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六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复习资料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订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 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 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 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 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二阅读题 (一)阅读《氓》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从《氓》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 人公婚前 的性格。 3.“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 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 流露出来的感情 绝而不留恋。 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 的性格特点。 (三)提升题.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秦风·兼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③从之,宛在水 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 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 流的水道。④晞(x):晒干。⑤湄(me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升高, 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涘(s i):水边。⑩右:迁回弯曲。①D沚(zhi):水中高地。 (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 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 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 离骚 【学考目标】 1:知道屈原和其新诗体楚辞及浪漫主义 高中语文●必修二
常德市六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复习资料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订 高中语文●必修二 25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 “五经” 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 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 “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 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二阅读题: (一)阅读《氓》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从《氓》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 人公婚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3.“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 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___________,流露出来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 绝而不留恋。 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三)提升题.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秦风·兼葭 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②从之,道阻且长;溯游③从之,宛在水 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⑦。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⑨。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⑩;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⑾。 【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 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 流的水道。④晞(xī):晒干。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升高, 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涘(s ì):水边。⑩右:迂回弯曲。⑾沚(zhǐ):水中高地。 (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 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 D.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 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 答: 离骚 【学考目标】 1:知道屈原和其新诗体楚辞及浪漫主义
常德市六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复习资料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订 2: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和文言知识 【自主复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鸷鸟() 椒丘 伫立( 兰皋( 溘死() 岌岌() 杂糅 蕙鑲( 惩()攘垢 )()芰荷 偭( )规矩而改错何方圜()之能周兮 文学常识填空 1:屈原,字 名 战国时期 国人,伟大的爱国主 义诗人。屈原开创了一种新诗体 又因以屈原作品《_ 》为代表,所 以,后世也称此诗体为 。3、屈原,名 开创“ 的新诗体,主 要作品为《 》、《九歌》、《天问》、《 共25篇,其中《 》是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的政治抒情诗,《离骚》中最能表 现屈原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的诗句是 2、《泌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句子,“风”本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开我国 主义诗歌的先河;“骚”本指以 的《离骚》为代表 它开我国 主义诗歌的先河,现在一般以“风骚”泛指 三:文言知识归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 2.谇:謇(jian)朝谇(sui)而夕替( 3.替:謇朝谇而夕替( 4.虽:虽九死而未悔( 5.遥诼:谣诼(zhuo)谓余以善淫( 6.偭:偭(mian)规矩而改错 7.度:竞周容以为度( 8.溘:宁溘(ke)死以流亡兮 9.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 10.尤:忍尤而攘诟( 11.伏:伏清白以死直兮( 12.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 3.及:及行迷之未远( 14.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 15.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 16.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 17.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 18.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 19.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an)规矩而改错(通 2.邑:(tun)郁邑余佗(cha)傺(chi)兮(通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 高中语文●必修二
常德市六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复习资料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订 高中语文●必修二 26 2: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和文言知识 【自主复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鸷.鸟( ) 椒.丘( ) 伫.立( ) 兰皋.( ) 溘.死( ) 岌.岌( ) 杂糅.( ) 蕙纕.( ) 可 惩.( ) 攘垢..( )( ) 芰.荷( ) 偭( )规矩而改错 何方圜( )之能周兮 二:文学常识填空 1:屈原,字___________,名___________,战国时期___________国人,伟大的爱国主 义诗人。屈原开创了一种新诗体___________,又因以屈原作品《___________》为代表,所 以,后世也称此诗体为___________。3、屈原,名_______,开创“_______”的新诗体,主 要作品为《_______》、《九歌》、《天问》、《_______》,共 25 篇,其中《_______》是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__________的政治抒情诗,《离骚》中最能表 现屈原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泌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句子,“风”本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_______》,它开我国_______主义诗歌的先河;“骚”本指以_______的《离骚》为代表 的_______,它开我国_______主义诗歌的先河,现在一般以“风骚”泛指______________。 三:文言知识归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 )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 ) 3.替:謇朝谇而夕替( ) 4.虽:虽九死而未悔( ) 5.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 ) 6.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 ) 7.度:竞周容以为度( ) 8.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 ) 9.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 ) 10.尤:忍尤而攘诟( ) 11.伏:伏清白以死直兮( ) 12.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 ) 13.及:及行迷之未远( ) 14.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 ) 15.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 ) 16.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 ) 17.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 ) 18.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 ) 19.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 )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 )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 )
常德市六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复习资料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订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 (三)一词多义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长余佩之陆离(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 )②谣诼(zhu6)谓余以善淫 3.以为:①制芰(j1)荷以为衣兮(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 4.修:①余虽妤修姱(kua)以(j)羁兮(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 )③余独好修以为常(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a)以韉(j)羁兮(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 (四)词类活用 1.群:鸷鸟之不群兮( 2.死:伏清白以死直兮( 3.屈、抑:屈心而抑志兮( 4.步:步余马于兰皋兮( 5.高: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长余佩之陆离(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 。②今义: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 。②今义 3.改错:偭(mia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 ②今义: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 ②今义: 5.流亡:宁溘(ke)死以流亡兮(①古义: ②今义: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3.余虽好修姱以機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虽体解吾犹未变亏( (七)难句翻译 1.余虽好姱(kua)以機(j)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译: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译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中语文●必修二
