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 长宁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 时尚减肥“轻断食 ①减肥或许是当今社会最火热的健康话题。各种宣称能在“不饥饿”的前提下“少吃” 的减肥法,吸引了无数人前仆后继。轻断食,就是其中颇具号召力的一种。 ②“轻断食”是一种控制饮食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减肥食谱”。它是指在一定 的时间内不吃或者少吃,而在其他的时间内正常进食。 ③轻断食有各种形式。在中国古代就有“过午不食”的说法,大致相当于每天“16小 时断食”,就是轻断食的一种形式。古代还有人每天只吃一顿,相当于“23小时断食”。 ④现在最流行的是“5:2轻断食”。它是指在7天的一个循环之中,5天正常进食,两 天大大减少进食量。一般原则是,断食的两天中女性控制到500大卡(热量单位),男性控 制到600大卡 ⑤还有比“5:2轻断食”强度更大的“交替轻断食”。在这种方式下,每隔一天就断食 天,断食那天的食物量是正常饮食的25%,也就是500大卡左右。 ⑥2015年一项关于轻断食的研究显示:“轻断食能够有效减肥”,效果是“10周之内滅 少了6到10斤”。也就是说,跟完全不加控制相比,轻断食确实有助于减肥。 ⑦轻断食的理论依据是:当人体大量减少进食,细胞就处于“逆境状态”,会产生各种 “应激反应”,而这些应激反应有助于增强细胞活力、提高人体免疫力。这种理念在理论上 说得通,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很多验证。除了减轻体重,这些应激反应还对降 低甘油三酯、胆固醇、血压、脂肪、血糖等生理指标,促进人体健康甚至延长寿命,都有一 定的积极影响 ⑧当然,轻断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例如,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保证充足的营 养,所以不能进行轻断食。孕妇、产妇也需要保证营养充足,也不应该进行轻断食。同时 轻断食会导致血糖的大幅波动,所以也不适合糖尿病人。 ⑨总而言之,跟不加控制的饮食习惯相比,轻断食对于减肥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实质 上,它也是减肥金律“少吃多动”的一种实现形式。如果通过它的“仪式感”和心理暗示, 能更好地坚持,那么它就有意义。反之,如果不能在根本上做到“总体上减少食物摄 而只是应付考试般地“断食时少吃,不断食时暴饮暴食补偿”,那么就没有意义 (选自2018年8月29日果壳网,有删改) 15、本文主要介绍了轻断食的定义 和禁忌对象等 内容。(6分) 16、本文第⑥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17、本文第⑥与第⑦两段能否互换顺序?为什么?(4分) 18、下列对第⑨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轻断食对减肥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是最佳减肥形式
1 说明文阅读 长宁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5-19 题(20 分) 时尚减肥“轻断食” ①减肥或许是当今社会最火热的健康话题。各种宣称能在“不饥饿”的前提下“少吃” 的减肥法,吸引了无数人前仆后继。轻断食,就是其中颇具号召力的一种。 ②“轻断食”是一种控制饮食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减肥食谱”。它是指在一定 的时间内不吃或者少吃,而在其他的时间内正常进食。 ③轻断食有各种形式。在中国古代就有“过午不食”的说法,大致相当于每天“16 小 时断食”,就是轻断食的一种形式。古代还有人每天只吃一顿,相当于“23 小时断食”。 ④现在最流行的是“5:2 轻断食”。它是指在 7 天的一个循环之中,5 天正常进食,两 天大大减少进食量。一般原则是,断食的两天中女性控制到 500 大卡(热量单位),男性控 制到 600 大卡。 ⑤还有比“5:2 轻断食”强度更大的“交替轻断食”。在这种方式下,每隔一天就断食 一天,断食那天的食物量是正常饮食的 25%,也就是 500 大卡左右。 ⑥2015 年一项关于轻断食的研究显示:“轻断食能够有效减肥”,效果是“10 周之内减 少了 6 到 10 斤”。也就是说,跟完全不加控制相比,轻断食确实有助于减肥。 ⑦轻断食的理论依据是:当人体大量减少进食,细胞就处于“逆境状态”,会产生各种 “应激反应”,而这些应激反应有助于增强细胞活力、提高人体免疫力。这种理念在理论上 说得通,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很多验证。除了减轻体重,这些应激反应还对降 低甘油三酯、胆固醇、血压、脂肪、血糖等生理指标,促进人体健康甚至延长寿命,都有一 定的积极影响。 ⑧当然,轻断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例如,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保证充足的营 养,所以不能进行轻断食。孕妇、产妇也需要保证营养充足,也不应该进行轻断食。同时, 轻断食会导致血糖的大幅波动,所以也不适合糖尿病人。 ⑨总而言之,跟不加控制的饮食习惯相比,轻断食对于减肥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实质 上,它也是减肥金律“少吃多动”的一种实现形式。如果通过它的“仪式感”和心理暗示, 能更好地坚持,那么它就有意义。反之,如果不能在根本上做到“总体上减少食物摄入”, 而只是应付考试般地“断食时少吃,不断食时暴饮暴食补偿”,那么就没有意义。 (选自 2018 年 8 月 29 日果壳网,有删改) 15、本文主要介绍了轻断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禁忌对象等 内容。(6 分) 16、本文第⑥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7、本文第⑥与第⑦两段能否互换顺序?为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对第⑨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轻断食对减肥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是最佳减肥形式
B.“仪式感”和心理暗示是轻断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C.轻断食需从根本上做到“总体上减少食物摄入”才有意义 D.轻断食在不断食时不能暴饮暴食,但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19、贾老师中度肥胖,经体检其他指标还算正常,于是想尝试“轻断食”减肥。请你结合文 章内容,给贾老师提两条建议。(4分 (1) 15、形式(方式)、效果、理论依据(理念) 16、用轻断食短时间内减少的体重数,准确说明了轻断食确实有助于减肥的良好效果。 不能。因为第⑥段说明的是轻断食的减肥效果好,第⑦段说明的是轻断食的理念对健康的作 用。前者和减肥关系紧密,应先交代。同时这一顺序也和第⑦段结尾处及第⑨段中“轻断食 对于减肥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的表述保持一致。 19、要点:总体上减少食物摄入:要长时间坚持:可以先尝试“5:2轻断食”等。(答到两 点即给满分 杨浦区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8分) 椅·坐·臀 詹克明 ①在《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一书中,有人把“椅子”列为其中之一,这着实在 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 ②人体通常有三种姿势( ),人生乐章就由这三个“音符”谱写而成:站着 是个竖直了的“|”,体重都压在双脚上,站久了会很累;躺着是个横写的“一”,“久卧思 起”,躺得时间长了也不舒服(其最独特处一一人生曲终奏雅之时都以“一”为终止符)。还 是“坐着”这种中间状态(如注音字母“勹”)最为安逸舒适。不难想象,当今社会如果没 有椅子,一个个全都挺直身子站着办公,站着打电脑,站着搓麻将,站着上课,站着开会(追 悼会除外),站着写作(据说海明威是站着写小说的),站着吃饭(上世纪五十年代,北大那 座东方第一跨度的“学生一食堂”有桌无凳,数千名学生挎着书包,各自手捧一碗,站着吃 饭,蔚为壮观),将会是何等辛苦、何等尴尬的局面 ③由于人类长期直立行走,使得臀大肌特别发达,呈现向后突出的球状,这种形体结构 十分有利于坐姿。而且臀部皮肤富有皮脂腺与汗腺,其间充满着较厚的皮下脂肪,形成脂肪 垫,人坐在椅子上,全身重量就由宽大的臀部以及“大腿肌”共同分担,使得单位表面积的 平均压力大为减轻,故久坐不累。于是,椅子就这样诞生了 ④造物主设定的身体结构真是绝妙,人体以臀部为支撑点的“重心配置”显然最有利于 坐”(达·芬奇那张著名的《人体比例标准图》,由一个大圆形和一个套在一起的正方形组 成。那臀大肌的底部恰好落在正方形的水平中线上)。有了臀部的中心支撑,“坐”就能让四 肢悬空,自由伸展,便于手足并用地完成诸多操作。如果说“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那么 臀部落座椅子不仅解放了双手,还解放了双脚。 ⑤有了椅子就有各种“坐姿”:匡坐,危坐,端坐、肃坐、宴坐、静坐、闲坐……各种 姿势不一而足。更有心理学家专门探究“坐姿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列举出九种坐姿,如坐 满式、半坐式、浅坐椅边、两腿大张、膝盖贴紧、跷二郎腿等。在专家的精微解读下,原来 这些坐姿无意中都在泄露你的性格取向 ⑥有了椅子在座位安排上就有了上下尊卑。重要客人定要高居“上座”,男女主人则自 谦“下座”。遇有单独觐见之时,不论阁下官拜几品,见到上司最好能知趣——借助臀部浑 然天成的“双半球”结构一一只坐半个屁股! ⑦有了椅子在会场席位布置上就可以借助椅子款式来区分主从关系。英语中“主席
