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极省法。如武松迎入阳谷县,恰遇武大也搬来,正好撞着;又如宋江琵琶亭吃鱼 汤后,连日破腹等是也。 有欲合故纵法。如白龙庙前,李俊、二张、二童、二穆等救船已到,却写李逵重要 杀入城去;还有村玄女庙中,赵能、赵得都已出去,却有树根绊跌,士兵叫喊等,令人 到临了又加倍吃吓是也。 有横云断山法。如两打祝家庄后,忽插出解珍、解宝争虎越狱事;又正打大名城时 忽插出截江鬼、抽襄鰍谋财倾命事等是也。只为文字太长了,便恐累坠,故从半腰间暂 时闪出,以间隔之。 有莺胶续弦法。如燕青往梁山泊报信,路遇杨雄、石秀,彼此须互不相识。且由梁 山泊到大名府,彼此既同取小径,又岂有止一小径之理?看他将顺手借如意子打鹊求卦, 先斗出巧来,然后用一拳打倒石秀,逗出姓名来等是也。都是刻苦算得出来。 旧时《水浒传》,子弟读了,便晓得许多闲事。此本虽是点阅得粗略,子弟读了, 便晓得许多文法;不惟晓得《水浒传》中有许多文法,他便将《国策》、《史记》等书, 中间但有若干文法,也都看得出来。旧时子弟读《国策》、《史记》等书,都只看了闲 事,煞是好笑。 《水浒传》到底只是小说,子弟极要看,及至看了时,却凭空使他胸中添了若干文 法。 人家子弟只是胸中有了这些文法,他便《国策》、《史记》等书都肯不释手看,《水 浒传》有功于子弟不少。 旧时《水浒传》,贩夫皂隶都看;此本虽不曾增减一字,却是与小人没分之书,必 要真正有锦绣心肠者,方解说道好
有极省法。如武松迎入阳谷县,恰遇武大也搬来,正好撞着;又如宋江琵琶亭吃鱼 汤后,连日破腹等是也。 有欲合故纵法。如白龙庙前,李俊、二张、二童、二穆等救船已到,却写李逵重要 杀入城去;还有村玄女庙中,赵能、赵得都已出去,却有树根绊跌,士兵叫喊等,令人 到临了又加倍吃吓是也。 有横云断山法。如两打祝家庄后,忽插出解珍、解宝争虎越狱事;又正打大名城时, 忽插出截江鬼、抽襄鳅谋财倾命事等是也。只为文字太长了,便恐累坠,故从半腰间暂 时闪出,以间隔之。 有莺胶续弦法。如燕青往梁山泊报信,路遇杨雄、石秀,彼此须互不相识。且由梁 山泊到大名府,彼此既同取小径,又岂有止一小径之理?看他将顺手借如意子打鹊求卦, 先斗出巧来,然后用一拳打倒石秀,逗出姓名来等是也。都是刻苦算得出来。 旧时《水浒传》,子弟读了,便晓得许多闲事。此本虽是点阅得粗略,子弟读了, 便晓得许多文法;不惟晓得《水浒传》中有许多文法,他便将《国策》、《史记》等书, 中间但有若干文法,也都看得出来。旧时子弟读《国策》、《史记》等书,都只看了闲 事,煞是好笑。 《水浒传》到底只是小说,子弟极要看,及至看了时,却凭空使他胸中添了若干文 法。 人家子弟只是胸中有了这些文法,他便《国策》、《史记》等书都肯不释手看,《水 浒传》有功于子弟不少。 旧时《水浒传》,贩夫皂隶都看;此本虽不曾增减一字,却是与小人没分之书,必 要真正有锦绣心肠者,方解说道好
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总批】:哀哉手!此书既成,而命之日《水浒》也。是一百八人者,为有其人乎?为无其人 乎?试有共人也,即何心而至于水浒也?为无其人也,则是为此书者之胸中,吾不知其有何等冕苦 而必设言一百八人,而又远托之于水涯。 吾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一百八人而无共人,犹已耳:一百八人而 有其人,彼岂真欲以完子城,摹儿准者,为非复赵宋之所覆我乎哉!吾读《孟子》,至“伯夷避纣, 居北海之滨”,“太公避封,居东海之滨”二语,未尝不叹。针虽不善,不可避也,海滨虽远,犹 纣地也。二老侣众去故就新,虽以圣人,非盛节也。彼孟子者,自言愿学孔子,实未离于战国游士 之习,故犹有此言,未能满于后人之心。若孔子,其必不出于此 今一百八人而有其人,殆不止于伯夷、太公居海避纣之志矣。大义天绝,其何以训?若一百八 人而无其人也,则是为此书者之设言也。为此书者,吾则不知其胸中有何等冤苦而为如此设言,然 以贤如孟子,犹未免于大醇小疵之讥,其何责于稗官。后之君子,亦读其书,哀其心可也 古人著书,每每若干年布想,若干年储材,又复若干年经营点窜,而后得脱于稿,哀然成为一 书也。今人不会看书,往往将书客易混帐过去。于是古人书中所有得意处,不得意处,转笔处,难 转笔处,趁水生波处,翻空出奇处,不得不补处,不得不省处,顺添在后处,倒插在前处无数方 法,无数筋节,悉付之于茫然不知,而仅仅粗记前后事迹,是否成败,以助其酒前茶后,雄谭快笑 之旗鼓。鸣呼!《史记》称五帝之文尚不雅聊,而为荐绅之所难言,奈何乎今忽取绿林豪猎之事, 而为士君子之所雅言乎?吾特悲读者之精神不生,将作者之意思尽没,不知心苦,实负良工,故不 辞不敏,而有此批也. 此一回,古本题日“楔子”,楔子者,以物出物之谓也。以盘疫为楔,楔出祈禳:以祈穰为楔, 楔出天师:以天师为楔,楔出洪信:以洪信为楔,楔出游山;以游山为楔,楔出开碣:以开碣为楔, 楔出三十六天里、七十二地熟,此所谓正楔也。中间又以康节、希夷二先生,楔出劫运定数:以武 德皇帝、包拯、秋青,楔出星辰名字;以山中一虎一蛇,楔出陈适、杨春;以洪福骄情做色,楔出 高依,蔡京;以道童微璀难认,直楔出第七十回皇甫相马作结尾,此所谓奇楔也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天下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夹批:好 诗。O一部大书诗起、诗结,天下太平起,天下太平结。 话说这八句诗乃是故宋神宗天子朝中一个名儒,姓邵,讳尧夫,道号康节先生所作: 夹批:一个算数先生,为叹五代残唐,天下干戈不息。那时朝属梁,暮属晋,正谓是:
楔子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总批】:哀哉乎!此书既成,而命之曰《水浒》也。是一百八人者,为有其人乎?为无其人 乎?试有其人也,即何心而至于水浒也?为无其人也,则是为此书者之胸中,吾不知其有何等冤苦, 而必设言一百八人,而又远托之于水涯。 吾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一百八人而无其人,犹已耳;一百八人而 有其人,彼岂真欲以宛子城、蓼儿洼者,为非复赵宋之所覆载乎哉!吾读《孟子》,至“伯夷避纣, 居北海之滨”,“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二语,未尝不叹。纣虽不善,不可避也,海滨虽远,犹 纣地也。二老倡众去故就新,虽以圣人,非盛节也。彼孟子者,自言愿学孔子,实未离于战国游士 之习,故犹有此言,未能满于后人之心。若孔子,其必不出于此。 今一百八人而有其人,殆不止于伯夷、太公居海避纣之志矣。大义灭绝,其何以训?若一百八 人而无其人也,则是为此书者之设言也。为此书者,吾则不知其胸中有何等冤苦而为如此设言。然 以贤如孟子,犹未免于大醇小疵之讥,其何责于稗官。后之君子,亦读其书,哀其心可也。 古人著书,每每若干年布想,若干年储材,又复若干年经营点窜,而后得脱于稿,裒然成为一 书也。今人不会看书,往往将书容易混帐过去。于是古人书中所有得意处,不得意处,转笔处,难 转笔处,趁水生波处,翻空出奇处,不得不补处,不得不省处,顺添在后处,倒插在前处,无数方 法,无数筋节,悉付之于茫然不知,而仅仅粗记前后事迹,是否成败,以助其酒前茶后,雄谭快笑 之旗鼓。呜呼!《史记》称五帝之文尚不雅驯,而为荐绅之所难言,奈何乎今忽取绿林豪猾之事, 而为士君子之所雅言乎?吾特悲读者之精神不生,将作者之意思尽没,不知心苦,实负良工,故不 辞不敏,而有此批也。 此一回,古本题曰“楔子”。楔子者,以物出物之谓也。以瘟疫为楔,楔出祈禳;以祈禳为楔, 楔出天师;以天师为楔,楔出洪信;以洪信为楔,楔出游山;以游山为楔,楔出开碣;以开碣为楔, 楔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此所谓正楔也。中间又以康节、希夷二先生,楔出劫运定数;以武 德皇帝、包拯、狄青,楔出星辰名字;以山中一虎一蛇,楔出陈违、杨春;以洪福骄情傲色,楔出 高俅、蔡京;以道童猥獕难认,直楔出第七十回皇甫相马作结尾,此所谓奇楔也。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天下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夹批:好 诗。○一部大书诗起、诗结,天下太平起,天下太平结。 话说这八句诗乃是故宋神宗天子朝中一个名儒,姓邵,讳尧夫,道号康节先生所作; 夹批:一个算数先生。为叹五代残唐,天下干戈不息。那时朝属梁,暮属晋,正谓是: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插乱五十秋。夹批:十五、五十,颠倒大衍 河图中宫二教,便妙。 后来感得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夹批:大书武德皇帝,见此一 朝,不用掉文袋子,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夹批: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妖魔出世,黑气 一道。异香经宿不散,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夹批:为天显地然先作映衬。英雄勇猛,智 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夫批:绝 炒好辞。可见全部枪棒,悉从一王之制矣。那天子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宋,建都汴 梁,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因此上,邵尧夫先生赞道:“一旦云开复见天!” 正如教百姓再见天日之面一般。 那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抟处士,夹批:又一个算数先生。O两位先生胸中,算定有六六三十 六员,重之七十二座矣,是个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风云气色。一日,骑驴下山,向那华阴 道中正行之间,听得路上客人传说:夹批:藏下一大部评话。“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 检点登基。”那陈抟先生听得,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颠下驴来。人问 其故。那先生道:“天下从此定矣!正乃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 自庚申年间受禅,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传位与御弟太宗。夹批: 立平元,指乎宋,传位御弟,传疑也。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真宗皇帝,真宗又传 位与仁宗。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夹批:又为天罡地熟先作映材。降生之时,昼夜 啼哭不止。朝廷出给黄榜,召人医治,感动天庭,差遣太白金星下界,夹批:忽然转出一 座星辰,为一百单八座星辰作引。化作一老叟前来揭了黄榜,自言能止太子啼哭。看榜官员 引至殿下朝见真宗。天子圣旨,教进内苑看视太子。那老叟直至宫中,抱著太子耳边低 低说了八个字,太字便不啼哭。夹批:奇事奇文,那老叟不言姓名,只见化阵清风而去。 耳边道八个甚字?道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夹批:忽然从一座星辰,又转出两座星 辰,为一百单入座作引,妙妙,Q八个字只是四个字,奇情奇文,端的是玉帝差遣紫微宫中两 座星辰下来辅佐这朝天子!夹批:星辰以座论,奇事,星辰可以下来,奇事。星辰被玉帝差道 下来,奇事,玉帝差遣星最下来辅佐天子,奇事,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 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夹批:中吕岳降,停说列星,变用得好。这两个贤臣出来 辅佐这朝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个年号。自天圣元年癸亥登基,至天圣九年,那 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这九年谓之一登;美批:一 登二登三登,有据无据,撰成妙语。自明道元年,至皇祐三年,这九年亦是丰富,谓之二登: 自皇祐四年,至嘉祐二年,这九年田禾大熟,谓之三登。一连三九二十七年,号为“三 登之世。”夫批:九年一登,又九年二登,又九年三登,一连三九二十七年,号为三登之世。笔 意都从康节,希夷两先生生来,那时百姓受了些快乐,谁道乐极悲生:嘉祐三年春间,天下 瘟疫盛行。