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宝山区2015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树木丛生, (《观沧海》) 2.,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67题(4分) 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首元曲的曲牌都是 (1分) 7.(1)两首元曲都描写了囗囗的形象。(用原曲词语回答)(1分) (2)乙曲除了写景以外,还写了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欧阳修《醉翁亭记》 8.甲文画线句作者的视线以为序;乙文画线句作者的视线以为序。(4分)
上海市嘉定、宝山区 2015 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27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 (39 分) (一) 默写(15 分) 1.树木丛生, 。(《观沧海》) 2.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 6——7 题(4 分) 甲: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首元曲的曲牌都是 (1 分) 7. (1) 两首元曲都描写了□□的形象。(用原曲词语回答) (1 分) (2)乙曲除了写景以外,还写了 。(2 分) (三) 阅读下文,完成 8——9 题(8 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甲文画线句作者的视线以 为序;乙文画线句作者的视线以 为序。(4 分)
(A.时间空间 B.人物声音 C.空间时间 D.声音人物) 9.甲段的景色可用“”一个词概括;乙段的人物心情可用“ 一个词概括。(用原文词语 回答)(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孑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 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③, 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孑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 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 zhua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d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觉饥甚而不敢去 (2)果蔬皆不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12.“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3.这则故事表现出王安石为人处事的(3分) A.寡情吝啬B.谨慎严谨C简朴节约D.勤俭刻苦 、现代文(40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7分) 一位名叫“新华”的“红颜知己” ①2011年7月4日,一个名叫“新华”的“红颜”同上百万个同胞姊妹起,刚刚诞生,便 占据了书店最显眼的位置。这个姑娘就是以红色封面亮相的第11版《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 这个小小的字典家族就在当代史上影响着数亿中国人。从初版首印至今,《新华字典》的总发行量 愈45亿册 ②2011年夏天,时尚的帽子被史无前例地戴在了“新华”姑娘的头上。人们发现,这个平常总
( A.时间 空间 B.人物 声音 C.空间 时间 D.声音 人物) 9. 甲段的景色可用“ ”一个词概括;乙段的人物心情可用“ ”一个词概括。(用原文词语 回答)(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10—13 题(12 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 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 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 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觉饥甚而不敢去. (2)果蔬皆不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12.“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13.这则故事表现出王安石为人处事的 (3 分) A.寡情吝啬 B.谨慎严谨 C.简朴节约 D.勤俭刻苦 二、现代文(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4——18 题(17 分) 一位名叫“新华”的“红颜知己” ①2011 年 7 月 4 日,一个名叫“新华”的“红颜”同上百万个同胞姊妹一起,刚刚诞生,便 占据了书店最显眼的位置。这个姑娘就是以红色封面亮相的第 11 版《新华字典》。自 1953 年起, 这个小小的字典家族就在当代史上影响着数亿中国人。从初版首印至今,《新华字典》的总发行量 愈 4.5 亿册。 ②2011 年夏天,时尚的帽子被史无前例地戴在了“新华”姑娘的头上。人们发现,这个平常总