2 B.“仪式感”和心理暗示是轻断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C.轻断食需从根本上做到“总体上减少食物摄入”才有意义。 D.轻断食在不断食时不能暴饮暴食,但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19、贾老师中度肥胖,经体检其他指标还算正常,于是想尝试“轻断食”减肥。请你结合文 章内容,给贾老师提两条建议。(4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形式(方式)、效果、理论依据(理念) 16、用轻断食短时间内减少的体重数,准确说明了轻断食确实有助于减肥的良好效果。 不能。因为第⑥段说明的是轻断食的减肥效果好,第⑦段说明的是轻断食的理念对健康的作 用。前者和减肥关系紧密,应先交代。同时这一顺序也和第⑦段结尾处及第⑨段中“轻断食 对于减肥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的表述保持一致。 18、C 19、要点:总体上减少食物摄入;要长时间坚持;可以先尝试“5:2 轻断食”等。(答到两 点即给满分〉 杨浦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 15-18 题。(18 分) 椅·坐·臀 詹克明 ①在《过去 2000 年最伟大的发明》一书中,有人把“椅子”列为其中之一,这着实在 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 ②人体通常有三种姿势(┃、━、ㄣ),人生乐章就由这三个“音符”谱写而成:站着 是个竖直了的“┃”,体重都压在双脚上,站久了会很累;躺着是个横写的“━”,“久卧思 起”,躺得时间长了也不舒服(其最独特处——人生曲终奏雅之时都以“━”为终止符)。还 是“坐着”这种中间状态(如注音字母“ㄣ”)最为安逸舒适。不难想象,当今社会如果没 有椅子,一个个全都挺直身子站着办公,站着打电脑,站着搓麻将,站着上课,站着开会(追 悼会除外),站着写作(据说海明威是站着写小说的),站着吃饭(上世纪五十年代,北大那 座东方第一跨度的“学生一食堂”有桌无凳,数千名学生挎着书包,各自手捧一碗,站着吃 饭,蔚为壮观),将会是何等辛苦、何等尴尬的局面。 ③由于人类长期直立行走,使得臀大肌特别发达,呈现向后突出的球状,这种形体结构 十分有利于坐姿。而且臀部皮肤富有皮脂腺与汗腺,其间充满着较厚的皮下脂肪,形成脂肪 垫,人坐在椅子上,全身重量就由宽大的臀部以及“大腿肌”共同分担,使得单位表面积的 平均压力大为减轻,故久坐不累。于是,椅子就这样诞生了。 ④造物主设定的身体结构真是绝妙,人体以臀部为支撑点的“重心配置”显然最有利于 “坐”(达·芬奇那张著名的《人体比例标准图》,由一个大圆形和一个套在一起的正方形组 成。那臀大肌的底部恰好落在正方形的水平中线上)。有了臀部的中心支撑,“坐”就能让四 肢悬空,自由伸展,便于手足并用地完成诸多操作。如果说“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那么 臀部落座椅子不仅解放了双手,还解放了双脚。 ⑤有了椅子就有各种“坐姿”:匡坐,危坐,端坐、肃坐、宴坐、静坐、闲坐……各种 姿势不一而足。更有心理学家专门探究“坐姿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列举出九种坐姿,如坐 满式、半坐式、浅坐椅边、两腿大张、膝盖贴紧、跷二郎腿等。在专家的精微解读下,原来 这些坐姿无意中都在泄露你的性格取向。 ⑥有了椅子在座位安排上就有了上下尊卑。重要客人定要高居“上座”,男女主人则自 谦“下座”。遇有单独觐见之时,不论阁下官拜几品,见到上司最好能知趣——借助臀部浑 然天成的“双半球”结构——只坐半个屁股! ⑦有了椅子在会场席位布置上就可以借助椅子款式来区分主从关系。英语中“主席
( chairman)一词就从椅子转义而来,其中“ chair”是椅子(通常带有靠背扶手,多为尊 者设),“man”是“人”,意指主持会议的人( chairman还另有别解:“轿夫”)。 ⑧有了椅子就有了“坐”与“立”的身份差异,且“坐”者为尊。曾见到一张孙中山与 蒋介石的合影,中山先生在椅子上正襟危坐,蒋介石则戎装侧立其身后。 ⑨有了椅子就有了不同的待客规格。苏东坡在杭州某寺院游览时才会写下幽默的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对势利小人做了点善意鞭笞。 ⑩有了椅子就可降低身体高度。大腿的“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长骨”(约占身长的 四分之一),落座椅上,身体高度会缩短四分之一。轿车、飞机均按照坐姿设计,减少了多 少阻力 O椅子简单实用,故从古到今椅子样式基本大同小异。唯有“简单”方能成就“超稳定”! 有时千年不变并不是墨守成規、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就像锄头、弓箭、陶器、筷子等,几 千年过去改变并不大 最伟大的古老发明往往无名!椅子作为两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已成为千家万户 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具,然而究竟是谁发明了椅子,史书上却全无记载 6椅子有幸入选两千年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用它来安放我们人类的尊臀,实乃 绝配也 15、请在第¤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2分) A.相辅相成B.相得益彰C.珠联璧合D.天作之合 16.本文以“椅·坐·臀”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17、第③段对人类久坐不累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类臀大肌特別地发达,呈现向后突出的球状,十分有利于坐姿 B.人类臀部肌肉富有皮脂腺与汗腺,有较厚皮下脂肪,形成脂肪垫 C.人坐椅子上,全身重量由宽大臂部承担,单住表而积平均压力减轻。 D.人体身体结构以臀部为支撑点的“重心配置”最有利于“坐”了。 