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决定 电子商务等涉农产业支持产业融合发展、循环发展;坚持规划引领,重点发展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相匹配的优势产业,发挥聚集效应,避免分散化、碎片化;坚持市场化经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 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和创业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坚持服务优先,重点加强基础 设施、信息网络、政策咨询、生产经营和创业创新等各类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目标要求。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一大批标准高、服务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村创业创新园 区(基地),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可选择的场所和高效便捷的服务,实现国家政策、各类资源和相 关要素的集成整合,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更快更好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服务功能。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水、电、路、气、网、消防、 通讯、绿化、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搭建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平台,开展政策解读、信息咨询、创业 辅导等服务。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主体参与的运行方式,形成充满 活力的制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实用人才 带头人示范培训、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农村创业致富女 带头人等培训项目,提升创业创新能力。 二)营造政策环境。引导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对接国家政策,及时梳理政策信息,形成政策 明白纸,帮助经营主体了解政策和获取政策支持,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方便企业等经营主体入园登记注 册,营造便利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组织开展银企对接、银团合作、投资对接等活动,引导各类金融机 构加大对园区(基地)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 (三)促进资源集聚。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生产全程 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农业农村信息化等涉农项目建设,积极为园区(基地)经营主体争取资金支持。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硏单位、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机构联系,形成科技、人才的汇集高地。支持园区(基 地)建设星创天地,组织经营主体积极参加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 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 练营等创业辅导活动。 (四)推动产城融合。引导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与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 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接,形成功能和优势互补、产业和利益紧密 联结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支持引导返乡下乡人员按照全产业链、价值链的现代产业 组织方式开展创业创新,培育农村创业创新示范样板。按照土地利用、主导产业发展等规划要求,树立环 境绿色、生态友好的好形象,打造产品优质、安全可靠的好品牌,提高园区(基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形 成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保障措施 ()健全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其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转变观念、深化认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切实抓好园区(基 地)建设各项工作。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推进机构,加强工作指导,建立协调机制,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通知决定 11 电子商务等涉农产业,支持产业融合发展、循环发展;坚持规划引领,重点发展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相匹配的优势产业,发挥聚集效应,避免分散化、碎片化;坚持市场化经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 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和创业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坚持服务优先,重点加强基础 设施、信息网络、政策咨询、生产经营和创业创新等各类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目标要求。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一大批标准高、服务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村创业创新园 区(基地),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可选择的场所和高效便捷的服务,实现国家政策、各类资源和相 关要素的集成整合,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更快更好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服务功能。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水、电、路、气、网、消防、 通讯、绿化、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搭建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平台,开展政策解读、信息咨询、创业 辅导等服务。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主体参与的运行方式,形成充满 活力的制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实用人才 带头人示范培训、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农村创业致富女 带头人等培训项目,提升创业创新能力。 (二)营造政策环境。引导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对接国家政策,及时梳理政策信息,形成政策 明白纸,帮助经营主体了解政策和获取政策支持,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方便企业等经营主体入园登记注 册,营造便利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组织开展银企对接、银团合作、投资对接等活动,引导各类金融机 构加大对园区(基地)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 (三)促进资源集聚。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生产全程 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农业农村信息化等涉农项目建设,积极为园区(基地)经营主体争取资金支持。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机构联系,形成科技、人才的汇集高地。支持园区(基 地)建设星创天地,组织经营主体积极参加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 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 练营等创业辅导活动。 (四)推动产城融合。引导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与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 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接,形成功能和优势互补、产业和利益紧密 联结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支持引导返乡下乡人员按照全产业链、价值链的现代产业 组织方式开展创业创新,培育农村创业创新示范样板。按照土地利用、主导产业发展等规划要求,树立环 境绿色、生态友好的好形象,打造产品优质、安全可靠的好品牌,提高园区(基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形 成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其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转变观念、深化认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切实抓好园区(基 地)建设各项工作。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推进机构,加强工作指导,建立协调机制,形
通知决定 成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的工作合力 (二)加强政策落实。要强化政策督导,督促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政策在园区(基地)落地生根。要 结合本地实际,加强调査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园区(基地)缺人才、缺技术、缺市 场等突出问题,着力缓解经营主体的融资难等难题。进一步加大沟通协调力度,推动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 和工作方案,细化实化配套政策措施,促进政策落地见效。 (三)加强示范带动。要适时推出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样板,形成以点带面的良 好态势。加强与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交流合作,建立共亨共赢机制,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 带动作用 (四)加强宣传推介。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对园区(基地)进行宣传报道,不断 将园区(基地)的优惠政策、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能力等信息传递给广大创业创新人员,积极营造良 好的发展氛围,加快推动农村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 科技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 国家统计局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通知决定 12 成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的工作合力。 (二)加强政策落实。要强化政策督导,督促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政策在园区(基地)落地生根。要 结合本地实际,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园区(基地)缺人才、缺技术、缺市 场等突出问题,着力缓解经营主体的融资难等难题。进一步加大沟通协调力度,推动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 和工作方案,细化实化配套政策措施,促进政策落地见效。 (三)加强示范带动。要适时推出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样板,形成以点带面的良 好态势。加强与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交流合作,建立共享共赢机制,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 带动作用。 (四)加强宣传推介。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对园区(基地)进行宣传报道,不断 将园区(基地)的优惠政策、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能力等信息传递给广大创业创新人员,积极营造良 好的发展氛围,加快推动农村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农业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民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中国人民银行 工商总局 国家统计局 共青团中央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2017年9月8日
