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陶湖中学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 得分: 、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畸形(q1) 诘责(j1) 文绉绉(zhou) 眼翳(yi) B.胡髭(zi) 黝黑(yu) 庶祖母(shu) 脊背(j) C.杀戮(ld) 散佚(yi) 鞠躬(j) 羁留(j) 绯红(fei) 踌躇(chu) 黝黑(ybu) 眷恋(juan)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雷霆犀利苍汇忏悔 B.撮合稽手臆想心扉 蜿蜒呻吟胆却虐待 D.鞭挞凛冽皓月消释 3.请你给“卒”加上恰当的偏旁,填在下面句子适当的括号内(3分) 他走在学校花园的小径上,垂柳的嫩叶青()欲滴,各色的花争奇斗艳, 荟()一园。他蹲下身,用手抚弄着一棵被脚碾()叶子的小草,眼前 仿佛出现了王老师憔()的面容,他为教育工作鞠躬尽(),耗尽了 生 4.依照画线句子的格式,再写两个句子(2分) 生活中处处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 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 美是 5.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历史人物(2分) 卧薪尝胆 完璧归赵( 纸上谈兵 闻鸡起舞( 6.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雕塑家()、文学家( 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 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 不衰。(3分)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实践证明,决定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的原因,关键在于其勤奋 的程度
1 长丰县陶湖中学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总分 100 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畸.形(qí)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B.胡髭.(zì) 黝.黑(yǒu) 庶.祖母(shù) 脊.背(jí) C.杀戮.(lù) 散佚.(yì) 鞠.躬(jū) 羁.留(jī) D.绯.红(fēi) 踌.躇(chú) 黝.黑(yǒu) 眷.恋(juàn)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2 分) A.雷霆 犀利 苍汒 忏悔 B.撮合 稽手 臆想 心扉 C.蜿蜒 呻吟 胆却 虐待 D.鞭挞 凛冽 皓月 消释 3.请你给“卒”加上恰当的偏旁,填在下面句子适当的括号内(3 分) 他走在学校花园的小径上,垂柳的嫩叶青( )欲滴,各色的花争奇斗艳, 荟( )一园。他蹲下身,用手抚弄着一棵被脚碾( )叶子的小草,眼前 仿佛出现了王老师憔( )的面容,他为教育工作鞠躬尽( ),耗尽了一 生。 4.依照画线句子的格式,再写两个句子(2 分) 生活中处处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 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________________;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历史人物(2 分) 卧薪尝胆( ) 完璧归赵( ) 纸上谈兵( ) 闻鸡起舞( ) 6.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 )、雕塑家( )、文学家( ) 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 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 不衰。(3 分)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实践证明,决定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的原因,关键在于其勤奋 的程度
B.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雨林很是有些幽深,我想晚上走在这里一定很吓人的 8.在古诗词中有许多吟咏“日”、“月”的诗词名句,请把你积累的名句写下 面的横线上。(每个写连续的两句)(2分) ①咏日的诗词名句 ②咏月的诗词名句 9.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同学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 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2分)() A.喂!你是谁?我找张小红。B.喂!我要找张小红。 C.您好!请找张小红接电话。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0.星期天,肖林到济北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 济北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肖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 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 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分) 二、阅读理解(48) (一)藤野先生选段(14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 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 制帽的顶上髙髙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 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 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 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 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 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 里的还有一个我
2 B.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雨林很是有些幽深,我想晚上走在这里一定很吓人的。 8.在古诗词中有许多吟咏“日”、“月”的诗词名句,请把你积累的名句写下 面的横线上。(每个写连续的两句)(2 分) ○1 咏日的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咏月的诗词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同学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 一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2 分)( ) A.喂!你是谁?我找张小红。 B.喂!我要找张小红。 C.您好!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10.