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换人、ERP改造等智能化改造升级,引导企 业开展国家级、市级两化融合贯标评定,强力 支持企业创建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 支持重啤九厂等酒类企业做大盘强,帮助海螺 水泥、饲料等企业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利用好 原烟爆生产企业腾退土地,重点支持梁山、屏 锦、云龙、回龙建好用好小微企业园。抓精创 新平台、主体和人才培育。建成投用科创中心、 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区展示中心等平台,力 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60家、市级以上 专业研发机构达30个、科技服务机构达30个 法人化研发机构达6个,园区万名从业人员拥 有发明专利数达20件。实施“英才计划” 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梁平创新创业。 突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多样升 级和转型增效。抓优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 多样化升级。丰富商贸消费供给,优化名豪商 圈,提升都梁广场商圈,培育亿联智慧商圈 支持经济行业协会、工商企业举办各类促销活 动和特色产品推介会,提质汽车、住房、家居、 家电等传统消费市场;发展集聚人气商气的高 端业态、总部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新 业态新模式;支持亿联天华电商物流产业园
19 器换人、ERP 改造等智能化改造升级,引导企 业开展国家级、市级两化融合贯标评定,强力 支持企业创建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 支持重啤九厂等酒类企业做大盘强,帮助海螺 水泥、饲料等企业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利用好 原烟爆生产企业腾退土地,重点支持梁山、屏 锦、云龙、回龙建好用好小微企业园。抓精创 新平台、主体和人才培育。建成投用科创中心、 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区展示中心等平台,力 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 60 家、市级以上 专业研发机构达 30 个、科技服务机构达 30 个、 法人化研发机构达 6 个,园区万名从业人员拥 有发明专利数达 20 件。实施“英才计划”, 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梁平创新创业。 突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多样升 级和转型增效。抓优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 多样化升级。丰富商贸消费供给,优化名豪商 圈,提升都梁广场商圈,培育亿联智慧商圈; 支持经济行业协会、工商企业举办各类促销活 动和特色产品推介会,提质汽车、住房、家居、 家电等传统消费市场;发展集聚人气商气的高 端业态、总部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新 业态新模式;支持亿联天华电商物流产业园
发展冷链物流产业。推动旅游业融合发展,在 百里竹海大景区,发展竹海生态康养游;在双 桂田园大景区,打造三峡田园风光游;启动都 梁大剧院、赤牛城文化遗址公园前期工作;支 持蝴蝶谷、滑石寨等全域旅游项目,促进旅游 与农业、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抓好生产性服 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围绕三大制 造业集群强链延链提质科技服务业,锁定龙头 企业产业配套,定点招商、定向发展研究开发、 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 务业和科技中介机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能力,常态化推进银企对接,引导更多金融资 源支小助微 突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乡村振兴综合 示范。聚焦富民乡村产业,发展现代山地特色 高效农业。稳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抓实优质 粮油基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6.35万亩 做好“农业+”文章,以创建国家优质粮油现 代农业产业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 发展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促进农村 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100万头生猪产业 构建“柚、竹、渔、猪”全产业链。全面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0 发展冷链物流产业。推动旅游业融合发展,在 百里竹海大景区,发展竹海生态康养游;在双 桂田园大景区,打造三峡田园风光游;启动都 梁大剧院、赤牛城文化遗址公园前期工作;支 持蝴蝶谷、滑石寨等全域旅游项目,促进旅游 与农业、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抓好生产性服 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围绕三大制 造业集群强链延链提质科技服务业,锁定龙头 企业产业配套,定点招商、定向发展研究开发、 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 务业和科技中介机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能力,常态化推进银企对接,引导更多金融资 源支小助微。 突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乡村振兴综合 示范。聚焦富民乡村产业,发展现代山地特色 高效农业。稳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抓实优质 粮油基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 6.35 万亩。 做好“农业 +”文章,以创建国家优质粮油现 代农业产业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 发展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促进农村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 100 万头生猪产业, 构建“柚、竹、渔、猪”全产业链。全面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建设污水管网15公里,技改升级污水处理厂 (站)6座,场镇、农村居民点生活污水集中 处理率分别达95%、85%。推进“厕所革命” 再改造农村户厕7300户,卫厕普及率达83% 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建设,新建生活垃 圾分类示范村19个。 (三)着力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强劲扩大 有效投资。 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开工梁平至开 江、梁平至开州高速,推动渝宜高速梁平至长 寿段扩能,建成投用渝宜高速龙溪河服务区 抓紧通用航空产业招商,建设达万铁路梁平集 装箱场站,借力万州新田深水港合力打造“铁 公水空”多式联运。积极争取“长垫梁万”“广 大梁忠黔”货运铁路纳入国家铁路规划,加快 梁平至石柱高速前期工作。突出建好重点领域 基础设施。专班推进龙溪河综合治理PP项目 和亚行生态项目,完成全域治污任务。启动赤 牛城环线、瑞丰路等城市干、支线路网建设, 实施国省县道改造及农村联网公路15条135 公里,新建“四好农村路”900公里。竣工左 柏水库,开工龙象寺、银河桥水库,完成团结 水库、备战水库至小沙河河湖连通工程,实施