通知决定 农业部财政部关于批准创建 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通知 农计发[2017]110号 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厅(委)、财政厅,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开展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17]40号),经县(市)申请、省级推荐、实地核查、现 场答辩,以及创建方案和建设规划复核等选拔程序并公示,现批准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等30个现代农业 产业园创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具体名单见附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深刻认识创建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新时期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 措,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进农民增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 园创建名单的县(市)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领 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园建设重大事宜,及时解决产业园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省级农 业、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跟踪监管,坚决避免“重申报创建、轻建设管 理”等现象;要积极推动本省政府出台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性文件和措施,推动产业园健 康快速发展。 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县(市),要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复核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创建方案和 建设规划,强化论证、审批和实施。要按照“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的要求,以姓 农、务农、为农和兴农为根本宗旨,进一步突出规模种养、加工转化、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开发,以及创 新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机制的功能定位,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现代要素集聚、推进适度 规模经营、推进—二三产融合等目标任务,强化政策支持保障,优化管理服务与指导,扎实推进国家现代 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要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农民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产业发展、投资 建设、产品经营等方面主导作用,坚决防止触碰“三个不能”(不能成为穿着农业马甲的工业项目、不能成 为工商企业剥夺农业的项目、不能成为打着农民旗号多占农民便宜的项目),确保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分 享产业园发展成果。优化完善的创建方案要报省级农业、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于10月31日前报农业部 财政部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通知决定 13 农业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创建 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通知 农计发〔2017〕110号 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厅(委)、财政厅,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开展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17〕40号),经县(市)申请、省级推荐、实地核查、现 场答辩,以及创建方案和建设规划复核等选拔程序并公示,现批准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等30个现代农业 产业园创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具体名单见附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创建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新时期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 措,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进农民增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 园创建名单的县(市)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领 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园建设重大事宜,及时解决产业园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省级农 业、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跟踪监管,坚决避免“重申报创建、轻建设管 理”等现象;要积极推动本省政府出台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性文件和措施,推动产业园健 康快速发展。 二、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县(市),要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复核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创建方案和 建设规划,强化论证、审批和实施。要按照“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的要求,以姓 农、务农、为农和兴农为根本宗旨,进一步突出规模种养、加工转化、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开发,以及创 新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机制的功能定位,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现代要素集聚、推进适度 规模经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等目标任务,强化政策支持保障,优化管理服务与指导,扎实推进国家现代 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要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农民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产业发展、投资 建设、产品经营等方面主导作用,坚决防止触碰“三个不能”(不能成为穿着农业马甲的工业项目、不能成 为工商企业剥夺农业的项目、不能成为打着农民旗号多占农民便宜的项目),确保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分 享产业园发展成果。优化完善的创建方案要报省级农业、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于10月31日前报农业部、 财政部备案
通知决定 三、规范使用财政资金,保障资金使用效益 中央财政对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的县(市、区)安排1亿元奖补资金。相关县(市、区) 人民政府要科学制定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按照突出重点、集中使用的原则,重点用于改善产业 园基础设施条件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不撒胡椒面。要积极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 结合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共同推进产业园建设的合力。要探 索财政奖补资金股权量化到农民的方式,推动建立产业园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奖补资金原 则上不得直接用于企业生产设施的投资补助,不得用于建设产业园的楼堂馆所,不得用于一般性支出。 省级农业、财政部门要严格审核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并强化对使用情况的绩效管理。省级农业 财政部门审核同意的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应随创建方案一并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 四、加强创建绩效考核,构建奖优劣汰管理机制 农业部、财政部将依据创建方案、建设规划及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加强对国家现代农业产 业园创建工作的考核评价,并建立能进能退、动态管理的激励机制。对创建成效显著、辐射带动作用明 显、年度绩效考核成绩合格的产业园,继续给予一定的奖补支持,对达到标准的将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 产业园”。对创建进展缓慢、辐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年度绩效考核成绩落后的产业园,将采取通报、限 期整改直至撤销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资格的处理措施 附件: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农业部财政部 2017年9月22日 附件 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1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ll广东农垦湛江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重庆市潼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12.