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史概述 1.最早将郡县制推行到新疆的政权是:(B) A.东汉B.曹魏C.西晋D.前凉 2.设立我国最早的行省是:(D)》 A.成吉思汗B.察合台汗C.忽必烈D.蒙哥汗 3.新疆建省的时间是:(B) A.1877年B.1884年C.1949年D.1955年 4.新疆最早正式归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C) A.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B.公元前101年设立“使者校尉” C.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D.1884年设立新疆省 5.大批回鹘人进入新疆的时间是(B) A.640年B.840年C.1759年D.1854年 6.西域最早推行中原郡县制的记录是(A) A.在哈密以南设立伊吾县B.在吐鲁番地区设立高昌郡 C.在吉木萨尔设立庭州D.在乌鲁木齐设立镇迪道 7.清朝设立伊犁将军的时间是(B) A.1759年B.1762年C.1840年D.1884年 8.下列农作物中汉代由西域传入内地的有:(ABD) A.首蓿B.大蒜C.甘薯D.黄瓜 9.唐代在西域实行郡、县、乡、里制度的地区包括今天的(ACD) A.哈密B.伊犁C.吐鲁番D.吉木萨尔 10.我国最早设立的行省分别设立于现在的(AC) A.吉木萨尔B.和田C.伊犁D.喀什 11.清代在新疆实行“伯克制”的地区包括(AB) A.伊犁B.阿克苏C.吐鲁番D.巴里坤 12.“三区革命”的“三区”是(ABC) A.阿勒泰B.塔城C.伊犁D.乌鲁木齐 1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早的领导人有(BCD) A.包尔汉B.陶峙岳C.王震D.王恩茂
新疆历史概述 1.最早将郡县制推行到新疆的政权是:(B) A.东汉 B.曹魏 C.西晋 D.前凉 2.设立我国最早的行省是:(D) A.成吉思汗 B.察合台汗 C.忽必烈 D.蒙哥汗 3.新疆建省的时间是:(B) A.1877 年 B.1884 年 C.1949 年 D.1955 年 4.新疆最早正式归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C) A.公元前 138 年张骞出使西域 B.公元前 101 年设立“使者校尉” C.公元前 60 年设立“西域都护” D.1884 年设立新疆省 5.大批回鹘人进入新疆的时间是(B) A.640 年 B.840 年 C.1759 年 D.1854 年 6.西域最早推行中原郡县制的记录是(A) A.在哈密以南设立伊吾县 B.在吐鲁番地区设立高昌郡 C.在吉木萨尔设立庭州 D.在乌鲁木齐设立镇迪道 7.清朝设立伊犁将军的时间是(B) A.1759 年 B.1762 年 C.1840 年 D.1884 年 8.下列农作物中汉代由西域传入内地的有:(ABD) A.苜蓿 B.大蒜 C.甘薯 D.黄瓜 9.唐代在西域实行郡、县、乡、里制度的地区包括今天的(ACD) A.哈密 B.伊犁 C.吐鲁番 D.吉木萨尔 10.我国最早设立的行省分别设立于现在的(AC) A.吉木萨尔 B.和田 C.伊犁 D.喀什 11.清代在新疆实行“伯克制”的地区包括(AB) A.伊犁 B.阿克苏 C.吐鲁番 D.巴里坤 12.“三区革命”的“三区”是(ABC) A.阿勒泰 B.塔城 C.伊犁 D.乌鲁木齐 1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早的领导人有(BCD) A.包尔汉 B.陶峙岳 C.王震 D.王恩茂
