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导言: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就是说,意识经过矛盾发展过程,达到它的现象和本质的同一。而人 们研究、描述、分析意识由现象达到与本质的同一的过程,亦即由现 象到本质的过程的学问就是精神现象学 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由用求体”的方法。“用”指现 象,“体”指本质。中国哲学著作中有所谓“格物穷理”,“物”是现象, “理”是本质,“格物穷理”就有由现象穷究本质的现象学的素朴意义。 同样,“实事求是”也是这个道理,“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即 现象,“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及规律性,即本质,实事求是就是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现象出发,进而达到事物的本质。只是中国哲学 家谈体用关系很少认识到由现象经过矛盾发展达到本质的辩证过程 现象学另一个说法就是从事物在时间内的表现去认识本质。黑格 尔说:“精神必然表现在时间内,而且只要精神还没有掌握住它的纯粹 概念[即本质],它就表现在时间内”①。很明显黑格尔所了解的精神现 象学就是研究表现在时间内的精神现象的科学,亦即研究精神在时间 内力图掌握自己的本质,但尚未达到对自己的概念理解的过程的科 学。这也就规定了精神现象学具有研究精神或意识在时间中的发展史 的性质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格尔所谓现象学,还必须把“现象学”(pher nomenology)与“现象主义”φ phenomenalism)区别开。现象主义是 种主观唯心主义,它把本质与现象割裂开,它只研究现象,不研究 现象所表现的本质,或者根本否认本质、物自体、实体的存在,或者 只承认现象可知,不承认本质可知。休谟、康德、马赫主义者都是现 象主义的代表,也是不可知论的代表。这种以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 论、形而上学为特征的现象主义与黑格尔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上的由 现象认识本质的现象学是有显著区别的 ①《神现象学》,荷夫麦斯特本,第558页
就 是 说 , 意 识 经 过 矛 盾 发 展 过 程 , 达 到 它 的 现 象 和 本 质 的 同 一 。 而 人 们 研 究 、 描 述 、 分 析 意 识 由 现 象 达 到 与 本 质 的 同 一 的 过 程 , 亦 即 由 现 象 到 本 质 的 过 程 的 学 问 就 是 精 神 现 象 学 。 用 中 国 哲 学 的 术 语 来 说 , 这 就 是 “ 由 用 求 体 ” 的 方 法 。 “ 用 ” 指 现 象 , “ 体 ” 指 本 质 。 中 国 哲 学 著 作 中 有 所 谓 “ 格 物 穷 理 ” , “ 物 ” 是 现 象 , “ 理 ” 是 本 质 , “ 格 物 穷 理 ” 就 有 由 现 象 穷 究 本 质 的 现 象 学 的 素 朴 意 义 。 同 样 , “ 实 事 求 是 ” 也 是 这 个 道 理 , “ 实 事 ” 就 是 客 观 存 在 的 事 物 , 即 现 象 , “ 是 ” 就 是 客 观 事 物 内 部 联 系 及 规 律 性 , 即 本 质 , 实 事 求 是 就 是 从 客 观 存 在 的 事 物 的 现 象 出 发 , 进 而 达 到 事 物 的 本 质 。 只 是 中 国 哲 学 家 谈 体 用 关 系 很 少 认 识 到 由 现 象 经 过 矛 盾 发 展 达 到 本 质 的 辩 证 过 程 。 