自江南直至两京,无一处人民不染此证。天下各州各府雪片也似申奏将来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夹批:十五、五十,颠倒大衍 河图中宫二数,便妙。 后来感得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夹批:大书武德皇帝,见此一 朝,不用掉文袋子。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夹批: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妖魔出世,黑气 一道。异香经宿不散,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夹批:为天罡地煞先作映衬。英雄勇猛,智 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夹批:绝 妙好辞。可见全部枪棒,悉从一王之制矣。那天子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宋,建都汴 梁,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因此上,邵尧夫先生赞道:“一旦云开复见天!” 正如教百姓再见天日之面一般。 那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抟处士,夹批:又一个算数先生。○两位先生胸中,算定有六六三十 六员,重之七十二座矣。是个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风云气色。一日,骑驴下山,向那华阴 道中正行之间,听得路上客人传说:夹批:藏下一大部评话。“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 检点登基。”那陈抟先生听得,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颠下驴来。人问 其故。那先生道:“天下从此定矣!正乃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 自庚申年间受禅,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传位与御弟太宗。夹批: 立乎元,指乎宋,传位御弟,传疑也。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真宗皇帝,真宗又传 位与仁宗。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夹批:又为天罡地煞先作映衬。降生之时,昼夜 啼哭不止。朝廷出给黄榜,召人医治,感动天庭,差遣太白金星下界,夹批:忽然转出一 座星辰,为一百单八座星辰作引。化作一老叟前来揭了黄榜,自言能止太子啼哭。看榜官员 引至殿下朝见真宗。天子圣旨,教进内苑看视太子。那老叟直至宫中,抱著太子耳边低 低说了八个字,太字便不啼哭。夹批:奇事奇文。那老叟不言姓名,只见化阵清风而去。 耳边道八个甚字?道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夹批:忽然从一座星辰,又转出两座星 辰,为一百单八座作引,妙妙。○八个字只是四个字,奇情奇文。端的是玉帝差遣紫微宫中两 座星辰下来辅佐这朝天子!夹批:星辰以座论,奇事。星辰可以下来,奇事。星辰被玉帝差遣 下来,奇事。玉帝差遣星辰下来辅佐天子,奇事。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 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夹批:申吕岳降,傅说列星,变用得好。这两个贤臣出来 辅佐这朝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个年号。自天圣元年癸亥登基,至天圣九年,那 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这九年谓之一登;夹批:一 登二登三登,有据无据,撰成妙语。自明道元年,至皇祐三年,这九年亦是丰富,谓之二登; 自皇祐四年,至嘉祐二年,这九年田禾大熟,谓之三登。一连三九二十七年,号为“三 登之世。”夹批:九年一登,又九年二登,又九年三登,一连三九二十七年,号为三登之世。笔 意都从康节、希夷两先生生来。那时百姓受了些快乐,谁道乐极悲生:嘉祐三年春间,天下 瘟疫盛行。自江南直至两京,无一处人民不染此证。天下各州各府雪片也似申奏将来
且说东京城里城外军民死亡大半。开封府主包待制亲将惠民和济局方,自出俸资合 药,救治万民。那里医治得,夹批:自是正事,不可不先补出,瘟疫越盛。文武百官商议, 都向待漏院中聚会,伺候早朝,奏闻天子。是日,嘉祐三年三月三日,夹批:合成九教 阳极于九,数之穷也。易穷则变,变出一部水浒传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 贺已毕,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 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日:“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 恩,省刑薄税,夹批:自是正论,不可不先补出。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 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 设好事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 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日:“目今 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 就京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夹批:不必真出 希文,只是临文相借耳,口先是药局,次是修省,第三段方转出新穰来。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 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夫批:诏。