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卷 语文 说明:1.本试卷共10页(试题卷分I、Ⅱ卷,共6页;答题卡4页),满分12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24分) (第Ⅰ卷共12小题,均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 、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蝉蜕(tu)秕谷(bi) 繁衍(yan)即物起兴(xing) B.绮丽(qj)留滞(zhi) 殷红(yan)鳞次栉比(zhi) C.解元(je)砭骨(bin)亘古(geng)芊芊细草(qin) D.黄晕(yun)蓦然(mu)萌蔽(yn)面面相觑(q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沧桑溃赠炯乎不同碌碌无为B.挑畔晦暗草长鹰飞强聒不舍 C.笨拙家醅遍稽群籍自出心裁D.斓语慰藉冥思遐想龙吟凤秽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街灯不太明亮,前面影影绰绰走着的几个人,听声音好像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B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得到了 最好的诠释,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 C苹果iPod再出江湖,是重蹈覆辙还是起死回生?让我们拭目以待。 D当“HN9禽流感”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吁,切勿草木皆兵 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来突出的成绩。 B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C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5.下列各项中,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无比优越的。 ②有人说,人生充满了沉重与乏味,即使偶有轻松也是稍纵即逝 ③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④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情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 201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6页)
2013 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 (共 6 页) 2013 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卷 语 文 说明:1.本试卷共 10 页(试题卷分Ⅰ、Ⅱ卷,共 6 页;答题卡 4 页),满分 120 分,考试 时间 150 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 第Ⅰ卷(24 分) (第Ⅰ卷共 12 小题,均为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一、积累与运用(12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蝉蜕.(tuī) 秕.谷(bǐ) 繁衍.(yǎn) 即物起兴.(xīng) B. 绮.丽(qǐ) 留滞.(zhì) 殷.红(yān) 鳞次栉.比(zhì) C. 解.元(jiě) 砭.骨(biān) 亘.古(ɡènɡ) 芊.芊细草(qiān) D. 黄晕.(yùn) 蓦.然(mù) 荫.蔽(yīn) 面面相觑.(q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沧桑 溃赠 炯乎不同 碌碌无为 B. 挑畔 晦暗 草长鹰飞 强聒不舍 C. 笨拙 家醅 遍稽群籍 自出心裁 D. 斓语 慰藉 冥思遐想 龙吟凤秽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街灯不太明亮,前面影影绰绰 ....走着的几个人,听声音好像是我们学校的学生。 B.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救灾物资络绎不绝 ....地到达灾区,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得到了 最好的诠释,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 C.苹果 iPod 再出江湖,是重蹈覆辙还是起死回生?让我们拭目以待 ....。 D.当“H7N9 禽流感”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吁,切勿草木皆兵 ...., 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来突出的成绩。 B.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C.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5. 下列各项中,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无比优越的。 ②有人说,人生充满了沉重与乏味,即使偶有轻松也是稍纵即逝。 ③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④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情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
也还是如此 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①③②④D④①③② 6.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 B夏洛克、奧楚蔑洛夫分别是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俄国契诃夫小说《变 色龙》中的人物。夏洛克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奥楚蔑洛夫则是“见风使 舵、媚上欺下”的典型代表。 C.《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详尽的记传体史书,全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既是 一部文学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左丘明所著 D.“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 家的代称。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现代文阅读(一)(6分) 八度幸 ①去过很多旅游景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名山大川的恢宏气势,也不是小桥流水 的雅致幽静;不是万丈高楼的流光溢彩,也不是摩肩接踵人群的潮流时尚,而是一个并不 出名的景点——草堂门口的一块杉木牌。那个牌子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如先改变自己,对 方也会改变;对方有了改变,心境也会改变;心境有了改变,言词也会改变;言词一有改 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一有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一有改变,运气就会改变;运气 一有改变,人生随之改变! ②多么有味道的人生箴言啊我赞叹于景点管理者这温情的创意,当即记下了这段话 ③对我而言,这段话像一把锐利的铁锹,可以挖出板结的思想心田,让沉寂的生活春 意萌动;像—缕阳光,穿透阴霾,直抵心灵深处,让被困苦挫折失落遮挡的精神叶芽,伸 出拥抱阳光的手臂;像一束黑夜里微弱闪动的烛光,于不动声色中焕发生命的亮度 ④古人说从恶如崩,从善如登”。