现 象 学 另 一 个 说 法 就 是 从 事 物 在 时 间 内 的 表 现 去 认 识 本 质 。 黑 格 尔 说 : “ 精 神 必 然 表 现 在 时 间 内 , 而 且 只 要 精 神 还 没 有 掌 握 住 它 的 纯 粹 概 念 [ 即 本 质 ] , 它 就 表 现 在 时 间 内 ” ① 。 很 明 显 黑 格 尔 所 了 解 的 精 神 现 象 学 就 是 研 究 表 现 在 时 间 内 的 精 神 现 象 的 科 学 , 亦 即 研 究 精 神 在 时 间 内 力 图 掌 握 自 己 的 本 质 , 但 尚 未 达 到 对 自 己 的 概 念 理 解 的 过 程 的 科 学 。 这 也 就 规 定 了 精 神 现 象 学 具 有 研 究 精 神 或 意 识 在 时 间 中 的 发 展 史 的 性 质 。 为 了 进 一 步 了 解 黑 格 尔 所 谓 现 象 学 , 还 必 须 把 “ 现 象 学 ” ( p h e - n o m e n o l o g y ) 与 “ 现 象 主 义 ” ( p h e n o m e n a l i s m ) 区 别 开 。 现 象 主 义 是 一 种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 它 把 本 质 与 现 象 割 裂 开 , 它 只 研 究 现 象 , 不 研 究 现 象 所 表 现 的 本 质 , 或 者 根 本 否 认 本 质 、 物 自 体 、 实 体 的 存 在 , 或 者 只 承 认 现 象 可 知 , 不 承 认 本 质 可 知 。 休 谟 、 康 德 、 马 赫 主 义 者 都 是 现 象 主 义 的 代 表 , 也 是 不 可 知 论 的 代 表 。 这 种 以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 不 可 知 论 、 形 而 上 学 为 特 征 的 现 象 主 义 与 黑 格 尔 建 立 在 客 观 唯 心 主 义 上 的 由 现 象 认 识 本 质 的 现 象 学 是 有 显 著 区 别 的 。 1 0 译 者 导 言 : 关 于 黑 格 尔 的 《 精 神 现 象 学 》 ① 《 精 神 现 象 学 》 , 荷 夫 麦 斯 特 本 , 第 5 5 8 页
译者导言: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11 此外指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与现代以胡塞尔(. Husserl 1859-1938)为创始人的资产阶级主观唯心主义流派“现象学”的区 别有其现实的意义。首先,胡塞尔的现象学①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他 自称他的现象学为“先验的、现象学的唯心主义”,他认为“现实世界 诚然存在,不过就本质来说,它的存在是相对于先验的主体性,只有 作为先验主体性的意谓和意向的产物它才具有意义”。他的现象学是 马赫派的纯经验说和新康德主义的概念的效准说的杂拌。而黑格尔的 精神现象学则是属于批判发展康德而来的客观唯心主义,区别于“回 到康德”的形而上学方法和不可知论的新康德主义 其次,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先验的,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则是从 经验、从自然意识出发的,故他常自称为“意识的经验学”。而胡塞尔 的现象学则自称为先验的“本质的科学”以与经验的“事实的科学”相 对立。胡塞尔攻击“心理主义”,提倡脱离经验、心理事实的“直观本 质”或“洞见本质”的所谓现象学方法,而黑格尔则把心理学的和历 史的考察与逻辑的发展联系起来。