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每分功/体表面积 D.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体表面积 18.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哪一项指相当规模明显增高() A.每搏输出量B.心输出量 C.心脏做功量 D.心指数E.射血分数 19.下列关于正常人左心功能曲线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一般情况下充盈压为5~6mmHg B.充盈压12~15mmHg为最适前负荷 C.充盈压15~20mmHg时曲线渐趋平坦D.充盈压高于20mmHg时曲线平坦或 轻度下倾 E.充盈压50mmHg时曲线明显下降 20.左心室做功大于右心室的主要原因是() A.每搏输出量不同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路径长度不同 C.主动脉和肺动脉平均压不同D.左心室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不同 E.左心室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不同 21.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明显下降支的原因是() A.心肌被动张力小B.心肌主动张力大 C.心肌延展性小 D.心交感紧张性支配 E.心腔内始终有血液充盈 22.心室功能曲线表示下列哪两项之间的关系( A.搏出量与心输出量B搏功与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C.搏出量与心率 D搏出量与心室收缩末期容量 E.搏出量与心室收缩末期压力 23.正常的左室舒张末期充盈压变动范围使心室活动处于心功能曲线的() A.最小前负荷段B.上升段C.最适前负荷段D.平坦段 E降支 24.下列哪种物质可使心功能曲线左上移() A.肾上腺素B.H+浓度升高C.乙酰胆碱 D.血管升压素E.腺苷 25.心率过快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是() A.心房收缩期缩短B.等容收缩期缩短C.心室射血期缩短 D.等容舒张期缩短E.心室充盈期缩短 26健康成年人在强体力劳动时,心输出量约可达到( A.5~6L/min B.30L/min C.60L/min D.120L/min E.150L/min
C.每分功/体表面积 D.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体表面积 18.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哪一项指相当规模明显增高( ) A.每搏输出量 B.心输出量 C.心脏做功量 D.心指数 E.射血分数 19.下列关于正常人左心功能曲线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一般情况下充盈压为 5~6mmHg B.充盈压 12~15mmHg 为最适前负荷 C.充盈压 15~20mmHg 时曲线渐趋平坦 D.充盈压高于 20mmHg 时曲线平坦或 轻度下倾 E.充盈压 50mmHg 时曲线明显下降 20.左心室做功大于右心室的主要原因是( ) A.每搏输出量不同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路径长度不同 C.主动脉和肺动脉平均压不同 D.左心室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不同 E.左心室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不同 21.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明显下降支的原因是( ) A.心肌被动张力小 B.心肌主动张力大 C.心肌延展性小 D.心交感紧张性支配 E.心腔内始终有血液充盈 22.心室功能曲线表示下列哪两项之间的关系( ) A.搏出量与心输出量 B.搏功与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C.搏出量与心率 D.搏出量与心室收缩末期容量 E.搏出量与心室收缩末期压力 23.正常的左室舒张末期充盈压变动范围使心室活动处于心功能曲线的( ) A.最小前负荷段 B.上升段 C.最适前负荷段 D.平坦段 E.降支 24.下列哪种物质可使心功能曲线左上移( ) A.肾上腺素 B.H+浓度升高 C.乙酰胆碱 D.血管升压素 E.腺苷 25.心率过快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是( ) A.心房收缩期缩短 B.等容收缩期缩短 C.心室射血期缩短 D.等容舒张期缩短 E.心室充盈期缩短 26.健康成年人在强体力劳动时,心输出量约可达到( ) A.5~6L/min B.30L/min C.60L/min D.120L/min E.150L/min
27.下列哪一项指标可用来反映心脏射血的前负荷() 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C.心室等容舒张期容积 D.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E.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28.人体心室在最适前负荷时,心室充盈压为() A.5~6mmHg B.7~11mmHg C.12~15mmHg D.16~20 mmHg E.20 25mmHg 29在心室最适前负荷和最适初长度时,肌小节的初长度为() A.1.01.2μmB.1.5~2.0umC.2.0~2.2μm D.2.5~3.0umE.3.03.2μm 30.心室射血的后负荷是指() 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C.总外周阻力D.主动脉血压E.中心静脉压 31.心肌收缩呈“全或无特点是因为心肌细胞() A.动作电位时程长B.动作电位有平台 C细胞间有缝隙连接D有自律性E.兴奋传导快 32.心肌收缩能力的增强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 A.增加兴奋时肌浆内Ca2+浓度B.增加肌小节的初长度 C.增加参与收缩的肌纤维数目D.心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E降低主动脉的血压水平 33.当细胞外C2+浓度降低时主要引起心肌() A.收缩增强B.收缩降低C.舒张增快D.舒张减慢E.传导增快 34.下列关于心率的描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安静时为60~100次/分B.新生儿心率较成年人慢 C.女性心率比男性稍快 D.运动员平时心率较慢 E.甲亢妊娠病人心率较快 35.心肌的等长调节是通过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心肌初长度B.肌小节的初长度C.横桥联结的数目 D.心脏收缩能力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36.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
