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特征: 1、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0.5-0.8μmX1-3μm,少数为球状. 植物菌原体的形态为圆球状至椭圆形,大小为80-1000nm,无细胞壁,有质 膜包围,螺原体形态为螺旋状,繁殖时可分支。 2、绝大多数的植物病原细菌有鞭毛,无芽孢, 3、细胞壁外有粘质层,但很少有荚膜。 4、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是阴性,少数是阳性. 5、对营养的要求都不太严格,可以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 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 作极鞭; 着生在菌体侧面或四周的称 作周鞭
3、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特征: 1、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0.5-0.8μmX1-3μm,少数为球状. 植物菌原体的形态为圆球状至椭圆形,大小为80-1000nm,无细胞壁,有质 膜包围,螺原体形态为螺旋状,繁殖时可分支。 2、绝大多数的植物病原细菌有鞭毛,无芽孢, 3、细胞壁外有粘质层,但很少有荚膜。 4、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是阴性,少数是阳性. 5、对营养的要求都不太严格,可以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 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 作极鞭; 着生在菌体侧面或四周的称 作周鞭
4、原核生物的繁殖、遗传和变异 (1)繁殖: 裂殖的方式 •杆状细菌分裂时菌体先稍微伸长,细胞质膜自菌体内部延伸,同 时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后母细胞从中间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细胞 质和遗传物质DNA在细胞分裂时,先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在子细胞 中,因此分裂繁殖后的子细胞仍能保持原有的性状。 (2)遗传:核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基因组。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组亦同步分裂,然后均匀地分散在两个子细胞中, 从而保证亲代的各种性状能稳定的遗传到子代去
4、原核生物的繁殖、遗传和变异 (1)繁殖: 裂殖的方式 •杆状细菌分裂时菌体先稍微伸长,细胞质膜自菌体内部延伸,同 时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后母细胞从中间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细胞 质和遗传物质DNA在细胞分裂时,先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在子细胞 中,因此分裂繁殖后的子细胞仍能保持原有的性状。 (2)遗传:核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基因组。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组亦同步分裂,然后均匀地分散在两个子细胞中, 从而保证亲代的各种性状能稳定的遗传到子代去
(3)变异:原核生物经常发生变异,一般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变异。 •细胞的突变。细菌自然突变率很低,通常为十万分之一。但是细菌繁殖快, 繁殖量也大,这样,就增加了发生变异的可能性。 •两性状不同的细菌的结合,一种细菌的遗传物质进入另一个细菌体内,使 DNA发生部分改变,后者在分裂繁殖时就形成性状不同的后代。这种变异可 能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 ☆结合: 两个有亲和力菌体的结合,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两个细菌成对 的结合,一般认为这是细菌的有性生殖。 ☆转化:由于菌体破裂,一个细菌的遗传物质释放出来,进入另一个有亲和 力的同种或近似的菌体内,并作为后者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转导:当噬菌体侵染和在消解一种细菌时, 噬菌体的DNA可以携带部分 寄生细菌的遗传物质,在侵染另一个细菌时,就可以将遗传物质带到第二个细 菌体内作为它的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3)变异:原核生物经常发生变异,一般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变异。 •细胞的突变。细菌自然突变率很低,通常为十万分之一。但是细菌繁殖快, 繁殖量也大,这样,就增加了发生变异的可能性。 •两性状不同的细菌的结合,一种细菌的遗传物质进入另一个细菌体内,使 DNA发生部分改变,后者在分裂繁殖时就形成性状不同的后代。这种变异可 能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 ☆结合: 两个有亲和力菌体的结合,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两个细菌成对 的结合,一般认为这是细菌的有性生殖。 ☆转化:由于菌体破裂,一个细菌的遗传物质释放出来,进入另一个有亲和 力的同种或近似的菌体内,并作为后者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转导:当噬菌体侵染和在消解一种细菌时, 噬菌体的DNA可以携带部分 寄生细菌的遗传物质,在侵染另一个细菌时,就可以将遗传物质带到第二个细 菌体内作为它的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 绝大多数的原核生物是腐生的或自养性的,它们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 种场所,从高山到海洋,从赤道到两极,从植物到动物体内外,都可发现 有细菌存在。 ◼ 能够侵染植物引起发病的原核生物称为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 和菌原体两大类群,分属于薄壁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 ◼ 薄壁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细菌有细胞壁,软壁菌门的成员也称菌原体,三 者统称为真细菌。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 一、主要类群
◼ 绝大多数的原核生物是腐生的或自养性的,它们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 种场所,从高山到海洋,从赤道到两极,从植物到动物体内外,都可发现 有细菌存在。 ◼ 能够侵染植物引起发病的原核生物称为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 和菌原体两大类群,分属于薄壁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 ◼ 薄壁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细菌有细胞壁,软壁菌门的成员也称菌原体,三 者统称为真细菌。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 一、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的高级分类阶元分为4个门。见表3-2。 其中多属薄壁菌门,胞壁厚10-13纳米,肽聚糖含量5- 10%,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对碱性染料、表面活性剂不敏 感,对营养要求不严格。 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属和种 (一)属的性状特征 原核生物的属是由一个模式种和一些性状与模式种类似 的群体组成。 分类中考虑的性状主要包括: 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菌体形状、大小、鞭毛、芽孢等 生理生化性状:染色反应、胞壁组分、抗原性等 遗传性状:DNA分子中G+C含量、DNA同源值等
原核生物的高级分类阶元分为4个门。见表3-2。 其中多属薄壁菌门,胞壁厚10-13纳米,肽聚糖含量5- 10%,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对碱性染料、表面活性剂不敏 感,对营养要求不严格。 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属和种 (一)属的性状特征 原核生物的属是由一个模式种和一些性状与模式种类似 的群体组成。 分类中考虑的性状主要包括: 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菌体形状、大小、鞭毛、芽孢等 生理生化性状:染色反应、胞壁组分、抗原性等 遗传性状:DNA分子中G+C含量、DNA同源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