胡塞尔现象学方法有两个方面, 为“本质的还原”,在对象方面排除特殊事实,还原到本质或本质联系, 这就是有普遍性的、不在时空内、不依靠特殊事物的本质或共相。这 些本质或共相是理想的客观的东西,有效准,但据说不同于柏拉图的 理念,没有实在性。一为“先验的还原”。即用淘汰或排除的方法,使 个别意识的主体,去掉一切旧的成见、权威、信念等,还原到所谓 纯意识”,先验意识,或先验自我。用这种先验的纯意识去直观或洞 见那独立、永恒、普遍的本质,就是胡塞尔所谓“直观本质”。(“直 观”这里是动词,意同于“洞见”,亦可译作“直觉”。 第三,胡塞尔的现象学突出的是形而上学的,是反辩证法的、反 本节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的讨论主要根据墨塞尔(A )著《德国现代哲学》 纽约版,第353-364页。凡有引证号的话 这些文章中引来
此 外 指 出 黑 格 尔 的 精 神 现 象 学 与 现 代 以 胡 塞 尔 ( E . H u s s e r l 1 8 5 9 — 1 9 3 8 ) 为 创 始 人 的 资 产 阶 级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流 派 “ 现 象 学 ” 的 区 别 有 其 现 实 的 意 义 。 首 先 , 胡 塞 尔 的 现 象 学 ① 是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的 , 他 自 称 他 的 现 象 学 为 “ 先 验 的 、 现 象 学 的 唯 心 主 义 ” , 他 认 为 “ 现 实 世 界 诚 然 存 在 , 不 过 就 本 质 来 说 , 它 的 存 在 是 相 对 于 先 验 的 主 体 性 , 只 有 作 为 先 验 主 体 性 的 意 谓 和 意 向 的 产 物 它 才 具 有 意 义 ” 。 他 的 现 象 学 是 马 赫 派 的 纯 经 验 说 和 新 康 德 主 义 的 概 念 的 效 准 说 的 杂 拌 。 而 黑 格 尔 的 精 神 现 象 学 则 是 属 于 批 判 发 展 康 德 而 来 的 客 观 唯 心 主 义 , 区 别 于 “ 回 到 康 德 ” 的 形 而 上 学 方 法 和 不 可 知 论 的 新 康 德 主 义 。 其 次 , 胡 塞 尔 的 现 象 学 是 先 验 的 , 而 黑 格 尔 的 精 神 现 象 学 则 是 从 经 验 、 从 自 然 意 识 出 发 的 , 故 他 常 自 称 为 “ 意 识 的 经 验 学 ” 。 而 胡 塞 尔 的 现 象 学 则 自 称 为 先 验 的 “ 本 质 的 科 学 ” 以 与 经 验 的 “ 事 实 的 科 学 ” 相 对 立 。 胡 塞 尔 攻 击 “ 心 理 主 义 ” , 提 倡 脱 离 经 验 、 心 理 事 实 的 “ 直 观 本 质 ” 或 “ 洞 见 本 质 ” 的 所 谓 现 象 学 方 法 , 而 黑 格 尔 则 把 心 理 学 的 和 历 史 的 考 察 与 逻 辑 的 发 展 联 系 起 来 。 胡 塞 尔 现 象 学 方 法 有 两 个 方 面 , 一 为 “ 本 质 的 还 原 ” , 在 对 象 方 面 排 除 特 殊 事 实 , 还 原 到 本 质 或 本 质 联 系 , 这 就 是 有 普 遍 性 的 、 不 在 时 空 内 、 不 依 靠 特 殊 事 物 的 本 质 或 共 相 。 这 些 本 质 或 共 相 是 理 想 的 客 观 的 东 西 , 有 效 准 , 但 据 说 不 同 于 柏 拉 图 的 理 念 , 没 有 实 在 性 。 一 为 “ 先 验 的 还 原 ” 。 即 用 淘 汰 或 排 除 的 方 法 , 使 个 别 意 识 的 主 体 , 去 掉 一 切 旧 的 成 见 、 权 威 、 信 念 等 , 还 原 到 所 谓 “ 纯 意 识 ” , 先 验 意 识 , 或 先 验 自 我 。 