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撒文果四 甲申,法夷犯台湾,官军屡为开花炮所挫。电报至宁波,余方卧 病延庆寺,心火内焚,唇舌焦烂,三昼夜不熙,思御炮法不得,出 见敌人,欲以徒手奋击死之,为友人所阻。因萌归志,太守宗公 源翰赆之。 是秋八月,返棹长沙。余年三十有四,计行脚已阅十暂矣, 越明年,省先茔,宿莽纵横,不可复识,望穷山恸哭。幸村老有存 者指示,方能记忆。盖自儿时葬先君来此,倏忽二十馀年,罔极 恩深,生不能举甘旨,死不能导神识,不孝之愆,真百身莫赎也! 自是,常往来湘、衡间,有所作,辄就诸名宿正其得失。友人陈君 严伯、罗君顺循,悯余吟咏日久,为之芟定。自癸酉始,迄戊子, 得古今体诗若干首,付之手民。嗟嗟!余自为如来弟子,不能导 众生离火宅,复不能穷参究,彻法源底,乃堕文字自拘,耻孰其 焉?因将平生幻迹,学诗缘由,言于卷末,以示余学道无成,即以 此自为仟梅,令大觉海中,增一浮沤可也。 敬安述 冷香塔自序铭 余既剃染之四十二年,为宜统已酉,主天童九载矣。其冬 六旬初度,寄云首座自沩山来,为卜地建塔,得寺左之青龙冈,即 愚谷禅师扫密庵塔所吟“青凤山前古涧边”处也。又以左东谷, 右太白,岿然独立万山中,更名中峰。余喜其四面轩豁,岩姊松 萝罗列若儿案。前甃石成塔三,中备他日瘗骨,左右悬待首领清 众,覆屋三楹,屋旁环植梅树。余性爱梅,以拟疏影暗香为清供。 工讫,颜日冷香,书白梅旧作于壁
八指头陀,冷香塔自序铭 余姓黄,世居湘潭姜畲。父讳宜杏,母胡需人,涛观音大士 梦兰而生,成丰辛亥十二月初三日也。三、四岁即厌荤腥,常随 母拜月,喜闻人谈仙佛事。七岁花母,十二丧父,时塾师授《论 语>,未终篇。家贫,与弟子成俱废读。牧牛田家,然尝以书自 随,一日,感篱间白桃花为风雨摧落火哭。潜投湘阴法华寺东 林本师出家,字寄禅,名敬安,年方成童,即从南岳祝圣守贤楷徘 师受戒。闻歧山恒志和尚唱教外别传之台,骨雪往参。志公命 司苦行,暇则随众坐禅,夜常礼佛达旦。时维那精一禅课之馀,偶 尔为诗,余时之为不究本分学世谛文学。渠笑日:“汝灰头土面, 只合参枯木禅,焉知慧业文人别有怀抱也?”阅三年,省舅氏巴 陵,登岳阳楼,下视水天一碧,得“洞庭波送一僧夹”句,归述于郭 菊荪司马,谓有神助,授《唐诗三百篇》。后精师见余作,大奇 之。然生死心切,时以禅定为业。山行坐盘石上,参父母未生前 语,冥然入定,猝闻溪声有悟。 自是遍参烟水,江渐名宿皆往请益。在阿育王塔前然二指 供佛,众称八指头陀。住四明最久,还湘省师,年已三十有四。 上林请主方丈,力辞不赴。后主衡州罗汉、上封、大善,长沙沩 山、神扇,最后仍主上林,亦因缘有早暮也。光绪王寅三月来主 天童。九年中,荷檀施力,百废俱兴,夏讲冬禅,殆无虚岁。且于 宁波郡城创立僧教有会,附民,僧两小学。先是各学堂有提请衢 产助款之议,杭僧情迫,窃余天童住持名为首联浙江三十五寺投 请外人入内保护,以相抵制。各报纸宜传,而外务部亦即电询浙 江巡抚聂公。余闻之,愤不欲生,以为辱国辱教,莫此为甚,飞函 洋务局陈窃名之妄,力请严行拒绝。聂公电复外部,乃伤各郡自 办僧学,以杜阑入。国之有僧学,实始此也,而余亦竞不能遂情云 水退院还湘矣。常以一身当大海风涛之冲,曾无刹那之停,黯然