18、(1)本文围绕要说明对象“椅子”,依次介绍了①椅子发明的原因;② ④椅子的发明者。(4分) (2)据文本,椅子有幸入选两千年最大的发明之一,其原因在于 ①椅子的发明,使人类获得了最为安逸舒适的姿态 ④椅子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交儿仪的发展;⑤ (6分) 15、C(2) 16、明确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椅”“坐”“臀”:用间隔符号表明了者既独立义关联的关 系:“椅”放在前面,暗示了是本文主要说明对象,“坐”在中间,暗示了是“坐”将“椅子” 和“臂”关联了起来;标题表述新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分) 17、A(2分) 18、(1)椅子的作用②椅子的式样(4分) (2)②椅子的发明,不仅解放了双手,还解放了双脚(便于手足并用地完成诸多操作)。 ③椅子的发明,能让专家通过坐姿解读人的性格能帮助人了解坐姿与性格 ⑤椅子的发明,降低了人类身高,便于交通工具按坐姿设计,减少阻力,(6分)
3 (chairman)一词就从椅子转义而来,其中“chair”是椅子(通常带有靠背扶手,多为尊 者设),“man”是“人”,意指主持会议的人(chairman 还另有别解:“轿夫”)。 ⑧有了椅子就有了“坐”与“立”的身份差异,且“坐”者为尊。曾见到一张孙中山与 蒋介石的合影,中山先生在椅子上正襟危坐,蒋介石则戎装侧立其身后。 ⑨有了椅子就有了不同的待客规格。苏东坡在杭州某寺院游览时才会写下幽默的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对势利小人做了点善意鞭笞。 ○10有了椅子就可降低身体高度。大腿的“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长骨”(约占身长的 四分之一),落座椅上,身体高度会缩短四分之一。轿车、飞机均按照坐姿设计,减少了多 少阻力。 ○11椅子简单实用,故从古到今椅子样式基本大同小异。唯有“简单”方能成就“超稳定”! 有时千年不变并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就像锄头、弓箭、陶器、筷子等,几 千年过去改变并不大。 ○12最伟大的古老发明往往无名!椅子作为两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已成为千家万户 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具,然而究竟是谁发明了椅子,史书上却全无记载。 ○13椅子有幸入选两千年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用它来安放我们人类的尊臀,实乃 之 绝配也。 15、请在第○13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2 分) A.相辅相成 B.相得益彰 C.珠联璧合 D.天作之合 16.本文以“椅·坐·臀”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 分) ① ;② ;③ ;④ 。 17、第③段对人类久坐不累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人类臀大肌特別地发达,呈现向后突出的球状,十分有利于坐姿。 B.人类臀部肌肉富有皮脂腺与汗腺,有较厚皮下脂肪,形成脂肪垫。 C.人坐椅子上,全身重量由宽大臂部承担,单住表而积平均压力减轻。 D.人体身体结构以臀部为支撑点的“重心配置”最有利于“坐”了。 18、(1)本文围绕要说明对象“椅子”,依次介绍了①椅子发明的原因;② _____ ; ③ ___________ ;④椅子的发明者。(4 分) (2)据文本,椅子有幸入选两千年最大的发明之一,其原因在于: ①椅子的发明,使人类获得了最为安逸舒适的姿态;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椅子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交儿仪的发展;⑤ __________ ; (6 分) 15、C(2) 16、明确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椅”“坐”“臀”;用间隔符号表明了者既独立义关联的关 系;“椅”放在前面,暗示了是本文主要说明对象,“坐”在中间,暗示了是“坐”将“椅子” 和“臂”关联了起来;标题表述新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 分) 17、A(2 分) 18、(1)椅子的作用②椅子的式样(4 分) (2)②椅子的发明,不仅解放了双手,还解放了双脚(便于手足并用地完成诸多操作)。 ③椅子的发明,能让专家通过坐姿解读人的性格能帮助人了解坐姿与性格 ⑤椅子的发明,降低了人类身高,便于交通工具按坐姿设计,减少阻力, (6 分)
