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强迫性对立思维经常出现对立思维。如:看到黑暗的文字想到 “光明”,听到别人受到表扬,立刻想到“批评”。 2强迫意向及动作 (1)强迫意向出现一种与自己主观意愿相反的思维内容。如站在高 处,产生一种想要跳下去的想法。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病人只 表现为一种想法,并无行为伴发。 (2)强迫性洗涤 (3)强迫记数 (4)强迫性仪式动作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 2以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 3体征无异常。 4辅助检查无特异性。 二、鉴别诊断 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引起抑郁情绪,只是一种伴发症状。 而抑郁性神经症以抑郁情绪为主。 第四节癔症(Hysteria) [概念]癔症或称歇斯底里,是又于明显的暗示和自我暗示而引起的 一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状态等, 而缺乏响应的器质性基础。起症状表现具有做作、夸张、或富有感情 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按时而消失、多反复发作
(4)强迫性对立思维 经常出现对立思维。如:看到黑暗的文字想到 “光明”,听到别人受到表扬,立刻想到“批评”。 2 强迫意向及动作 (1)强迫意向 出现一种与自己主观意愿相反的思维内容。如站在高 处,产生一种想要跳下去的想法。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病人只 表现为一种想法,并无行为伴发。 (2)强迫性洗涤 (3)强迫记数 (4)强迫性仪式动作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 2 以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 3 体征无异常。 4 辅助检查无特异性。 二、鉴别诊断 抑郁性神经症 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引起抑郁情绪,只是一种伴发症状。 而抑郁性神经症以抑郁情绪为主。 第四节 癔症(Hysteria) [概念] 癔症或称歇斯底里,是又于明显的暗示和自我暗示而引起的 一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或意识改变状态等, 而缺乏响应的器质性基础。起症状表现具有做作、夸张、或富有感情 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按时而消失、多反复发作
[流行病学] 1982年全国12个地区流行病调查证实起发病率为3,55%国外报到 36%%,一女性发病为主、男性较少见。而国内农村以5%%发病率而 明显高于城市的2.09%的发病率。其原因不明、多认为与文化背景 有关。 发病年龄多在16岁到35岁之间。少数病人超过40岁。 [病因及发病机理] 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癔病发作中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原因。任何不 愉快的精神因素如,家庭不和、工作受挫、人际关系紧张、病人感到 委屈、愤慨、忧伤、窘迫均可成为致病因素。 2遗传因素本病的遗传因素主要指性格遗传,环境的影响,而疾病 的本身并不遗传。 3性格因素 因癔病性格的特殊性,所以在癔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中起到及其重 要的作用。 (1)情感丰富 此种情感鲜明强烈,但极不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对 事物判断凭感情出发、并随感情变化而变化。如对事物有好感时则称 其为白玉无暇,反之则一无是处。如对人际关系进平感情出发,爱之 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2)暗示性高 所谓暗示是基于某种情感或环境气氛的基础上,对外界某种影响和观
[流行病学] 1982 年全国 12 个地区流行病调查证实起发病率为 3,55%%国外报到 3-6%%,一女性发病为主、男性较少见。而国内农村以 5%%发病率而 明显高于城市的 2。09%%的发病率。其原因不明、多认为与文化背景 有关。 发病年龄多在 16 岁到 35 岁之间。少数病人超过 40 岁。 [病因及发病机理] 1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癔病发作中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原因。 任何不 愉快的精神因素如,家庭不和、工作受挫、人际关系紧张、病人感到 委屈、愤慨、忧伤、窘迫均可成为致病因素。 2 遗传因素 本病的遗传因素主要指性格遗传,环境的影响,而疾病 的本身并不遗传。 3 性格因素 因癔病性格的特殊性,所以在癔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中起到及其重 要的作用。 (1)情感丰富 此种情感鲜明强烈,但极不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对 事物判断凭感情出发、并随感情变化而变化。如对事物有好感时则称 其为白玉无暇,反之则一无是处。如对人际关系进平感情出发,爱之 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2)暗示性高 所谓暗示是基于某种情感或环境气氛的基础上,对外界某种影响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