18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收文集四 自伤。及读《楞严,“自度未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语,差可 耳。 平生好善嫉恶,眷怀君国,举大慧果同,但道德文采不及 也。余口多期艾,手拙折毫尤倒薤。椎于文字,至老不辍。前有 诗十卷,杂文一卷,经郭筠仙侍郎、玉王秋太史选定,友人罗顺循 提学,叶焕彬,陈伯严二吏部为氣资付梓。近十馀年,又有诗八 卷,文二卷,语录四卷。噫!我身不有,身外何论?区区如陀,抑亦 寐语眚痕也。铭马: 我生之不辰兮,幼失养于二亲。悲定省之无所兮,悟 幻泡于此身。礼觉皇面祝发兮,藐世界于微尘。磨南岳之 砖痴牧沩山之钻兮,愧未度面凌人。友太白之松萝分,值 世路之荆榛。羌国弱面法衰兮,泪涔涔以沾巾。痛慧日之西 沉兮,孰熊鉴余之幽真?指安养以息肩分,乾窣堵而勒珉。 (宜统元年) 致宝觉居士书 春申江上一别,草木又度黄落矣。诵寒山子“山月不移大自 老”之句,弥动苦空无常之感。矧当兹刹土变迁,新陈交替,困苦 颜连,万方一概,乞被更不知悲从何来也。 忆乞衲囊有“青天欲坠云抉住,碧海将枯泪接流”、“独上高 楼一回首,忍将泪眼看中原”等语,不图竟为今日支那写此惨象, 悲哉!悲哉!众生杀业,酝酿成熟,遂至于此乎?足下乘愿再来,救 度末劫,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值此波旬蔑戾、推残法之时,而 有佛学会之设,正如大火聚中,酒以甘露,沾被之者,成得滑凉
八指头陀,致宝觉居士书 19 此诚天人所具瞻,我佛所赞叹者也。珍重珍重。 乞衲徒高僧腊,无补细门。内伤法弱,外忧国危。辄欲绝 粒,促此衰龄,又苦被大众谬推总持佛会,责负有在,死非其时, 且恐僧徒无识,为外界所刺澈,资生既失,艇面走险,依附外人, 酿成交涉,只得忍辱含垢,延此徐生。妄露能续一线垂危之慧 命,用报佛恩。适南岳月宾和尚来函,出示华简,远豁神襟,禅悦 法喜,匪言可喻。遂与联袂北上,冀接世缘。云海荡胸,鱼龙听 梵,芜台遥遥,冰雪载途。但愿佛日重辉,法轮再转,粉身碎骨, 俱勿惜也。倚锡肃复,以答故人。湘上早寒,伏维珍卫
20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散文集四 林纾四十八篇 林纾(1852-一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 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屡试不第,任教京 师大学堂。所作古文,为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早年参加改 良主义运动。依,他人口述,用古文翻译外国小说180余种,影 响颜大。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笔记、传奇、小说多种。 下文选自《畏庐文集>(1983年中国书店彩印本)。 析廉 廉者,居宫之一事。非能廉遂足尽官也。六计尚廉。汉法:吏 坐赃者,皆不得为吏。鄙意此特用以匡常人。若君子,律身固已 廉矣,一日当官,优君国之忧,不优其身家之优,宁静淡泊,斯名 真廉。若夫任气以右党,积偏以断国,督下以诿过,劫上以迁权, 行围以遂祸,挑敌以市武,羧民以佐欲,屏忠以文昏,其人日柿然 自直其直以为廉,夫公孙弘、片杞之廉岂后软?君子不名之廉者, 国贼也。贼幸以廉自目,劫君绝民覆国,恶可因其冒廉而宽之? 矧若人者,吾又安知其不外藤驳,而内梁肉也?贪财为贪,贪权贪 势尤贪。权势所极,货由之入,宫属者慑之矣,国人者慑之矣。暮 夜之基即知,而谁言之?虽其人盛言黩财,而饷之财者犹将饰之 日义。起居酬应,廉不去口,又恶敢不归之以廉?鸣呼1载金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