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网络层 4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2.因特网采用的设计思想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 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数据报服务本质上就是第一章所讨论过的无连接 服务
6 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第四章 网络层 2.因特网采用的设计思想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 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数据报服务本质上就是第一章所讨论过的无连接 服务
第四章网络层 4.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数据报服务 应用层 运输层H1P数据报 应用层 网络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隞据链路凨 己傲据链路凨 匚物理层」 丢失 物理层 H1发送给H2的分组可能沿着不同路径传送
7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H1 H2 IP 数据报 丢失 H1 发送给 H2 的分组可能沿着不同路径传送 第四章 网络层 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数据报服务
第四章网络层 4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结论: ◆主机只要想发送数据就可随时发送(数据发送的任意性)。 ◆每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路由。这样,先发送出去的分组不 定先到达目的站主机。这就是说,数据报不能保证按发送顺 序交付给目的站。 ◆当网络发生拥塞时,网络中的某个结点可以将一些分组丢 弃。所以,数据报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它不能保证服务 质量,而是一种“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 ◆每个分组必需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信息
8 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第四章 网络层 结论: ◆主机只要想发送数据就可随时发送(数据发送的任意性)。 ◆每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路由。这样,先发送出去的分组不一 定先到达目的站主机。这就是说,数据报不能保证按发送顺 序交付给目的站。 ◆当网络发生拥塞时,网络中的某个结点可以将一些分组丢 弃。所以,数据报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它不能保证服务 质量,而是一种“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 ◆每个分组必需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信息
第四章网络层 42因特网的网际协议P 1、网络互连面临的问题 互连在一起的网络要进行通信,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 括 不同的寻址方案 主要反映在不同的网络,对网络主机的编址方法可能不同,那 么应如何在不同网络之间寻址呢? ◆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 例如,有的网络可能采用128字节的分组方案;有的网络可能采 用256字节的分组方案,那么应如何在这两类不同网络之间进行分 组长度的转换呢?
9 1、网络互连面临的问题 互连在一起的网络要进行通信,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 括: ◆ 不同的寻址方案 主要反映在不同的网络,对网络主机的编址方法可能不同,那 么应如何在不同网络之间寻址呢? ◆ 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 例如,有的网络可能采用128字节的分组方案;有的网络可能采 用256字节的分组方案,那么应如何在这两类不同网络之间进行分 组长度的转换呢? 4.2 因特网的网际协议IP 第四章 网络层
第四章网络层 42因特网的网际协议P ◆不同的超时控制机制 主要指超时重发的定义方式。 ◆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例如受控接入和随机接入媒体使用方式的差异。 ◆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 进行差错检查还是不检查?差错处理的方法? ◆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 ◆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 ◆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 ◆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
10 ◆不同的超时控制机制 主要指超时重发的定义方式。 ◆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例如受控接入和随机接入媒体使用方式的差异。 ◆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 进行差错检查还是不检查?差错处理的方法? ◆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 ◆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 ◆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 ◆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4.2 因特网的网际协议IP 第四章 网络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