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的心愿,当场决定捐资15万元港币。 去年12月26日,李讷夫妇决定将募捐来的款项送往老区。当地 政府希望能换成人民币。 去年12月31日,王景清先取了5万元到银行兑换。他一跨进位 于万寿路的工商银行大门,身边就挤过来一男一女。他们缠着王景清, 声称家有急事,急需港币,要求换给他们。王一时心软,被连哄带拖 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黄色汽车,其中那名女青年为表示“诚意”,还 主动出示了姓名和寻呼机号码。 当王景清交出5万元港币后,那位自称“王虹“的女青年称,帮王 景清把钱存起来,拿存折安全些。王景清跟两人下了车,那一男一女 却又蹿上另一辆小车逃去无踪了。情急中,王景清连汽车牌号也没看 清。公安人员根据唯一的线索,案犯的寻呼机号码迅速查访寻呼台, 发现朝阳区某居民楼一位名叫张素玲的人与案犯“王虹”特征相符, 在本月3日凌晨抓获该案犯,顺利起获赃款,破获了这宗骗案。(结 尾:首尾关照,巧妙呼应) 三、横向结构(围绕主题,将同一时空范围的情况有序组织起来, 反映“面”的变化) 四、点面结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附:广播消息的主体写作 主体一般安排在导语之后,通过完整地、详实地叙述新闻事实, 对导语扼要概括的事实、观点或相关要素作进一步的展开、解释和补 7
7 妇的心愿,当场决定捐资 15 万元港币。 去年 12 月 26 日,李讷夫妇决定将募捐来的款项送往老区。当地 政府希望能换成人民币。 去年 12 月 31 日,王景清先取了 5 万元到银行兑换。他一跨进位 于万寿路的工商银行大门,身边就挤过来一男一女。他们缠着王景清, 声称家有急事,急需港币,要求换给他们。王一时心软,被连哄带拖 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黄色汽车,其中那名女青年为表示“诚意”,还 主动出示了姓名和寻呼机号码。 当王景清交出 5 万元港币后,那位自称“王虹”的女青年称,帮王 景清把钱存起来,拿存折安全些。王景清跟两人下了车,那一男一女 却又蹿上另一辆小车逃去无踪了。情急中,王景清连汽车牌号也没看 清。公安人员根据唯一的线索,案犯的寻呼机号码迅速查访寻呼台, 发现朝阳区某居民楼一位名叫张素玲的人与案犯“王虹”特征相符, 在本月 3 日凌晨抓获该案犯,顺利起获赃款,破获了这宗骗案。(结 尾:首尾关照,巧妙呼应) 三、横向结构(围绕主题,将同一时空范围的情况有序组织起来, 反映“面”的变化) 四、点面结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附:广播消息的主体写作 主体一般安排在导语之后,通过完整地、详实地叙述新闻事实, 对导语扼要概括的事实、观点或相关要素作进一步的展开、解释和补
充,以丰富、充实消息所表达的内容。主体的构思既要精选素材,层 次分明:又要呼应开头,生动鲜活。怎样在有限的篇幅内,将两方面 有机结合,点面相宜,便于听知,需要一定的功力。请看《劳模楼里 无劳模》(按广播的特点来看,广播消息主体主要是纵向结构:按事 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消息的主体部分: (导语略) 【装修声】 张:我这个来讲是152平,这属于三室、一厅、两卫。 记者:你是按劳模分的,还是按数处长分的? 张:对,就是正处级。我们这个楼上来讲,有一个是技校教育副 校长,我楼下姓赵,叫赵新,他是七选厂的党委书记,对门是高树清 他是生活服务公司的副经理。【压混】 说话的是矿业公司清欠办主任张甲灵。他说,“劳模楼”共有34 套住房,面积都在140到150多平方米,这些住房全都分给了公司 的处级干部。“劳模楼”如今已经变成了“处长楼”,那为什么要叫 劳模楼呢?在矿业公司,记者看到了一份该公司建“劳模楼”的申请 报告,报告中写道:“鞍山市计委:我公司现有50多位省级劳动 模范,他们大部分还居住在原来老结构的房子里。为改善他们的住房 条件,拟建一栋住宅楼。”对于这份报告,矿业公司副经理石伟解释 说: 【出录音】我给上级报告,我目的要建成楼。建劳模楼,批的时 候要顺利点。 石经理说,近几年来,市中心区域建楼审批越来越严格,用“劳 模楼”的名义向市里申请立项会容易得多。果然,这个立项得到了批 准。眼看着变成了处长楼,鞍钢矿业公司的职工们十分气愤:【出录 音】 职工甲:既然盖这劳模楼,为什么名不副实呢?你挂羊头卖狗肉 干什么!(色彩) 职工乙:劳模们做了那么大贡献,这房子本应该分给劳模的,现 在处长们都挤了进去,算怎么回事? 就在昨天,公司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特等劳动模 范韩玉喜,由于家中住房实在紧张,搬进了儿女为他租的一套45平 方米的单间。(色彩)
