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A.在动物群中进行实验研究,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B.同一总体实验人群,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C.同一总体中的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干预措施 D.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有干预措施 E.同一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30.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 A.观察指标不同 B.目标人群不同 C.入选标准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随访方式不同 3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 A.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 B.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实验设计 C.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结局 D.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目的 E.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如何评价效果 32.对一种疫苗效果进行双盲研究是指() A.设计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B.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C.受试者和设计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D.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什么疫苗 E.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3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 A.发病率、治愈率、死亡率 B.发病率、治愈率、保护率 C.发病率、死亡率、有效率 D.发病率、病死率、有效率 E.发病率、流行率、有效率 34.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优点() A.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 B.能够及早治疗病人或预防和控制疾病 C.可平衡和控制两组的混杂因素提高两组可比性
29. 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 A. 在动物群中进行实验研究,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B. 同一总体实验人群,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C. 同一总体中的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干预措施 D. 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有干预措施 E. 同一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30. 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 ) A. 观察指标不同 B. 目标人群不同 C. 入选标准不同 D. 干预措施不同 E. 随访方式不同 31.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 ) A. 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 B. 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实验设计 C. 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结局 D. 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目的 E. 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如何评价效果 32. 对一种疫苗效果进行双盲研究是指( ) A. 设计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B. 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C. 受试者和设计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D. 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什么疫苗 E. 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33.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 ) A. 发病率、治愈率、死亡率 B. 发病率、治愈率、保护率 C. 发病率、死亡率、有效率 D. 发病率、病死率、有效率 E. 发病率、流行率、有效率 34. 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优点( ) A. 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 B. 能够及早治疗病人或预防和控制疾病 C. 可平衡和控制两组的混杂因素提高两组可比性
D.易于控制失访偏倚 E.省时、省钱、省力、可进行罕见病的研究 35.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缺点() A.设计和实验条件高、控制严、难度大 B.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易失访 C.依从性不易做得很好,影响结果评价 D.其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还不如分析性研究方法 E.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有时还可涉及医德问题 36.用双盲法进行临床试验可以减少()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入院率偏倚 D.混杂偏倚 E.志愿性偏倚 37.下列哪项指标不能用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评价() A.患病率 B.治愈率 C.效果指数 D.保护率 E.有效率 38.下列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A.生态学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筛检 D.普查 E.现况调查 39.在社区人群中进行一次糖尿病普查时可获得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时点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发病专率 40.在抽样调查中,使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条件为() A.目标人群的患病率高
D. 易于控制失访偏倚 E. 省时、省钱、省力、可进行罕见病的研究 35.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缺点( ) A. 设计和实验条件高、控制严、难度大 B. 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易失访 C. 依从性不易做得很好,影响结果评价 D. 其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还不如分析性研究方法 E. 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有时还可涉及医德问题 36. 用双盲法进行临床试验可以减少( )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入院率偏倚 D. 混杂偏倚 E. 志愿性偏倚 37. 下列哪项指标不能用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评价( ) A. 患病率 B. 治愈率 C. 效果指数 D. 保护率 E. 有效率 38. 下列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 A. 生态学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筛检 D. 普查 E. 现况调查 39. 在社区人群中进行一次糖尿病普查时可获得的指标是(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时点患病率 D. 期间患病率 E. 发病专率 40. 在抽样调查中,使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条件为( ) A. 目标人群的患病率高
