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播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1000 2.5 12.5 25 播种密度/103个.m2 (a)开花后的三叶草 1000 181d 500 131d 胚 62d 2.5 7.5 30 35 播种密度/10个·m2 (b)在不同发育阶段上的三叶草 图7-1 每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 与播种密度之间的关系(引自Harper,1977)
三叶草播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图7-1
7.1.1.2-312自琉法则 自疏现象: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对资源的 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 植株的存活率。在高密度的样方出现植株死亡的 现象称为自疏现象(self-thinning)。 ■Yoda(1963): W-Cda lg币=lgC-agd 币为存活个体的平均株干重;d为种群密度;C 为总产量。 研究发现a为一个恒值3/2。因此,W=C32被称 为-3/2自疏法则
7.1.1.2 -3/2自疏法则 自疏现象: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对资源的 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 植株的存活率。在高密度的样方出现植株死亡的 现象称为自疏现象(self-thinning)。 Yoda(1963): = C d -a lg = lg C - a lg d 为存活个体的平均株干重; d 为种群密度; C 为总产量。 研究发现 a 为一个恒值3/2。因此,W=Cd-3/2被称 为-3/2自疏法则
@=cd-1 @=cd-j 自疏法则 图解 低 一d(密度级) 高 图7-2 植物密度与大小之间的关系,表明 Yoda氏-3/2自疏法则(仿李博等,2000)
自疏法则 图解
100 黑麦草 斜率= 3-2 3/2自疏法则 10 H3 图解 01 Hi 031 在不同播种密度上黑麦草的存 H, 活植株平均重量与株数间的关 系(自疏线斜率为-3/2) 0001 100 1000 10000 个体密度 (仿Harper,,1981)
黑麦草 -3/2自疏法则 图解 在不同播种密度上黑麦草的存 活植株平均重量与株数间的关 系(自疏线斜率为-3/2) (仿Harper,1981)
50 8 5.0 小麦 -3/2 8 1.0 自疏法则 反枝苋 0 红车轴 0.1 8 o65 车前 0.01 10 103 5×10310 10 密度(植株数/m) 植物密度与重量的关系 (反枝苋,小麦、车前,红车轴草和藜
自 疏 法 则 -3/2 植物密度与重量的关系 (反枝苋,小麦、车前,红车轴草和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