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0 >5,000 实 验 动 物 的 种 类、 染 毒 方 式 对 LD50 (或 LC50) 值 的 影 响 很大,因而LD50(LC50)表示毒性大小时需加注明,如DDT LD50250mg/kg(大鼠、经 口)。二硫化碳LC50 28.38mg/m3 (小鼠吸入 2 小时)。 毒性分级 大鼠经口 LD50(mg/kg) 大鼠吸入 1 小 时LC50(mg/ m3) 大鼠经皮 4 小 时LD50(mg/ kg) 鱼毒(鲤 鱼)48 小时 TLm* 高 毒 <50 <2 <200 <1 中 毒 50~500 2~10 200~1,000 1~10 低 毒 >500 >10 >1,000 >10 毒性分级 大鼠经口LD50(mg/ kg) 兔涂皮LD50(mg/kg) 极 毒 <1 <5 剧 毒 1~50 5~44 中 等 毒 50~500 44~350 低 毒 500~5,000 350~5,180 实际无毒 >5,000 >5,180
>50,000 >5,000 实 验 动 物 的 种 类、 染 毒 方 式 对 LD50 (或 LC50) 值 的 影 响 很大,因而LD50(LC50)表示毒性大小时需加注明,如DDT LD50250mg/kg(大鼠、经 口)。二硫化碳LC50 28.38mg/m3 (小鼠吸入 2 小时)。 毒性分级 大鼠经口 LD50(mg/kg) 大鼠吸入 1 小 时LC50(mg/ m3) 大鼠经皮 4 小 时LD50(mg/ kg) 鱼毒(鲤 鱼)48 小时 TLm* 高 毒 <50 <2 <200 <1 中 毒 50~500 2~10 200~1,000 1~10 低 毒 >500 >10 >1,000 >10 毒性分级 大鼠经口LD50(mg/ kg) 兔涂皮LD50(mg/kg) 极 毒 <1 <5 剧 毒 1~50 5~44 中 等 毒 50~500 44~350 低 毒 500~5,000 350~5,180 实际无毒 >5,000 >5,180
1)动物选择 首先选择受试物在体内代谢情况与人体内相近的或对受试物最敏感 2)染毒途径与方式 一般应与人的接触途径相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a.经口染毒 常用灌胃法,也可将受试物放在饮水中由动物自由摄取。将受试物与饲料混和, 具有剂量不准确的缺点,而且常会影响吸收,降低受试物的毒性。 为了便于染毒常需用溶剂来溶解受试物或将其配成混悬液,溶剂本身应无 毒,且不与受试物起反应。灌胃容积一般大鼠不超过 3ml,小鼠不超过 2ml,当 染毒剂量过大时,可分几次给药。 b.经呼吸道染毒 将实验动物放在有毒气体或粉尘的染毒柜内进行染毒,急性吸入染毒采用静式染 毒柜(25~50L),加入定量受试物形成所需浓度的空气环境, 让动物自由吸入, 染毒 2~4 小时。 c.经皮肤染毒 本法主要用于化学物如化妆品、农药经皮肤吸收所引起的急性毒性。常用动物是 成年家兔或豚鼠,有时也用于大鼠或小鼠。在正式给药前 24 小时,给动物背部 脱毛,注意勿伤皮肤。将受试物均匀涂于皮肤表面,用纱布复盖,共敷 24 小时。 3)剂量与分组 首先应根据受试物的结构对比文献中类似化学物的致死量作初步估计,然后进行 预试以找出粗略的LD0和LD100。正式试验可在LD0和LD100之间设 5~7 个剂量组,组 间距以 1.2~1,5 倍为宜,每组动物 10 只,雌雄各半,使用兔或狗等大动物时不 少于 4 只。 4)观察与检查 染毒后不仅要检查动物死亡数和死亡时间,而且还要观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 各系统的中毒表现包括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通常观察 7-14 天,以免迟发性 反应被遗漏。 对死亡和存活动物应作大体解剖。存活 24 小时以上的动物,肉眼观察到的 病变组织、器官需进一步作病理学检查
1)动物选择 首先选择受试物在体内代谢情况与人体内相近的或对受试物最敏感 2)染毒途径与方式 一般应与人的接触途径相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a.经口染毒 常用灌胃法,也可将受试物放在饮水中由动物自由摄取。将受试物与饲料混和, 具有剂量不准确的缺点,而且常会影响吸收,降低受试物的毒性。 为了便于染毒常需用溶剂来溶解受试物或将其配成混悬液,溶剂本身应无 毒,且不与受试物起反应。灌胃容积一般大鼠不超过 3ml,小鼠不超过 2ml,当 染毒剂量过大时,可分几次给药。 b.经呼吸道染毒 将实验动物放在有毒气体或粉尘的染毒柜内进行染毒,急性吸入染毒采用静式染 毒柜(25~50L),加入定量受试物形成所需浓度的空气环境, 让动物自由吸入, 染毒 2~4 小时。 c.经皮肤染毒 本法主要用于化学物如化妆品、农药经皮肤吸收所引起的急性毒性。常用动物是 成年家兔或豚鼠,有时也用于大鼠或小鼠。在正式给药前 24 小时,给动物背部 脱毛,注意勿伤皮肤。将受试物均匀涂于皮肤表面,用纱布复盖,共敷 24 小时。 3)剂量与分组 首先应根据受试物的结构对比文献中类似化学物的致死量作初步估计,然后进行 预试以找出粗略的LD0和LD100。正式试验可在LD0和LD100之间设 5~7 个剂量组,组 间距以 1.2~1,5 倍为宜,每组动物 10 只,雌雄各半,使用兔或狗等大动物时不 少于 4 只。 4)观察与检查 染毒后不仅要检查动物死亡数和死亡时间,而且还要观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 各系统的中毒表现包括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通常观察 7-14 天,以免迟发性 反应被遗漏。 对死亡和存活动物应作大体解剖。存活 24 小时以上的动物,肉眼观察到的 病变组织、器官需进一步作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