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机特性比较 项目 人 机器 学习能力 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阅读、 无学习能力 归纳和判断,形成概念和方法 计算能力 计算慢且容易产生误差,不能进 计算快而精确,可进行高阶运算, 行高阶运算,但善于修正误差 但不善于修正误差 记忆能力 能够记忆大量信息,并进行多途 能够迅速存取信息,信息传递能 径存取,擅长对原则和策略的 力、记忆速度和保持能力都比 记忆 人高很多 工作效能 能够依次完成多种功能作业,但 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可同时 不能同时完成多种操纵和在恶 完成多种操纵控制,单调、重 劣条件下作业 复的工作也不降低效率 http://rj.Ictu.cn/
http://rj.lctu.cn/ 三、人机特性比较 项目 人 机器 学习能力 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阅读、 归纳和判断,形成概念和方法 无学习能力 计算能力 计算慢且容易产生误差,不能进 行高阶运算,但善于修正误差 计算快而精确,可进行高阶运算, 但不善于修正误差 记忆能力 能够记忆大量信息,并进行多途 径存取,擅长对原则和策略的 记忆 能够迅速存取信息,信息传递能 力、记忆速度和保持能力都比 人高很多 工作效能 能够依次完成多种功能作业,但 不能同时完成多种操纵和在恶 劣条件下作业 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可同时 完成多种操纵控制,单调、重 复的工作也不降低效率
三、人机特性比较 项目 人 机器 可靠性 就人脑而言,可靠性高于机器。 按照恰当设计制造的机器,能保 但在疲劳与紧急事态下,可能 持高可靠性,但在超负荷情况 极不可靠,人的技术高低,生 下可靠性可能突降,其本身的 理及心理状况等对可靠性都有 检查和维修能力非常薄弱,不 影响,能够处理意外的紧急事 能处理意外的紧急事件 件 连续性 容易产生疲劳,不能长时间的连 耐久性高,能长期连续工作,但 续工作,且受年龄,性别与健 需要适当维护 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灵活性 通过教育训练,能够具有多方面 如果是专用机械,不调整则不能 的应变能力,适应和应付突发 改变其作业用途 事件能力强 http://rj.lctu.cn/
http://rj.lctu.cn/ 三、人机特性比较 项目 人 机器 可靠性 就人脑而言,可靠性高于机器。 但在疲劳与紧急事态下,可能 极不可靠,人的技术高低,生 理及心理状况等对可靠性都有 影响,能够处理意外的紧急事 件 按照恰当设计制造的机器,能保 持高可靠性,但在超负荷情况 下可靠性可能突降,其本身的 检查和维修能力非常薄弱,不 能处理意外的紧急事件 连续性 容易产生疲劳,不能长时间的连 续工作,且受年龄,性别与健 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耐久性高,能长期连续工作,但 需要适当维护 灵活性 通过教育训练,能够具有多方面 的应变能力,适应和应付突发 事件能力强 如果是专用机械,不调整则不能 改变其作业用途
三、人机特性比较 可见,人在复杂感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智力 综合判断能力、对情况的决策处理能力、灵活应 变能力等方面优于机器;但在准确度、体力、速 度和知觉能力方面有限。 机器在操纵力、速度、精确度、高阶运算能力、 存储能力、连续作业能力和耐久性等方面优于人; 但在性能维持能力、正常动作、判断能力、造价、 运营费用方面受限。 http://rj.Ictu.cn/
http://rj.lctu.cn/ 三、人机特性比较 • 可见,人在复杂感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智力、 综合判断能力、对情况的决策处理能力、灵活应 变能力等方面优于机器;但在准确度、体力、速 度和知觉能力方面有限。 • 机器在操纵力、速度、精确度、高阶运算能力、 存储能力、连续作业能力和耐久性等方面优于人; 但在性能维持能力、正常动作、判断能力、造价、 运营费用方面受限
第二节人机功能分配 1.人机功能分配的定义 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人机系 统的不同功能分配给人或机,叫人机功能 分配。 2008/10/01 http://rj.Ictu.cn/
http://rj.lctu.cn/ 第二节 人机功能分配 1.人机功能分配的定义 • 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人机系 统的不同功能分配给人或机,叫人机功能 分配
2.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 1)比较分配原则 通过人与机器的特性比 较,进行客观的和符合 2)剩余分配原则 逻辑的分配。如笨重的、 ·3)经济分配原则 快速的、精细的、规律性的、单 调的、高阶运算的、支付大功率 ·4)宜人分配原则 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恶劣 的作业以及需要检测人不能识别 5) 弹性分配原则 的物理信号的作业,分配给机器 承担。指令和程序的安排,图形 的辨认或多种信息输入时,机器 系统的监控、维修、设计、创造、 故障处理及应付突然事件等工作, 由人承担。 http://rj.Ictu.cn/
http://rj.lctu.cn/ 2.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 • 1)比较分配原则 • 2)剩余分配原则 • 3)经济分配原则 • 4)宜人分配原则 • 5)弹性分配原则 通过人与机器的特性比 较,进行客观的和符合 逻辑的分配。如笨重的、 快速的、精细的、规律性的、单 调的、高阶运算的、支付大功率 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恶劣 的作业以及需要检测人不能识别 的物理信号的作业,分配给机器 承担。指令和程序的安排,图形 的辨认或多种信息输入时,机器 系统的监控、维修、设计、创造、 故障处理及应付突然事件等工作, 由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