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矩:上廖仲山尚书 华人知之,洋人亦知之。 曩年,俄外部尝谓曾惠敏,英人以莓药害中国,以战事迫中 国,在中国当饮恨,俄与中国交好二百馀年,似非英人之比云 云。近日美国机利创立费例,其中有云:华人至美,获益甚多,与 往各国不同,而中国视美泛泛与他国等。其意实亦有所不平,故 滋而云。然窃调此时驾驭外夷之法,不外“恩怨分明,防损取益” 八学,我能结好俄、美两国,则英人之气自沮,而禁烟增税等事, 他日皆可徐商,虽积重而不致难返。若以畏英之故,转认英为真 心辑瞪,则各国必窃笑其旁,弱者齿冷,强者犪臂,恐此后日益多 事。虽有善者,亦来如之何也已。抑尝推究其放,盖赫德为总税 务司,握中外贸易之权,马格利为使署参赞,任两国折冲之事,此 两人原系英人,偏杠本国,哥无足怪。独怪中国日复一日,遂使恩 怨不明,损益云知,隐忍因循,不思变计,良可痛耳。珏在英三载, 与星使意见,大致多合,独此一端,每至断断执辩。刻下星使任 满洛归,后至者心地才略不知视前人何如。第念此中肯紫,为向 来函牍之所未及。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不敢不上陈于函丈之 前。倚装匆匆,言不踱择,代乞鉴察。 上廖仲山尚书 凡事关国计者,非有尺寸之柄,无能为役。事系民生者,随 分可以自尽,程子所谓“一命之士存心利物,必有所济”是也。 今日中华著英所萃,惟扬子江以南、钱掂江以北十菊州郡, 1文最盛,财赋最繁,地颜大海,亦径往得风气之先。欲求经正 民兴之道,必当由此下手。去年在里,因见新说盛行,士人为学
12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散文果四 诗张怪妄,湛然于心,寡不胜众,决意北游,冀得一容膝之地。三 晋风俗号为朴厚,尤所注意。及今春泼滹沱入并陉,抵太原,见 其地方贫脊,人物庸陋,风俗虽朴,无所取材。以言政事,则百度 窟废,官吏以广植韁粟为足民自润之计。以言人才,则士能究心 经史者,百不得一,叩其所志,不出豆区釜钟之间,然后知吾乡之 大可有为。 江浙闻十数郡,洵中华全国菁英之区也。鸦片流毒已久,世 人往往拟之洪水猛兽之祸,然洪水猛尊不久为患者,以有禹与周 公治之也。禹、周皆圣人,非后世所敢希踪,乃若其志,则固学人 所当志。况鸦片一事,禁之本易,观于东西洋各国,成效可见,固 不得以洪水猛兽比。今日屮国欲求富强之术,其速而易效者,无 过于禁烟。顾有治本、治标两法。治本则前上条陈,杜土药出产 之源,绝洋药贩运之路是已。治标则仿照蓝田吕氏乡约办法,城 寤以及四乡,一律禁开烟馆,广设戒烟医局,务令未吸食者保全 不染,已吸食者,梅悟速戒。虽不能如治本之法收效神速,然为 之不已,俟以岁月,此害亦可十去其五。 今国家既无禁止之意,则绅士力所能办者只有治标一法 耳。去年在里时,曾与邑中纳士,筹拟及此,颇多同志。因而考 求本地实在吸食洋药之数,取土行帐簿核之,计每日耗费洋银在 六千元外,一月即需十八万,一年即需二百一十六万元。如能十 去其五,则百里之地,每岁存留洋银在百万元以外,十年之后数 逾千方,家给人足,何图不成。能富则能强,理固相因。且十室之 色,必有患信,人之欲尊,谁不如我。敝邑此事果能办有成效,计 江渐州郡必有闻风响应者。其于经正民兴之道,庶有冀乎? ·期道材质驽饨,涉世多拙,自揣不合时用,独此倦港之思,儿 州精卫填石负山,未能一日稍忘。南归之思,微志在此
