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九曲亭记 沈阳市回民中学 刘树义
武昌九曲亭记 沈阳市回民中学 刘树义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心雕龙》刘勰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心雕龙》刘勰
、作者及题解: 苏辙(1039-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 属四川)人。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 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神 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因 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 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 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 “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贬谪筠州, 苏轼贬谪黄州,政治遭遇不得志,但他们都并不消沉。 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在三国东吴遗迹的废九 曲亭旧址上,重建此亭,落成之后,请苏辙写亭记。 此文即为苏辙为纪念其兄重建武昌九曲亭而作
一、作者及题解: 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 属四川)人。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 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神 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因 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 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 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 “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贬谪筠州, 苏轼贬谪黄州,政治遭遇不得志,但他们都并不消沉。 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在三国东吴遗迹的废九 曲亭旧址上,重建此亭,落成之后,请苏辙写亭记。 此文即为苏辙为纪念其兄重建武昌九曲亭而作
概括情节 第一段:写苏轼有武昌诸山之景与赏景之 乐。 第二段:叙述重建九曲亭的经过。 第三段:追忆少时作者随苏轼游山玩水的 情景,表明自尊自信自适的高风亮节
二、概括情节 第一段:写苏轼有武昌诸山之景与赏景之 乐。 第二段:叙述重建九曲亭的经过。 第三段:追忆少时作者随苏轼游山玩水的 情景,表明自尊自信自适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