星期天,肖林到济北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 济北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肖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 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 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 分) 二、阅读理解(48) (一)藤野先生选段(14 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 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 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 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 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 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 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 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 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 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一呜 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 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1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前两段的主要内 容 。(1分) 1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意思是 ,表现 了作者 之情。(2分) 1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中的“当然”含有作者 之情。(1分) 14.下列对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被动地观看枪毙中国人实在是自己遭到的一种不幸和厄运。 B.作者在幻灯片里看到了中国人的不幸与命运。 C.作者在幻灯片里看到了被枪毙的那个中国人的命运 D.学生们在课堂上观看幻灯片是一种不幸的命运。 15.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他们”分别指 (2分) 16.“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我” 为什么听得刺耳?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7.“呜呼,无法可想!”句后的感叹号传达出怎样的感情?(1分) 18.“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话中,变化前的意见是: 变化后的意见是: 使意见变化的原因是 分 (二)、打春(20分) ①打春,就是立春。 ②立春,是春回大地的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再没有比立春更让人这么喜 气洋洋的了。立春带着温暖不声不响就扑进了千山万水,融入了千家万户。风变 柔了,柔得像婴儿那绵绵的嫩手,拍打到哪儿,哪儿就有甜甜的声响;雨 ;天变暖了,暖得屋外也像是农家冬 日里烧热的大炕,娃儿们吆三喝四地翻跟斗,蹦高高。不光娃儿们乐,苏醒了的 3
3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 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 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 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1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前两段的主要内 容。 。(1 分) 1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 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2 分) 1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中的“当然”含有作者________ 之情。(1 分) 14.下列对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作者被动地观看枪毙中国人实在是自己遭到的一种不幸和厄运。 B.作者在幻灯片里看到了中国人的不幸与命运。 C.作者在幻灯片里看到了被枪毙的那个中国人的命运。 D.学生们在课堂上观看幻灯片是一种不幸的命运。 15.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他们”分别指: ; 。 (2 分) 16.“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我” 为什么听得刺耳?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7.“呜呼,无法可想!”句后的感叹号传达出怎样的感情?(1 分) 18.“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话中,变化前的意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后的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意见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3 分) (二)、打春(20 分) ○1 打春,就是立春。 ○2 立春,是春回大地的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再没有比立春更让人这么喜 气洋洋的了。立春带着温暖不声不响就扑进了千山万水,融入了千家万户。风变 柔了,柔得像婴儿那绵绵的嫩手,拍打到哪儿,哪儿就有甜甜的声响;雨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变暖了,暖得屋外也像是农家冬 日里烧热的大炕,娃儿们吆三喝四地翻跟斗,蹦高高。不光娃儿们乐,苏醒了的
青蛙也乐,乐得亮开嗓子唱上了。青蛙一唱,燕子就上场了,在天地间上下起 舞……春天真好! ③真好的春天,是从立春开的头、起的步。可为啥咱那父老乡亲要把立春喊 成打春!乍一听,弄得人心里怪别扭的。打,打架、打闹、打仗……为啥要把 个慈眉善眼的春天和这么个“打”字撮合在一块,这不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了 吗 ④仔细一想,满不是这么回事,这打春,比那立春,要形象得多,要生动得 多,要活灵活现得多!和打字结伴的词不光是打架、打闹、打仗,还有很多很多, 多得辞典上密密麻麻弄出了几页子。别个的咱不多说了,捡出几个熟悉的品品味 道吧! ⑤先想起一个—一打草稿。草稿不是正式稿子,可是没有草稿,也就没有定 论的文稿。草稿所以草,是那繁杂的思绪就像春风抚过、春雨润过的土地,刚刚 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转眼间就万紫千红春满园了。而这草色遥看近却无,到万 紫千红春满园的过程,用的那个“打”字,实际是说孕育哩!孕育不是出生,却 比岀生更重要。草稿不是定稿,却比定稿更重要。定稿不过是强化一个角落,要 的是(A)来;不过是删繁就简,要的是(B)一点。定稿要比草稿好得多,美得 多,可要是没有那起先的草稿,哪会有后来的定稿?说透了,这打草稿就是谋划, 就是构思,就是初创,如此理解,那么这打春不就是谋划春天、构思春天、初创 春天吗?在这么好的时令到来时,多思思,多想想,“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 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不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吗?把握了春天,就把握了一年 的好收成,好日子,这春打得应该。 ◎又想起一个—一打鼓。想起打鼓,就想起家乡的威风锣鼓。那锣鼓要是响 起来呀,听得人血液在脉管里使劲地奔跑,灵魂在思想里高兴地舞蹈。那个声响 像是天崩,像是地裂,像是排山,像是倒海,像是……不说了,你就是把人间最 有声威、最有气魄的词语都喊遍,也无法描画威风锣鼓的神韵。这人间的鼓打到 这个份上,真把人类从小虫虫、猿猴猴到现在这个样子,这个主宰天下的胆识气 魄都活画出来了。这鼓打得好!打得好的鼓不是天天打、时时打,是有了节日, 有了喜事,值得美美庆贺一回了,才痛痛快快打一场鼓,打一场惊天动地的鼓。 如果把鼓字换成春字,打鼓就变成了打春,就想到这打春里有这么激动人心的意 思。打春是闹春,闹腾个红红火火的春天,闹腾个威威风风的春天,闹腾个天遂 人愿的春天。看来这春还是打得好! O打春,就是比立春好!老辈人说打春,咱这辈子也说打春,下一辈子,下 下辈子千万千万也别记了打春! 19.联系上下文,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句子,使前后连贯。(3分)