14.东汉时,西域屯田的主要分布地有() A.高昌B.轮台C.疏勒D.精绝 15.清朝在新疆屯田的第一次高潮形成了两个屯垦中心是() A.阿克苏B.伊犁C.叶尔羌 D.乌鲁木齐 16.汉代时期新疆的主要民族有(ABD) A塞人B羌人C柔然D汉人 17.唐朝时期推行郡、州、乡、里行政管理制度的地区有(ABC) A.吐鲁番地区B.吉木萨尔地区C.哈密地区D.库车 18.沙俄大批侵略新疆领土的条约有(B) A.《中俄伊犁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尼布楚条约》D.《中俄北京条约》 19.春秋战国时期的新疆各类遗址中发现的(C、D)表明新疆各地己经比较普遍 有了人类定居。 A.细石器B.陶器C.彩陶器D.铁器 20.西汉时期游牧在河西走廊的民族有(BC) A.匈奴B.月氏C.乌孙D.蒙古 21.在西汉时期,曾经在西域设立的统治机构有(CD) A.戊己校尉B.西域长史 C.西域都护D.僮仆都尉 22.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担任都护的人有(ACD) A.郑吉B.张塞C.班超D.陈睦 23.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设立的最高统治机构有(AD) A.西域长史B.西我校尉C.西域大都护D.戊已校尉 24.西汉屯田主要分布在下列的(A) A.轮台,渠梨B.焉耆,龟兹C.疏勒,于阗D.赤谷,姑墨 25.唐朝在西域实行的管理制度有(ABCD) A.郡、州、乡、里制度B.都护府、都督府、州制度 C.节度使制度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26.唐朝在西域设立的安西四镇在(BC)
14.东汉时,西域屯田的主要分布地有() A.高昌 B.轮台 C.疏勒 D.精绝 15.清朝在新疆屯田的第一次高潮形成了两个屯垦中心是() A.阿克苏 B.伊犁 C.叶尔羌 D.乌鲁木齐 16.汉代时期新疆的主要民族有(ABD) A 塞人 B 羌人 C 柔然 D 汉人 17.唐朝时期推行郡、州、乡、里行政管理制度的地区有(ABC) A.吐鲁番地区 B.吉木萨尔地区 C.哈密地区 D.库车 18.沙俄大批侵略新疆领土的条约有(AB) A.《中俄伊犁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尼布楚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19.春秋战国时期的新疆各类遗址中发现的(C、D)表明新疆各地已经比较普遍 有了人类定居。 A.细石器 B.陶器 C.彩陶器 D.铁器 20.西汉时期游牧在河西走廊的民族有(BC) A.匈奴 B.月氏 C.乌孙 D.蒙古 21.在西汉时期,曾经在西域设立的统治机构有(CD) A.戊已校尉 B.西域长史 C.西域都护 D.僮仆都尉 22.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担任都护的人有(ACD) A.郑吉 B.张骞 C.班超 D.陈睦 23.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设立的最高统治机构有(AD) A.西域长史 B.西戎校尉 C.西域大都护 D.戊已校尉 24.西汉屯田主要分布在下列的(A) A.轮台,渠梨 B.焉耆,龟兹 C.疏勒,于阗 D.赤谷,姑墨 25.唐朝在西域实行的管理制度有(ABCD) A.郡、州、乡、里制度 B.都护府、都督府、州制度 C.节度使制度 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26.唐朝在西域设立的安西四镇在(BC)
A.高昌,交河B.于阗,疏勒C.龟兹,焉耆D.伊西、北庭 27.下列曾经属于喀拉汗王朝统治的地区有(CD) A.吐鲁番,焉耆B.库车,库尔勒 C.喀什,莎车D.和田,洛普 28.蒙哥汗在西域设立的行尚书省的地方有(AC) A.别失八里B.兀丹(和田)C.阿力麻里D.喀什噶尔 29.1759年至1864年清朝政府在新疆施行的管理制度有(BCD) A.道,府,州,县制B.军府制C.扎萨克制D.伯克制 30.西汉时期天山南北生活的主要民族有(ABC) A塞,月氏B乌孙,匈奴C羌和汉人D回鹊人 3L.魏晋南北朝时期迁徙进入新疆的民族有(AB) A柔然,高车B吐谷浑C突厥,吐蕃D乌孙,匈奴
A.高昌,交河 B.于阗,疏勒 C.龟兹,焉耆 D.伊西、北庭 27.下列曾经属于喀拉汗王朝统治的地区有(CD) A.吐鲁番,焉耆 B.库车,库尔勒 C.喀什,莎车 D.和田,洛普 28.蒙哥汗在西域设立的行尚书省的地方有(AC) A.别失八里 B.兀丹(和田) C.阿力麻里 D.喀什噶尔 29.1759 年至 1864 年清朝政府在新疆施行的管理制度有(BCD) A.道,府,州,县制 B.军府制 C.扎萨克制 D.伯克制 30.西汉时期天山南北生活的主要民族有(ABC) A 塞,月氏 B 乌孙,匈奴 C 羌和汉人 D 回鹘人 31.魏晋南北朝时期迁徙进入新疆的民族有(AB) A 柔然,高车 B 吐谷浑 C 突厥,吐蕃 D 乌孙,匈奴