常德市六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复习资料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订 高中语文●必修二 27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 )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 )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 )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 ②长余佩之陆离( )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 ) ②谣诼(zhu ó)谓余以善淫 ( ) 3.以为: ①制芰(j ì)荷以为衣兮( )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 ( )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 ( ) ③余独好修以为常( )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 )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 ( ) (四)词类活用 1.群:鸷鸟之不群兮( ) 2.死:伏清白以死直兮( ) 3.屈、抑:屈心而抑志兮( ) 4.步:步余马于兰皋兮( ) 5.高:高余冠之岌岌兮( ) 6.长:长余佩之陆离 ( )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 。②今义: )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 。②今义: )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 。②今义: )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 。②今义: ) 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 ②今义: )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 )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 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 4.虽体解吾犹未变亏( ) (七)难句翻译 1.余虽好姱(kuā)以鞿(jī)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译: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译: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译:。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译: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常德市六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复习资料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订 译7译8译9译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达标检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 太息:叹息 B.謇朝谇而夕替 替:换 C.固时俗之工巧兮 固:已经 D.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忽然 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 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 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观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对下列各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偭规矩而改错一一违背规矩而任意去纠正错误 B.悔相道之不察兮—一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 C.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一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重的 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一—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5.下列各句,与“不吾知其亦已矣”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 A.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方。 6.下列有关《楚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西汉刘向编订的,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 B.“楚辞”是一种新诗体,与汉赋截然不同,前者是诗歌,而后者是押韵的散文。 C.楚国的地方音乐对“楚辞”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D.《楚辞》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高中语文●必修二
常德市六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复习资料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订 高中语文●必修二 28 译: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译: 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译: 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 【达标检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长太息以掩涕兮 太息:叹息 B.謇朝谇而夕替 替:换 C.固时俗之工巧兮 固:已经 D.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忽然 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 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 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 ,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 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 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观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对下列各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偭规矩而改错——违背规矩而任意去纠正错误。 B.悔相道之不察兮——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 C.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重的。 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5.下列各句,与“不吾知其亦已矣”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 A.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方。 6.下列有关《楚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西汉刘向编订的,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 B.“楚辞”是一种新诗体,与汉赋截然不同,前者是诗歌,而后者是押韵的散文。 C.楚国的地方音乐对“楚辞”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D.《楚辞》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常德市六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复习资料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订 孔雀东南飞 【学考目标】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和能叙述故事情节 2:重点把握文中的偏义复合词,古今异义词和相的用法 【自主复习】 生字注音 伶俜( 磐石( 公姥() 自缢()葳蕤()()蒲苇 遗施() 便言()否泰() 踯躅()() 鹄舫()()槌床() 龙子幡( 流纨()子衿( 赍钱()腰襦() 二、文学常识 1、《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叙事诗的代表作,原名为《 》,最早见 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的《 》,它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沈归愚称之为“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 》并称为 2、“乐府”本是 时设立的一个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 乐,以备朝庭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 ”或简称 有关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2)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5)府吏见丁宁( ) (二)、偏义复词(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叫偏义复 词。):找出句中的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高中语文●必修二
常德市六中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复习资料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订 高中语文●必修二 29 孔雀东南飞 【学考目标】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和能叙述故事情节 2:重点把握文中的偏义复合词,古今异义词和相的用法 【自主复习】 一、生字注音 伶俜.( ) 磐石( ) 箜篌.. ( )( ) 公姥.( ) 自缢.( ) 葳蕤..( )( ) 蒲苇..( )( ) 遗.施( ) 便.言( ) 否.泰( ) 踯躅..( )( ) 鹄舫..( )( ) 槌.床( ) 龙子幡.( ) 流纨.( ) 子衿.( ) 赍.钱( ) 腰襦.( ) 二、文学常识 1、《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叙事诗的代表作,原名为《______________》,最早见 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的《______________》,它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沈归愚称之为“______________”,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_______》并称为 “______________”。 2、“乐府”本是_______时设立的一个_______,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 乐,以备朝庭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_______”或简称 _______。 三、有关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 (2)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 (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 (5)府吏见丁宁( ) ( 二)、偏义复词(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叫偏义复 词。):找出句中的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