徐汇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 海洋中的“PM250 ①微塑料一词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2004年,英囯科学家 在《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微塑料的 概念,此后,许多科研人员都投入到微塑料的研究中。2015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 微塑料污染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等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通常认为粒径小于 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即为微塑料,实际上很多微塑料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肉 眼是不可见的,因此,微塑料被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②微塑料根据来源可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初生微塑料是指经过河流、污水处 理厂等排入海洋的工业产品中的塑料颗粒,如化妆品、牙膏、洗面奶等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或 作为工业原料的微塑料颗粒。仅一支磨砂洗面奶中所含的微塑料就达30万颗以上。次生微 塑料是由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而成的塑料颗粒。 ③微塑料通常存在于表层海水、海床、沉积物和海滩,甚至出现在最偏远的极地冰川和 深海沉积物中。目前除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等大洋沿海地区外,南极和北极都发 现了微塑料的踪迹。海水中的微塑料可以随着洋流在海洋中扩散,改变海洋的生态环境,进 入海洋生物食物链。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一项调査显示,在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 常见鱼类采样中,90%的鱼类样本内都发现了微塑料。美国一家机构对全球多个城市进行了 150多次自来水检测试,结果显示83%的自来水含有微塑料成分,陆地水源也受到了微塑料 的侵袭国内外也有报道,在食盐、啤酒、蜂蜜等产品中检出了微塑料。也许,微塑料已经无 处不在 ④微塑料部分来源于塑料制品,本身可能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直接危 害。海水中的微塑料表面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属、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其随洋流运动对海 洋环境产生化学污染。由于微塑料细小甚至肉眼难以看見,会被海洋中的动物所误食。《美 国科学院院刊》《科学报道》等杂志先后发表硏究结果:牡蛎等底栖动物接触到微塑料时, 会因其能量吸收和分配受到干扰而影响到繁殖功能:鱼类摄入微塑料可导致肝脏损伤。微塑 料还会随着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层层传递进入人类食物链,最终被端上人类的餐桌。虽 然目前尚未证实微塑料对人体健康存在哪些确切的危害,但如果长期摄入微塑料,可能会导 致一些化学物质在人体集聚,显然不利于人体健康。 ⑤面对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泛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展开行动加强防控。鉴于徼塑料在日 化产品中大量应用,各国纷纷对化妆品中微塑料的使用实施了禁令。此外,各国也积极倡导 人们使用可降解塑料,以减少塑料污染。 ⑥其实,许多微不足道的日常行为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世界。我们可以考虑如何做力所 能及的事,减少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保护人类的美好家园 【注释】PM2.5:指环境空气中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 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15、第③段画线句列举多个数据,其作用是 (2分) 16、微塑料的危害在于 还可能影响人体健康。(6分) 17、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5分)
4 徐汇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5-19 题(20 分) 海洋中的“PM2.5①” ①微塑料一词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2004 年,英囯科学家 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微塑料的 概念,此后,许多科研人员都投入到微塑料的研究中。