用 这 种 先 验 的 纯 意 识 去 直 观 或 洞 见 那 独 立 、 永 恒 、 普 遍 的 本 质 , 就 是 胡 塞 尔 所 谓 “ 直 观 本 质 ” 。 ( “ 直 观 ” 这 里 是 动 词 , 意 同 于 “ 洞 见 ” , 亦 可 译 作 “ 直 觉 ” 。 ) 第 三 , 胡 塞 尔 的 现 象 学 突 出 的 是 形 而 上 学 的 , 是 反 辩 证 法 的 、 反 译 者 导 言 : 关 于 黑 格 尔 的 《 精 神 现 象 学 》 1 1 ① 本 节 关 于 胡 塞 尔 现 象 学 的 讨 论 主 要 根 据 墨 塞 尔 ( A . M e s s e r ) 著 《 德 国 现 代 哲 学 》 , 1 9 3 1 年 , 莱 比 锡 版 , 第 8 9 — 9 4 页 ; 华 伯 尔 ( M . F a r b e r ) 著 : 《 现 象 学 》 一 文 , 见 儒 尼 斯 ( R u n e s ) 主 编 : 《 活 着 的 哲 学 学 派 》 , 1 9 5 6 年 版 , 第 3 0 0 — 3 2 4 页 ; 及 费 尔 姆 ( F e r m ) 编 : 《 哲 学 体 系 史 》 , 1 9 5 0 年 , 纽 约 版 , 第 3 5 3 — 3 6 4 页 。 凡 有 引 证 号 的 话 都 是 从 这 些 文 章 中 引 来
12 译者导言: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对对于事物作历史考察的,与黑格尔对精神现象的辩证的历史的考 察,虽说是从唯心主义出发的考察,正相对立。它是脱离时间、空间、 现象事实而直观本质的形而上学方法与承认现象与本质的统一,通过 现象去把握本质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也是正相反对的。胡塞尔现象 学派的人宣称:“现象学对历史的发展、对任何意义的知识的起源,不 感兴趣”。又称直观本质对于“现实的时间的次序不感兴趣”,对于 现实的经验不感兴趣”。他们认为重要的是研究先验的本质和本质结 构。作为反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方法,现象学派的人认为现象学与几何 学是类似的科学,他们宣称“几何学和现象学都是研究纯粹本质的科 学,不是研究现实存在的科学”。具体举例来说,例如:“一切物体都 是有广延的”、“全体较部分为大”、“知觉必定是对于某物的知觉”、 “判断是没有颜色的”等等所谓“先验的”、“自明的”命题,就是胡塞 尔式的现象学用直观本质的方法所得来的命题 胡塞尔所谓现象学其实不是现象学,应该说是“先验的本质学”, 或者说“直观本质之学”。他所谓“现象”不是在时空中的自然现象, 或意识现象,因为他反对心理主义和以“自然态度”来观察事物,他 所谓“现象”是加引号的“现象”,是把自然和心理事实或现象加以抽 象化,使脱离时空作为先验意识所直观的对象。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是要考察世界精神或绝对精神在时间中的显现阶段或形态,而胡塞尔 的现象学是要使事物脱离时空,而先验地直观其本质 所以一般讲胡塞尔现象学的人和讲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人很少 把两者加以对比或联系起来看。不过胡塞尔的现象学派是帝国主义时 期有相当大且有广泛影响的反动学派,其内容也相当复杂。特别是现 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的另一个流派—一存在主义也受过现象学派很大 的影响。有许多存在主义者和新黑格尔主义者都企图把存在主义与黑 格尔主义结合起来以反对马克思主义。混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与胡 塞尔的现象学,亦即混淆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的、贯穿着辩证法的精