四川省峨眉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3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3.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4湖南省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4黑龙江省宁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5陕西省洛川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5河南省正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6吉林省集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6河北省邯郸市滏东现代农业产业园 7湖南省宁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7.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8贵州省湄潭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8海南省陵水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9山东省栖霞市现代农业 19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10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现代农业产业园 20四川省蒲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通知决定 14 三、规范使用财政资金,保障资金使用效益 中央财政对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的县(市、区)安排1亿元奖补资金。相关县(市、区) 人民政府要科学制定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按照突出重点、集中使用的原则,重点用于改善产业 园基础设施条件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不撒胡椒面。要积极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 结合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共同推进产业园建设的合力。要探 索财政奖补资金股权量化到农民的方式,推动建立产业园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奖补资金原 则上不得直接用于企业生产设施的投资补助,不得用于建设产业园的楼堂馆所,不得用于一般性支出。 省级农业、财政部门要严格审核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并强化对使用情况的绩效管理。省级农业、 财政部门审核同意的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应随创建方案一并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 四、加强创建绩效考核,构建奖优劣汰管理机制 农业部、财政部将依据创建方案、建设规划及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加强对国家现代农业产 业园创建工作的考核评价,并建立能进能退、动态管理的激励机制。对创建成效显著、辐射带动作用明 显、年度绩效考核成绩合格的产业园,继续给予一定的奖补支持,对达到标准的将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 产业园”。对创建进展缓慢、辐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年度绩效考核成绩落后的产业园,将采取通报、限 期整改直至撤销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资格的处理措施。 附件: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农业部 财政部 2017年9月22日 附件 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1.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重庆市潼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3.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4.湖南省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5.陕西省洛川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6.吉林省集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7.湖南省宁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8.贵州省湄潭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9.山东省栖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0.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现代农业产业园 11.广东农垦湛江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12.四川省峨眉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3.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14.黑龙江省宁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15.河南省正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6.河北省邯郸市滏东现代农业产业园 17.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8.海南省陵水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19.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0.四川省蒲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通知决定 21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26甘肃省临洮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2安徽省和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7山西省太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3青海省都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8广东省徐闻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4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9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5北京市房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30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部关于增补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贵州省六盘水市 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批复 农政发[2017]4号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 按照《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运行管理办法》,经湖南省、贵州省人民政府推荐,并经农村改革试验区 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审议通过,同意增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贵州省六盘水市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 区,分别承担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试验任务。现将核准的试验方案印发 你们,请加强组织协调,抓紧督促落实,指导相关地区搞好农村改革试验,确保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取得 实效 附件:1.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试验方案 2贵州省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试验方案 (详见农业部公报网络版,www.moa.gov.cn 农业部 2017年9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通知决定 15 21.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22.安徽省和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3.青海省都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4.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5.北京市房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26.甘肃省临洮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7.山西省太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8.广东省徐闻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9.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30.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部关于增补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贵州省六盘水市 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批复 农政发〔2017〕4号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 按照《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运行管理办法》,经湖南省、贵州省人民政府推荐,并经农村改革试验区 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审议通过,同意增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贵州省六盘水市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 区,分别承担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试验任务。现将核准的试验方案印发 你们,请加强组织协调,抓紧督促落实,指导相关地区搞好农村改革试验,确保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取得 实效。 附件:1.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试验方案 2.贵州省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试验方案 (详见农业部公报网络版,www.moa.gov.cn) 农业部 2017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