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丰中学2005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20分) (一)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每空1分。) 1、嗟乎, 2 载不动许多愁。 3、“断肠人在天涯”让人联想到温庭筠《梦江南》中描写望 穿秋水、凄苦惆怅心情的句子是 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思乡之苦,归期难测的诗句是: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念念不忘报 国之志的句子是: 6、从你积累的课内外古诗词中,写出两句描写送别之情的句子 (1) (2) (二)运用(10分)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春望(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 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2分)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 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3分)
1 勤丰中学 2005 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满分 120 分,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一)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 分,每空 1 分。) 1、嗟乎, 。 2、 ,载不动许多愁。 3、 “断肠人在天涯”让人联想到温庭筠《梦江南》中描写望 穿秋水、凄苦惆怅心情的句子是: 。 。 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思乡之苦,归期难测的诗句是: , 。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念念不忘报 国之志的句子是: , 。 6、从你积累的课内外古诗词中,写出两句描写送别之情的句子。 (1) 。 (2) 。 (二)运用(10 分)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春 望(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 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2 分)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 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3 分)
8、下图是某客车玻璃窗上贴着的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将所表 达的意思准确地表述出来。(不超过40字)(3分) 上午8:00 罗茨 昆明 下午3:30 9、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 它呼唤你;你高傲时,它呼唤你 你莽撞 时,它呼唤你 ;你跌倒时,它呼唤你 二、阅读(50分) (一)隆中对节选)(12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子 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 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 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 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般国富而不知存恤。智 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 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自董卓已来 )(2)名微而众寡( (3挟天子而令诸侯 )(4)利尽南海( 11.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
2 8、下图是某客车玻璃窗上贴着的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将所表 达的意思准确地表述出来。(不超过 40 字)(3 分) 上午 8:00 罗茨 昆明 下午 3:30 9、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 分)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 它呼唤你 ;你高傲时,它呼唤你 ;你莽撞 时,它呼唤你 ;你跌倒时,它呼唤你 。 二、阅读(50 分) (一)隆 中 对(节选) (12 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子 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 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 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 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 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 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自董卓已.来 ( ) (2)名微而.众寡 ( ) (3)挟.天子而令诸侯( ) (4)利.尽南海 ( ) 11.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 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
12、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3分) (1) (2) 3) 13.简答:(3分) (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 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3分) 二)邹孟轲母(节选)(7分)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 筑埋。孟母曰:“此 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1)炫卖(2)之事。孟母又 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3),揖让 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 之名。君子谓孟母普以渐化(4)。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长( 1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 16.简答题(3分)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 的启示。(内容1分,启示2分) 内容 启示 (三)科学认识海啸 任何灾难对人类来说,兴许是最好的老师。大灾之后必有大识。A 丛海啸灾难中科学地认识海啸,对提高防御海啸是士分有益的。 海啸,古已有之。B中国对于海啸灾害的文献记载始于公元前左右, 当时称之为海溢、海立,形象地描述了海啸灾害降临时大海满溢、波浪立 起成海墙的情景。唐代诗人杜甫在《朝献太清官赋》中云“九天之云下垂
