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林分必须经过认可;1938年制定的关于林业种苗法中,将全德国 划分为11个种子区,原则上每个地区只采用本地的种子,同时找划分 了高度带。美国的林木种子区划最初是在1941年,由美国农业部林 务局提出把普利列草原各州划分为11个种子区。 我国林学家们对林木种子区划做了大量工作,在经过大量种源试验的 基础上,于1988年制定并领布实施了《中国林木种子区划》的国家 标准,选择红松、华山松、樟子松、油松、马尾松、云南松、华判北落 叶松、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云杉、杉木、侧柏、白榆13个主 要造林树种,依据各树种的地理分布、生态特点、树木生长情况、种 源等综合分析后,进行了种子区和种子亚区的区划。 种子区是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也是造 林用种的地域单位。种子亚区是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 种的需要所划分的次级单位,即在同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 的遗传特性更为类似。因此,在造林用种时,应优先考虑造林地点所 在的种子亚区内调拨种子,若种子满捉不了造林要求。再到本种子区 内调拨。 无种子区划的树种如何确定种源 种子区划给造林用种提供了很好的指南,但是,由于我国造林树 种远远超过13个,而目这13个树种绝大部分是针叶树,所以这个 区划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尤其对针阔混交林营造中的阔叶树种源指 导意义不大。因此在其他树种的种源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 则: 2.种子调拨的原则 在同一个地区使用不同来源的种子,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例如我 校对马尾松的地理播种试验表明,来自南部低纬度地区(广东、广西) 的种子育成的苗木,高度明显比南京或其他高纬度地区的高,各月的 生长量均较大,生长期延长,秋季封顶较迟,甚至不封顶,越冬时遭 受严重的冻害。因此在进行种子调拨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般需要遵 循以下几条原侧: ①本地种源最适宜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应尽量采用本地种子,就 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就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当地种的适应性 一般相对要强 ②若本地种子不足,可适当从邻近气候、土壤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地 区调进种子,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种林分必须经过认可;1938 年制定的关于林业种苗法中,将全德国 划分为 11 个种子区,原则上每个地区只采用本地的种子,同时划分 了高度带。美国的林木种子区划最初是在 1941 年,由美国农业部林 务局提出把普利列草原各州划分为 11 个种子区。 我国林学家们对林木种子区划做了大量工作,在经过大量种源试验的 基础上,于 1988 年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中国林木种子区划》的国家 标准,选择红松、华山松、樟子松、油松、马尾松、云南松、华北落 叶松、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云杉、杉木、侧柏、白榆 13 个主 要造林树种,依据各树种的地理分布、生态特点、树木生长情况、种 源等综合分析后,进行了种子区和种子亚区的区划。 种子区是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也是造 林用种的地域单位。种子亚区是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 种的需要所划分的次级单位,即在同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 的遗传特性更为类似。因此,在造林用种时,应优先考虑造林地点所 在的种子亚区内调拨种子,若种子满足不了造林要求。再到本种子区 内调拨。 无种子区划的树种如何确定种源 种子区划给造林用种提供了很好的指南,但是,由于我国造林树 种远远超过 13 个,而且这 13 个树种绝大部分是针叶树,所以这个 区划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尤其对针阔混交林营造中的阔叶树种源指 导意义不大。因此在其他树种的种源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 则: 2. 