对 对 于 事 物 作 历 史 考 察 的 , 与 黑 格 尔 对 精 神 现 象 的 辩 证 的 历 史 的 考 察 , 虽 说 是 从 唯 心 主 义 出 发 的 考 察 , 正 相 对 立 。 它 是 脱 离 时 间 、 空 间 、 现 象 事 实 而 直 观 本 质 的 形 而 上 学 方 法 与 承 认 现 象 与 本 质 的 统 一 , 通 过 现 象 去 把 握 本 质 的 黑 格 尔 的 精 神 现 象 学 也 是 正 相 反 对 的 。 胡 塞 尔 现 象 学 派 的 人 宣 称 : “ 现 象 学 对 历 史 的 发 展 、 对 任 何 意 义 的 知 识 的 起 源 , 不 感 兴 趣 ” 。 又 称 直 观 本 质 对 于 “ 现 实 的 时 间 的 次 序 不 感 兴 趣 ” , 对 于 “ 现 实 的 经 验 不 感 兴 趣 ” 。 他 们 认 为 重 要 的 是 研 究 先 验 的 本 质 和 本 质 结 构 。 作 为 反 辩 证 法 的 形 而 上 学 方 法 , 现 象 学 派 的 人 认 为 现 象 学 与 几 何 学 是 类 似 的 科 学 , 他 们 宣 称 “ 几 何 学 和 现 象 学 都 是 研 究 纯 粹 本 质 的 科 学 , 不 是 研 究 现 实 存 在 的 科 学 ” 。 具 体 举 例 来 说 , 例 如 : “ 一 切 物 体 都 是 有 广 延 的 ” 、 “ 全 体 较 部 分 为 大 ” 、 “ 知 觉 必 定 是 对 于 某 物 的 知 觉 ” 、 “ 判 断 是 没 有 颜 色 的 ” 等 等 所 谓 “ 先 验 的 ” 、 “ 自 明 的 ” 命 题 , 就 是 胡 塞 尔 式 的 现 象 学 用 直 观 本 质 的 方 法 所 得 来 的 命 题 。 胡 塞 尔 所 谓 现 象 学 其 实 不 是 现 象 学 , 应 该 说 是 “ 先 验 的 本 质 学 ” , 或 者 说 “ 直 观 本 质 之 学 ” 。 他 所 谓 “ 现 象 ” 不 是 在 时 空 中 的 自 然 现 象 , 或 意 识 现 象 , 因 为 他 反 对 心 理 主 义 和 以 “ 自 然 态 度 ” 来 观 察 事 物 , 他 所 谓 “ 现 象 ” 是 加 引 号 的 “ 现 象 ” , 是 把 自 然 和 心 理 事 实 或 现 象 加 以 抽 象 化 , 使 脱 离 时 空 作 为 先 验 意 识 所 直 观 的 对 象 。 黑 格 尔 的 精 神 现 象 学 是 要 考 察 世 界 精 神 或 绝 对 精 神 在 时 间 中 的 显 现 阶 段 或 形 态 , 而 胡 塞 尔 的 现 象 学 是 要 使 事 物 脱 离 时 空 , 而 先 验 地 直 观 其 本 质 。 所 以 一 般 讲 胡 塞 尔 现 象 学 的 人 和 讲 黑 格 尔 精 神 现 象 学 的 人 很 少 把 两 者 加 以 对 比 或 联 系 起 来 看 。 不 过 胡 塞 尔 的 现 象 学 派 是 帝 国 主 义 时 期 有 相 当 大 且 有 广 泛 影 响 的 反 动 学 派 , 其 内 容 也 相 当 复 杂 。 特 别 是 现 代 资 产 阶 级 哲 学 中 的 另 一 个 流 派 — — 存 在 主 义 也 受 过 现 象 学 派 很 大 的 影 响 。 有 许 多 存 在 主 义 者 和 新 黑 格 尔 主 义 者 都 企 图 把 存 在 主 义 与 黑 格 尔 主 义 结 合 起 来 以 反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 混 淆 黑 格 尔 的 精 神 现 象 学 与 胡 塞 尔 的 现 象 学 , 亦 即 混 淆 从 客 观 唯 心 主 义 出 发 的 、 贯 穿 着 辩 证 法 的 精 1 2 译 者 导 言 : 关 于 黑 格 尔 的 《 精 神 现 象 学 》