3 12、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3 分) (1) (2) (3) 13.简答:(3 分) (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 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1 分)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3 分) (二)邹孟轲母(节选)(7 分)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 筑埋。孟母曰:“此 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孟母又 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 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 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乃去.,舍市傍 ( )(2)及.孟子长( )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 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 16. 简答题(3 分)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 的启示。(内容 1 分,启示 2 分) 内容: 启示: (三)科学认识海啸 任何灾难对人类来说,兴许是最好的老师。大灾之后必有大识。A 从海啸灾难中科学地认识海啸,对提高防御海啸是十分有益的。 海啸,古已有之。B 中国对于海啸灾害的文献记载始于公元前左右, 当时称之为海溢、海立,形象地描述了海啸灾害降临时大海满溢、波浪立 起成海墙的情景。唐代诗人杜甫在《朝献太清宫赋》中云“九天之云下垂
四海之水皆立”,描述了天空乌云密布,海水立将起来、猛扑过来的态势, 说明中国人对海啸早有所知 海啸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它是由于地震、海底火山喷发 或风暴而引起的海面巨大涨落。“海啸”一词是常受海啸侵扰的日本人首 先用的,英文海啸“ Tsunami”一词是由日文音译而来。海啸的成因有三 类:一是由气象变化引起,诸如强大的低气压通过时产生的海面异常升高, 称为“风暴潮”;二是由地质变化引起,如地震、火山、海底断层、滑坡 都能造成,称“地震海啸”,就像这次印度洋发生的海啸;三是由核爆炸 人工地震等引起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了持 续多年的核爆炸试脸,曾经诱发海喻。 但是,也不是任何海洋地质的突变都会导致海啸的发生。据统计 每15000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只有100次会酿成海啸。通常海啸的产生受 晨源条件、晨源水深、晨源深度和震级大小控制。震级大于里氏6.5级、 震源深度在25千米以内的地震会产生海啸,震级在里氏7、5级以上、震 源深度在40千米以内,会形成灾难性海啸,如这次印度洋发生的地震海 啸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中国对海啸的认识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B.导致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各种海洋地质的突变 C海啸的产生往往受震源的条件、水深、深度和震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D.由于海啸产生的主要诱因在海底,所以它造成的危害都非常小, 18、文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2分) 19、分析句子“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在文中的作用。(3分) 20、面对人类受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威胁,我们应怎么做?(3分) (三)心存感激 ①在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今天,人类应该恢复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 心存感激。感激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道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
4 四海之水皆立”,描述了天空乌云密布,海水立将起来、猛扑过来的态势, 说明中国人对海啸早有所知。… 海啸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它是由于地震、海底火山喷发 或风暴而引起的海面巨大涨落。“海啸”一词是常受海啸侵扰的日本人首 先用的,英文海啸“Tsunami”一词是由日文音译而来。海啸的成因有三 类:一是由气象变化引起,诸如强大的低气压通过时产生的海面异常升高, 称为“风暴潮”;二是由地质变化引起,如地震、火山、海底断层、滑坡 都能造成,称“地震海啸”,就像这次印度洋发生的海啸;三是由核爆炸、 人工地震等引起。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了持 续多年的核爆炸试脸,曾经诱发海喻。 但是,也不是任何海洋地质的突变都会导致海啸的发生。据统计, 每 15000 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只有 100 次会酿成海啸。通常海啸的产生受 震源条件、震源水深、震源深度和震级大小控制。震级大于里氏 6.5 级、 震源深度在 25 千米以内的地震会产生海啸,震级在里氏 7、5 级以上、震 源深度在 40 千米以内,会形成灾难性海啸,如这次印度洋发生的地震海 啸。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C) A.中国对海啸的认识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B.导致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各种海洋地质的突变。 C.海啸的产生往往受震源的条件、水深、深度和震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D.由于海啸产生的主要诱因在海底,所以它造成的危害都非常小, 18、文中画线的 A,B 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2 分) 19、分析句子“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在文中的作用。(3 分) 20、面对人类受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威胁,我们应怎么做?(3 分) (三)心存感激 ①在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今天,人类应该恢复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 心存感激。感激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道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
