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课堂练习 、注音:谢朓( )、饯( )别、校( )书郎、酣 )高楼、逸兴( )、称( )意、明朝( )、弄扁( 舟、燕 然 解词 ①校书 ,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②蓬莱: ③建安骨 ,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 文创作风格为代表 ④小谢:指 后人将他和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李白用 以自喻 ⑤清发: ⑥逸兴 ⑦散发 。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 示闲适自在 ⑧弄扁(pian)舟: 。扁舟, ⑨称(chen)意 ⑩燕然未勒: ①D悠悠 三、诗歌内容理解填空: 1、李白:字太白,号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侠” 之称,后人称赞他“斗酒诗百篇”。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 》、《静夜思》、《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梁甫吟》、《早发 》、《月下独酌》、《春夜 闻笛》 2、“抽刀”一句用来比喻 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4、诗中李白用比兴手法写出愁多的诗句是 5、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 的牢骚、愤懑 6、【渔家傲】词的上阕侧重 。上阕勾勒 用笔简练,而 境界苍茫悲凉。"四面边声"三句是名句,分别从和_的角度写出了边塞的 自然地理特征和军旅气氛。“长烟落日”,颇得王维《使至塞上》名句 ”之神韵,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 的黄昏景致 7、下阕直接抒写 。"燕然未勒归无计"与王昌龄《从军行》 类似,表现了杀敌报国、建立功勋的愿望和 的复杂情怀 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 的复杂感情。 9、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 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课堂练习 一、注音:谢朓( )、饯( )别、校 ( )书郎、酣 ( )高楼、逸兴( )、称( )意、明朝( )、弄扁( ) 舟、燕( )然 二、解词: ①校书:__________,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②蓬莱:__________。 ③建安骨:__________,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 文创作风格为代表。 ④小谢:指____。后人将他和____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李白用 以自喻。 ⑤清发:__________。 ⑥逸兴:__________。 ⑦散发:__________。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 示闲适自在。 ⑧弄扁(piān)舟:__________。扁舟,____。 ⑨称(chèn)意:__________。 ⑩燕然未勒:______________。 ⑾悠悠:__________。 三、诗歌内容理解填空: 1、李白:字太白,号_____。中国唐朝诗人,有“___” ,“诗侠” 之称,后人称赞他“斗酒诗百篇”。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______》、《静夜思》、《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梁甫吟》、《早发______》、《月下独酌》、《春夜___闻笛》 等。 2、“抽刀”一句用来比喻___________,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李白用比兴手法写出愁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 5、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_______的牢骚、愤懑。 6、【渔家傲】词的上阕侧重___。上阕勾勒_______,用笔简练,而 境界苍茫悲凉。"四面边声"三句是名句,分别从__和__的角度写出了边塞的 自然地理特征和军旅气氛。“长烟落日”,颇得王维《使至塞上》名句“___ _____,________”之神韵,仅 10 个字便勾勒出一派_____ ___的黄昏景致。 7、下阕直接抒写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与王昌龄《从军行》" ________"类似,表现了杀敌报国、建立功勋的愿望和_______ _的复杂情怀。 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 10 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_______ _的复杂感情。 9、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________,___ _____”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 吗?
四、中考试题 (一)、阅读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 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 发征夫泪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 述。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 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 艰苦。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二)、品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 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 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 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 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 愁苦的心情。 三)、欣赏下列诗歌,完成57-59题。 【甲】乡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秋思
四、中考试题: (一)、阅读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 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 发征夫泪。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________ _,下阕写_________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 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 _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 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 艰苦。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二)、品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 在天涯。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____ __”,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 异乡的游子的______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 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 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 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 28 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 愁苦的心情。 (三)、欣赏下列诗歌,完成 57—59 题。 【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 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 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 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四)、2008年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 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 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 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 水如明镜。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 。(1分)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 好在何处。(3分) 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2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 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 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____、____等对应物上,乙诗则 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________。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最欣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欣赏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 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我”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断肠人”的倾诉: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2008 年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 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 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 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 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 水如明镜。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1 分)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 好在何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五)、2009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阅读下面的这 首词,完成13-17题(5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 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 发征夫泪。 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分)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 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 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 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 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六)2008年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 发了诗人极其 的情绪。(2分)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 用?(2分) 五、名句填空 1、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2、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 傲》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 ”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 ”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 思》) 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 把酒难释怀之意的句子是 7、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 ,人迹板桥霜”、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五)、2009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阅读下面的这 首词,完成 13-17 题(5 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 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 发征夫泪。 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2 分)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 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 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 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 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六)2008 年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 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_______的气氛,抒 发了诗人极其 _______的情绪。(2 分)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 用?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名句填空: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2、千嶂里,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3、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 傲》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 ___”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_______ ___,__________”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5、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 思》) 6、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 把酒难释怀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_________,人迹板桥霜”、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 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8、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9、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0、“愁”是诗人经常涉及的话题,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 ”两句,对仗工稳,情致缠绵,传达出 一缕淡淡的惜春闲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揭示主题的名句“ ”则让人感受到了浓重的乡愁。 11、《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12、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 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13、“诗仙”李白,在游山玩水中飘逸洒脱而又放旷不羁,但他诗中往 往又愁情满怀。请写出李白诗中与“愁”有关的诗句: 1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抒发作者相思和亲情的句子是 15、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的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奇异 风光作过描写,其诗句是 。(2分) 16、青年人需要像唐朝诗人李白那样,既有“ 的豪情壮志,又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 生活信念 17、古人的一腔“愁”绪,常在诗文中流露。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愁”的难以排解,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中用“ 。”表达了“愁”之绵长,李 清照在《武陵春》中用“ 说尽了 “愁”之沉重。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9、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遥有此寄》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1、人生难免不称意。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给自己的心灵找一条出路;刘禹锡说“沉舟侧畔千帆过, 给自己的心灵觅一种安慰。(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22、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2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语句“ ”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 态势 24、山映斜阳天接水, 更在斜阳外。 (范仲 淹《苏幕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9、夕阳西下,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10、“愁”是诗人经常涉及的话题,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仗工稳,情致缠绵,传达出 一缕淡淡的惜春闲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揭示主题的名句“_____ ____,_________”则让人感受到了浓重的乡愁。 11、《天净沙 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_____。 12、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 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 13、“诗仙”李白,在游山玩水中飘逸洒脱而又放旷不羁,但他诗中往 往又愁情满怀。请写出李白诗中与“愁”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 1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抒发作者相思和亲情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 15、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的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奇异 风光作过描写,其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6、青年人需要像唐朝诗人李白那样,既有“_________,_ ________”的豪情壮志,又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 生活信念。 17、古人的一腔“愁”绪,常在诗文中流露。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愁”的难以排解,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中用“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愁”之绵长,李 清照在《武陵春》中用“_________,_________。”说尽了 “愁”之沉重。 18、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9、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遥有此寄》 20、________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1、人生难免不称意。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给自己的心灵找一条出路;刘禹锡说“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 给自己的心灵觅一种安慰。(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22、月下飞天镜,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 ____”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 态势。 24、山映斜阳天接水,_________,更在斜阳外。 (范仲 淹《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