译者导言: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神现象学和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的、以先验的、形而上学方法为特征 的现象学的企图,已逐渐出现。例如西德的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希林 (Th. Haering),他在第三届黑格尔会议中所宣读的《精神现象学产生 》一文中,即认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只是某种预备性的东西。它 的本质只包含一种接近于胡塞尔意义的对于精神的直观本质”。(转引 自卢卡奇《青年黑格尔》,第515页)我们希望上面这一番关于胡塞尔 现象学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差别的考察,有助于驳斥希林这种混淆 两种根本不相同的现象学的荒谬企图 ∈三)现象学作为逻辑学的导言 前面已经提到,黑格尔最初把“精神现象学”当作他所谓“科学 体系”的第一部分,并且提到现象学对形而上学或逻辑学来说有其准 备性或导言性的特点,这是黑格尔与康德对现象学的一个共同了解。 因为以研究现象为对象的现象学和以研究本体、本质、实在为对象的 逻辑学或形而上学对比起来,当然前者只应是引导到后者的导言或准 备。在《精神现象学》初出版时,黑格尔于1807年5月1日给谢林的 信中,首先提到这书“作为第一部分,真正讲来只是导言”。不过,在 黑格尔看来,他的“精神现象学”作为准备性或导言性的科学本身也 就是一门科学,本身还可以成为完整的体系。黑格尔曾明白说过:“这 条到达科学的道路本身己经就是科学”这正如学习游泳的过程已经就 是游泳。黑格尔反对象康德那样,把现象学仅仅作为准备或导言,而 不能作为逐渐达到本质、真理或绝对知识的阶梯。就“精神现象学”是 “达到科学的道路”而言,它具有导言的性质,就“精神现象学”“本 身已经就是科学”而言,它自己就是具有逻辑性、科学性的体系,而 且是这个“科学体系”的第一部。这是黑格尔从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出 发,本质即表现在现象之中,通过现象的认识即可把握本质。所以现 象学既是逻辑学的导言,它自身也是一个科学体系和科学体系的一部
神 现 象 学 和 从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出 发 的 、 以 先 验 的 、 形 而 上 学 方 法 为 特 征 的 现 象 学 的 企 图 , 已 逐 渐 出 现 。 例 如 西 德 的 新 黑 格 尔 主 义 哲 学 家 希 林 ( T h . H a e r i n g ) , 他 在 第 三 届 黑 格 尔 会 议 中 所 宣 读 的 《 精 神 现 象 学 产 生 史 》 一 文 中 , 即 认 为 黑 格 尔 的 “ 精 神 现 象 学 只 是 某 种 预 备 性 的 东 西 。 它 的 本 质 只 包 含 一 种 接 近 于 胡 塞 尔 意 义 的 对 于 精 神 的 直 观 本 质 ” 。 ( 转 引 自 卢 卡 奇 《 青 年 黑 格 尔 》 , 第 5 1 5 页 ) 我 们 希 望 上 面 这 一 番 关 于 胡 塞 尔 现 象 学 与 黑 格 尔 精 神 现 象 学 的 差 别 的 考 察 , 有 助 于 驳 斥 希 林 这 种 混 淆 两 种 根 本 不 相 同 的 现 象 学 的 荒 谬 企 图 。 ( 三 ) 现 象 学 作 为 逻 辑 学 的 导 言 前 面 已 经 提 到 , 黑 格 尔 最 初 把 “ 精 神 现 象 学 ” 当 作 他 所 谓 “ 科 学 体 系 ” 的 第 一 部 分 , 并 且 提 到 现 象 学 对 形 而 上 学 或 逻 辑 学 来 说 有 其 准 备 性 或 导 言 性 的 特 点 , 这 是 黑 格 尔 与 康 德 对 现 象 学 的 一 个 共 同 了 解 。 