B.样本足够大 C.采用随机抽样技术 D.样本足够大并且采用随机抽样技术 E.随意选择样本 41.属于现况研究特点的是() A.不需特设对照组 B.随访观察 C.随机分组 D.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E.可确定因果关联 4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优点的是() A.资料收集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B.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C.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D.可直接获得发病率资料 E.所需研究对象的数量相对较少 43.病例对照研究中的调查对象是() A.病例组是怀疑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 B.病例组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对照组是未有该暴露的人 C.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 D.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 E.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怀疑患有该病的人 44.关于匹配的说法不正确的为() A.匹配可分为频数匹配与个体匹配 B.匹配后,可以对匹配因素与疾病关系进行分析 C.匹配的目的之一是控制混杂因素 D.配对是指的1:1匹配 E.把不必要的项目进行匹配会造成匹配过度 4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病例组某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比例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对 照组,则表明() A.该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 B.该因素与疾病有因果关联 C.该因素是疾病的病因 D.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B. 样本足够大 C. 采用随机抽样技术 D. 样本足够大并且采用随机抽样技术 E. 随意选择样本 41. 属于现况研究特点的是( ) A. 不需特设对照组 B. 随访观察 C. 随机分组 D. 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E. 可确定因果关联 42.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优点的是( ) A. 资料收集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B. 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C. 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D. 可直接获得发病率资料 E. 所需研究对象的数量相对较少 43.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调查对象是( ) A. 病例组是怀疑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 B. 病例组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对照组是未有该暴露的人 C. 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 D. 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 E. 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怀疑患有该病的人 44. 关于匹配的说法不正确的为( ) A. 匹配可分为频数匹配与个体匹配 B. 匹配后,可以对匹配因素与疾病关系进行分析 C. 匹配的目的之一是控制混杂因素 D. 配对是指的 1∶1 匹配 E. 把不必要的项目进行匹配会造成匹配过度 45.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病例组某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比例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对 照组,则表明( ) A. 该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 B. 该因素与疾病有因果关联 C. 该因素是疾病的病因 D. 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E.该病由该因素引起 46.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A.暴露与疾病都是现在的情况 B.能够确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 C.由因及果的研究 D.需要随机分组 E.属于观察法 47.OR主要应用于() A.现况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队列研究 48.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缺点的是() A.不能分析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联 B.不能估计RR C.样本含量要求很大 D.容易产生医德问题 E.回忆信息时,易出现错误 4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代表性最好的病例来源是() A.来自医院的新发病例 B.来自社区的新发病例 C.来自社区的现患病例 D.来自医院的现患病例 E.来自社区的死亡病例 50.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用途的是() A.探索病因 B.初步检验病因假设 C.建立病因假设 D.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E.确证病因假设 5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A.由因及果,前瞻性研究 B.属于描述性研究
E. 该病由该因素引起 46. 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 暴露与疾病都是现在的情况 B. 能够确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 C. 由因及果的研究 D. 需要随机分组 E. 属于观察法 47. OR 主要应用于( ) A. 现况研究 B. 生态学研究 C. 现场试验 D. 病例对照研究 E. 队列研究 48. 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缺点的是( ) A. 不能分析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联 B. 不能估计 RR C. 样本含量要求很大 D. 容易产生医德问题 E. 回忆信息时,易出现错误 49.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代表性最好的病例来源是( ) A. 来自医院的新发病例 B. 来自社区的新发病例 C. 来自社区的现患病例 D. 来自医院的现患病例 E. 来自社区的死亡病例 50.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用途的是( ) A. 探索病因 B. 初步检验病因假设 C. 建立病因假设 D.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E. 确证病因假设 51.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 A. 由因及果,前瞻性研究 B. 属于描述性研究
C.能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D.需要设立对照组 E.因果关联的说服力大于病例对照研究 52.队列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 A.在一般人群中选取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有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C.在未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D.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随机分成的两组 E.一组患有某种疾病者,一组为未患有该种疾病者 53.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的疾病发病率的差值称为() A.AR B.RR C.OR D.PAR E.AR% 54.队列研究属于() A.相关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实验性研究 55.关于累积发病率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A.累积发病率与SMR都是发病率 B.累积发病率就是人时率 C.累积发病率为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 D.累积发病率的分母为人时数 E.累积发病率适用于固定队列 56.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为() A.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C.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D.OR E.RR 57.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原则是按()
C. 能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D. 需要设立对照组 E. 因果关联的说服力大于病例对照研究 52. 队列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 ) A. 在一般人群中选取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 在患有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C. 在未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D. 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随机分成的两组 E. 一组患有某种疾病者,一组为未患有该种疾病者 53. 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的疾病发病率的差值称为( ) A. AR B. RR C. OR D. PAR E. AR% 54. 队列研究属于( ) A. 相关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描述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实验性研究 55. 关于累积发病率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 累积发病率与 SMR 都是发病率 B. 累积发病率就是人时率 C. 累积发病率为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 D. 累积发病率的分母为人时数 E. 累积发病率适用于固定队列 56. 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为( ) A. 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 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C. 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D. OR E. RR 57. 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原则是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