27.下列哪一项指标可用来反映心脏射血的前负荷( ) 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C.心室等容舒张期容积 D.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 E.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28.人体心室在最适前负荷时,心室充盈压为( ) A.5~6mmHg B.7~11mmHg C.12~15mmHg D.16~20mmHg E.20~ 25mmHg 29.在心室最适前负荷和最适初长度时,肌小节的初长度为( ) A.1.0~1.2μm B.1.5~2.0μm C.2.0~2.2μm D.2.5~3.0μm E.3.0~3.2μm 30.心室射血的后负荷是指( ) 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C.总外周阻力 D.主动脉血压 E.中心静脉压 31.心肌收缩呈“全或无”特点是因为心肌细胞( ) A.动作电位时程长 B.动作电位有平台 C.细胞间有缝隙连接 D.有自律性 E.兴奋传导快 32.心肌收缩能力的增强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 ) A.增加兴奋时肌浆内 Ca2+浓度 B.增加肌小节的初长度 C.增加参与收缩的肌纤维数目 D.心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E.降低主动脉的血压水平 33.当细胞外 Ca2+浓度降低时主要引起心肌( ) A.收缩增强 B.收缩降低 C.舒张增快 D.舒张减慢 E.传导增快 34.下列关于心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安静时为 60~100 次/分 B.新生儿心率较成年人慢 C.女性心率比男性稍快 D.运动员平时心率较慢 E.甲亢.妊娠病人心率较快 35.心肌的等长调节是通过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 A.心肌初长度 B.肌小节的初长度 C.横桥联结的数目 D.心脏收缩能力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36.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 )
A.平均动脉压B.心力储备C.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D.心脏收缩能力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37.关于Starling定律(异长自身调节)的叙述,下列哪一英是错误的() A.使回心血量与捕出量平衡B.搏出量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C通过改变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来调节心脏泵血功能 D通过肌小节长度改变来调节心脏泵血功能 E.可以防止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容积发生过久和过度的改变 38.心脏收缩能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因为() A.动脉血压升高B.血流速度加快C.心输出量增加 D.舒张期室内压低E静脉压增高 39.在正常成人,能使心输出量增加的最高心率为() A.180~200次/分B.160~180次/分C.140~160次/分 D.120~140次/分E.100~120次/分 40.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心力储备B.心脏做功量C.射血分数D.心指数E.每分输出量 41.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为功能合胞体B.肌浆网不发达,储钙少 C有效不应期长 D.呈“全或无收缩 E有自律性 42.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静息电位水平B.0期去极化的速度 C超射值的大小 D.平台期的长短 E.阈电位水平 43.心室肌细胞平台期的主要跨膜离子流量( ) ANa+内流.K+外流BNat内流.Ca2+外流 C.Ca2+内流.K+内流 D.Ca2+内流.K+外流E.K+内流.Na+外流 44.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静息电位的水平B.0期去极化的速率 C.平台期的长期 D超射值的大小 E.动作电位时程长短 4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形成去极相的离子流不同B.静息电位水平不同