2015 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 微塑料污染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等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通常认为粒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即为微塑料,实际上很多微塑料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肉 眼是不可见的,因此,微塑料被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②微塑料根据来源可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初生微塑料是指经过河流、污水处 理厂等排入海洋的工业产品中的塑料颗粒,如化妆品、牙膏、洗面奶等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或 作为工业原料的微塑料颗粒。仅一支磨砂洗面奶中所含的微塑料就达 30 万颗以上。次生微 塑料是由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而成的塑料颗粒。 ③微塑料通常存在于表层海水、海床、沉积物和海滩,甚至出现在最偏远的极地冰川和 深海沉积物中。目前除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等大洋沿海地区外,南极和北极都发 现了微塑料的踪迹。海水中的微塑料可以随着洋流在海洋中扩散,改变海洋的生态环境,进 入海洋生物食物链。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 20 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 常见鱼类采样中,90%的鱼类样本内都发现了微塑料。美国一家机构对全球多个城市进行了 150 多次自来水检测试,结果显示 83%的自来水含有微塑料成分,陆地水源也受到了微塑料 的侵袭国内外也有报道,在食盐、啤酒、蜂蜜等产品中检出了微塑料。也许,微塑料已经无 处不在。 ④微塑料部分来源于塑料制品,本身可能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直接危 害。海水中的微塑料表面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属、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其随洋流运动对海 洋环境产生化学污染。由于微塑料细小甚至肉眼难以看見,会被海洋中的动物所误食。《美 国科学院院刊》《科学报道》等杂志先后发表研究结果:牡蛎等底栖动物接触到微塑料时, 会因其能量吸收和分配受到干扰而影响到繁殖功能;鱼类摄入微塑料可导致肝脏损伤。微塑 料还会随着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层层传递进入人类食物链,最终被端上人类的餐桌。虽 然目前尚未证实微塑料对人体健康存在哪些确切的危害,但如果长期摄入微塑料,可能会导 致一些化学物质在人体集聚,显然不利于人体健康。 ⑤面对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泛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展开行动加强防控。鉴于微塑料在日 化产品中大量应用,各国纷纷对化妆品中微塑料的使用实施了禁令。此外,各国也积极倡导 人们使用可降解塑料,以减少塑料污染。 ⑥其实,许多微不足道的日常行为却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世界。我们可以考虑如何做力所 能及的事,减少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保护人类的美好家园。 【注释】PM2.5:指环境空气中粒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 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15、第③段画线句列举多个数据,其作用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6、微塑料的危害在于 , 还可能影响人体健康。(6 分) 17、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5 分)
微塑料来源 常见生活用品 相应对策 初生微塑料 次生微塑料 塑料袋 18、文章为何将微塑料比作海洋中的PM2.5?(4分) 19、以下材料放入第 段最合适,理由是 今年4月墨西哥科学家韦尔塔在土壤里、蚯蚓体内、母鸡粪便和胃里发现微塑料,这些 微塑料可能源自废弃塑料掩埋后的分解,该发现首次证实微塑料已进入陆地食物链。 15、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微塑料已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2分) 【解析】本题考査说明方法的解析,需要注意知识点和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题干已提示为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文章第三段主要说明了微塑料已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的具体情况。综 合起来即可给出答案。 16、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产生化学污染影响海洋生物繁殖功能、损伤其内脏。