是一脸严肃的女孩儿,居然能讲岀不少潮语。她将“学历门”的们门″解释为“事件,多指负面的 事件”。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她喜欢在电视里看“服装秀”,偶尔会“晒工资”,也会关注“房 奴”和“车奴”。 ③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华字典》始终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中国人。 ④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字典,它并不只是要引领时尚语言的潮流,更要普及科学常 识于大众。《新华字典》1965年版和1971年版中,“鹅”被解释为“—种家禽,比鸭子大,颈长, 脚有蹼,雄的头部有黄色突起″。后来,一名读者写信向编辑抱怨,由于不知道如何分辨鹅的性别, 他在杀鹅前特意査了《新华字典》,于是将“头部有黃色突起″的鹅杀掉。没想到,这只倒霉的鹅 居然腹中有卵。因此,编辑才发现不管雌鹅还是雄鹅,头部都有突起,只是雄鹅突起较大。这一错 误在1979年版中得以修正 ⑤一个字的新义项想要进入“新华”的世界里,需要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考察期。早在第10 版出版前,修订第11版的主持人之一的中国社科院语言硏究所词典编辑室程荣就注意到了“秀″作 为“表演、展示”的新含义,因为担心这些流行词不够稳定,当时她并没有贸然进行修改。直到8 年后,“作秀”才算通过考察,正式进入《新华字典》。眼下,已经71岁的词典室前主任韩敬体像 年轻人一样熟悉“神马”和“有木有”。但学者们认为,这两个词其实都是年轻人为了图新鲜而使 用的错别字,无助于指导语言的规范,所以眼下并不会被收入字典。 ⑥但人们注意到,“晒”和“奴”等字的新义并没有出现太久,却已经登堂入室。就连常用的 " byebye”也真正走进了汉语世界,“拜拜”有了二声读音。“不管这个音译词合理不合理,但是 它太常见了。”韩敬体笑着 ⑦有媒体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从发行量、普及面、影响程度还是读者的忠诚度来看 它对中国人的意义都类似于《圣经》之于基督徒。” 14.第①段画线句中的错别字是,它的正确写法是(2分 5第②段加点字“晒”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是一脸严肃的女孩儿,居然能讲出不少潮语。她将“学历门”的“门”解释为“事件,多指负面的 事件”。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她喜欢在电视里看“服装秀”,偶尔会“晒.工资”,也会关注“房 奴”和“车奴”。 ③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华字典》始终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中国人。 ④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字典,它并不只是要引领时尚语言的潮流,更要普及科学常 识于大众。《新华字典》1965 年版和 1971 年版中,“鹅”被解释为“一种家禽,比鸭子大,颈长, 脚有蹼,雄的头部有黄色突起”。后来,一名读者写信向编辑抱怨,由于不知道如何分辨鹅的性别, 他在杀鹅前特意查了《新华字典》,于是将“头部有黄色突起”的鹅杀掉。没想到,这只倒霉的鹅 居然腹中有卵。因此,编辑才发现不管雌鹅还是雄鹅,头部都有突起,只是雄鹅突起较大。这一错 误在 1979 年版中得以修正。 ⑤一个字的新义项想要进入“新华”的世界里,需要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考察期。早在第 10 版出版前,修订第 11 版的主持人之一的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程荣就注意到了“秀”作 为“表演、展示”的新含义,因为担心这些流行词不够稳定,当时她并没有贸然进行修改。直到 8 年后,“作秀”才算通过考察,正式进入《新华字典》。眼下,已经 71 岁的词典室前主任韩敬体像 年轻人一样熟悉“神马”和“有木有”。但学者们认为,这两个词其实都是年轻人为了图新鲜而使 用的错别字,无助于指导语言的规范,所以眼下并不会被收入字典。 ⑥但人们注意到,“晒”和“奴”等字的新义并没有出现太久,却已经登堂入室。就连常用的 “byebye”也真正走进了汉语世界,“拜拜”有了二声读音。“不管这个音译词合理不合理,但是 它太常见了。”韩敬体笑着说。 ⑦有媒体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从发行量、普及面、影响程度还是读者的忠诚度来看, 它对中国人的意义都类似于《圣经》之于基督徒。” 14.第①段画线句中的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 分) 15.第②段加点字“晒”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16第③段中画线句“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华字典》始终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中国人”。请用简洁的 语言分述其“影响”:(1) (3) (6分) 17.第⑤段主要运用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8.文章标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其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形象地描绘出《新华字典》引人注目的红色封面。 B.形象地说明了《新华字典》占据书店显眼的位置。 C.形象地表现出了人们对《新华字典》的喜爱之情 D.形象地证明《新华字典》的义项随着时代而变化。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4题(23分) 木份的生日晚会 ①老板是个女的,开了家音乐茶坊,要找个打杂和看门的。女老板来到外来民工市场,转悠了 三天,才看中一乡下少年,他叫木伢。 ②女者板说:“木伢你听着,白天你在茶坊的后屋干杂活儿,随叫随到,叫干啥就干啥,不准 ③木伢不敢看女老板的脸,低头应道:“晓得。 ④女老板说:“你长得又凶又丑又土,可不准随便进前厅,免得让客人见了吓着,影响我的生 ⑤木伢点头:“晓得。 ⑥女者板又说:“晚上,客人走了,你就睡在前厅看门,把门给看好了。不准把你的老乡招来 串门,发现一次,扣你半年工资 ⑦女老板说完了,木伢还低着头。女老板说:“干活去吧! ⑧木伢抬头偷偷看了老板一眼,脚步犹豫了一下,女老板像是忽然想起来了,说:“对了,工 资每月3000元,干一天算一天 ⑨木伢心里一热,他们家在山里苦一年也挣不到3000元。木伢心里快活极了,怎么拼命干活