八指头陀:嚼梅吟自叙 13 八指头陀四篇 八指头陀(1851一1912),清末高僧。名敬安,学寄禅,俗家姓 黄,湖南湘浑人。因在阿育王搭前燃二指供佛,故号八指头陀。 十七岁,投湘潭法华寺出家,遍游江浙名山大寺,圆衰于北京法 源寺。下文选自《八指头陀集(1986年湖南岳麓出版社本)。 嚼梅吟自叙 余,楚之湘潭入,黄氏子。幼喜持斋,厌茹荤。行育十二, 失所祜恃,概念尘世无常,入生如寄,因动出尘想。十七出家于 湘阴法华寺,礼东林和尚为师。是岁冬受戕南岳祝圣寺,明年参 恒志和尚于岐山。越五夏,颇有省发。时郭筠仙中丞从侄菊苏 司马见而契之,悯余少孤失读,欲授以诸子百家之学。余恐世谛 文字有妨禅业,因力辞。司马不许,乃略事推敲,方三年,自弃 之,一瓢一笠,远游山水,流连吴、越,凡七阅寒暑,适兴成诗得三 百徐篇。本不欲灾及梨枣,因诸君子敦请,不得已而从之。噫, 余为如来末法弟子,不能于三界中度众生高火宅,徒以区区雕虫 见称于世,不亦悲乎!事将落成,爱叙数语,以志一时之感云 耳。 光绪六年端午后四日,寄禅子自岸于明州旅泊庵之戒诗山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散文黎 诗集自述 余俗姓黄氏,名读山。出家后本师赐名日敬安,字寄禅。近 乃自号八指头陀。 先世为山谷老人裔孙,宋时由江西迁茶陵,明末由茶酸迁潮 潭之石。世业农。父讳宜杏,母胡氏。尝祷自衣大士,梦兰而 生余,时减丰辛亥十二月初三日也。 数岁时,好闻仙佛事,常终日喃喃,若有所吟诵。七岁失母, 诸姊皆已嫁,父或他适,则预以余及弟寄食邻家。日昃不返,即 啼号踪迹之,里人为之恻然。年十“,始就私塾授《论语,未终 篇,父又發。零丁孤苦,极厥修伤。弟以幼依族父,余无所得食, 乃为农家牧牛,犹带书读。一日,与群儿避雨村中,闻读唐诗,至 “少孤为客阜”句,潸然泪下。垫师周云帆先生骇问其由,以父發 不能读书对师甚怜之,日:“子为我执炊魏洒扫,暇则教子读,可 乎?”即下拜。师喜甚,每语人日:“此子耐苦读,后必有所树立, 余老不及见耳。”无何,师以病發。然余遵师进训,不欲废业。闻 某豪家欲觅一童伴儿读,即欣然往就。至则使供驱役,自读辄遭 阿此,因悲叹以为屈身原为读书计,既违所愿,岂可为区区农食 为人蚊乎1即辞去。学艺,鞭挞尤甚,绝而复苏者数次。一日,见篱 间白桃花忽为风雨摧败,不觉失声大哭,因慨然动出尘想,遂投 湘阴法华寺出家,礼东林长老为师。时间治七年,余方成套也。 是冬,诣南岳祝圣寺,从资楷律师受具。首参恒志和尚子 岐山,专司苦行诸职,暇则随大众坐禅。越五年,频有省。时精 一首座为维那,间以诗自娱。余讽之日:“出家人不究本分上事
八指头陀:诗集自述 15 乃有闲工夫学世谛文字那?”渠笑日:“汝髫龄精进,他日成佛未 可慰。至文字般若三昧,恐今生未能证得。”后省到氏,至巴陵, 登岳阴楼,友人分韵赋诗,余独澄神趺坐,下祝湖光,一碧万顷, 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句,归述于郭菊荪先生,谓有神助。且 日:“子于诗,殆有宿根。”遂力劝为学,授《唐诗三百篇,一目成 诵。后精师见余所作,大奇之。然以读书少,用力尤苦。或一字 未惬,如负重累,至忘寝食。有一诗至数年始成者。念生死事 切,时以禅定为正业。一日静坐,参父母未生前语,冥然入定,内 忘身心,外遗世界,坐一日如弹指顷,猝闻溪声有悟。 嗣后,遍游吴越。凡海市秋潮,见未曾有。遇岩谷幽邃,辄 啸咏其中。饥渴时,饮泉和柏叶下之。喜<楞严、圆党,杂 《庄》、《骚以歌,人目为狂。尝冒雪登天台华顶峰,云海荡胸,振 衣长啸,睡虎惊立,咆哮握前,以慈心视之,虎威亦解。又曾于深 山遇一巨鳞,御风行,头大如斗,舌电尺徐,因念佛,亦无怖。旋 养疴皋亭山中,中夜闻剥啄声甚急,启关,月明如昼,四顾无人, 如是者数次。次夕,间叩门声急,开户见一黑团乱跃,余与群犬 穷追,抵山腰,厉声日:“我是个穷和尚,不扰汝,汝何恼我?我岂 汝怖!”病寻愈。住四明最久,窥天童、雪窦,穷揽霞屿、月湖之 胜。郡中月文舟、徐酡仙、胡鲁封、马文斋、沈问梅诸君,相与唱 翻。余口吃宇抽,尝作诗寄炳甫茂才,有花下一壶酒”句,书至 壶字,忘其点画,遂画一酒壶于上。酡仙书法名一时,出纸强余 为书,笔画错落,左右易位,如倒薤然。每宴会,能仙以悬之中 堂,诸客观者,无不绝倒也。余平日于文字朦深,禅定力浅,然 好善嫉恶,触境而生。尝菠曹娥江渴孝女痴,吧头流血。同行者 日:“奈何以大比丘而礼女鬼?”余日:“汝不闻波罗提木叉孝顺父 母?诸佛圣人,皆从孝始。吾观此女,与佛身等,礼拜亦何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