8 充,以丰富、充实消息所表达的内容。主体的构思既要精选素材,层 次分明;又要呼应开头,生动鲜活。怎样在有限的篇幅内,将两方面 有机结合,点面相宜,便于听知,需要一定的功力。请看《劳模楼里 无劳模》(按广播的特点来看,广播消息主体主要是纵向结构:按事 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消息的主体部分: (导语略) 【装修声】 张:我这个来讲是 152 平,这属于三室、一厅、两卫。 记者:你是按劳模分的,还是按处长分的? 张:对,就是正处级。我们这个楼上来讲,有一个是技校教育副 校长,我楼下姓赵,叫赵新,他是七选厂的党委书记,对门是高树清, 他是生活服务公司的副经理。【压混】 说话的是矿业公司清欠办主任张甲灵。他说,“劳模楼”共有 34 套住房,面积都在 140 到 150 多平方米,这些住房全都分给了公司 的处级干部。“劳模楼”如今已经变成了“处长楼”,那为什么要叫 劳模楼呢?在矿业公司,记者看到了一份该公司建“劳模楼”的申请 报告,报告中写道:“鞍山市计 委:我公司现有 50 多位省级劳动 模范,他们大部分还居住在原来老结构的房子里。为改善他们的住房 条件,拟建一栋住宅楼。”对于这份报告,矿业公司副经理石伟解释 说: 【出录音】我给上级报告,我目的要建成楼。建劳模楼,批的时 候要顺利点。 石经理说,近几年来,市中心区域建楼审批越来越严格,用“劳 模楼”的名义向市里申请立项会容易得多。果然,这个立项得到了批 准。眼看着变成了处长楼,鞍钢矿业公司的职工们十分气愤:【出录 音】 职工甲:既然盖这劳模楼,为什么名不副实呢?你挂羊头卖狗肉 干什么!(色彩) 职工乙:劳模们做了那么大贡献,这房子本应该分给劳模的,现 在处长们都挤了进去,算怎么回事? 就在昨天,公司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特等劳动模 范韩玉喜,由于家中住房实在紧张,搬进了儿女为他租的一套 45 平 方米的单间。(色彩)
【出录音】叫个科级干部也不能像咱住房这么紧张,生活条件这 么差!他只能说利用劳模这个光环和这个荣誉,他们盖完了自己 享用,咱们还有啥办法,咱什么办法也没有。(结尾:材料典型、 意味隽永) 1、对导语进行解释、深化和具体化。 2、补充新的事实。 3、进一步提供有关细节和背景材料,使其更清楚、明确、具体 4、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5、添加“作料”,运用色彩、打开包袱中的包袱 这则消息仅3分钟,除导语之外,主体部分由4段采访、3段陈 述构成,前两段以调查访问的方式,说明主体事实的客观存在 一“劳 模楼”确实变成了“处长楼”;第三四段说明“劳模楼”出笼的经过, 属于背景闸释;第五段披露群众的义愤,触及事件的性质:第六七段 则以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启发人们作深层的思考。 第三节消息结尾 一、 消息结尾的特点 消息结尾的特点是以事实结尾,事实讲到哪里,消息就在哪里结 尾,无需再加。 首先要指明的是,消息也跟其它文章一样,在主体完了之后就可 以结束。甚至可以说,如果用常规的眼光看,多数消息都没有作为尾 巴的那一小段。但结尾亦是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非可有可无。虽
9 【出录音】叫个科级干部也不能像咱住房这么紧张,生活条件这 么差!他只能说利用劳模这个光环和这个荣誉,他们盖完了自己 享用,咱们还有啥办法,咱什么办法也没有。(结尾:材料典型、 意味隽永) 1、对导语进行解释、深化和具体化。 2、补充新的事实。 3、进一步提供有关细节和背景材料,使其更清楚、明确、具体 4、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5、添加“作料”,运用色彩、打开包袱中的包袱 这则消息仅 3 分钟,除导语之外,主体部分由 4 段采访、3 段陈 述构成,前两段以调查访问的方式,说明主体事实的客观存在——“劳 模楼”确实变成了“处长楼”;第三四段说明“劳模楼”出笼的经过, 属于背景阐释;第五段披露群众的义愤,触及事件的性质;第六七段 则以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启发人们作深层的思考。 第三节 消息结尾 一、 消息结尾的特点 消息结尾的特点是以事实结尾,事实讲到哪里,消息就在哪里结 尾,无需再加。 首先要指明的是,消息也跟其它文章一样,在主体完了之后就可 以结束。甚至可以说,如果用常规的眼光看,多数消息都没有作为尾 巴的那一小段。但结尾亦是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非可有可无。虽