是人的高贵之所在 ②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有什么 比这更贵重的呢?没有他们,世上就没有我们的踪迹,人海中就没有你“这一个”。 许多人对父母的真正爱心往往是产生在父母高开他们之时,望着那空了的病床,才 更加真切地体会到那彻彻底底是我们的来处之所。没有了父母,就像迷路的孩子找 不到家,断线的风筝在空中飘摇。父母是我们心的依靠和归宿,有雨的日子是头顶 撑起的一把伞,伤心的时候是为我们擦去泪花的手帕。对父母要心存感激,就要常 唤醒沉睡的良知,在自己的小家庭装修得豪华如宫殿时,去看看父母的房子漏不漏 雨;在外饮酒作乐、潇洒走一回时,想想父母在家里是否感到孤独。《常回家看看》 的歌声就是要对父母心存感激的呼唤 ③对他人心存感激,就会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心存感激,就要布施行善 多给予,少掠取,使自己心灵富足。荀子曰:“积普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要懂得给予,就永远有可给予;贪求索取,就永远要索取。给予得越多,收获也越 多;索取得越多,收获就越少。人的一生,为他人付出得越多,他的心就越富足, 他就越过得胸怀坦荡,泰然自若。一个人给予得越少,他的心灵就越干枯,他就越 过得心神不宁、惴惴不安。心灵富足的人必会爱人,因为爱就是给予,爱就是富足 爱就是宽广,爱就是一切。得到别人帮助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在别人通到困难时 伸出援助之手;与人发生矛盾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想起往日他对你的关心帮助 化解心灵的隔阅,让友谊常在。心存感激就必须宽容,宽容是给予的一种高级境界, 是通往我们精神和灵魂净化之路的钥匙。能够宽容的人就能获得力量的循环增长 宽容他人,能够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④对事业心存感激,就会忠诚敬业。即使是为公司、为单位作出了巨大贡献, 也不要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你仍要心存感激,感激你和事业一块成长,感激为之 效劳的公司和单位为你提供了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感激领导对你的信赖、重用 和同事对你的大力支持。在你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只有心存感激,才 会对事业忠诚,才能获得继续前进的内驱力,将你现有的成功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感 动,你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做出感动他人、感动自己、感动公司乃至感动中国的 壮举。持久的感动就会凝结成对事业的执著,忠诚加执著便是敬业乐业。只有将个 人的前途与团体事业交融在一起,每个个人都对团体心存感激,忠诚敬业,事业才 会有发展,个人才会有成功,这便是双赢法则。 ⑤对生活心存感激,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许多事 情往往都是双刃剑,若只看到刀刃的一面,受伤的永远是自己。生活是什么?生活 是那河中水、指间沙,我们必须健康快乐地活着,这虽然平凡,可对于那些重病垂 危的人来说该是多么珍贵呀 ⑥对大自然心存感激,就会以朋友的身份、和平共处的心态去爱护大自然, 不是以主人的身份去占有。四季交替之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不同的呵护与关爱。 冷的冬日,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你的床头,你会感到那是母亲温暖的手抚 摸着你;夜晚来临,怕你寂寞,月光将一片幽辉洒在你的床前,静静地听你诉说心
5 是人的高贵之所在。 ②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有什么 比这更贵重的呢?没有他们,世上就没有我们的踪迹,人海中就没有你“这一个”。 许多人对父母的真正爱心往往是产生在父母离开他们之时,望着那空了的病床,才 更加真切地体会到那彻彻底底是我们的来处之所。没有了父母,就像迷路的孩子找 不到家,断线的风筝在空中飘摇。父母是我们心的依靠和归宿,有雨的日子是头顶 撑起的一把伞,伤心的时候是为我们擦去泪花的手帕。对父母要心存感激,就要常 唤醒沉睡的良知,在自己的小家庭装修得豪华如宫殿时,去看看父母的房子漏不漏 雨;在外饮酒作乐、潇洒走一回时,想想父母在家里是否感到孤独。《常回家看看》 的歌声就是要对父母心存感激的呼唤。 ③对他人心存感激,就会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心存感激,就要布施行善, 多给予,少掠取,使自己心灵富足。荀子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要懂得给予,就永远有可给予;贪求索取,就永远要索取。给予得越多,收获也越 多;索取得越多,收获就越少。人的一生,为他人付出得越多,他的心就越富足, 他就越过得胸怀坦荡,泰然自若。一个人给予得越少,他的心灵就越干枯,他就越 过得心神不宁、惴惴不安。心灵富足的人必会爱人,因为爱就是给予,爱就是富足, 爱就是宽广,爱就是一切。得到别人帮助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在别人遇到困难时 伸出援助之手;与人发生矛盾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想起往日他对你的关心帮助, 化解心灵的隔阂,让友谊常在。心存感激就必须宽容,宽容是给予的一种高级境界, 是通往我们精神和灵魂净化之路的钥匙。能够宽容的人就能获得力量的循环增长。 宽容他人,能够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④对事业心存感激,就会忠诚敬业。即使是为公司、为单位作出了巨大贡献, 也不要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你仍要心存感激,感激你和事业一块成长,感激为之 效劳的公司和单位为你提供了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感激领导对你的信赖、重用 和同事对你的大力支持。在你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只有心存感激,才 会对事业忠诚,才能获得继续前进的内驱力,将你现有的成功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感 动,你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做出感动他人、感动自己、感动公司乃至感动中国的 壮举。持久的感动就会凝结成对事业的执著,忠诚加执著便是敬业乐业。只有将个 人的前途与团体事业交融在一起,每个个人都对团体心存感激,忠诚敬业,事业才 会有发展,个人才会有成功,这便是双赢法则。 ⑤对生活心存感激,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许多事 情往往都是双刃剑,若只看到刀刃的一面,受伤的永远是自己。生活是什么?生活 是那河中水、指间沙,我们必须健康快乐地活着,这虽然平凡,可对于那些重病垂 危的人来说该是多么珍贵呀! ⑥对大自然心存感激,就会以朋友的身份、和平共处的心态去爱护大自然,而 不是以主人的身份去占有。四季交替之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不同的呵护与关爱。寒 冷的冬日,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你的床头,你会感到那是母亲温暖的手抚 摸着你;夜晚来临,怕你寂寞,月光将一片幽辉洒在你的床前,静静地听你诉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