因 为 以 研 究 现 象 为 对 象 的 现 象 学 和 以 研 究 本 体 、 本 质 、 实 在 为 对 象 的 逻 辑 学 或 形 而 上 学 对 比 起 来 , 当 然 前 者 只 应 是 引 导 到 后 者 的 导 言 或 准 备 。 在 《 精 神 现 象 学 》 初 出 版 时 , 黑 格 尔 于 1 8 0 7 年 5 月 1 日 给 谢 林 的 信 中 , 首 先 提 到 这 书 “ 作 为 第 一 部 分 , 真 正 讲 来 只 是 导 言 ” 。 不 过 , 在 黑 格 尔 看 来 , 他 的 “ 精 神 现 象 学 ” 作 为 准 备 性 或 导 言 性 的 科 学 本 身 也 就 是 一 门 科 学 , 本 身 还 可 以 成 为 完 整 的 体 系 。 黑 格 尔 曾 明 白 说 过 : “ 这 条 到 达 科 学 的 · 道 · 路 · 本 · 身 已 经 就 是 · 科 · 学 ” 这 正 如 学 习 游 泳 的 过 程 已 经 就 是 游 泳 。 黑 格 尔 反 对 象 康 德 那 样 , 把 现 象 学 仅 仅 作 为 准 备 或 导 言 , 而 不 能 作 为 逐 渐 达 到 本 质 、 真 理 或 绝 对 知 识 的 阶 梯 。 就 “ 精 神 现 象 学 ” 是 “ 达 到 科 学 的 道 路 ” 而 言 , 它 具 有 导 言 的 性 质 , 就 “ 精 神 现 象 学 ” “ 本 身 已 经 就 是 科 学 ” 而 言 , 它 自 己 就 是 具 有 逻 辑 性 、 科 学 性 的 体 系 , 而 且 是 这 个 “ 科 学 体 系 ” 的 第 一 部 。 这 是 黑 格 尔 从 现 象 与 本 质 的 统 一 出 发 , 本 质 即 表 现 在 现 象 之 中 , 通 过 现 象 的 认 识 即 可 把 握 本 质 。 所 以 现 象 学 既 是 逻 辑 学 的 导 言 , 它 自 身 也 是 一 个 科 学 体 系 和 科 学 体 系 的 一 部 译 者 导 言 : 关 于 黑 格 尔 的 《 精 神 现 象 学 》 1 3
14 译者导言: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论证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一方面由最低级的知识即普 通感性知识达到绝对知识或真正的哲学知识时,这“最初的知识必须 经历一段艰苦而漫长的道路”;另一方面认识的“个体却又有权要求科 学至少给他提供达到这种立足点所用的梯子”。这里所说的“立足点” 就是指科学的立足点、绝对知识而言。“精神现象学”之所以具有导言 或入门的性质,就因为它的任务是提供一把“梯子”以引导那最初知 识、普通常识或一般求知的人通过艰苦而漫长的道路,逐渐达到科学 的立足点、达到绝对知识。现象学只是指出由低级知识达到绝对知识 的矛盾发展过程,并且把“绝对知识”作为精神的一个现象、一种形 态加以描述,而“逻辑学”则把“绝对知识”当作系统研究的唯一对 象。在这意义下,故可以说精神现象学是逻辑学的导言。 精神现象学”可以当作逻辑的导言来看,黑格尔在《小逻辑》中 尤其有明白提示。他说:“在我的《精神现象学》一书里,我是采取这 样的进程,我从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直接意识开首,进而从直 接意识的矛盾进展逐步发展以达到哲学的观点,完全从意识矛盾进展 的历程以指示哲学观点的必然性。(也就因为这个缘故,当那书出版的 时候,我把它认作科学体系的第一部分。)……因为哲学的观点本身即 是最丰富最具体的观点,乃是经过许多历程而达到的结果。所以哲学 知识须以意识的许多具体的形态,如道德、伦理、艺术、宗教等为前 提”①。很清楚,这里所说的“哲学观点”、“哲学知识”就是精神现象 学中最后最高阶段那种“绝对知识”。而哲学观点或绝对知识是从直接 意识的辩证发展逐渐地必然地达到的,而且“须以意识的许多具体的 形态,如道德、伦理、艺术、宗教等为前提。这就表明精神现象学何 以是他所建立的“科学体系”(实即“哲学体系”亦即《哲学全书》的 ①《小逻辑》,中文版,第103-104页