并降御香一柱,夹批:香。钦差内外提点殿 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 金殿上焚起御香,夫批: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夹批:诏,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夹批诏。盛了御香,夹批:香。带了数十人, 上了铺马,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路迳投信州贵溪县来。不止一日,夹批:省。来到 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夫批: 是日官员接诏,报知道众,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 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夹批:次日官员送太尉 道众接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当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 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著。夹批:上下前后,诏书居中,锦心鳞口,随笔成妙。洪太尉便 间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 日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 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 真人答道:“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 再烦计议。”当时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夹批:诏。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 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 何下著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禀道:“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 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贫道等时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太尉道:“似此 如何得见?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亲捧龙香,来请天师, 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禀道:“天子要
且说东京城里城外军民死亡大半。开封府主包待制亲将惠民和济局方,自出俸资合 药,救治万民。那里医治得,夹批:自是正事,不可不先补出。瘟疫越盛。文武百官商议, 都向待漏院中聚会,伺候早朝,奏闻天子。是日,嘉祐三年三月三日,夹批:合成九数, 阳极于九,数之穷也。易穷则变,变出一部水浒传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 贺已毕,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 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 恩,省刑薄税,夹批:自是正论,不可不先补出。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 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 设好事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 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 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 就京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夹批:不必真出 希文,只是临文相借耳。○先是药局,次是修省,第三段方转出祈禳来。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 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夹批:诏。并降御香一柱,夹批:香。钦差内外提点殿 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 金殿上焚起御香,夹批: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夹批:诏。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夹批:诏。盛了御香,夹批:香。带了数十人, 上了铺马,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路迳投信州贵溪县来。不止一日,夹批:省。来到 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夹批: 是日官员接诏,报知道众。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 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夹批:次日官员送太尉, 道众接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当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 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著。