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试题·语文 题号 总分 (一)(二)(三) (四) (一)(二) 得分 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3、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童稚携壶浆 (白居易《观刈麦》)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体现诗人是骑马游春的句子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写出诗人面对人事变迁的怅惘 心情的句子 7、柳永《凤栖梧》一词中,表明作者志向、点睛之笔的句子 8、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历史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9、四季可以说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宠儿,他们借对四季景物的描摹来表达自己独特感情。请 你从古诗中,选出你最喜爱描写秋天景色连续两句诗句,并标明作者或出处 诗句 作者或出处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2009—2010 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试题·语文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一、阅读(60 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 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3、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4、__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 (白居易《观刈麦》)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体现诗人是骑马游春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写出诗人面对人事变迁的怅惘 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7、柳永《凤栖梧》一词中,表明作者志向、点睛之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8、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历史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9、四季可以说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宠儿,他们借对四季景物的描摹来表达自己独特感情。请 你从古诗中,选出你最喜爱描写秋天景色连续两句诗句,并标明作者或出处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或出处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 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10、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文章出自我国古代的历史著作 分)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形貌昳丽( ②臣之妻私臣( ③齐地方千里( ④期年之后( 12、从邹忌和徐公比美的整个过程来看,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13、古人说“文死谏,武死战”,批评国君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却也是臣子的责任和荣耀 上文中的邹忌批评齐威王“王之蔽甚矣”,齐威王却君心大悦曰“善”,邹忌是用什么 样的方式劝说齐威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3分) 14、上文结尾是作者的一句议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请你说说什么是“战胜于朝廷”? (2分)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 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10、这篇文章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文章出自我国古代的历史著作《____________》。 (1 分)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 ①形貌昳丽.. ( ) ②臣之妻私.臣( ) ③齐地方.千里( ) ④期年..之后 ( ) 12、从邹忌和徐公比美的整个过程来看,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分) 13、古人说“文死谏,武死战”,批评国君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却也是臣子的责任和荣耀。 上文中的邹忌批评齐威王“王之蔽甚矣”,齐威王却君心大悦曰“善”,邹忌是用什么 样的方式劝说齐威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3 分) 14、上文结尾是作者的一句议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请你说说什么是“战胜于朝廷”? (2 分)
(乙)阅读《管宁割席》,回答问题。(5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 同席读 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宁读如故( ②又尝同席读书 16、细读全文,简要分析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管、华两人品格的高低和优劣?(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最美的眼神 马德 ①一所重点中学百年校庆时,恰逢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李老八十寿辰。李老师一生极富传 奇色彩,他所教过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蜚声海内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IT 精英。是什么原因使李老师桃李满天下呢?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之际,把这个迷底揭开。 ②于是,学校给李老教过的学生发出一份问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李老师的哪些方 面最让他们满意。五花八门的答案很快反馈回来,有人认为是他渊博的学识,有人认为是他 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有人认为是他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有的学生说喜欢他营造的课堂氛 围:有的学生干脆说,李老师的翩翩风度是他们最满意的。 ③然而,学校对这此答案并不满意。在学校看来,这些闪光之处,也可能是其他老师所 具有的,并没有代表性。仓促之中,学校在众多的学生中,选出100位最有成就的人。学校 认为这100位学生的成功,肯定或多或少受到了李老师的影响。为了得出较为一致的答案, 这次的问题很简单:你认为,李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 ④答案很快就以传真、电话、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了回来。出乎预料的是,这次的答案 居然惊人的一致,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李老师给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⑤这下轮到组织者为难了,本来他们打算通过这种问卷的形式揭秘李老师,同时把得到 的答案,作为学校的传家宝流传下去:然而“眼神”这个答案非但没能起到揭秘的效果,反
