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力衰竭(泵衰竭、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 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所致的收缩期阻 抗增高的情况。 2.容量负荷过重: (1)瓣膜返流性病变:二闭、主闭、三闭。 (2)心内外分流性疾病:房缺、室缺、动脉导 管未闭。 (3)血循环加速:如甲亢、慢性贫血、动静脉 瘘等
(二) 心力衰竭(泵衰竭、负荷过重) 1. 压力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 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所致的收缩期阻 抗增高的情况。 2. 容量负荷过重: (1) 瓣膜返流性病变:二闭、主闭、三闭。 (2) 心内外分流性疾病:房缺、室缺、动脉导 管未闭。 (3) 血循环加速:如甲亢、慢性贫血、动静脉 瘘等
四、哪些情况下易发生心衰:(诱因) 1.感染; 2.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等室上性心动过速); 3.血容量增加; 4.精神负担:情绪激动,精神压力过重; 5.心脏负荷加重:妊娠、分娩; 6.合并甲亢、贫血、肺栓塞; 7.气候急剧变化; 8.治疗不当:如洋地黄中毒,使用对心功能有抑 制作用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异 搏定等
四、哪些情况下易发生心衰:(诱因) 1. 感染; 2. 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等室上性心动过速); 3. 血容量增加; 4. 精神负担:情绪激动,精神压力过重; 5. 心脏负荷加重:妊娠、分娩; 6. 合并甲亢、贫血、肺栓塞; 7. 气候急剧变化; 8. 治疗不当:如洋地黄中毒,使用对心功能有抑 制作用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异 搏定等
五、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 ()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衰以左心衰为常见,发病急,常 有诱因,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慢性心衰呈慢性经过以右心衰或全心衰 常,其间可有好转和急性加重,大多伴有水 钠潴留、内脏淤血和水肿
五、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 (一) 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衰以左心衰为常见,发病急,常 有诱因,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慢性心衰呈慢性经过以右心衰或全心衰 常,其间可有好转和急性加重,大多伴有水 钠潴留、内脏淤血和水肿
(二)按心力衰竭的发生部位: 1.左心衰:特征是肺淤血。 2.右心衰:恃征是循环淤血。 3全心衰:上述二者皆有
(二) 按心力衰竭的发生部位: 1. 左心衰:特征是肺淤血。 2. 右心衰:特征是循环淤血。 3. 全心衰:上述二者皆有
)按功能来分: 1.收缩性心力衰竭:特点是心腔扩大, 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射血分数降低。 2.舒张性心力衰竭:特点是舒张期心 室充盈受损,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心室 压力的容积曲线向左上方移位。多见于高血 压性心脏病、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肥厚 性心肌病等。 3混合性心力衰竭
(三) 按功能来分: 1. 收缩性心力衰竭:特点是心腔扩大, 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射血分数降低。 2. 舒张性心力衰竭:特点是舒张期心 室充盈受损,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心室 压力的容积曲线向左上方移位。多见于高血 压性心脏病、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肥厚 性心肌病等。 3. 混合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