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 实验背景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 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情、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 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学律和幂定律。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它按某种标志将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 中可以査出某事物在心理量表中所处的位置。制作心理顺序量表有对偶比较法和等级 排列法两种方法,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 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 n个刺激,则一共可配成n(n-1)2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 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 n(n-1)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不同颜色的爱好程度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颜色知觉正常的被试。 (二)实验材料 计算机,对偶比较法实验程序(参见 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 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实验共有七种颜色,它们是:红(Red)、 橙( Mangetra)、黄(Yelw)、绿(Gren)、蓝(Blue)、青(Cyan)和白( White) 实验顺序如表3-1,为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21次后,应再测21次,顺序与前 21次顺序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后做的21次中左右位置应颠倒
11 实验 3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 一、实验背景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 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情、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 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学律和幂定律。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它按某种标志将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 中可以查出某事物在心理量表中所处的位置。制作心理顺序量表有对偶比较法和等级 排列法两种方法,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 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 n 个刺激,则一共可配成 n(n-1)/2 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 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 n(n-1)次。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不同颜色的爱好程度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 人一组,颜色知觉正常的被试。 (二)实验材料 计算机,对偶比较法实验程序(参见 ExpPsy2000 实验设计系统)。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 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实验共有七种颜色,它们是:红(Red)、 橙(Mangetra)、黄(Yellow)、绿(Green)、蓝(Blue)、青(Cyan)和白(White)。 实验顺序如表 3-1,为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 21 次后,应再测 21 次,顺序与前 21 次顺序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后做的 21 次中左右位置应颠倒
表3-1台阶式呈现刺激方式 刺激组 绿 红橙黄绿蓝青白 12 5 14 15 16 8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并说明反应方法(按左、右键认可, 按中间键不认可),然后开始实验。指导语如下 下面每次给你呈现两个不同颜色的图片,如果你喜欢左侧的颜色,就按‘A′,如果喜欢右 侧对颜色就按B′,在毎次呈现的两张图片中必须选择一张。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键′ 开始实验。” 四、结果分析 结果以图表形式给出:横坐标是颜色,从高到低;纵坐标是选择分数(C) 列出了每种颜色相应的选择次数 2.制作颜色爱好的等距量表,还需要按如下公式计算选中比例P。 C 2(n-1)12 再把P转换成Z分数,按Z分数制图即可制作成颜色等距量表。 五、问题与讨论 1.对偶比较法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怎样才能把心理顺序量表转换为心理等距量表? 六、参考文献: 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65~82
12 表 3-1 台阶式呈现刺激方式 刺激 红 橙 黄 绿 蓝 青 白 红 — 橙 1 — 黄 2 3 — 绿 12 4 5 — 蓝 13 14 6 7 — 青 19 15 16 8 9 — 白 20 21 17 18 10 11 —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并说明反应方法(按左、右键认可, 按中间键不认可),然后开始实验。指导语如下: “下面每次给你呈现两个不同颜色的图片,如果你喜欢左侧的颜色,就按‘A’,如果喜欢右 侧对颜色就按‘B’,在每次呈现的两张图片中必须选择一张。明白上述指导语后,按‘开始键’ 开始实验。” 四、结果分析 1.结果以图表形式给出:横坐标是颜色,从高到低;纵坐标是选择分数(C), 列出了每种颜色相应的选择次数。 2.制作颜色爱好的等距量表,还需要按如下公式计算选中比例 P。 2 1 12 C C P ( n ) = = − 再把 P 转换成 Z 分数,按 Z 分数制图即可制作成颜色等距量表。 五、问题与讨论 1.对偶比较法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2.怎样才能把心理顺序量表转换为心理等距量表? 六、参考文献: 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65~82.
实验4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实验背景 等级排列法也是用来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被试将所呈 现的一系列刺激按优劣或喜欢一不喜欢的顺序依次排列。等级排列法与对偶比较法的 不同在于,等级排列法一次对所有的刺激进行排序,因此,在空间误差可以忽略的前 提下,等级排列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最简捷、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市 场研究和收视率调查等应用研究中比较常用,如调査消费者对同类商品的评价和购买 意向的排序等。根据等级排列的结果,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两个顺序量表的相关,相 关越小,差异越大,公式如下: p=1-(6xD2)/n(n2-1) 等级相关系数 n一刺激的数目 D一一对同一刺激判断等级差 二、实验目的 通过比较五种物品颜色爱好程度,学习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2.学习和掌握对等级排列法测量结果一致性系数的统计分析方法。 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颜色知觉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等级排列法实验程序(参见 ExpPsy2000实验设计系统)。 2实验材料:4种实验材料(汽车、方块、玫瑰花、裙子)的图片,每种物品的颜 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灰、黑九种,图片背面均为白色,共36张。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单击等级排列法实验程序的鼠标,进入实验状态。在“实验材料”菜单中选 择实验材料(汽车、方块、玫瑰花、裙子),单击指导语,便会出现如下指导语: “现在你看到的是一组方块的图片,它们图案相同但颜色不同。用鼠标单击图片的背面便可 翻看图片。在排序前,请你先看一遍所有的图片,根据对不同颜色图片的喜好程度,从最喜欢到
