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作业·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1)完成上表:①G的平均值Nkg); m ②9.8。 (2)在下图中,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画 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象。 ↑G/N 5.下列物体所受重力最接近1N的是(C) 5 A.一枚大头针 B.一头奶牛 C.两个鸡蛋 D.一张书桌 6.一带盖金属罐头盒盛满水,盒的底部有一 小孔,在水从小孔流出的过程中,盒连同盒 中水的共同重心将(D) 0100200300400500/g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答案此图所示。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G/N 7.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4:3,其中甲物 体所受的重力为240N,则乙物体所受的重力 3 为180N,乙物体的质量是18kg。 (g取10N/kg)》 42-1-1-1-1 8.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水平面上继续 0100200300400500m/g 滑动,请分别画出木块在斜面上和在水平 (3)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受 面上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4)实验时,为得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多次 测量的目的是使猪论更具有普遍性。 答案此图所示。 (5)通过该实验,我们还能进一步估测出g 的取值,此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 误差。 (6)小华通过学习,知道物体所受重力与它 【创新应用】 的质量的比值g=9.8N/kg。于是,她 9.下表是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 在分析了小明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明 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的测量数据有问题,接着便直接修改了 质量 数据,如质量0.1kg对应的重力0.99N 重力 比值C 被测物体 ① m/kg G/N 改成0.98N;质量0.3kg对应的重力 (N·kg) 物体1 0.1 0.99 9.9 2.91N改成2.94N。小华的做法不合 物体2 0.2 1.96 9.8 ② 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实 物体3 0.3 2.91 9.7 验误差不可避免,在尊重实验事实。 14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目标导航 身边物理 如果足 草地上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球不受 运动的 力,足 足球为 2.说出牛顿第一定律 球将怎 什么会 样运动? 停下来?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 (见下表)》 1.英国科学家牛赖总结了伽利略等人 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一条重要的物理规 实验 律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 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小车受到的阻力减小, 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自速直线 说明 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 运动状态。 L.伽利略的观点: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与事实的 来维持其运动,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 基础上,经过推理而概括得出的。 总结 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温馨提示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就越小,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 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大 出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 温馨提示 得出的规律。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 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5
家庭作业·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核心·重点探究 探究问题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力来改变,若所有的力都消失了,则物体的运 【例题】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 动状态将不做任何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 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断开 名师点拨 的同时,电灯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四个关键词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C) “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 是普遍适用的,不是特殊现象。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定律成立 的条件。同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包含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两层意思:一是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二是 C.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可以等效为不受任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何力的作用。 思路导引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参见 “总”指的是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下图。 “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 物体保持匀原来运动的物牛顿第 存在。 速直线运动 体,不受力 一定律 物体保原来静止的物 【变式训练】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 持静止体,不受力 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物体 斜向上抛出一个篮球,假设球在运动过程中 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句速直 外力突然消失,球的运动状态是:做句速直 线运动状态。因为物体的运动或静止必须用 线运动。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1.(2022·贵州黔东南州中考)在“探究阻力 小车受到 大 较大 小 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 阻力大小 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自由滑下,改变水平 小车运动的 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 18.30 26.83 32.20 距离s/cm 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6
第八章运动和力、 (1)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顶端由静止自由 得到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 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 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可推 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相等(选填“相 理出:如果小车不受力,小车将做句速直 等”或“不相等”);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小 线运动。 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阻力 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 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种研究问题的方 3.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 法叫转换法。 是(D) (2)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 A.它是通过日常生活得出的经验 后,停下来的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 B.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写在上表相 C.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应空格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 4.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 到最低点时绳子突然断裂, 0 cm I 3233 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小球 (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 的运动情况是(D 受到的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就越远。 A.匀速直线下落 2.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分别 B.匀速直线上升 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小车最 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后都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受到阻力。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素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D.实验表明,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 1.下图是“探究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的实 状态的特性 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2.刚从枪膛水平射出的子弹,若所受外力突 然全部消失,它将(D) A.水平加速运动 B.匀速下落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 C.静止 止开始滑下 D.水平匀速运动 B.每次实验时,应保持水平表面的粗糙程 3.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C) 度相同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B.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力 17
/儿家庭作业·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越大 7997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 第一次:毛巾表面 第二次:棉布表面 的是(D) A.牛顿第一定律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个97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第三次:木板表面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 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 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 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运动到水 运动 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 5.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自由地从A点沿弧形轨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核表面上停止得 道AB滑至B点,当小球运动至B点时,小球 最慢,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 所受到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小球将(C)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 (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 做自速直线运动。 A.在B点保持静止 B.落向地面C点 【创新应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对 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所 6.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如图所示,小明的观 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点是精误的,小丽的观点是精误的。 如图甲所示。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如果我们不去推 毛巾 棉布 原来静止的小车 风吹树摇,风 它就不会运动: 停树静。如果 小车运动后,如 没有风吹的作 果不继续推它 用,树就处于 它就会停下来 静止状态。所 所以,力是维持 以,力是使物 木板 物体运动的原因 体运动的原因。 甲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 同一(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 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7.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 大小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平面越 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 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选填 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著名的 “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被 越运(选填“远”或“近”)。 分析推理得出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不考虑空气阻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