太阳改变了脸色,夜色就多了风情万种的妩媚:冬 天脱去了冰雪的桎梏,春天就多了一分沁人心脾的标致;自我改变了冷漠和自私,他人就 回报出热情和友善的微笑;心境像玻璃一样在背后镀上一层水银生活就多了一份色彩和 明亮;我们的言行多了一份柔和,脚下就多了一条坦荡的道路。为人处世,一副做人厚道 处事和善的态度,必将撑起我们有风度的行走。坚持种好的态度,就会收获一种好的习 惯。好习惯就是好日子,好日子就是好运气,而好运气就是好人生。 做到这样的八条是种子一样生生不息的信念。拥有这样的人生是源头活水一样绵绵 不绝的幸福。 ⑥-粒种子将信念扎根泥土,就有了一树春秋。而一个人将一种崇高的人生观像露水 样滚动在每天的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就多了 ⑦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活看,母个人拥有相同的时间,不同的是我们对 时间和生活的态度。我们羡慕别人的成功时,却忘了他所流过的泪水。我们迫切需要的不 是如何一夜之间迅速实现自己的追求,而是拿出一面镜子,时常审视反省自己:你是否为 自己的人生努力刻制了一块那样的杉木牌”? ⑧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如果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就要拥有美好的人生观,就像那 块名叫八度幸福ˇ的杉木牌所说的。 (选自《杂文报》有删改)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拥有信念的人生是源头活水一样绵绵不绝的幸福。 B假如花开花谢,那么多了一种别致和幸福。 C.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如果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就要拥有美好的人生观。 201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6页)
2013 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第 2 页 (共 6 页) 也还是如此。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6.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 B.夏洛克、奥楚蔑洛夫分别是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俄国契诃夫小说《变 色龙》中的人物。夏洛克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奥楚蔑洛夫则是“见风使 舵、媚上欺下”的典型代表。 C.《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详尽的记传体史书,全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既是 一部文学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左丘明所著。 D.“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 家的代称。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二、现代文阅读(一)(6 分) 八度幸福 ①去过很多旅游景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名山大川的恢宏气势,也不是小桥流水 的雅致幽静;不是万丈高楼的流光溢彩,也不是摩肩接踵人群的潮流时尚,而是一个并不 出名的景点——草堂门口的一块杉木牌。那个牌子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如先改变自己,对 方也会改变;对方有了改变,心境也会改变;心境有了改变,言词也会改变;言词一有改 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一有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一有改变,运气就会改变;运气 一有改变,人生随之改变! ②多么有味道的人生箴言啊!我赞叹于景点管理者这温情的创意,当即记下了这段话。 ③对我而言,这段话像一把锐利的铁锹,可以挖出板结的思想心田,让沉寂的生活春 意萌动;像一缕阳光,穿透阴霾,直抵心灵深处,让被困苦挫折失落遮挡的精神叶芽,伸 出拥抱阳光的手臂;像一束黑夜里微弱闪动的烛光,于不动声色中焕发生命的亮度。 ④古人说“从恶如崩,从善如登”。太阳改变了脸色,夜色就多了风情万种的妩媚:冬 天脱去了冰雪的桎梏,春天就多了一分沁人心脾的标致;自我改变了冷漠和自私,他人就 回报出热情和友善的微笑;心境像玻璃一样在背后镀上一层水银,生活就多了一份色彩和 明亮;我们的言行多了一份柔和,脚下就多了一条坦荡的道路。为人处世,一副做人厚道、 处事和善的态度,必将撑起我们有风度的行走。坚持一种好的态度,就会收获一种好的习 惯。好习惯就是好日子,好日子就是好运气,而好运气就是好人生。 ⑤做到这样的八条是种子一样生生不息的信念。拥有这样的人生是源头活水一样绵绵 不绝的幸福。 ⑥一粒种子将信念扎根泥土,就有了一树春秋。而一个人将一种崇高的人生观像露水 一样滚动在每天的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就多了一种别致和幸福。 ⑦“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活着,每个人拥有相同的时间,不同的是我们对 时间和生活的态度。我们羡慕别人的成功时,却忘了他所流过的泪水。我们迫切需要的不 是如何一夜之间迅速实现自己的追求,而是拿出一面镜子,时常审视反省自己:你是否为 自己的人生努力刻制了一块那样的“杉木牌”? ⑧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如果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就要拥有美好的人生观,就像那 块名叫“八度幸福”的杉木牌所说的。 (选自《杂文报》有删改) 7.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拥有信念的人生是源头活水一样绵绵不绝的幸福。 B.假如花开花谢,那么多了一种别致和幸福。 C.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如果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就要拥有美好的人生观
D好习惯就是好日子,好日子就是好运气,而好运气就是好人生。 8.文章第③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论证B比喻论证 C道理论证D举例论证 9.对本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运用否定排比句艺术地引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突出杉木牌上的话给人印象 之深 B.“八度幸福”杉木牌告诉了我们要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追求完美,人生才幸福的道理。 C.第⑥段画线的句子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坚持崇高的人生观就 会获得人生的幸福的道理 D联系第⑥⑦段的内容,第⑤段中说“拥有这样的人生是源头活水一样绵绵不绝的幸福 的原因是:我们经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而不在乎自己的存在与努力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列两个文言文语段,答题(12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干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土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于 国 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日: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 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0.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暮冥冥(迫近) B至若春和景明(景色) C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D.