16.第③段中画线句“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华字典》始终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中国人”。请用简洁的 语言分述其“影响”:(1) ;(2) ;(3) 。(6 分) 17.第⑤段主要运用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 分) 18. 文章标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其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形象地描绘出《新华字典》引人注目的红色封面。 B.形象地说明了《新华字典》占据书店显眼的位置。 C.形象地表现出了人们对《新华字典》的喜爱之情。 D.形象地证明《新华字典》的义项随着时代而变化。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9—24 题(23 分) 木伢的生日晚会 ①老板是个女的,开了家音乐茶坊,要找个打杂和看门的。女老板来到外来民工市场,转悠了 三天,才看中一乡下少年,他叫木伢。 ②女老板说:“木伢你听着,白天你在茶坊的后屋干杂活儿,随叫随到,叫干啥就干啥,不准 偷懒。” ③木伢不敢看女老板的脸,低头应道:“晓得。” ④女老板说:“你长得又凶又丑又土,可不准随便进前厅,免得让客人见了吓着,影响我的生 意。” ⑤木伢点头:“晓得。” ⑥女老板又说:“晚上,客人走了,你就睡在前厅看门,把门给看好了。不准把你的老乡招来 串门,发现一次,扣你半年工资。” ⑦女老板说完了,木伢还低着头。女老板说:“干活去吧!” ⑧木伢抬头偷偷看了老板一眼,脚步犹豫了一下,女老板像是忽然想起来了,说:“对了,工 资每月 3000 元,干一天算一天。” ⑨木伢心里一热,他们家在山里苦一年也挣不到 3000 元。木伢心里快活极了,怎么拼命干活
也不觉得累。老板心里也高兴,当月多发了木伢100元钱,木伢说您数错了。老板一笑,没错,奖 金你懂不懂?木伢还是不懂,说好了,怎么多给100元?木伢往家里寄钱时,留下了100元,他怕 老板啥时不高兴了,要回去,到时拿什么还她? ⑩老板以前吃过乡下人的亏。那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老板让店里的伙计石头去三十里外提货。 没想货没提到,竟连茶叶、茶具、桌椅连同伙计起失踪了。当然,现在也得时时提防着木伢,因 为乡下人开始都挺老实,时间一长,就跟着城里人学坏了。 ⑩叽几个月后的一天夜里,老板关门打烊后,故意走了一段路又悄悄潜回茶坊,因为她发现木伢 当天有些异常,像是有什么心事。老板要伏击木伢。 〔η)果然,老板老远就发现茶坊里的灯重新亮了,心里一惊,这么晚了,他不睡觉干啥?待靠近 茶坊门口,听到了里面的音乐声,老板心里的火腾地撞上脑门。正要踢门进去,忽听里面木伢在说 话。老板将耳朵贴了上去。 3木伢的声音:“爹,娘,今天有人在我们这里过生日,可热闹了。我忽然记得,我也是今天 生的。可这么多年,我从来就没见你们给我过生日。都是人,为啥城里人能过,我们就不献过?不 都是从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吗?开不起生日晚会,在天井里煮锅汤面,把同村的伙伴们叫来一块儿 喝,也喜庆啊!我来城里快半年了,可还不知道城里是啥样?老板走了,我就把同村的伙伴都叫来, 帮咱过生日… 老板听到里面搬动沙发的声音,木伢说:“大头你坐这儿,水根你坐这儿,兰花、小米、水 芹你们几个女的坐这边,离二秃远点,他一会儿就要捣乱…….”老板在门外气得直咬牙:“这个木伢! 就差没把他们村子也搬到茶坊来了。”木伢又说:“你们会跳舞吗?不会?嗨,怎么进城半年了还 不会跳舞?!我早会了,兰花我教你。不会跳的,就边喝饮料边看着我跳。这叫罐装啤酒,外国的 石头,你怎么连易拉罐都不会开?来,我教你,拽这个小圈圈,你瞧,“砰!′喝吧喝吧,敞开肚 皮装!
也不觉得累。老板心里也高兴,当月多发了木伢 100 元钱,木伢说您数错了。老板一笑,没错,奖 金你懂不懂?木伢还是不懂,说好了,怎么多给 100 元?木伢往家里寄钱时,留下了 100 元,他怕 老板啥时不高兴了,要回去,到时拿什么还她? ⑩老板以前吃过乡下人的亏。那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老板让店里的伙计石头去三十里外提货。 没想货没提到,竟连茶叶、茶具、桌椅连同伙计一起失踪了。当然,现在也得时时提防着木伢,因 为乡下人开始都挺老实,时间一长,就跟着城里人学坏了。 ⑾几个月后的一天夜里,老板关门打烊后,故意走了一段路又悄悄潜回茶坊,因为她发现木伢 当天有些异常,像是有什么心事。老板要伏击木伢。 ⑿果然,老板老远就发现茶坊里的灯重新亮了,心里一惊,这么晚了,他不睡觉干啥?待靠近 茶坊门口,听到了里面的音乐声,老板心里的火腾地撞上脑门。正要踢门进去,忽听里面木伢在说 话。老板将耳朵贴了上去。 ⒀木伢的声音:“爹,娘,今天有人在我们这里过生日,可热闹了。我忽然记得,我也是今天 生的。可这么多年,我从来就没见你们给我过生日。都是人,为啥城里人能过,我们就不能过?不 都是从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吗?开不起生日晚会,在天井里煮一锅汤面,把同村的伙伴们叫来一块儿 喝,也喜庆啊!我来城里快半年了,可还不知道城里是啥样?老板走了,我就把同村的伙伴都叫来, 帮咱过生日……” ⒁老板听到里面搬动沙发的声音,木伢说:“大头你坐这儿,水根你坐这儿,兰花、小米、水 芹你们几个女的坐这边,离二秃远点,他一会儿就要捣乱……”老板在门外气得直咬牙:“这个木伢! 就差没把他们村子也搬到茶坊来了。”木伢又说:“你们会跳舞吗?不会?嗨,怎么进城半年了还 不会跳舞?!我早会了,兰花我教你。不会跳的,就边喝饮料边看着我跳。这叫罐装啤酒,外国的。 石头,你怎么连易拉罐都不会开?来,我教你,拽这个小圈圈,你瞧,‘砰!’喝吧喝吧,敞开肚 皮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