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和为最小值时的计算厚度。2.1.10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service life在计算经济厚度时所选取的计算年数或绝热工程正常使用年数。2.1.11最高使用温度maximum service temperature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绝热制品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2.1.12冷桥cold bridge埋在保冷层中,热流密度很大,以致引起冷量大量流失的部件。号2.2符C-一介质热容;Cp管壁热容;D-管道内径;D。管道或设备外径;D,—内层绝热层外径;一外层绝热层外径;D2-绝热层材料损耗及税费系数;F-年(复)利率;7-K-保冷厚度修正系数;管道通过吊架处的热损失附加系数;K.-计息年数或折旧年限;nPe能量价格,热价与冷价的统称;PH热价:P.冷价:Pa(T~一39℃)时的冷价;Pe2(一40℃~-196℃)时的冷价;Pi绝热层材料到厂单价:P.保护层材料单价;.3
PT绝热结构单位造价;q一以每米管道长度表示的热损失量:L9]—以每米管道长度为单位的最大允许热损失量;Q一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积表示的热损失量;[Q]—一以每平方米绝热层外表面积为单位的最大允许热、冷散热损失量;Q:球型容器保冷层外表面冷量总损失量;S绝热工程投资年摊销率;To管道或设备的外表面温度;Ti内层绝热层外表面温度;T2外层绝热层外表面温度;[T,]-外层绝热材料的推荐使用温度;T.-环境温度;Ta-露点温度;Tm-平均温度(绝热材料内外表面温度的算术平均值);T.绝热层外表面温度;t-年运行时间;介质在管道内不出现冻结停留时间;tirV介质单位长度体积;V,管壁单位长度体积;对流换热系数;ae辐射换热系数:ar绝热层外表面与周围空气的换热系数;a.线胀系数;OLOo绝热层厚度(双层时为总厚);81-内层绝热层厚度;82外层绝热层厚度;入一一绝热材料在平均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入。—常用导热系数;.4
一内层绝热材料导热系数;A入——外层绝热材料导热系数;p-介质密度;一管壁密度;Pp4—相对湿度;β冷冻系数;一黑度
3基本规定3.0.1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进行保温:1外表面温度高于50℃(环境温度为25℃时)且工艺需要减少散热损失者。2外表面温度低于或等于50℃且工艺需要减少介质的温度降低或延迟介质凝结者。3工艺不要求保温的设备及管道,当其表面温度超过60℃,对需要操作维护,又无法采取其他措施防止人身烫伤的部位,在距地面或工作台面2.1m高度以下及工作台面边缘与热表面间的距离小于0.75m的范围内,必须设置防烫伤保温设施。3.0.2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应进行保冷:1外表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且需减少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冷损失量者。2需减少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温度升高或气化者。3为防止常温以下、0℃以上设备及管道外壁表面凝露者。4与保冷设备或管道相连的仪表及其附件。3.0.3除人身防护要求绝热的部位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不应绝热:1工艺上无特殊要求的放空和排气管道。2要求及时发现泄漏的设备和管道的法兰连接处。3工艺过程要求裸露的设备及管道。4要求经常监测,防止发生损坏的部位。.6
4绝热材料的选择4.1绝热层材料性能要求4.1.1、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对于软质绝热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在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绝热设计计算时可采用本规范附录A中的数据。4.1.2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常用绝热材料的主要性能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导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温材料在平均温度为70℃时,其导热系数不得大于0.080W/(m-K)。2用于保冷的泡沫塑料及其制品在平均温度为25℃时的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44W/(m·K)。3泡沫橡塑制品在平均温度为0℃时的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36W/(m-K)。4I类泡沫玻璃制品在平均温度为25℃时的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45W/(m·K),I类泡沫玻璃制品在平均温度为25℃时的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64W/(m·K)。4.1.3硬质保温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220kg/m,半硬质保温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200kg/m,软质保温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150kg/m2。用于保冷的泡沫塑料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60kg/m泡沫橡塑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95kg/m,泡沫玻璃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180kg/m2。4.1.4常用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