分 。 黑 格 尔 论 证 认 识 是 一 个 发 展 的 过 程 。 一 方 面 由 最 低 级 的 知 识 即 普 通 感 性 知 识 达 到 绝 对 知 识 或 真 正 的 哲 学 知 识 时 , 这 “ 最 初 的 知 识 必 须 经 历 一 段 艰 苦 而 漫 长 的 道 路 ” ; 另 一 方 面 认 识 的 “ 个 体 却 又 有 权 要 求 科 学 至 少 给 他 提 供 达 到 这 种 立 足 点 所 用 的 梯 子 ” 。 这 里 所 说 的 “ 立 足 点 ” 就 是 指 科 学 的 立 足 点 、 绝 对 知 识 而 言 。 “ 精 神 现 象 学 ” 之 所 以 具 有 导 言 或 入 门 的 性 质 , 就 因 为 它 的 任 务 是 提 供 一 把 “ 梯 子 ” 以 引 导 那 最 初 知 识 、 普 通 常 识 或 一 般 求 知 的 人 通 过 艰 苦 而 漫 长 的 道 路 , 逐 渐 达 到 科 学 的 立 足 点 、 达 到 绝 对 知 识 。 现 象 学 只 是 指 出 由 低 级 知 识 达 到 绝 对 知 识 的 矛 盾 发 展 过 程 , 并 且 把 “ 绝 对 知 识 ” 作 为 精 神 的 一 个 现 象 、 一 种 形 态 加 以 描 述 , 而 “ 逻 辑 学 ” 则 把 “ 绝 对 知 识 ” 当 作 系 统 研 究 的 唯 一 对 象 。 在 这 意 义 下 , 故 可 以 说 精 神 现 象 学 是 逻 辑 学 的 导 言 。 “ 精 神 现 象 学 ” 可 以 当 作 逻 辑 的 导 言 来 看 , 黑 格 尔 在 《 小 逻 辑 》 中 尤 其 有 明 白 提 示 。 他 说 : “ 在 我 的 《 精 神 现 象 学 》 一 书 里 , 我 是 采 取 这 样 的 进 程 , 我 从 最 初 、 最 简 单 的 精 神 现 象 , 直 接 意 识 开 首 , 进 而 从 直 接 意 识 的 矛 盾 进 展 逐 步 发 展 以 达 到 哲 学 的 观 点 , 完 全 从 意 识 矛 盾 进 展 的 历 程 以 指 示 哲 学 观 点 的 必 然 性 。 ( 也 就 因 为 这 个 缘 故 , 当 那 书 出 版 的 时 候 , 我 把 它 认 作 科 学 体 系 的 第 一 部 分 。 ) … … 因 为 哲 学 的 观 点 本 身 即 是 最 丰 富 最 具 体 的 观 点 , 乃 是 经 过 许 多 历 程 而 达 到 的 结 果 。 所 以 哲 学 知 识 须 以 意 识 的 许 多 具 体 的 形 态 , 如 道 德 、 伦 理 、 艺 术 、 宗 教 等 为 前 提 ” ① 。 很 清 楚 , 这 里 所 说 的 “ 哲 学 观 点 ” 、 “ 哲 学 知 识 ” 就 是 精 神 现 象 学 中 最 后 最 高 阶 段 那 种 “ 绝 对 知 识 ” 。 而 哲 学 观 点 或 绝 对 知 识 是 从 直 接 意 识 的 辩 证 发 展 逐 渐 地 必 然 地 达 到 的 , 而 且 “ 须 以 意 识 的 许 多 具 体 的 形 态 , 如 道 德 、 伦 理 、 艺 术 、 宗 教 等 为 前 提 。 这 就 表 明 精 神 现 象 学 何 以 是 他 所 建 立 的 “ 科 学 体 系 ” ( 实 即 “ 哲 学 体 系 ” 亦 即 《 哲 学 全 书 》 的 1 4 译 者 导 言 : 关 于 黑 格 尔 的 《 精 神 现 象 学 》 ① 《 小 逻 辑 》 , 中 文 版 , 第 1 0 3 — 1 0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