13 实验 4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一、实验背景 等级排列法也是用来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被试将所呈 现的一系列刺激按优劣或喜欢一不喜欢的顺序依次排列。等级排列法与对偶比较法的 不同在于,等级排列法一次对所有的刺激进行排序,因此,在空间误差可以忽略的前 提下,等级排列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最简捷、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市 场研究和收视率调查等应用研究中比较常用,如调查消费者对同类商品的评价和购买 意向的排序等。根据等级排列的结果,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两个顺序量表的相关,相 关越小,差异越大,公式如下: 1 (6 D )/ n(n 1) 2 2 = − − ρ——等级相关系数 n——刺激的数目 D——对同一刺激判断等级差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比较五种物品颜色爱好程度,学习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2.学习和掌握对等级排列法测量结果一致性系数的统计分析方法。 三、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 人一组,颜色知觉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等级排列法实验程序(参见 ExpPsy 2000 实验设计系统)。 2.实验材料:4 种实验材料(汽车、方块、玫瑰花、裙子)的图片,每种物品的颜 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灰、黑九种,图片背面均为白色,共 36 张。 (三)实验设计与程序 1.单击等级排列法实验程序的鼠标,进入实验状态。在“实验材料”菜单中选 择实验材料(汽车、方块、玫瑰花、裙子),单击指导语,便会出现如下指导语: “现在你看到的是一组方块的图片,它们图案相同但颜色不同。用鼠标单击图片的背面便可 翻看图片。在排序前,请你先看一遍所有的图片,根据对不同颜色图片的喜好程度,从最喜欢到
最不喜欢进行等级排序,并将图片放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1代表最喜欢,9′代表最不喜欢, 如果对排好的顺序不满意,可以继续调整,直到满意为止,实验完成后,请用鼠标单击屏幕中心 图标,并按确认图标予以确认。明白上述指导语后,便可以开始等级排序实验。如还有疑问请查 阅实验帮助。” 表41等级排列法呈现图片种类及颜色组合表 物品颜色 橙黄绿|青|蓝紫灰|黑 方块 玫瑰花 裙子 2.不同颜色图片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 3.结果记录:每次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将记录被试的等级排列结果,结果呈现 方式如表6-16。实验结果存入文件名为“实验结果.txt”文件中,并可在帮助菜单中 的“结果查询”中查询实验结果。结果文件还可以调到 EXCEL或SPSS中进行统计 分析。 4.如需自定义实验材料,可在“帮助”菜单中选择“加入新图片”一项,对实 验材料进行定义,然后在“实验材料”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实验材料”’并开始实验(详 细的过程请参见实验程序手册)。 5.换其他被试,按上述程序继续进行实验。 四、结果分析 1.将小组各被试对各种物品颜色爱好程度按照爱好顺序制成颜色爱好量表(表 4-2) 2.分别计算小组每个被试对方块、汽车、玫瑰花和裙子的爱好程度的差异,并 说明哪一种物品的差异较大。 3.以颜色为X轴,颜色爱好程度为y轴,画出不同物品颜色爱好程度差异曲线。 4.画图表示小组被试之间对四种物品颜色爱好程度的差异曲线
14 最不喜欢进行等级排序,并将图片放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1’代表最喜欢,‘9’代表最不喜欢, 如果对排好的顺序不满意,可以继续调整,直到满意为止,实验完成后,请用鼠标单击屏幕中心 图标,并按确认图标予以确认。明白上述指导语后,便可以开始等级排序实验。如还有疑问请查 阅实验帮助。” 表 4-1 等级排列法呈现图片种类及颜色组合表 物品颜色 物 品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灰 黑 方 块 汽 车 玫瑰花 裙 子 2.不同颜色图片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 3.结果记录:每次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将记录被试的等级排列结果,结果呈现 方式如表 6-16。实验结果存入文件名为“实验结果.txt”文件中,并可在帮助菜单中 的“结果查询”中查询实验结果。结果文件还可以调到 EXCEL 或 SPSS 中进行统计 分析。 4.如需自定义实验材料,可在“帮助”菜单中选择“加入新图片”一项,对实 验材料进行定义,然后在“实验材料”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实验材料”,并开始实验(详 细的过程请参见实验程序手册)。 5.换其他被试,按上述程序继续进行实验。 四、结果分析 1.将小组各被试对各种物品颜色爱好程度按照爱好顺序制成颜色爱好量表(表 4-2)。 2.分别计算小组每个被试对方块、汽车、玫瑰花和裙子的爱好程度的差异,并 说明哪一种物品的差异较大。 3.以颜色为 X 轴,颜色爱好程度为 y 轴,画出不同物品颜色爱好程度差异曲线。 4.画图表示小组被试之间对四种物品颜色爱好程度的差异曲线
表42被试对9种颜色的物品爱好等级 叫材s2345678 不同颜色物品的爱好等级 方块 汽车 玫瑰花 裙子 块 玫瑰花 裙子 五、问题与讨论 在市场研究或市场调查中,等级排列法有哪些应用? 2.某服装厂准备对市场上时装的流行颜色进行一次调研,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 调研方案。 六、参考文献 [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 [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阿5]舒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阿6张学民,舒华,张亚旭,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高等理 科教育,40(6),2001. 赫葆源,张厚粲,陈舒永,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 JB. H. Kantowitz等著.杨治良等译.实验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5 表 4-2 被试对 9 种颜色的物品爱好等级 被 试 材 料 不同颜色物品的爱好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 方 块 汽 车 玫瑰花 裙 子 2 方 块 汽 车 玫瑰花 裙 子 ┆ ┆ 五、问题与讨论 1.在市场研究或市场调查中,等级排列法有哪些应用? 2.某服装厂准备对市场上时装的流行颜色进行一次调研,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 调研方案。 六、参考文献 [1]孟庆茂,常建华.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舒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张学民,舒华,张亚旭,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高等理 科教育,40(6),2001. [7]赫葆源,张厚粲,陈舒永.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B.H.Kantowitz 等著.杨治良等译.实验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