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82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1982年宪法五次部分修改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近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学时)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1.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2.1791年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3.1918年《苏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第二节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1学时)一、宪法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提出背景和自的三、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制宪活动1.1913年的《中华民国约法》2.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宪法活动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6年“五五宪草”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宪法性法律文件的制定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第三节新中国诞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学时)一、人民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新中国第一部根本大法三、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1975年宪法(二)1978年宪法四、1982年宪法1.1982年宪法产生的时代背景2.1982年宪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点3.1982年宪法的修正案第三章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及其发展。掌握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与西方国家宪法基本原则的异同。了解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发展。教学重点: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及其内容:教学难点: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与西方国家宪法基本原则的异同。教学内容第一节宪法指导思想(1学时)6
6 2.1982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982 年宪法五次部分修改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 学时) 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1.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2.1791 年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 3.1918 年《苏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1 学时) 一、宪法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提出背景和目的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制宪活动 1.1913 年的《中华民国约法》 2.1923 年的《中华民国宪法》 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宪法活动 1931 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1936 年“五五宪草” 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 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宪法性法律文件的制定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1 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946 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第三节 新中国诞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 学时)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新中国第一部根本大法 三、1975 年宪法和 1978 年宪法 (一)1975 年宪法 (二)1978 年宪法 四、1982 年宪法 1.1982 年宪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2.1982 年宪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点 3.1982 年宪法的修正案 第三章 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及其发展。掌握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与 西方国家宪法基本原则的异同。了解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教学重点: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及其内容; 教学难点: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与西方国家宪法基本原则的异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宪法指导思想(1 学时)
一、宪法指导思想概述宪法指导思想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并指导宪法制定、修改和实施的思想原则和理论体系。二、我国宪法指导思想(一)宪法指导思想和党的指导思想的关系(二)我国宪法关于指导思想的具体表述(三)我国宪法指导思想的理论内涵第二节宪法基本原则(1学时)一、宪法基本原则概述(一)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二)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三)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四)民主集中制原则(五)权力监督与制约原则(六)法治原则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国家性质的概念及其与宪法的关系,了解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了解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和宪法对国家性质的发展,掌握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了解世界范围内政权组织形式的分类。了解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掌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掌握我国的国家标志。教学重点: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2.现行宪法规定的我国国家的结构形式。教学内容第一节国家性质(2学时)一、国家性质概述(一)国家性质(二)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二)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三)爱国统一战线第二节国家形式(2学时)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二)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性质的关系(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类型二、国家结构的概念和分类7
7 一、宪法指导思想概述 宪法指导思想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并指导宪法制定、修改和实施的思想原则和理 论体系。 二、我国宪法指导思想 (一)宪法指导思想和党的指导思想的关系 (二)我国宪法关于指导思想的具体表述 (三)我国宪法指导思想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宪法基本原则(1 学时) 一、宪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 (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四)民主集中制原则 (五)权力监督与制约原则 (六)法治原则 第四章 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4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国家性质的概念及其与宪法的关系,了解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 了解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和宪法对国家性质的发展,掌握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主 要内容和特点。了解世界范围内政权组织形式的分类。了解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掌握我国 的国家结构形式。掌握我国的国家标志。 教学重点: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2.现行宪法规定的我国国家的结构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性质(2 学时) 一、国家性质概述 (一)国家性质 (二)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三)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 国家形式(2 学时) 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二)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类型 二、国家结构的概念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