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污水的生物处理—生物膜 法 5.1概述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 方法实质:微生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并在其上形成膜 状 生物膜法的生物没泥在不断发展中的处理技术,1865 年德国科学家发现生物过滤作用;1893年英国将污水喷洒在粗滤 料上,作为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滤池问世;20世纪2030年代建 造了许多生物膜反应器;4050年代生物滤池逐渐被活性污泥取 代的趋势;70年代新的反应器以独特的优势受关注。 生物膜法的类型及主要技术现状;固定床、流动床 生物转盘:用于硝化、反硝化的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接触氧化:1971年日本首创,进20年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流化床:70年代初期在美国和日本得到研究与应用 微孔膜生物反应器:近几年人们关注的革新的生物膜反应器 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
第五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生物膜 法 5.1 概述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 方法实质:微生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并在其上形成膜 状 生物膜法的历史及发展 生物污泥-----:生物膜 古老又在不断发展中的处理技术,1865 年德国科学家发现生物过滤作用;1893年英国将污水喷洒在粗滤 料上,作为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滤池问世;20世纪20—30年代建 造了许多生物膜反应器;40—50年代生物滤池逐渐被活性污泥取 代的趋势;70年代新的反应器以独特的优势受关注。 生物膜法的类型及主要技术现状;固定床、流动床 生物转盘:用于硝化、反硝化的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接触氧化:1971年日本首创,进20年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流化床:70年代初期在美国和日本得到研究与应用 微孔膜生物反应器:近几年人们关注的革新的生物膜反应器 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
5.1.1生物膜的构造与净化机理 1、构造 (1)挂膜一污水流经滤料,污水和细菌附着在有机物被 分解形成生物膜并逐渐成熟,这一起始阶段常称为:挂膜 生物腥 厌氧 好氧 Co2 BO H2O NH BOD HO 料 BOD BOD CO, HoS NHa o 图5-1生物滤池滤料上生物 膜的构造(剖面图)
(1)挂膜——污水流经滤料,污水和细菌附着在有机物被 分解形成生物膜并逐渐成熟,这一起始阶段常称为:挂膜 5.1.1 生物膜的构造与净化机理 1、构造
(2)生物膜特性—高度亲水的物质,同时也是微生物高度 密集的物质 (3)生物膜成熟标志—真正生态系组成及对有机物的 降 ≮4)生物膜生长阶段湣傲都达f平衡状态 (5)形成的厌氧、耗氧层 2、净化有机物机理 (1)生物膜表面积大,能大量吸附水中有机物 (2)有机物降解是在生物膜表层01-2mm的好氧生物 膜内进行 (3)多种物质的传递过程: 空气→流动水层→附着水层→生物膜→微生物呼吸 污染物→由流动水层→附着水层→生物膜→生物降解 微生物代谢产物B1Q→附着水层→流动水层 O2、H2S、NH3→水层→溢入空气中
(3)生物膜成熟标志——真正生态系组成及对有机物的 降 (4)生物膜生长阶段——潜伏期、生长期 解功能都达到了平衡状态 (5)形成的厌氧、耗氧层 2、净化有机物机理 (1)生物膜表面积大,能大量吸附水中有机物 (2)有机物降解是在生物膜表层0.1-2mm的好氧生物 膜内进行 (3)多种物质的传递过程: 空气 流动水层附着水层生物膜微生物呼吸 污染物由流动水层附着水层生物膜生物降解 H2O附着水层流动水层 CO2 、H2S、NH3水层溢入空气中 微生物代谢产物 (2)生物膜特性——高度亲水的物质,同时也是微生物高度 密集的物质
(4)厌氧层与好氧层的关系 厌氧层不厚时,与好氧层平衡,稳定 厌氧层增厚时,代谢产物高于好氧层 (5)理想生物膜法的状况——减缓老化,避免厌氧层过分 生长,加快好氧层更新,不使膜集中脱落。 5.1.2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特征 1、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1)微生物的多样化 生物相——生物膜上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生活状态的概括。 细菌、真菌微型动物滤池蝇→具有抑制生物膜的过速增长的功能 线虫→具有较好生物膜,促进其脱落的功能 (2)生物的食物链长 生物膜上的食物链要长于活性污泥→污泥量少于活性污泥系统 3)能够存活世代时间长的微生物
(4)厌氧层与好氧层的关系 厌氧层不厚时,与好氧层平衡,稳定 厌氧层增厚时,代谢产物高于好氧层 (5)理想生物膜法的状况——减缓老化,避免厌氧层过分 生长,加快好氧层更新,不使膜集中脱落。 5.1.2 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特征 1、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1)微生物的多样化 生物相——生物膜上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生活状态的概括。 细菌、真菌||·微型动物||滤池蝇具有抑制生物膜的过速增长的功能 线虫 具有较好生物膜,促进其脱落的功能 (2)生物的食物链长 生物膜上的食物链要长于活性污泥污泥量少于活性污泥系统 (3)能够存活世代时间长的微生物
SRT与HRT无关( Nitrosomonas:0.21d-1)( Nitrobacter, 1.12d-1) (4)分段运行与优势菌种 多段运行,每段繁衍于本段水质相适应的微生物 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1)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一段时间中断进水,对生物膜也不会有致命影响,通 水后易恢复 (2)污泥沉淀性良好 ●无机成分高,比重较大·厌氧层过厚时,水的澄清度下降 (3)能够处理低浓度废水 活性污泥:不适合处理低浓度的污水,若BOD长期低于 50-60mg/l,会影响污泥絮体的形成。 生物膜:20-30mg时,能降解到5-10mg (4)易于维护运行,节能,动力费用低
SRT与HRT无关(Nitrosomonas μ:0.21 d-1)(Nitrobacter, μ:1.12 d-1) (4)分段运行与优势菌种 分多段运行,每段繁衍于本段水质相适应的微生物 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1)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 一段时间中断进水,对生物膜也不会有致命影响,通 水后易恢复 (2)污泥沉淀性良好 无机成分高,比重较大 厌氧层过厚时,水的澄清度下降 (3)能够处理低浓度废水 活性污泥:不适合处理低浓度的污水,若BOD长期低于 〈50-60mg/l,会影响污泥絮体的形成 。 生物膜:20-30mg/L时,能降解到5-10mg/l (4)易于维护运行,节能,动力费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