新矗少数民族和宗教 1.我区人口数量居第三位的民族是(C) A柯尔克孜族 B哈萨克族 C回族 D蒙古族 2.哈萨克族在诺鲁孜节时食用的特殊饭食叫(C) A吉尼特 B克缺 C库吉 D那仁 3.突厥语族诸民族中最早使用较完整的日,月,季,年和十二生肖历法的是(B) A哈萨克族 B柯尔克孜族 C维吾尔族 D乌孜别克族 4.辽代契丹族的后裔是(B) A锡伯族B达斡尔族 C满族 D鄂伦春族 5.景教传入中原的时间(A) A唐初B唐末C宋朝 D元朝 6.维吾尔族最早的族源可以追溯到(C) A乌孙人B月氏人C丁零人D回鹘人 7.未婚的哈萨克族姑娘戴的帽子称为(B) A多帕B吐马克C三叶皮帽D恰尔帕克 8.柯尔克孜族牧民的放牧时居住的场所被称为(C) A蒙古包B毡房C勃孜吾D帐篷 9.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是(D) A佛教B萨满教C伊斯兰教 D祆教 10.塔吉克族语言属于(B) A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B印欧语系伊朗语族 C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D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1L.明代时期新疆的两大宗教是(BC) A摩尼教B藏传佛教C伊斯兰牧D景教 12.公元5一6世纪传入新疆的宗教有(ABC) A道教B摩尼教C景教D藏传佛教 13.下列曾经流传于新疆的宗教中,诞生于古代波斯的是(BC) A萨满教B祆教C摩尼教D景教 14.18世纪60年代以后,迁入新疆的民族有(AB
新疆少数民族和宗教 1.我区人口数量居第三位的民族是(C) A 柯尔克孜族 B 哈萨克族 C 回族 D 蒙古族 2.哈萨克族在诺鲁孜节时食用的特殊饭食叫(C) A 吉尼特 B 克缺 C 库吉 D 那仁 3.突厥语族诸民族中最早使用较完整的日,月,季,年和十二生肖历法的是(B) A 哈萨克族 B 柯尔克孜族 C 维吾尔族 D 乌孜别克族 4.辽代契丹族的后裔是(B) A 锡伯族 B 达斡尔族 C 满族 D 鄂伦春族 5.景教传入中原的时间(A) A 唐初 B 唐末 C 宋朝 D 元朝 6.维吾尔族最早的族源可以追溯到(C) A 乌孙人 B 月氏人 C 丁零人 D 回鹘人 7.未婚的哈萨克族姑娘戴的帽子称为(B) A 多帕 B 吐马克 C 三叶皮帽 D 恰尔帕克 8.柯尔克孜族牧民的放牧时居住的场所被称为(C) A 蒙古包 B 毡房 C 勃孜吾 D 帐篷 9.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是(D) A 佛教 B 萨满教 C 伊斯兰教 D 祆教 10.塔吉克族语言属于(B) A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B 印欧语系伊朗语族 C 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 D 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11.明代时期新疆的两大宗教是(BC) A 摩尼教 B 藏传佛教 C 伊斯兰教 D 景教 12.公元5-6世纪传入新疆的宗教有(ABC) A 道教 B 摩尼教 C 景教 D 藏传佛教 13.下列曾经流传于新疆的宗教中,诞生于古代波斯的是(BC) A 萨满教 B 祆教 C 摩尼教 D 景教 14.18世纪60年代以后,迁入新疆的民族有(AB)