种子调拨的原则 在同一个地区使用不同来源的种子,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例如我 校对马尾松的地理播种试验表明,来自南部低纬度地区(广东、广西) 的种子育成的苗木,高度明显比南京或其他高纬度地区的高,各月的 生长量均较大,生长期延长,秋季封顶较迟,甚至不封顶,越冬时遭 受严重的冻害。因此在进行种子调拨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般需要遵 循以下几条原则: ①本地种源最适宜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应尽量采用本地种子,就 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就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当地种的适应性 一般相对要强; ② 若本地种子不足,可适当从邻近气候、土壤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地 区调进种子,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③由于植物一般对高温高湿的适应性比对低温干旱的适应性强。林木 种子调运距离的一般规律是,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运的范围可比相 反方向的大。如我国的马尾松种子,由北向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3。 由南向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2。;在经度方面,由气候条件较差的地 区向气候条件较好地区调拨范围不应超过160 ④地势海拔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山区垂直方向调拨种子时 海拔高度的差异不宜过大,一般从高海拔向低海拔调运的范围比相反 方向大,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0~500m ⑤采用外来种源时最好先进行种源试验,成功后才可以大量调拨种 子 据美国林业部门的规定,种子的调运范围为水平距离不超过 161km,而垂直调运的范围在153~306m之内。 应该指出,不同树种的适应性是不同的,种子调用的范围不能干篇 律,在生产中要真正做蛭到适地适树和适地适种源,最重要的是加强种 源试验,在不同地区选用最佳种源的种子造林。种源试验的具体方法 请参考有关林木遗传育种方面的文献。 s5.2采种母树林(Parent stand)的选择与区划 、采种母树林的概念 在我国实现林木良种化、基地化有两个途径: 方面是建立种子园(实生种子园)和采穗圃(无性系种子园)】 一方面是建立采种母树林 建立种子园,从选优树到建立种子园,并能大量供应种子要经过二 三十年的时间(虽然种子质量较好),而选定采种母树林,很快就能 采用质量较高,数量较高的种子 母树林(seed production stand):利用优良天然林或人工林优良 林分,经过去劣存优的疏伐改良,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初级改良种 子而建立的专供采种的林分。 特点:母树林是良种繁育的初级形式,能提供遗传品质好、数量多的 林木种子。其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投产早而见效快,是解决近期人 工造林用种的一条重要途径(用母树林生产的种子造林,一般增益 3%-7%) 适合建立母树林的树种 ①用种量大,目前种子园尚未大量投产的树种 ②有一定数量的用种需求,但目前尚无能力进行细致育种工作的次
③由于植物一般对高温高湿的适应性比对低温干旱的适应性强。林木 种子调运距离的一般规律是,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运的范围可比相 反方向的大。如我国的马尾松种子,由北向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 3。, 由南向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 2。;在经度方面,由气候条件较差的地 区向气候条件较好地区调拨范围不应超过 160 ④地势海拔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山区垂直方向调拨种子时, 海拔高度的差异不宜过大,一般从高海拔向低海拔调运的范围比相反 方向大,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300~500m; ⑤ 采用外来种源时最好先进行种源试验,成功后才可以大量调拨种 子。 据美国林业部门的规定,种子的调运范围为水平距离不超过 161km,而垂直调运的范围在 153~306m 之内。 应该指出,不同树种的适应性是不同的,种子调用的范围不能干篇一 律,在生产中要真正做到适地适树和适地适种源,最重要的是加强种 源试验,在不同地区选用最佳种源的种子造林。种源试验的具体方法, 请参考有关林木遗传育种方面的文献。 §5.2 采种母树林(Parent stand)的选择与区划 一、采种母树林的概念 在我国实现林木良种化、基地化有两个途径: 一方面是建立种子园(实生种子园)和采穗圃(无性系种子园) 一方面是建立采种母树林 建立种子园,从选优树到建立种子园,并能大量供应种子要经过二、 三十年的时间(虽然种子质量较好),而选定采种母树林,很快就能 采用质量较高,数量较高的种子。 母树林(seed production stand):利用优良天然林或人工林优良 林分,经过去劣存优的疏伐改良,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初级改良种 子而建立的专供采种的林分。 特点:母树林是良种繁育的初级形式,能提供遗传品质好、数量多的 林木种子。其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投产早而见效快,是解决近期人 工造林用种的一条重要途径(用母树林生产的种子造林,一般增益 3%-7%)。 适合建立母树林的树种: ① 用种量大,目前种子园尚未大量投产的树种; ② 有一定数量的用种需求,但目前尚无能力进行细致育种工作的次
要造林树种; ③开花结实年龄晚,林分间差异大,而林分内差异较小的树种 ④种源间差异大,优良林分改建较方便的树种 ⑤稀有珍贵树种(保存或开发利用的需要); ⑥病虫害严重发生区幸存下来的抗性较强的林分等。 采种母树林必须具备的条件 人工造林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种子的遗传性,采种时如果忽视 了种子的遗传性和原产地的条件,往往形成质量不高的林分,如生长 缓慢,林分形态不良,早衰及抵抗力差,甚至会全部死亡。同时,母 树林的建立要在林分普查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优良林分,并注意隔离。 因此在选择作为母树林的林分的选择中应注意一下几点条件 1.林分条件: ()适于建立母树林的林分应当属于优良种源区的优浪林分】 母树林必须是优良林分,即优良母树在林分中占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因为母树林中优良母树的数量和质量对母树林生产的种子的遗传品 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若采用现有用材林作为母树林培育,选留的优良母树的株数比例应在 20%以上。对于松类来讲,优良林分中表型较好的林木应在125株 ha左右,在疏伐后应保留50~70株/ha,而且林分面积一般要求 在4ha左右。 (2)建母树林以纯林或同龄林为好,便于管理、操作。 林分最适年龄为林木高生长达到最盛时期的近熟林或中龄林,所得种 子的产量高,质量好。一般马尾松、湿地松、杉木、火炬松等年龄控 制在10~20年,按树为3~5年,榆树、油松、刺柏等生长较慢 年龄应控制在20~30年,红松80-90年。 若是混交林,其目的树种的比例应不少于50%;而对于异龄林,其 母树年龄相差应不大于一个龄阶。 (3)所选取的林分最好是实生林分,且郁闭度一般以0.5~0.7为宜」 (4)母树林最好地势平缓、开阔,在山地最好尽量选用坡度较缓的阳 坡或半阳坡(光照条件好,对于树木生长发育以及积累开花结实所需 营养物质有利,结实早,高产优质,同时也有利于机械化操作。 (⑤)林地立地条件应较好,交通方便,并且靠近水源。 2.母树条件(用材林、): ()生长量指标:选择的母树腰求生长迅速,材积生长量大。一般
要造林树种; ③ 开花结实年龄晚,林分间差异大,而林分内差异较小的树种; ④ 种源间差异大,优良林分改建较方便的树种; ⑤ 稀有珍贵树种(保存或开发利用的需要); ⑥ 病虫害严重发生区幸存下来的抗性较强的林分等。 二、采种母树林必须具备的条件 人工造林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种子的遗传性,采种时如果忽视 了种子的遗传性和原产地的条件,往往形成质量不高的林分,如生长 缓慢,林分形态不良,早衰及抵抗力差,甚至会全部死亡。同时,母 树林的建立要在林分普查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优良林分,并注意隔离。 因此在选择作为母树林的林分的选择中应注意一下几点条件: 1. 林分条件: ⑴ 适于建立母树林的林分应当属于优良种源区的优良林分。 母树林必须是优良林分,即优良母树在林分中占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因为母树林中优良母树的数量和质量对母树林生产的种子的遗传品 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若采用现有用材林作为母树林培育,选留的优良母树的株数比例应在 20%以上。对于松类来讲,优良林分中表型较好的林木应在 125 株 /ha 左右,在疏伐后应保留 50~70 株/ha,而且林分面积一般要求 在 4ha 左右。 ⑵ 建母树林以纯林或同龄林为好,便于管理、操作。 林分最适年龄为林木高生长达到最盛时期的近熟林或中龄林,所得种 子的产量高,质量好。一般马尾松、湿地松、杉木、火炬松等年龄控 制在 10~20 年,桉树为 3~5 年,榆树、油松、刺柏等生长较慢, 年龄应控制在 20~30 年,红松 80-90 年。 若是混交林,其目的树种的比例应不少于 50%;而对于异龄林,其 母树年龄相差应不大于一个龄阶。 ⑶ 所选取的林分最好是实生林分,且郁闭度一般以 0.5~0.7 为宜。 ⑷ 母树林最好地势平缓、开阔,在山地最好尽量选用坡度较缓的阳 坡或半阳坡(光照条件好,对于树木生长发育以及积累开花结实所需 营养物质有利,结实早,高产优质,同时也有利于机械化操作)。 ⑸ 林地立地条件应较好,交通方便,并且靠近水源。 2. 母树条件(用材林、): ⑴ 生长量指标:所选择的母树要求生长迅速,材积生长量大。一般