(6 分) 【解析】本题考査说明方法的内容概括能力,需要注意结合题目要求找准答题范围,并分层 题干已提示“微塑料的危害”,因此可找到答题范围为文章第四段,将文章第四段分层,即 可给出答案。 17、(5分) (1)化妆品/牙膏/洗面奶 (2)对化妆品中微塑料的使用实施禁令 (3)倡导使用可降解塑料 【解析】本题考査说明方法的内容概括能力,需要注意结合题目要求找准答题范围,并分层 概括。题干已提示“微塑料的来源”,因此可找到答题范围为文章第二段,将文章第四段分 层即可给出答案。 18、微塑料和PM2.5有很多相似之处:粒径小、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用 P2.5这种人们熟悉的污染物来喻指微塑料,有助于读者了解微塑料的危害程度。(4分) 【解析】本题考查打比方说明方法的解析,需要注意知识点和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题目问的 是运用打比方的原因,需将本体和喻体概括分析出来,并结合打比方的效果给出答案。因为 题目对应句在文章第一段,故需结合全文来概括本体微塑料的特点,“粒径小易附带有毒 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与喻体相似,再结合打比方生动形象的效果,可给出答案。 19、微塑料和PM2.5有很多相似之处:粒径小、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用 P2.5这种人们熟悉的污染物来喻指微塑料,有助于读者了解微塑料的危害程度。(3分) 【解析】本题考査添加语段的判定及其原因。此考点须以说明文的内容概括(说明对象的概 括)为基础,也应结合添加语段对应的说明效果。素材内容可概括为“微塑料已进入陆地食 物链”,明显是在讲微塑料的危害。结合文章各段落的说明对象判断,只有第三段在说明“微 塑料的危害”。因而只能放到第三段。添加进去以后将成为新的事例来证明微塑料的危害
5 微塑料来源 常见生活用品 相应对策 初生微塑料 (1) (2) 次生微塑料 塑料袋 (3) 18、文章为何将微塑料比作海洋中的 PM2.5?(4 分) 19、以下材料放入第 段最合适,理由是 (3 分) 今年 4 月墨西哥科学家韦尔塔在土壤里、蚯蚓体内、母鸡粪便和胃里发现微塑料,这些 微塑料可能源自废弃塑料掩埋后的分解,该发现首次证实微塑料已进入陆地食物链。 15、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微塑料已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2 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解析,需要注意知识点和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题干已提示为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文章第三段主要说明了微塑料已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的具体情况。综 合起来即可给出答案。 16、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产生化学污染影响海洋生物繁殖功能、损伤其内脏。(6 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内容概括能力,需要注意结合题目要求找准答题范围,并分层。 题干已提示“微塑料的危害”,因此可找到答题范围为文章第四段,将文章第四段分层,即 可给出答案。 17、(5 分) (1)化妆品/牙膏/洗面奶 (2)对化妆品中微塑料的使用实施禁令 (3)倡导使用可降解塑料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内容概括能力,需要注意结合题目要求找准答题范围,并分层 概括。题干已提示“微塑料的来源”,因此可找到答题范围为文章第二段,将文章第四段分 层即可给出答案。 18、微塑料和 PM2.5 有很多相似之处:粒径小、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用 PM2.5 这种人们熟悉的污染物来喻指微塑料,有助于读者了解微塑料的危害程度。(4 分) 【解析】本题考查打比方说明方法的解析,需要注意知识点和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题目问的 是运用打比方的原因,需将本体和喻体概括分析出来,并结合打比方的效果给出答案。因为 题目对应句在文章第一段,故需结合全文来概括本体微塑料的特点,“粒径小易附带有毒、 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与喻体相似,再结合打比方生动形象的效果,可给出答案。 19、微塑料和 PM2.5 有很多相似之处:粒径小、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用 PM2.5 这种人们熟悉的污染物来喻指微塑料,有助于读者了解微塑料的危害程度。(3 分) 【解析】本题考查添加语段的判定及其原因。此考点须以说明文的内容概括(说明对象的概 括)为基础,也应结合添加语段对应的说明效果。素材内容可概括为“微塑料已进入陆地食 物链”,明显是在讲微塑料的危害。结合文章各段落的说明对象判断,只有第三段在说明“微 塑料的危害”。因而只能放到第三段。添加进去以后将成为新的事例来证明微塑料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