A锡伯族B俄罗斯族C塔塔尔族 D柯尔克孜族 15.下列维吾尔族乐器中来自波斯,阿拉伯等地的有(AD) A萨塔尔B艾捷克C热瓦甫D卡龙 16.哈萨克族的族源包括(ABC A塞人B乌孙C康居D高车 17.过诺鲁孜节的民族有(AD) A柯尔克孜族B塔吉克族 C塔塔尔族D撒拉族 18.下列舞蹈形式属于哈萨克族舞蹈的是(BC) A纳孜库姆(维)B哈拉卓尔噶C天鹅舞D鹰舞 19.下列少数民族语言不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是(BCD) A维吾尔语B俄罗斯语C锡伯语D塔吉克语 20.被誉为中国三大史诗的是(ABD) A《玛纳斯》B《江格尔》C《格斯尔汗的故事》D《格萨尔王传》 21.在喀拉汗王朝前期,下列地区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地区有(ABD) A吐鲁番,焉耆B库车,库尔勒C喀什,莎车 D和田,洛普 22.在店朝初期,新疆各民族信仰的宗教有(ABD) A佛教,摩尼教B景教,祆教C伊斯兰教D道教 23.高昌回鹘汗国里的回鹘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有(ACD) A摩尼教B伊斯兰教C景教D佛教 24.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各族人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有(ACD) A摩尼教B伊斯兰教C祆教D佛教 25.维吾尔族在唐宋时期称为(AC) A回纥B袁纥C回鹘D畏兀儿 26.维吾尔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有(ABD) A《拉失德史》B《突厥语大词典》C《玛纳斯》 D《福乐智慧》 27.哈萨克族的先祖先后融合了下列哪些民族或部落而形成(AB) A塞种,大月氏B匈奴,突厥C契丹,蒙古D汉族 28.哈萨克族转换牧场期间特制的便于携带的食品有(BC) A金特,那仁B柯柯,奶疙瘩C冬肉腊肠 D包尔萨克
A 锡伯族 B 俄罗斯族 C 塔塔尔族 D 柯尔克孜族 15.下列维吾尔族乐器中来自波斯,阿拉伯等地的有(AD) A 萨塔尔 B 艾捷克 C 热瓦甫 D 卡龙 16.哈萨克族的族源包括(ABC) A 塞人 B 乌孙 C 康居 D 高车 17.过诺鲁孜节的民族有(AD) A 柯尔克孜族 B 塔吉克族 C 塔塔尔族 D 撒拉族 18.下列舞蹈形式属于哈萨克族舞蹈的是(BC) A 纳孜库姆(维) B 哈拉卓尔噶 C 天鹅舞 D 鹰舞 19.下列少数民族语言不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是(BCD) A 维吾尔语 B 俄罗斯语 C 锡伯语 D 塔吉克语 20.被誉为中国三大史诗的是(ABD) A《玛纳斯》 B《江格尔》 C《格斯尔汗的故事》 D《格萨尔王传》 21.在喀拉汗王朝前期,下列地区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地区有(ABD) A 吐鲁番,焉耆 B 库车,库尔勒 C 喀什,莎车 D 和田,洛普 22.在唐朝初期,新疆各民族信仰的宗教有(ABD) A 佛教,摩尼教 B 景教,祆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23.高昌回鹘汗国里的回鹘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有(ACD) A 摩尼教 B 伊斯兰教 C 景教 D 佛教 24.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各族人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有(ACD) A 摩尼教 B 伊斯兰教 C 祆教 D 佛教 25.维吾尔族在唐宋时期称为(AC) A 回纥 B 袁纥 C 回鹘 D 畏兀儿 26.维吾尔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有(ABD) A《拉失德史》 B《突厥语大词典》 C《玛纳斯》 D《福乐智慧》 27.哈萨克族的先祖先后融合了下列哪些民族或部落而形成(AB) A 塞种,大月氏 B 匈奴,突厥 C 契丹,蒙古 D 汉族 28.哈萨克族转换牧场期间特制的便于携带的食品有(BC) A 金特,那仁 B 柯柯,奶疙瘩 C 冬肉 腊肠 D 包尔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