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教学基本要求:1、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2、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理解和掌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3、认识和理解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本专题的特点及其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从内容上看,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五大建设的关系(关键、保证);从形式上看,由于是党建专题,因而与五大建设的阐述形式基本一致,有一节“概述”,但没有类似经济和经济建设、政治和政治观、文化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与生态文明等基本概念和范畴的阐述。整体优先与专题为主本章既可视为整体(与伟大事业相联系的伟大工程),也可作为专题(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关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性质、地位、作用,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点、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相关概念:政党与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一、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重要性,把握三个关系:一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自身建设,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的关系: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三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1
1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 教学基本要求: 1、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2、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理解和掌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3、认识和理解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 本专题的特点及其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 从内容上看,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五大建设的关系(关键、保证); 从形式上看,由于是党建专题,因而与五大建设的阐述形式基本一致,有一节“概述”,但 没有类似经济和经济建设、政治和政治观、文化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与生态文明等 基本概念和范畴的阐述。 整体优先与专题为主 本章既可视为整体(与伟大事业相联系的伟大工程),也可作为专题(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关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性质、地位、作用,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坚持党 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点、党的建设面 临的新课题新考验、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 型政党。 相关概念:政党与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一、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重要性,把握三个关系: 一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 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自身建设,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 改革的伟大胜利。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是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的关系: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 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 三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必须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形成:相结合的产物性质:两个先锋队(三个先锋队)地位: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如何理解“两个选择”?怎样形成并逐步巩固的?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按照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领导。政治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思想领导: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改善党的领导的前提,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新形势下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二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执政以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生死攸关、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点:关于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思想2
2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领导核心。 形成:相结合的产物 性质:两个先锋队(三个先锋队)地位: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的中 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 如何理解“两个选择”?怎样形成并逐步巩固的? 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按 照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教 育,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领导。 政治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思想领导: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管干部、 党管人才 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改善党的领导的前提,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要把坚 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党对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新形势下坚持和 改善党的领导,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二是紧紧抓 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 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执政以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共 产党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生死攸关、 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建设 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 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形 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点: 关于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思想
关于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思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意义: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二、从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看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紧迫性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必须认真分析和把握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反映了党对自身历史方位转变的深刻把握,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根本前提和依据。1.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反映了党对自身历史方位转变的深刻把握,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根本前提和依据。2.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世情: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科技酿新突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出现新特点,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情:“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世所罕见”(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困难和风险)。党情:面临“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成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3
3 关于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思想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 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 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意义: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 想;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加 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 二、从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看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紧迫性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要团结 带领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必须认真分析和把握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 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 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 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反映了党 对自身历史方位转变的深刻把握,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根本前提和依据。 1.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 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 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反映了党 对自身历史方位转变的深刻把握,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根本前提和依据。 2.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世情: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政治多极化趋势加 强,科技酝酿新突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出现新特点,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国情:“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世所罕见”(任务的艰巨性和 繁重性、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困难和风险)。 党情:面临“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 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 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成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3.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历史和现实表明,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纯洁性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着眼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执政能力建设在执政党建设中的地位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视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的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原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和先进性建设的含义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根本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容十八大在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主线的基础上,增加了纯洁性建设内容,并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并列,成为党的建设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凸显了在“四大考验”4
4 3.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 和抵御风险能力,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 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精神懈怠 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 历史和现实表明,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 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 远拥有。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保持党的纯洁性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着眼 点)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 执政能力建设在执政党建设中的地位 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视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的提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原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和先进性建设的含义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根本点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容 十八大在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主线的基础上,增加了纯洁性建设内容,并与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并列,成为党的建设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凸显了在“四大考验
“四种危险”面前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提出挑战和考验的深刻回应,为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党的建设的主线、原则、布局、重点和目标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总要求。这就是: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概括起来,就是“一条主线”、“两个坚持”、“五大建设”、“四自能力”、“三型自标”、“一个确保”。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这个总体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关键,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遵循,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在此基础上,明确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和重抓好的四个方面工作。1.明确党的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是全面的自身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与实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党建成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各项建设既各有侧重又彼此联系,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要任务(五个方面、五个重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要求2.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5
5 “四种危险”面前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 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提出挑战和考验的深刻回应,为在 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党的建设的主线、原则、布局、重点 和目标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总要求。这就是: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 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概括起 来,就是“一条主线”、“两个坚持”、“五大建设”、“四自能力”、“三型目标”、“一个确保”。 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这个总体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 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关键,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遵循,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 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在此基础上,明确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和着 重抓好的四个方面工作。 1.明确党的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是全面的自身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制度建设等方面。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与实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党建成思想上政治上组织 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各项建设既各有侧重又彼此联系,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事业。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要任务(五个方面、五个重点)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要求 2.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精 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