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理论力学(I),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八版,2016 [4]理论力学.武清玺,徐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6 [5]理论力学.贾启芬,刘习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16, 六、教学后记 本章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质点的平衡问题,相对简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 求学生结合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授课过程中,结合后续章节的内容,加强对本章 知识点的应用。 Chapter 5 Equilibrium of Rigid body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3学时): 5.l.Conditions for rigid-body equilibrium(刚体平衡条件) 5.2Free-Body Diagram(受力分析) 5.3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平衡方程) 5.4Two-and Three-Force Members(二力和三力构件) 5.5Fee-Body Diagrams(Equilibrium in Three dimensions)(受力分析) 5.6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Equilibrium in Three dimensions)(平衡方程: 空间力系) 5.7 Constraints and static determinacy(约束及静定问题) 教学要求: To develop the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for a rigid body;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the free-body diagram for a rigid body; To show how to solve rigid-body equilibrium problems using the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约束结构、性质和约束简图: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绘制: 物体平衡问题分析与求解。 款学难点:对物体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和绘制受力图,灵活运用平衡方程求解 物体的平衡问题。 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 的掌握:结合例题讲解,巩固学生对所授内容的掌握,并建立如何对物体系统进 行受力分析和绘制受力图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中,问题启发式、研讨式和讲授 式多种教学方式混合实施,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手段,并辅以课堂讨论 实物展示、动画演示、实例分析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力学思维。 三、教学设计 通过自由体(如天空中飞行的小鸟)和约束体(如屋面梁,教室的吊灯等), 引入自由和约束的概念。针对“约束及约束力”这一难点,借助动画展示一些工
[3] 理论力学(I).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八版,2016. [4] 理论力学. 武清玺,徐鉴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6. [5] 理论力学. 贾启芬,刘习军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16. 六、教学后记 本章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质点的平衡问题,相对简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 求学生结合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授课过程中,结合后续章节的内容,加强对本章 知识点的应用。 Chapter 5 Equilibrium of Rigid body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3 学时): 5.1. Conditions for rigid-body equilibrium(刚体平衡条件) 5.2 Free-Body Diagram(受力分析) 5.3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平衡方程) 5.4 Two- and Three-Force Members(二力和三力构件) 5.5 Fee-Body Diagrams (Equilibrium in Three dimensions)(受力分析) 5.6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Equilibrium in Three dimensions)(平衡方程: 空间力系) 5.7 Constraints and static determinacy(约束及静定问题) 教学要求: To develop the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for a rigid body;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the free-body diagram for a rigid body; To show how to solve rigid –body equilibrium problems using the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约束结构、性质和约束简图;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绘制; 物体平衡问题分析与求解。 教学难点:对物体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和绘制受力图,灵活运用平衡方程求解 物体的平衡问题。 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 的掌握;结合例题讲解,巩固学生对所授内容的掌握,并建立如何对物体系统进 行受力分析和绘制受力图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中,问题启发式、研讨式和讲授 式多种教学方式混合实施,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手段,并辅以课堂讨论、 实物展示、动画演示、实例分析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力学思维。 三、教学设计 通过自由体(如天空中飞行的小鸟)和约束体(如屋面梁,教室的吊灯等), 引入自由和约束的概念。针对“约束及约束力”这一难点,借助动画展示一些工
程实际结构,让学生直观认识不同的约束结构,如皮带轮、自行车链条、圆柱铰 链、固定端约束,从而了解约束的结构特征;在介绍约束力确定的基本原则基础 上,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的约束进行分析,确定出相应的约束力。 在讲授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时,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加深学 生对于各种约束及其约束反力的认识,让学生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和需要注 意的问题,同时强化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静力学公理的应用。 四、作业 Sections5.1-5.2:5-8; Sections5.3-5.4:5-27,5-42,5-52(选做): Sections5.5-5.8:5-72,5-78. 五、参考资料 [1]Statics.R.C.Hibbeler.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原书第12版,2014.01 [2]Engineering mechanics-Statics.A.Pytel,J.Kiusalaas.Cengage Learning, Third Edition,2010. 3]理论力学(I),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八版,2016. [4]理论力学.武清玺,徐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6 [5]理论力学.贾启芬,刘习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16 六、教学后记 在讲解“约束和约束力”部分内容时,强调约束力确定的基本规则,要求学 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此规则确定约束形式和约束力的性质。要求学生能够从空间 般力系平衡方程出发(一般),推导出各种特殊力系(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 力系、空间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和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特殊)。 在应用平衡方程求解时,注意灵活应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平衡方程,强调方程 列写顺序的不同将导致求解过程的难易程度,要注重问题分析的系统性和逻辑 性。 Chapter 6 Structural Analysis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救学内容(3.5学时): 6.1 Simple truss(简单桁架) 6.2 The method of joints(节点法) 6.3Zero-Force Members(零杆) 6.4 The method of sections(截面法) 6.6 Frames and Machines(构架与机具) 教学要求: To show how to determine the forces in the members of a truss using the method of joints and the method of sections
程实际结构,让学生直观认识不同的约束结构,如皮带轮、自行车链条、圆柱铰 链、固定端约束,从而了解约束的结构特征;在介绍约束力确定的基本原则基础 上,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的约束进行分析,确定出相应的约束力。 在讲授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时,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加深学 生对于各种约束及其约束反力的认识,让学生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和需要注 意的问题,同时强化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静力学公理的应用。 四、作业 Sections 5.1~5.2: 5-8; Sections 5.3~5.4: 5-27, 5-42, 5-52(选做); Sections 5.5~5.8: 5-72, 5-78. 五、参考资料 [1] Statics. R.C. Hibbeler. 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原书第 12 版,2014.01. [2] Engineering mechanics-Statics. A. Pytel, J. Kiusalaas. Cengage Learning, Third Edition, 2010. [3] 理论力学(I).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八版,2016. [4] 理论力学. 武清玺,徐鉴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6. [5] 理论力学. 贾启芬,刘习军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16. 六、教学后记 在讲解“约束和约束力”部分内容时,强调约束力确定的基本规则,要求学 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此规则确定约束形式和约束力的性质。要求学生能够从空间一 般力系平衡方程出发(一般),推导出各种特殊力系(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 力系、空间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和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特殊)。 在应用平衡方程求解时,注意灵活应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平衡方程,强调方程 列写顺序的不同将导致求解过程的难易程度,要注重问题分析的系统性和逻辑 性。 Chapter 6 Structural Analysis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3.5 学时): 6.1 Simple truss(简单桁架) 6.2 The method of joints(节点法) 6.3 Zero-Force Members(零杆) 6.4 The method of sections(截面法) 6.6 Frames and Machines(构架与机具) 教学要求: To show how to determine the forces in the members of a truss using the method of joints and the method of s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