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 E.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17.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C.性别分布、民族分布、地区分布 D.历史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 E.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 18.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 A.散发 B.爆发 C.季节性 D.周期性 E.长期变异 19.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 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B.观察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C.观察期间之后某病的患病人数 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 E.观察期间所有人口数 20.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 A.散发、流行、爆发、大流行 B.周期性、季节性、流动性 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D.传染性、侵袭性、易感性 E.以上均错 21.某地区在1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二代发病率 E.罹患率 22.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发病率() A.(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D. 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 E. 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17.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 A.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 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C. 性别分布、民族分布 、地区分布 D. 历史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 E. 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 18. 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 ) A. 散发 B. 爆发 C. 季节性 D. 周期性 E. 长期变异 19. 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 ) A. 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B. 观察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C. 观察期间之后某病的患病人数 D. 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 E. 观察期间所有人口数 20.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 ) A. 散发、流行、爆发、大流行 B. 周期性、季节性、流动性 C.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D. 传染性、侵袭性、易感性 E. 以上均错 21. 某地区在 1 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 ) A. 发病率 B. 死亡率 C. 患病率 D. 二代发病率 E. 罹患率 22. 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发病率( ) A.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B.(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D.(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E.(某一时期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23.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当地的() A.高血压患病率 B.高血压罹患率 C.高血压发病率 D.高血压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 24.在哪钟情况下,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值将增大() A.病死率高 B.该病病程短 C.该病病程长 D.暴露时间长 E.以上都不是 25.某地区1960年度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100人全部死亡,此资料可计算() A.粗死亡率 B.死亡专率 C.标化死亡率 D.病死率 E.此资料不全难以计算 26.描述病程短而病死率低的疾病频率,最好用() A.患病率 B.死亡率 C.发病率 D.病死率 E.调整死亡率 27.平均人口的计算方法是() A.年初人口数 B.年末人口数 C.年初人口数加年末人口数之和被2除 D.健康人口数 E.患病人口数
B.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C.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D. (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E. (某一时期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23.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当地的( ) A. 高血压患病率 B. 高血压罹患率 C. 高血压发病率 D. 高血压病死率 E. 家庭续发率 24. 在哪钟情况下,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值将增大( ) A. 病死率高 B. 该病病程短 C. 该病病程长 D. 暴露时间长 E. 以上都不是 25. 某地区 1960 年度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 100 人全部死亡,此资料可计算( ) A. 粗死亡率 B. 死亡专率 C. 标化死亡率 D. 病死率 E. 此资料不全难以计算 26. 描述病程短而病死率低的疾病频率,最好用( ) A. 患病率 B. 死亡率 C. 发病率 D. 病死率 E. 调整死亡率 27. 平均人口的计算方法是( ) A.年初人口数 B.年末人口数 C.年初人口数加年末人口数之和被 2 除 D.健康人口数 E.患病人口数
28.死亡率不能用于() A.病因研究 B.疾病分布的描述 C.卫生状况的评价 D.治疗效果的评价 E.文化水平的评价 29.为了探索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 致,常用() A.遗传流行病学 B.血清流行病学 C.移民流行病学 D.描述流行病学 E.理论流行病学 30.在描述流行病学中,一般影响疾病人群分布最主要的人群特征是() A.年龄 B.性别 C.职业 D.民族 E.以上都不是 31.描述疾病分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阐明流行病规律,并探索影响因素 B.发现新病种 C.计算有关测量指标 D.评价预防效果 E.研究病因 32.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 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 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 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 E.以上都不是 33.关于爆发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病主要见于集体单位 B.发病时间短主要指在该病的最短潜伏期内