4 青蛙也乐,乐得亮开嗓子唱上了。青蛙一唱,燕子就上场了,在天地间上下起 舞……春天真好! ○3 真好的春天,是从立春开的头、起的步。可为啥咱那父老乡亲要把立春喊 成打春!乍一听,弄得人心里怪别扭的。打,打架、打闹、打仗……为啥要把一 个慈眉善眼的春天和这么个 “打”字撮合在一块,这不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了 吗? ○4 仔细一想,满不是这么回事,这打春,比那立春,要形象得多,要生动得 多,要活灵活现得多!和打字结伴的词不光是打架、打闹、打仗,还有很多很多, 多得辞典上密密麻麻弄出了几页子。别个的咱不多说了,捡出几个熟悉的品品味 道吧! ○5 先想起一个——打草稿。草稿不是正式稿子,可是没有草稿,也就没有定 论的文稿。草稿所以草,是那繁杂的思绪就像春风抚过、春雨润过的土地,刚刚 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转眼间就万紫千红春满园了。而这草色遥看近却无,到万 紫千红春满园的过程,用的那个“打”字,实际是说孕育哩!孕育不是出生,却 比出生更重要。草稿不是定稿,却比定稿更重要。定稿不过是强化一个角落,要 的是(A)来;不过是删繁就简,要的是(B)一点。定稿要比草稿好得多,美得 多,可要是没有那起先的草稿,哪会有后来的定稿?说透了,这打草稿就是谋划, 就是构思,就是初创,如此理解,那么这打春不就是谋划春天、构思春天、初创 春天吗?在这么好的时令到来时,多思思,多想想,“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 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不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吗?把握了春天,就把握了一年 的好收成,好日子,这春打得应该。 ○6 又想起一个——打鼓。想起打鼓,就想起家乡的威风锣鼓。那锣鼓要是响 起来呀,听得人血液在脉管里使劲地奔跑,灵魂在思想里高兴地舞蹈。那个声响, 像是天崩,像是地裂,像是排山,像是倒海,像是……不说了,你就是把人间最 有声威、最有气魄的词语都喊遍,也无法描画威风锣鼓的神韵。这人间的鼓打到 这个份上,真把人类从小虫虫、猿猴猴到现在这个样子,这个主宰天下的胆识气 魄都活画出来了。这鼓打得好!打得好的鼓不是天天打、时时打,是有了节日, 有了喜事,值得美美庆贺一回了,才痛痛快快打一场鼓,打一场惊天动地的鼓。 如果把鼓字换成春字,打鼓就变成了打春,就想到这打春里有这么激动人心的意 思。打春是闹春,闹腾个红红火火的春天,闹腾个威威风风的春天,闹腾个天遂 人愿的春天。看来这春还是打得好! ○7 打春,就是比立春好!老辈人说打春,咱这辈子也说打春,下一辈子,下 下辈子千万千万也别记了打春! 19.联系上下文,在第○2 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句子,使前后连贯。(3 分)
20.下在两个诗句是第⑤段中A、B两处的,将这两个诗句还原,其顺序是 (2分) (1)一枝红杏出墙 (2)万绿从中红 21.文中哪些语句对“打春”作出了形象化的解释?举例说明。(4分) 22.“打春就是比立春好!”从文中找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并在底下画线。(2 23.品味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答 24.作者在最后一段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寓意是 (3分) 25.跟一般歌咏春天的文章相比,本文在构思上的独特之处是(3分) (三)、海燕(14) ①当春间二三月,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由南方飞来,加入 了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着它的双剪似的 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 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怠息于 纤细的电线上,—一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 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②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 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③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 一对、两对么? ④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⑤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 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鄰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的太阳光之下的、金光 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
5 20.下在两个诗句是第○5 段中 A、B 两处的,将这两个诗句还原,其顺序是: (2 分)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1)一枝红杏出墙 (2)万绿丛中红 21.文中哪些语句对“打春”作出了形象化的解释?举例说明。(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2.“打春就是比立春好!”从文中找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并在底下画线。(2 分) 23.品味第○2 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在最后一段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寓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5.跟一般歌咏春天的文章相比,本文在构思上的独特之处是(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海 燕(14) ①当春间二三月,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由南方飞来,加入 了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着它的双剪似的 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 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怠息于 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 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②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 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③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 一对、两对么? ④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⑤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 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的太阳光之下的、金光 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