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heparin) [药代学] 1.口服无效,皮下注射血药浓度低,肌注易致局部 血肿,故常静脉给药。 2.大部分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 3.抗凝活性t12与给药剂量有关
肝 素(heparin) [药代学] 1.口服无效,皮下注射血药浓度低,肌注易致局部 血肿,故常静脉给药。 2.大部分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 3.抗凝活性t 1/2与给药剂量有关
[药理作用与机制 1.抗凝作用 >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 >肝素的抗凝作用是通过抗凝血酶Ⅲ(ATⅢ发挥作用的。 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可与激活的凝血因子Ⅱa、Xa、 Xa、Ⅺa、Ka、纤溶酶等结合,并抑制这些凝血因子的 功能。肝素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后,使抗凝血酶Ⅲ构象 发生变化,加速灭活凝血因子的速度达1000倍左右。 >生效快,静脉注射后10min起效。 2.降血脂 3.抗炎
[药理作用与机制] 1. 抗凝作用 ➢ 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 ➢ 肝素的抗凝作用是通过抗凝血酶Ⅲ(AT-Ⅲ)发挥作用的。 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可与激活的凝血因子Ⅱa、Ⅸa、 Xa、Ⅺa、Ka、纤溶酶等结合,并抑制这些凝血因子的 功能。肝素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后,使抗凝血酶Ⅲ构象 发生变化,加速灭活凝血因子的速度达1000倍左右。 ➢ 生效快,静脉注射后10min起效。 2. 降血脂 3. 抗炎
[临床应用] 1.血栓性和栓塞性疾病。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lC)。 3.用于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输 血等的体外抗凝
[临床应用] 1.血栓性和栓塞性疾病。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用于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输 血等的体外抗凝
[不良反应] 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易致自发性出血,表现为黏膜出血、 关节腔积血和伤口出血。 >特殊解毒剂 硫酸鱼精蛋白静脉注射,鱼精蛋白因 其具强碱性可灭活肝素,一般1.0mg的鱼精蛋白可灭活 100u肝素。 >长期应用易致骨质疏松和骨折。 >可引起脱发和短暂的可逆性秃头症。 >偶可引起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 ➢ 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易致自发性出血,表现为黏膜出血、 关节腔积血和伤口出血。 ➢ 特殊解毒剂——硫酸鱼精蛋白静脉注射,鱼精蛋白因 其具强碱性可灭活肝素,一般1.0mg的鱼精蛋白可灭活 100u 肝素。 ➢ 长期应用易致骨质疏松和骨折。 ➢ 可引起脱发和短暂的可逆性秃头症。 ➢ 偶可引起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应
[用药护理要点] 1.药物相互作用 肝素与碱性药物(头孢菌素类、氯丙嗪、奎尼丁等) 存在配伍禁忌。 与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嘧达莫等) 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 与降糖药合用导致低血糖。 冬与ACE合用可引起高血钾
[用药护理要点] 1.药物相互作用 ❖ 肝素与碱性药物(头孢菌素类、氯丙嗪、奎尼丁等) 存在配伍禁忌。 ❖ 与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嘧达莫等) 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 ❖ 与降糖药合用导致低血糖。 ❖ 与ACEI合用可引起高血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