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方法 根据反应速率的温度效应与浓度效应,反应动力学实验 实际上是测定在一定温度、一定浓度下的反应速率,从而获 得反应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因此反应动力学实验测定与一般 的工艺试验的区别就在于两者具有不同的目的及与之相应的 不同的实验设备。 作为一般的工艺试验,其目的在于考察所选择的工艺方 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因此其设备和反应工艺条件等一般尽 可能和工业条件相近,由此获得的是不同条件下的转化率和 选择率。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工艺指标,其工艺条件和转化 率等往往只取很窄的区间;另一方面,反应器内通常会存在 温度分布与浓度分布。因此,在这种设备中获得的实验数据, 很难获得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函数关系。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第十章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 6/54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第十章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 6/54 §10.1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方法 根据反应速率的温度效应与浓度效应,反应动力学实验 实际上是测定在一定温度、一定浓度下的反应速率,从而获 得反应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因此反应动力学实验测定与一般 的工艺试验的区别就在于两者具有不同的目的及与之相应的 不同的实验设备。 作为一般的工艺试验,其目的在于考察所选择的工艺方 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因此其设备和反应工艺条件等一般尽 可能和工业条件相近,由此获得的是不同条件下的转化率和 选择率。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工艺指标,其工艺条件和转化 率等往往只取很窄的区间;另一方面,反应器内通常会存在 温度分布与浓度分布。因此,在这种设备中获得的实验数据, 很难获得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函数关系
反应动力学测定通常要求反应器内具有单一的浓度和单一 的温度,并能获得该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不是转化率)。这 就必然对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都提出特殊的要求,以满足实 验数据的精度要求。因而反应动力学测定往往是独立于工艺 试验之外单独进行的。当然,借助于工艺试验,作出适当的 试验安排,可以达到预实验的目的,初步认识反应过程的特 征与规律,并大致判断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的范围,以及 主要副反应的特征(平行或串连)等。这些知识一方面是工 艺试验本身所需,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的动力学试验打下良 好的认识基础。 根据反应速率的温度效应与浓度效应的相互独立性,动 力学方程的确定可以分为二步:首先固定反应温度,取得浓 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然后确定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函 数关系,从而获得完整的反应动力学方程。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第十章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 7/54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第十章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 7/54 反应动力学测定通常要求反应器内具有单一的浓度和单一 的温度,并能获得该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不是转化率)。这 就必然对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都提出特殊的要求,以满足实 验数据的精度要求。因而反应动力学测定往往是独立于工艺 试验之外单独进行的。当然,借助于工艺试验,作出适当的 试验安排,可以达到预实验的目的,初步认识反应过程的特 征与规律,并大致判断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的范围,以及 主要副反应的特征(平行或串连)等。这些知识一方面是工 艺试验本身所需,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的动力学试验打下良 好的认识基础。 根据反应速率的温度效应与浓度效应的相互独立性,动 力学方程的确定可以分为二步:首先固定反应温度,取得浓 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然后确定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函 数关系,从而获得完整的反应动力学方程
§10.1.1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准备 精确可靠的反应动力学实验测定是模型研究的基 础。要获得反应动力学数据,应该注意到两方面的问 题:精确的测定技术和合理的实验方案。对本征反应 动力学,亦即排除了物理因素影响的反应动力学,在 进行动力学实验前,应该组织一系列预实验,以确定 反应动力学测试条件,必需在排除各种物理因素影响 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测定。预实验包括以下几方面: (1)空白实验 考察反应器材质对反应过程可能存在的催化作用 或阻滞作用。对均相反应,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观 察不同反应器体积的实验结果。对非均相反应,则可 在相同条件下,考察未加催化剂时反应的实验结果, 以判明材质的影响。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第十章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 8/54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第十章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 8/54 §10.1.1 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准备 精确可靠的反应动力学实验测定是模型研究的基 础。要获得反应动力学数据,应该注意到两方面的问 题:精确的测定技术和合理的实验方案。 对本征反应 动力学,亦即排除了物理因素影响的反应动力学,在 进行动力学实验前,应该组织一系列预实验,以确定 反应动力学测试条件,必需在排除各种物理因素影响 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测定。预实验包括以下几方面: (1)空白实验 考察反应器材质对反应过程可能存在的催化作用 或阻滞作用。对均相反应,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观 察不同反应器体积的实验结果。对非均相反应,则可 在相同条件下,考察未加催化剂时反应的实验结果, 以判明材质的影响
时间 图11-1催化剂活性与时间 (2)催化剂稳定性试验。 对于催化反应过程,催化剂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一般有如图11-1的变化规律。即存在初活性阶段I、活性 稳定阶段Ⅱ及失活阶段血。 (3)扩散影响的消除。 由非均相反应过程分析可知,反应分子经扩散传递过程 后才能相互发生反应。为测定反应本征动力学,必须排除 传递过程的影响。 对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消除外扩散影响的实验,应 在保持接触时间不变(即F4=定值)的条件下,考察气 体通过床层线速度或质量流率与反应转化率的关系。而消 除内扩散的实验,也应在接触时间不变(即WF=定值) 的条件下,考察颗粒直径变化与反应转化率的关系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第十章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 9/54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第十章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 9/54 (2)催化剂稳定性试验。 对于催化反应过程,催化剂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一般有如图11-1的变化规律。即存在初活性阶段Ⅰ、活性 稳定阶段Ⅱ及失活阶段Ⅲ。 (3) 扩散影响的消除。 由非均相反应过程分析可知,反应分子经扩散传递过程 后才能相互发生反应。为测定反应本征动力学,必须排除 传递过程的影响。 对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 消除外扩散影响的实验,应 在保持接触时间不变(即W/FA=定值)的条件下,考察气 体通过床层线速度或质量流率与反应转化率的关系。而消 除内扩散的实验,也应在接触时间不变(即W/FA =定值) 的条件下,考察颗粒直径变化与反应转化率的关系
(4)传热条件。 对于传热而言,应采用不存在明显温度梯度的等温 反应器,或者采用绝热反应器。 (5)流动条件。 反应器内流动状态应尽量接近平推流,或者接近全 混流状态下进行实验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第十章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 10/54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 第十章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测定 10/54 (4)传热条件。 对于传热而言,应采用不存在明显温度梯度的等温 反应器,或者采用绝热反应器。 (5)流动条件。 反应器内流动状态应尽量接近平推流,或者接近全 混流状态下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