然并非任何消息都有单独的结尾部分,但好的结尾,无疑对表现事物 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对突出和深化主题,均有重要作用。 消息的结尾一般要做到紧扣主题,不能画蛇添足;要力求精练, 切忌空谈阔论,力避重复、罗嗦;要自然,忌生硬。有些消息并无结 尾,事实说完了,也就结束了。 二、几种巧妙的结尾方式 1、材料典型、意味隽永 2、首尾关照,巧妙呼应 3、稍加议论,画龙点睛有感而议 4、水到渠成,自然抒情有感而发 思考与练习题 1、主体与导语是什么关系?如何理解主体的任务? 2、写好消息主体需注意哪些问题? 3、从新近报纸上寻找三条消息,分析其结尾方式,并提出自己 的意见。 第十一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三) 一新闻背景 0
10 然并非任何消息都有单独的结尾部分,但好的结尾,无疑对表现事物 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对突出和深化主题,均有重要作用。 消息的结尾一般要做到紧扣主题,不能画蛇添足;要力求精练, 切忌空谈阔论,力避重复、罗嗦;要自然,忌生硬。有些消息并无结 尾,事实说完了,也就结束了。 二、几种巧妙的结尾方式 1、材料典型、意味隽永 2、首尾关照,巧妙呼应 3、稍加议论,画龙点睛 有感而议 4、水到渠成,自然抒情 有感而发 思考与练习题 1、主体与导语是什么关系?如何理解主体的任务? 2、写好消息主体需注意哪些问题? 3、从新近报纸上寻找三条消息,分析其结尾方式,并提出自己 的意见。 第十一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三) ——新闻背景
教学要点 1、新闻背景的含义、任务与作用(教学重点) 2、选择背景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3、常见的穿插背景的方式 第一节写消息切记交待背景 一、何谓新闻背景? 1、宏观意义:就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而言,新闻背景是对人物和 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任何事物嘟不是突然出现,孤立 存在的,它们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渐变过程,与外在的洛 种相关事物都有一定的联系,抛开这些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很难认识 和反映事物的真相。 2、狭义意义: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 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3、新闻背景和背景新闻的区分 背景新闻包括新闻背景、名词解释、人物介绍、历史回顾、大 事记、数字对比等。背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在于紧扣新闻的"来龙” 和"去脉"做文章,因此,背景新闻应力求与相关报道同时播发。背 景新闻是对事件作出解释的报道,其中不宜有议论,不宜过多重复 事件本身报道的内容。 背景新闻的涵盖面十分宽泛。对于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除
11 教学要点 1、新闻背景的含义、任务与作用(教学重点) 2、选择背景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3、常见的穿插背景的方式 第一节 写消息切记交待背景 一、何谓新闻背景? 1、宏观意义:就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而言,新闻背景是对人物和 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任何事物都不是突然出现,孤立 存在的,它们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渐变过程,与外在的各 种相关事物都有一定的联系,抛开这些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很难认识 和反映事物的真相。 2、狭义意义: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 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3、新闻背景和背景新闻的区分 背景新闻包括新闻背景、名词解释、人物介绍、历史回顾、大 事记、数字对比等。背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在于紧扣新闻的"来龙" 和"去脉"做文章,因此,背景新闻应力求与相关报道同时播发。背 景新闻是对事件作出解释的报道,其中不宜有议论,不宜过多重复 事件本身报道的内容。 背景新闻的涵盖面十分宽泛。对于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