(乙)阅读《管宁割席》,回答问题。(5 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 同席读 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 分) ①宁读如故.( ) ②又尝.同席读书( ) 16、细读全文,简要分析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管、华两人品格的高低和优劣?(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 最美的眼神 马德 ①一所重点中学百年校庆时,恰逢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李老八十寿辰。李老师一生极富传 奇色彩,他所教过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蜚声海内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 IT 精英。是什么原因使李老师桃李满天下呢?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之际,把这个迷底揭开。 ②于是,学校给李老教过的学生发出一份问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李老师的哪些方 面最让他们满意。五花八门的答案很快反馈回来,有人认为是他渊博的学识,有人认为是他 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有人认为是他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有的学生说喜欢他营造的课堂氛 围;有的学生干脆说,李老师的翩翩风度是他们最满意的。 ③然而,学校对这此答案并不满意。在学校看来,这些闪光之处,也可能是其他老师所 具有的,并没有代表性。仓促之中,学校在众多的学生中,选出 100 位最有成就的人。学校 认为这 100 位学生的成功,肯定或多或少受到了李老师的影响。为了得出较为一致的答案, 这次的问题很简单:你认为,李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 ④答案很快就以传真、电话、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了回来。出乎预料的是,这次的答案 居然惊人的一致,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李老师给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⑤这下轮到组织者为难了,本来他们打算通过这种问卷的形式揭秘李老师,同时把得到 的答案,作为学校的传家宝流传下去;然而“眼神”这个答案非但没能起到揭秘的效果,反
而使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了 ⑥百年校庆的日子很快到来了。庆祝大会隆重地举行,校长讲完话后,便是各界名流的 致辞。一位知名教授上台,先向端坐在中央的李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今天我有 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聚一堂,首先得感谢李老师。我刚上这所中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差, 说实话,那时我已经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正是李老师,把我从困难中拯救了出来。此前母校 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李老师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他那会说话的眼神 是的,那时候,同学看不起我,父母对我也失去了信心,然而李老师的眼神中流动着鼓励和 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我自卑和沮丧的心。我就是从他的眼神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力 量,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另一位学者致辞的时候,笑着说:“上中学的时候,我最讨 厌老师偏袒,比如偏袒成绩好的,偏袒女生,因为讨厌老师,导致我很厌学。李老师公正无 私的心底,像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洁净、透明,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种公正的力 量,使我的心也变得晴朗起来……” ⑦后来上台的学生中,大凡李老师教过的,无一例外地谈到了李老师的眼神。有的认为, 李老师的眼神在严肃中传递着爱意;有人认为李老师的眼神在安静中透着温和:有的同学认 为李老师的眼神中蕴满父亲般的慈祥;有的同学认为李老师眼神就是一条汨汨流淌着的河 流,在不断地荡涤着人的心灵 ⑧事实上,大会开到这里已经非常成功了,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最后,有一位50多岁 的教师在事先没被邀请的情况下,走上了大会的主席台。他说:“我也是李老师的一名学生, 而且在一所中学也教了二十几年的书。我一直有一个心意,就是想让自己也像李老师一样, 把最美的眼神传递给学生。开始的时候,我总不能做好,后来我渐渐发现,能够传递这样美 的眼神的人,需要并不多,就是你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 生长出最有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 ⑨他讲完之后,台下顿时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 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那一天,学校得到了他们最想要的答案。 1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蜚声( )②反馈( )③偏袒( )④荡涤( 19、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有人认为李老师眼神就是一条汨汨流淌着的河流,在不断地荡涤着人的心灵·
而使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了。 ⑥百年校庆的日子很快到来了。庆祝大会隆重地举行,校长讲完话后,便是各界名流的 致辞。一位知名教授上台,先向端坐在中央的李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今天我有 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聚一堂,首先得感谢李老师。我刚上这所中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差, 说实话,那时我已经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正是李老师,把我从困难中拯救了出来。此前母校 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李老师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他那会说话的眼神。 是的,那时候,同学看不起我,父母对我也失去了信心,然而李老师的眼神中流动着鼓励和 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我自卑和沮丧的心。我就是从他的眼神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力 量,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另一位学者致辞的时候,笑着说:“上中学的时候,我最讨 厌老师偏袒,比如偏袒成绩好的,偏袒女生,因为讨厌老师,导致我很厌学。李老师公正无 私的心底,像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洁净、透明,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种公正的力 量,使我的心也变得晴朗起来……” ⑦后来上台的学生中,大凡李老师教过的,无一例外地谈到了李老师的眼神。有的认为, 李老师的眼神在严肃中传递着爱意;有人认为李老师的眼神在安静中透着温和;有的同学认 为李老师的眼神中蕴满父亲般的慈祥;有的同学认为李老师眼神就是一条汨汨流淌着的河 流,在不断地荡涤着人的心灵…… ⑧事实上,大会开到这里已经非常成功了,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最后,有一位 50 多岁 的教师在事先没被邀请的情况下,走上了大会的主席台。他说:“我也是李老师的一名学生, 而且在一所中学也教了二十几年的书。我一直有一个心意,就是想让自己也像李老师一样, 把最美的眼神传递给学生。开始的时候,我总不能做好,后来我渐渐发现,能够传递这样美 的眼神的人,需要并不多,就是你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 生长出最有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 ⑨他讲完之后,台下顿时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 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那一天,学校得到了他们最想要的答案。 1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 分) ①蜚.声( ) ②反馈.( ) ③偏袒.( ) ④荡涤.( ) 19、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 有人认为李老师眼神就是一条汨汨流淌着的河流,在不断地荡涤..着人的心灵……
20、学校寻求他们最想要的答案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加以概括。(4分) 21、李老师的眼神为什么是最美的?李老师眼神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2、如果没有第⑧段,文章也很完整。那么,这一段还有没有必要?为什么?(4分) 23、在塑造李老师形象时,本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学校寻求他们最想要的答案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加以概括。(4 分) 21、李老师的眼神为什么是最美的?李老师眼神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 22、如果没有第⑧段,文章也很完整。那么,这一段还有没有必要?为什么?(4 分) 23、在塑造李老师形象时,本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