要求材积生长量应大于林分平均生长量的15%以上。 (2)形质指标:要求树干通直、圆满,尖削度小,树冠发育匀称,冠 幅窄,侧枝较细而少,自然整枝良好,材质优良 (3)健康状况:母树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4开花结实情况:开花结实正常,最好选择进入结实盛期的母树。 采种母树林的适宜年龄应是高生长达到最盛时期的壮年林,这样的母 树的种子产量高、质量好。 3.隔离条件(防止花粉污染): 要求被选定的林分四周100~200范围内没有同种树种的劣等林 分,以免产生花粉干扰,影响种子质量。 三、建立母树林的方法 建立母树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利用现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进行改 建或人工新建母树林 1.利用现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进行改建 利用现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进行改建是建立母树林的最常用方法。现 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一般密度较大,为了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需 要对林分进行改造,而其中最关键性的措施侧是疏伐 疏伐的作用(目的): ①去劣。可以易别除不良木,清都除不良木遗传性的影响,提高种子的遗 传品质,并伐除患病虫害的林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 ②扩大优良母树的生长空间。通过疏伐可以改善母树的光照条件,提 高林地土壤的温度,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改善母树的矿质营 养供应情况,扩大营养面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疏伐强度:疏伐强度直接影响母树的生长发育和种子产量,疏伐 强度过小,效果不显著,疏伐强度过大,单位面积上的株数突然减少 不仅会造成灾害,而且对母树啪的生长不利,单位面积上种子产量也会 减少 确定疏伐强度的原飘侧是,保留母树应有一定的数量,能有利于母 树生长,达到均匀分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且不要形成林间空地 不会导致母树博风倒、雪折等危害。因此母树林的疏伐强度不能过大 或过小,应当根据树种、林分密度、立地条件、郁闭度以及经营的集 约度决定,并且应当逐次进行。第一次疏伐强度可稍大,以保留母树 的树冠刚接触为宜,以后一般海隔3~5年疏伐一次,保特林分郁闭 度在0.5左右,经过2~3次疏伐后达到计划保留的母树株数
要求材积生长量应大于林分平均生长量的 15%以上。 ⑵ 形质指标:要求树干通直、圆满,尖削度小,树冠发育匀称,冠 幅窄,侧枝较细而少,自然整枝良好,材质优良。 ⑶ 健康状况:母树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⑷ 开花结实情况:开花结实正常,最好选择进入结实盛期的母树。 采种母树林的适宜年龄应是高生长达到最盛时期的壮年林,这样的母 树的种子产量高、质量好。 3. 隔离条件(防止花粉污染): 要求被选定的林分四周 100~200m 范围内没有同种树种的劣等林 分,以免产生花粉干扰,影响种子质量。 三、建立母树林的方法 建立母树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利用现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进行改 建或人工新建母树林。 1. 利用现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进行改建 利用现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进行改建是建立母树林的最常用方法。现 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一般密度较大,为了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需 要对林分进行改造,而其中最关键性的措施则是疏伐。 疏伐的作用(目的): ①去劣。可以剔除不良木,清除不良木遗传性的影响,提高种子的遗 传品质,并伐除患病虫害的林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 ②扩大优良母树的生长空间。