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国都)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所恶有甚于死者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闻者为之缩颈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其境过清D.感极而悲者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2.对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 于多变。【乙】文则以记叙为主 B.【乙】文范仲淹遭贬谪时,朝廷治理朋党,众人对范仲淹避之唯恐不及时,王质却 抱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责问他时,他却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C.【甲】文中的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描写,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 201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6页)
2013 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第 3 页 (共 6 页) D.好习惯就是好日子,好日子就是好运气,而好运气就是好人生。 8. 文章第③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论证 B.比喻论证 C.道理论证 D.举例论证 9. 对本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运用否定排比句艺术地引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突出杉木牌上的话给人印象 之深。 B.“八度幸福”杉木牌告诉了我们要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追求完美,人生才幸福的道理。 C.第⑥段画线的句子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坚持崇高的人生观就 会获得人生的幸福的道理。 D.联系第⑥⑦段的内容,第⑤段中说“拥有这样的人生是源头活水一样绵绵不绝的幸福” 的原因是:我们经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而不在乎自己的存在与努力。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列两个文言文语段,答题(12 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于 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 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 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0.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暮冥冥(迫近) B.至若春和景.明(景色) C.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D. 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国都)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所恶有甚于.死者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闻者为之.缩颈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其境过清 D. 感极而.悲者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2. 对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 于多变。【乙】文则以记叙为主。 B.【乙】文范仲淹遭贬谪时,朝廷治理朋党,众人对范仲淹避之唯恐不及时,王质却 抱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责问他时,他却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C.【甲】文中的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描写,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D.【甲】文展现了洞庭湖水波浩荡,气象万千,气势雄阔。也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 情”,完全没有涉及作者范仲淹的情感立场。 第Ⅱ卷(96分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 14.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甲】文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乙】文中, 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2分) (二)古诗词鉴赏(4分)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5.(1)诗歌以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 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 (2)说说你对“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这句话的理解。(2分) 四、默写(10分,每空1分) 16.填空。 (1)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2)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3)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 勿施于人。 (《论语》)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了却君王天下事, 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木兰诗》中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五、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共10分) 17.名著阅读。(4分) 材料一:A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A寻思道:“俺只 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材料二: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 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B把手枪放 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千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 时候都可以做到.” (1)材料一中A处人物是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 (2)材料二中B处人物是 ,文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了他在 201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第4页(共6页)
