润湿,则界面张力与汞柱高度呈正比。 具体方法: (1)通过外电源向汞电极充电,改变其电极电位; (2)调节贮汞瓶的位置,使毛细管汞弯月面保持恒定(用放大镜观察); (3)测量不同电极电位下的汞柱高h,并计算出界面张力σ 。 当汞-溶液界面保持不变时,界面张力与重力抵消,有下式成立: 2 2 cos c c Hg r r h g = h rc Hg g 2cos = 界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