A.平均动脉压 B.心力储备 C.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D.心脏收缩能力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37.关于 Starling 定律(异长自身调节)的叙述,下列哪一英是错误的( ) A.使回心血量与捕出量平衡 B.搏出量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C.通过改变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来调节心脏泵血功能 D.通过肌小节长度改变来调节心脏泵血功能 E.可以防止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容积发生过久和过度的改变 38.心脏收缩能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因为( ) A.动脉血压升高 B.血流速度加快 C.心输出量增加 D.舒张期室内压低 E.静脉压增高 39.在正常成人,能使心输出量增加的最高心率为( ) A.180~200 次/分 B.160~180 次/分 C.140~160 次/分 D.120~140 次/分 E.100~120 次/分 40.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 A.心力储备 B.心脏做功量 C.射血分数 D.心指数 E.每分输出量 41.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 A.为功能合胞体 B.肌浆网不发达,储钙少 C.有效不应期长 D.呈“全或无”收缩 E.有自律性 42.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A.静息电位水平 B.0 期去极化的速度 C.超射值的大小 D.平台期的长短 E.阈电位水平 43.心室肌细胞平台期的主要跨膜离子流量( ) A.Na+内流.K+外流 B.Na+内流.Ca2+外流 C.Ca2+内流.K+内流 D.Ca2+内流.K+外流 E.K+内流.Na+外流 44.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 A.静息电位的水平 B.0 期去极化的速率 C.平台期的长期 D.超射值的大小 E.动作电位时程长短 4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 A.形成去极相的离子流不同 B.静息电位水平不同
C.形成复极相离子流不同D.超射值不同 E.阈电位不同 4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超射值主要决定于() A.Na+平衡电位水平B.K+平衡电位水平 C.阈电位水平 D.静息电位水平 E.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 47.有关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正确的描述是() A.Ik通道进行性失活是自动除极最重要的原因 B.If电流进行性减弱,这种电流可被铯阻断 C.Na+内流进行性增强,这种电流可被河豚毒阻断 D.L型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受儿茶酚胺调控 E.T型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可被维拉帕米阻断 48.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是由于() A.Ca2+外流B.Ca2+内流C.Na+外流 D.Na+内流E.K+外流 49.心脏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0期除极是由于() A.Na+电导降低B.Na+电导增加C.Ca2+电导增加 D.Ca2+电导降低E.先Na+电导降低后Ca2+电导降低 50.在If电流中最重要的跨膜离子流是() A逐渐衰减的外向K+电流B.逐渐增强的内向Na+电流 C.通过T型Ca2+通道的内向Ca2+电流 D.通过L型Ca2+通道的内向Ca2+电流 E.通过由Ach控制的K+通道的外向K+电流 51.兴奋传导最慢的心肌细胞是() A.心房肌B.浦肯野纤维C.房室交界D.左右束支E.心室肌 52.传导速度最快的心肌细胞是( A.窦房结P细胞B.心房肌C.房室交界 D.浦肯野纤维E.心室肌 53.能降低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有() A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B.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C.阈电位绝对值增大DNa+通道处于备用状态 E.血钾浓度增加 54.心内兴奋传导最易发生阻滞的部位是() A.心房肌B.房室交界C.左.右束支D.浦肯野纤维E.心室肌
C.形成复极相离子流不同 D.超射值不同 E.阈电位不同 4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超射值主要决定于( ) A.Na+平衡电位水平 B.K+平衡电位水平 C.阈电位水平 D.静息电位水平 E.0 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 47.有关窦房结细胞 4 期自动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正确的描述是( ) A.Ik 通道进行性失活是自动除极最重要的原因 B.If 电流进行性减弱,这种电流可被铯阻断 C.Na+内流进行性增强,这种电流可被河豚毒阻断 D.L 型 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受儿茶酚胺调控 E.T 型 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可被维拉帕米阻断 48.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 0 期去极化是由于( ) A.Ca2+外流 B.Ca2+内流 C.Na+外流 D.Na+内流 E.K+外流 49.心脏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 0 期除极是由于( ) A.Na+电导降低 B.Na+电导增加 C.Ca2+电导增加 D.Ca2+电导降低 E.先 Na+电导降低后 Ca2+电导降低 50.在 If 电流中最重要的跨膜离子流是( ) A.逐渐衰减的外向 K+电流 B.逐渐增强的内向 Na+电流 C.通过 T 型 Ca2+通道的内向 Ca2+电流 D.通过 L 型 Ca2+通道的内向 Ca2+电流 E.通过由 Ach 控制的 K+通道的外向 K+电流 51.兴奋传导最慢的心肌细胞是( ) A.心房肌 B.浦肯野纤维 C.房室交界 D.左右束支 E.心室肌 52.传导速度最快的心肌细胞是( ) A.窦房结 P 细胞 B.心房肌 C.房室交界 D.浦肯野纤维 E.心室肌 53.能降低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有( ) A.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B.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C.阈电位绝对值增大 D.Na+通道处于备用状态 E.血钾浓度增加 54.心内兴奋传导最易发生阻滞的部位是( ) A.心房肌 B.房室交界 C.左.右束支 D.浦肯野纤维 E.心室肌