通过疏伐可以改善母树的光照条件,提 高林地土壤的温度,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改善母树的矿质营 养供应情况,扩大营养面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疏伐强度:疏伐强度直接影响母树的生长发育和种子产量,疏伐 强度过小,效果不显著,疏伐强度过大,单位面积上的株数突然减少, 不仅会造成灾害,而且对母树的生长不利,单位面积上种子产量也会 减少。 确定疏伐强度的原则是,保留母树应有一定的数量,能有利于母 树生长,达到均匀分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且不要形成林间空地, 不会导致母树遭风倒、雪折等危害。因此母树林的疏伐强度不能过大 或过小,应当根据树种、林分密度、立地条件、郁闭度以及经营的集 约度决定,并且应当逐次进行。第一次疏伐强度可稍大,以保留母树 的树冠刚接触为宜,以后一般每隔 3~5 年疏伐一次,保持林分郁闭 度在 0.5 左右,经过 2~3 次疏伐后达到计划保留的母树株数
疏伐对象: ①妨碍目的树种树冠发育的非目的树种以及枯立木、病腐木、风折木 被压木和低劣的不良母树;在不影响郁闭度的原则下,对于生长缓慢 的,结实量少的林木和非母树树种也应砍伐,但在针阔混交林中,在 不防碍母树结实的情况下,对非母树树种的阔叶树应尽量保留,以利 于提高土壤肥力。 ②对于雌雄异株的林木应注意保持雌雄株的适当比例,使雌雄株分布 均匀,以利于母树授粉,提高结实率。 疏伐方式:一般采用“"均匀式”疏伐,但要掌握“留优去劣、适 当考虑距离”的原则。使母树分布均匀,不使形城较大的空地。 2.人工新建母树林 一般针对用种量特别大的主要造林树种,选用优良林分或优树的种子 人工新建母树林。 四、母树林的经营管理措施 林木结实的早晚,产量、质量的高低和间隔期的长短等,主要取决于 树种本身的遗传性和环境条件,因此在林分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善 林分的环境条件(光照、土壤养分和水分等),可以提高林木的营养 水平,促进林木结实,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母树林的经营管理措 施主要包括疏伐、土壤和下被管理、施肥以及保护母树等。 1.土壤和下被管理 ()在经过一定强度的疏伐后,林分的光照状况改变,但同时又会产 生杂草丛生的问题。通过土壤耕作,可以清都除杂草,减少土壤水分和 养分的消耗,并清除病虫害的根源,保证林地卫生,同时改善林地土 壤的理化性质,保水保墒。 般每年进行2~3次中耕(松土、除草),首次中耕应在林木生长 的前半期,可以减少杂草的竞净:最后一次中耕应在林木停止生长前 的3~4周进行,中耕损伤的根系可以及时恢复 (2)可以在林地内适当种植上些灌木和草本 一方面可以作为绿肥 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可以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利于水土保持 控制杂草的生长。 2.水肥管理 (1)施肥 为了提高母树林的结实量和种子质量,缩短或消灭林木结实的大小年 现象,对郁闭度适宜的母树林进行合理施肥是有效措施。幼林一般需
疏伐对象: ①妨碍目的树种树冠发育的非目的树种以及枯立木、病腐木、风折木、 被压木和低劣的不良母树;在不影响郁闭度的原则下,对于生长缓慢 的,结实量少的林木和非母树树种也应砍伐,但在针阔混交林中,在 不防碍母树结实的情况下,对非母树树种的阔叶树应尽量保留,以利 于提高土壤肥力。 ②对于雌雄异株的林木应注意保持雌雄株的适当比例,使雌雄株分布 均匀,以利于母树授粉,提高结实率。 疏伐方式:一般采用“均匀式”疏伐,但要掌握“留优去劣、适 当考虑距离”的原则。使母树分布均匀,不使形成较大的空地。 2. 人工新建母树林 一般针对用种量特别大的主要造林树种,选用优良林分或优树的种子 人工新建母树林。 四、母树林的经营管理措施 林木结实的早晚,产量、质量的高低和间隔期的长短等,主要取决于 树种本身的遗传性和环境条件,因此在林分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善 林分的环境条件(光照、土壤养分和水分等),可以提高林木的营养 水平,促进林木结实,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母树林的经营管理措 施主要包括疏伐、土壤和下被管理、施肥以及保护母树等。 1. 土壤和下被管理 ⑴ 在经过一定强度的疏伐后,林分的光照状况改变,但同时又会产 生杂草丛生的问题。通过土壤耕作,可以清除杂草,减少土壤水分和 养分的消耗,并清除病虫害的根源,保证林地卫生,同时改善林地土 壤的理化性质,保水保墒。 一般每年进行 2~3 次中耕(松土、除草),首次中耕应在林木生长 的前半期,可以减少杂草的竞争;最后一次中耕应在林木停止生长前 的 3~4 周进行,中耕损伤的根系可以及时恢复。 ⑵ 可以在林地内适当种植上些灌木和草本,一方面可以作为绿肥, 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可以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利于水土保持, 控制杂草的生长。 2. 水肥管理 ⑴ 施肥 为了提高母树林的结实量和种子质量,缩短或消灭林木结实的大小年 现象,对郁闭度适宜的母树林进行合理施肥是有效措施。幼林一般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