28. 死亡率不能用于( ) A. 病因研究 B. 疾病分布的描述 C. 卫生状况的评价 D. 治疗效果的评价 E. 文化水平的评价 29. 为了探索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 致,常用( ) A. 遗传流行病学 B. 血清流行病学 C. 移民流行病学 D. 描述流行病学 E. 理论流行病学 30. 在描述流行病学中,一般影响疾病人群分布最主要的人群特征是( ) A. 年龄 B. 性别 C. 职业 D. 民族 E. 以上都不是 31. 描述疾病分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阐明流行病规律,并探索影响因素 B. 发现新病种 C. 计算有关测量指标 D. 评价预防效果 E. 研究病因 32. 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 A. 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 B. 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 C. 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 D. 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 E. 以上都不是 33. 关于爆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病主要见于集体单位 B. 发病时间短主要指在该病的最短潜伏期内
C.爆发的原因与感染者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有关 D.爆发的原因与感染者有共同的传染源有关 E.爆发的原因一般容易判断 【A2型题】 34.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经调查诊断发 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时点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感染率 35.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 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 A.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以上均不对 36.已知在第一次调查无痰培养阳性病例的家庭人口数为10000人,在两年随访期 内新发病例10人,问第一次调查时,无痰培养阳性病例的家庭中,每1000人 年的新病例发生数是多少() A.0.001 B.0.1 c.0.5 D.1.0 E.5.0 37.某县卫生局组织人员对全县麻风病进行普查,在一个月查完全县40万人口,共 查出麻风病患者80人。麻风病的() A.发病率为20/10万 B.罹患率为20/10万 C.患病率20/10万 D.生存率20/10万 E.续发率20/10万 38.某单位年终会餐的100人中,有30人因食某被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2天内
C. 爆发的原因与感染者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有关 D. 爆发的原因与感染者有共同的传染源有关 E. 爆发的原因一般容易判断 【A2 型题】 34. 1994 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 83271,经调查诊断发 病例数共 1478 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时点患病率 D. 期间患病率 E. 感染率 35.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 1985 年和 1986 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 101 人和 121 人,那么和 1985 年相比( ) A. 1986 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 1986 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 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 以上均不对 36. 已知在第一次调查无痰培养阳性病例的家庭人口数为 10000 人,在两年随访期 内新发病例 10 人,问第一次调查时,无痰培养阳性病例的家庭中,每 1000 人 年的新病例发生数是多少( ) A. 0.001 B. 0.1 C. 0.5 D. 1.0 E. 5.0 37. 某县卫生局组织人员对全县麻风病进行普查,在一个月查完全县 40 万人口,共 查出麻风病患者 80 人。麻风病的( ) A. 发病率为 20/10 万 B. 罹患率为 20/10 万 C. 患病率 20/10 万 D. 生存率 20/10 万 E. 续发率 20/10 万 38. 某单位年终会餐的 100 人中,有 30 人因食某被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 2 天内
发生腹泻、腹痛,这30%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 E.相对危险度 39.1983年某市乙脑发病率为1/万,该市历年来乙脑发病率一般波动在0.8/万-1.1/ 万。判断该市1983年乙脑的流行强度属于() A.散发 B.流行 C.大流行 D.爆发 E.长期变异 40.流脑一般发病率为10/10万-20/10万,1966年全国流脑发病率高达200/10万 -400/10万,这种情况是() A.散发 B.流行 C.大流行 D.爆发 E.长期变异 41.某地区有10万人,1982年总死亡650人,胃癌发病50例,死亡40例,上一 年存活下来胃癌15例,据此计算的1982年下列各指标中哪一个结果正确() A.粗死亡率=650/10万 B.胃癌发病率=(50+15)/10万 C.胃癌病死率=40/10万 D.胃癌患病率=50/10万 E.胃癌死亡率=40/(50+15) 42.在某1000万人口的城市中1981年期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年初的调查发 现有800例病人,本年度有100人死于该病,试问该地1981年该病的患病率为 () A.2/10万 B.8/10万 C.10/10万 D.9.6/10万
发生腹泻、腹痛,这 30%是( )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罹患率 D. 感染率 E. 相对危险度 39. 1983 年某市乙脑发病率为 1/万,该市历年来乙脑发病率一般波动在 0.8/万-1.1/ 万。判断该市 1983 年乙脑的流行强度属于( ) A. 散发 B. 流行 C. 大流行 D. 爆发 E. 长期变异 40. 流脑一般发病率为 10/10 万-20/10 万,1966 年全国流脑发病率高达 200/10 万 -400/10 万,这种情况是( ) A. 散发 B. 流行 C. 大流行 D. 爆发 E. 长期变异 41. 某地区有 10 万人,1982 年总死亡 650 人,胃癌发病 50 例,死亡 40 例,上一 年存活下来胃癌 15 例,据此计算的 1982 年下列各指标中哪一个结果正确( ) A. 粗死亡率=650/10 万 B. 胃癌发病率=(50+15)/10 万 C. 胃癌病死率=40/10 万 D. 胃癌患病率=50/10 万 E. 胃癌死亡率=40/(50+15) 42. 在某 1000 万人口的城市中 1981 年期间共发生 200 例某病病人,年初的调查发 现有 800 例病人,本年度有 100 人死于该病,试问该地 1981 年该病的患病率为 ( ) A. 2/10 万 B. 8/10 万 C. 10/10 万 D. 9.6/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