21 建设污水管网 15 公里,技改升级污水处理厂 (站)6 座,场镇、农村居民点生活污水集中 处理率分别达 95%、85%。推进“厕所革命”, 再改造农村户厕 7300 户,卫厕普及率达 83%。 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建设,新建生活垃 圾分类示范村 19 个。 (三)着力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强劲扩大 有效投资。 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开工梁平至开 江、梁平至开州高速,推动渝宜高速梁平至长 寿段扩能,建成投用渝宜高速龙溪河服务区, 抓紧通用航空产业招商,建设达万铁路梁平集 装箱场站,借力万州新田深水港合力打造“铁 公水空”多式联运。积极争取“长垫梁万”“广 大梁忠黔”货运铁路纳入国家铁路规划,加快 梁平至石柱高速前期工作。突出建好重点领域 基础设施。专班推进龙溪河综合治理 PPP 项目 和亚行生态项目,完成全域治污任务。启动赤 牛城环线、瑞丰路等城市干、支线路网建设, 实施国省县道改造及农村联网公路 15 条 135 公里,新建“四好农村路”900 公里。竣工左 柏水库,开工龙象寺、银河桥水库,完成团结 水库、备战水库至小沙河河湖连通工程,实施
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打造龙溪 河水文化和景观工程。升级改造农村电网153 公里,争取页岩气开采和大型天然气储气项目 落地,推进5G通信技术运用,建设5G基站 300个。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坚持过“紧日子” 集中财力办大事。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地 方政府债券资金,完善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机 制,强化项目库与资金池对接,用好市场化直 接融资手段,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落实新 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加强土地报批、征地 拆迁,有序储备一批土地,保障重点区域、重 点项目用地需求,把好土地出让节奏,抓实出 让收入。持续出清一批长期占地不动的“僵尸 企业”,盘活利用国有闲置土地、仓储、厂房 门市等资产资源。 (四)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现代田园 城市 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深化“三城同创”, 坚持以人为本、顺应自然,注重显山露水,保 护好山脊线、水岸线、天际线,建成干净整洁 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近悦远 来的现代田园城市。高站位规划建设都梁新区。 坚持“多规合一”“三生共融”,科学划定
22 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打造龙溪 河水文化和景观工程。升级改造农村电网 153 公里,争取页岩气开采和大型天然气储气项目 落地,推进 5G 通信技术运用,建设 5G 基站 300 个。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坚持过“紧日子”, 集中财力办大事。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地 方政府债券资金,完善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机 制,强化项目库与资金池对接,用好市场化直 接融资手段,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落实新 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加强土地报批、征地 拆迁,有序储备一批土地,保障重点区域、重 点项目用地需求,把好土地出让节奏,抓实出 让收入。持续出清一批长期占地不动的“僵尸 企业”,盘活利用国有闲置土地、仓储、厂房、 门市等资产资源。 (四)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现代田园 城市。 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深化“三城同创”, 坚持以人为本、顺应自然,注重显山露水,保 护好山脊线、水岸线、天际线,建成干净整洁 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近悦远 来的现代田园城市。高站位规划建设都梁新区。 坚持“多规合一”“三生共融”,科学划定“三
区三线”,编制好全区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建 设“双35”目标,谋深谋实“双50”格局。 全线开工都梁大道、双桂堂互通。精心谋划都 梁中学、幼教集团等项目争获新一轮市政府专 项债券。投用体育馆、游泳馆,妇女儿童医院 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工科技馆、档案馆、水利 博物馆和少儿图书馆。完善双桂湖国家湿地公 园南岸区域功能,续建湖光路等城市绿系通廊。 高品质建成高新区。坚持产城景融合,提速工 业园区向高新区转型,统筹都梁新区同步规划, 补齐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套短板,打造具有梁 平特色、品牌效应、集聚辐射能力的城市功能 区,加速吸引产业和人口,实现生态、生产 生活三生空间有机协调融合。建成中医院园区 分院、双桂汽车站,新建福德学校、高新大道 东段。巧用自然水系打造工业园区沿河生态走 廊和滨河公园,植绿补绿造景。高起点改扩建 城市东部片区。抓细老城“双修”,实施棚改 300户4万平方米,旧改528个小区2.3万余 户200余万平方米,整治违法建筑4.5万平方 米。修复整治兴隆街、西大街等重点区域。新 建一批停车场、综合市场、公厕等配套设施。 启动城市“双水源”供水工程项目,为群众生
23 区三线”,编制好全区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建 设“双 35”目标,谋深谋实“双 50”格局。 全线开工都梁大道、双桂堂互通。精心谋划都 梁中学、幼教集团等项目争获新一轮市政府专 项债券。投用体育馆、游泳馆,妇女儿童医院, 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工科技馆、档案馆、水利 博物馆和少儿图书馆。完善双桂湖国家湿地公 园南岸区域功能,续建湖光路等城市绿系通廊。 高品质建成高新区。坚持产城景融合,提速工 业园区向高新区转型,统筹都梁新区同步规划, 补齐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套短板,打造具有梁 平特色、品牌效应、集聚辐射能力的城市功能 区,加速吸引产业和人口,实现生态、生产、 生活三生空间有机协调融合。建成中医院园区 分院、双桂汽车站,新建福德学校、高新大道 东段。巧用自然水系打造工业园区沿河生态走 廊和滨河公园,植绿补绿造景。高起点改扩建 城市东部片区。抓细老城“双修”,实施棚改 300 户 4 万平方米,旧改 528 个小区 2.3 万余 户 200 余万平方米,整治违法建筑 4.5 万平方 米。修复整治兴隆街、西大街等重点区域。新 建一批停车场、综合市场、公厕等配套设施。 启动城市“双水源”供水工程项目,为群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