55.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较慢的生理意义在于() A.有利于增强心肌收缩能力B.有利于心房或心室同步收缩 C.有效防止出现期前收缩D.有效避免出现完全强直收缩 E.有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的交替 56.心室肌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延续到( A.收缩期开始B.收缩期中间C.收缩期结束 D.舒张期开始E.舒张期结束 57.心室肌细胞绝对不应期的产生是由于() A.Na+通道处于激活状态B.Na+通道处于备用状态 C.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D.Ca2+通道处于激活状态E.Ca2+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58.心室肌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A.收缩性B.自律性C.传导性 D.兴奋性E.有效不应期长 59.浦肯野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A.收缩性B.自律性C.传导性 D.兴奋性E有效不应期长 60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A.最大复极电位低B.阈电位与最大复极电位差距小 C.0期除极速度慢D.4期自动除极速度快 E.动作电位无明显平台期 61.在相对不应期内刺激心肌,所引发的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A.0期除极快B.时程长C.传导快 D.复极慢 E阈强度大 62.下列哪项不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 A.最大复极电位B.有效不应期C.阈电位 D.4期自动除极速度E.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差距 63.能降低心肌自律性的因素有() A.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B.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减小 C.阈电位水平下移D.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距减小 E.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加快 64.超常期内心肌细胞兴奋性高于正常,所以() A.自动节律性高于正常B.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 C.刺激阈值低于正常D.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
55.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较慢的生理意义在于( ) A.有利于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B.有利于心房或心室同步收缩 C.有效防止出现期前收缩 D.有效避免出现完全强直收缩 E.有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的交替 56.心室肌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延续到( ) A.收缩期开始 B.收缩期中间 C.收缩期结束 D.舒张期开始 E.舒张期结束 57.心室肌细胞绝对不应期的产生是由于( ) A.Na+通道处于激活状态 B.Na+通道处于备用状态 C.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D.Ca2+通道处于激活状态 E.Ca2+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58.心室肌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 A.收缩性 B.自律性 C.传导性 D.兴奋性 E.有效不应期长 59.浦肯野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 A.收缩性 B.自律性 C.传导性 D.兴奋性 E.有效不应期长 60.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 A.最大复极电位低 B.阈电位与最大复极电位差距小 C.0 期除极速度慢 D.4 期自动除极速度快 E.动作电位无明显平台期 61.在相对不应期内刺激心肌,所引发的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 A.0 期除极快 B.时程长 C.传导快 D.复极慢 E.阈强度大 62.下列哪项不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 ) A.最大复极电位 B.有效不应期 C.阈电位 D.4 期自动除极速度 E.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差距 63.能降低心肌自律性的因素有( ) A.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 B.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减小 C.阈电位水平下移 D.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距减小 E.4 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加快 64.超常期内心肌细胞兴奋性高于正常,所以( ) A.自动节律性高于正常 B.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 C.刺激阈值低于正常 D.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