2013 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第 4 页 (共 6 页)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D.【甲】文展现了洞庭湖水波浩荡,气象万千,气势雄阔。也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 情”,完全没有涉及作者范仲淹的情感立场。 第Ⅱ卷(96 分)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 14. 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甲】文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乙】文中, 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2 分) (二)古诗词鉴赏(4 分)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5.(1)诗歌以“ ”和“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 发了诗人的情感。(2 分) (2)说说你对“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这句话的理解。(2 分) 四、默写(10 分,每空 1 分) 16. 填空。 (1)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2)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3)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 ,勿施于人。 (《论语》)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木兰诗》中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 。 五、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共 10 分) 17. 名著阅读。(4 分) 材料一:A 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A 寻思道:“俺只 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材料二: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 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B 把手枪放 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 时候都可以做到……” (1)材料一中 A 处人物是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 。 (2)材料二中 B 处人物是 ,文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了他在
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 18.综合性学习。(6分)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不文明交通行为被网友们戏称为“中国 式过马路”。2012年12月2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 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分析下面“某校学生路遇红灯后,行为与心理状况的统计图”,提取主要信息。(2分) 没有闯过红灯 没时间等,上学不能迟到 没事,我不会碰上事故 86% 主要信息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采访了一些行人并询问了他们闯红灯的理由,请你据此提出 4条有针对性的建议,以遏制闯红灯现象的发生。(4分) 甲: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可没到绿灯亮,大家都走了,就剩我一人,挺傻的,所以跟 着走了。 乙:不就过个马路吗,不看信号灯也不至于出事啊!哪儿那么巧,交通事故就让我遇到了? 丙:司机闯红灯会重罚,行人闯红灯又不会罚款,干嘛非得站在那里等绿灯呢? 丁:交通信号灯设置不是太长就是太短,如果车很少就不要设置那么长的时间。附近就这 条斑马线,又没有天桥,过马路的人又这么多,肯定没人愿意等 建议:① 六、现代文阅读(二)(16分) 拨动心弦的微笑 马德 ①那天,我到火车站去接汉口来的客人 ②清晨的车站广场上,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我正要走进售票大厅去买一张站台 票,门口的角落里,突然走岀一个男人,他向前跨了两步,有些犹豫地朝我喊了声:大哥 ③起初,我以为听错了,因为我并不认识他。回头看了看,身后并没有其他人。接着 男人又叫了一声大哥”。他的目光怯怯的,有些无助,也有些无奈。我说,你叫我吗?我 想证实一下。他点点头说:“大哥,是这样的,下公共汽车的时候,我的钱被人掏了,我回 不了家了,我是想 ④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了许多画面:弄残了肢体的行乞者,编 造家里遭受灭顶之灾的行骗者.….繁华的街角、车站、码头,这样的人到处都是。就在刚 才,售票大厅的外面,还有一个老婆婆趴在地上,摇动着饭盒,向人们要钱呢 ⑤我怎么办?这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骗子?是一走了之,还是施救于他?我飞快地 201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第5页(共6页)
2013 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第 5 页 (共 6 页) 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 18. 综合性学习。(6 分)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不文明交通行为被网友们戏称为“中国 式过马路”。 2012 年 12 月 2 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 “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分析下面“某校学生路遇红灯后,行为与心理状况的统计图”,提取主要信息。(2 分) 主要信息: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采访了一些行人并询问了他们闯红灯的理由,请你据此提出 4 条有针对性的建议,以遏制闯红灯现象的发生。(4 分) 甲: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可没到绿灯亮,大家都走了,就剩我一人,挺傻的,所以跟 着走了。 乙:不就过个马路吗,不看信号灯也不至于出事啊!哪儿那么巧,交通事故就让我遇到了? 丙:司机闯红灯会重罚,行人闯红灯又不会罚款,干嘛非得站在那里等绿灯呢? 丁:交通信号灯设置不是太长就是太短,如果车很少就不要设置那么长的时间。附近就这 一条斑马线,又没有天桥,过马路的人又这么多,肯定没人愿意等。 建议:① ② ③ ④ 六、现代文阅读(二)(16 分) 拨动心弦的微笑 马 德 ①那天,我到火车站去接汉口来的客人。 ②清晨的车站广场上,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我正要走进售票大厅去买一张站台 票,门口的角落里,突然走出一个男人,他向前跨了两步,有些犹豫地朝我喊了声:“大哥”。 ③起初,我以为听错了,因为我并不认识他。回头看了看,身后并没有其他人。接着, 男人又叫了一声“大哥”。他的目光怯怯的,有些无助,也有些无奈。我说,你叫我吗?我 想证实一下。他点点头说:“大哥,是这样的,下公共汽车的时候,我的钱被人掏了,我回 不了家了,我是想……” ④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了许多画面:弄残了肢体的行乞者,编 造家里遭受灭顶之灾的行骗者……繁华的街角、车站、码头,这样的人到处都是。就在刚 才,售票大厅的外面,还有一个老婆婆趴在地上,摇动着饭盒,向人们要钱呢。 ⑤我怎么办?这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骗子?是一走了之,还是施救于他?我飞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