夹批:上下前后,诏书居中,锦心绣口,随笔成妙。洪太尉便 间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 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 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 真人答道:“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 再烦计议。”当时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夹批:诏。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 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 何下著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禀道:“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 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贫道等时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太尉道:“似此 如何得见?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亲捧龙香,来请天师, 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禀道:“天子要
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夹批:此语不独指新豫瘟瘦也。夫天子则岂有不要教万民 者?天子要救万民,则岂有不倚托太时者?太时若无减心,则岂能救得万民者?太附教不得万民, 则岂能仰答天子者?语虽不多,而其指甚远,其斯以为真人也乎?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 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 走一遭,亦难得见。”太尉听说,便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既然怎 地,依著你说,明日绝早上山。”当晚各自权歇。 次日五更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请太尉起来沐浴。换了一身新鲜布衣;脚 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夫批:诏,手里提著 银手炉,降降地烧著御香。夹批:香。许多道众人等,送到后山,指与路径。真人又禀 道:“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夹批:慈是教太尉以为天子教万民 之要诀,非为今日请天师叮咛也。太尉别了众人,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独自一个, 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三二里多路,看看脚酸腿软, 正走不动,口里不说,肚里踌躇;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夹批:丑话。O朝廷贵官 四字,驱却无数英雄入水泊,此语却是此老说起,在京师时重裀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 夹挑:妙语绝倒。口重首列鼎,尚自倦怠,何不以调元赞化而将息之。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 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著肩气喘,只见山凹里 起一阵风。夹批:写得出色.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夹批:写得出色。扑 地跳出一个吊猜白额锦毛大虫来。夫批:先写风,次写吼,次写大虫,只是一笔,便有多少段 落。口初开等第一条好汉,洪太尉吃了一惊,叫声:“阿呀!”夹批:千栽欺君卖国人收场最 后语。扑地望后便倒。那大虫望著洪太尉,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托地望后山坡下跳 了去。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夹批:奇句。那心头一似 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夹批:奇句。浑身却如中风麻木,夹批:奇句。两腿一似斗 败公鸡;夹批:奇句,O四句一句一样,皆奇绝之文,口里连声叫苦。大虫去了一盏茶时, 方才爬将起来,再收拾地上香炉,还把龙香烧著,夹批:香。O可不写诏?诏在背上,定当 如故也。再上山来,务要寻见天师。 又行过三五十步,口里叹了数口气,怨道:“皇帝夫批:四宇连读始妙。重首列鼎,尚 自倦怠者,其胸中口中,每每有此四字也。御限,差俺来这里,教我受这场惊恐!”说犹未 了,只觉得那里又一阵风。夹批:写得出色.吹得毒气直冲将来。太尉定睛看时,山边竹 藤里,簌簌地响,夹批:写得出色。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夹批:亦先写风, 次写响,次写蛇。口开薄第二条好汉,太尉见了,又吃一惊,撒了手炉,夹批:香。口前无此 有,叫一声:“我今番死也!”望后便倒在盘陀石边。但见那条大蛇,迳抢到盘陀石边 朝著洪太尉盘做一堆,两只眼进出金光,张开巨口,吐出舌头,喷那毒气在洪太尉脸上。 惊得太尉三魂荡荡,七魄悠悠。那蛇看了洪太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却早不见了。太尉
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夹批:此语不独指祈禳瘟疫也。夫天子则岂有不要救万民 者?天子要救万民,则岂有不倚托太尉者?太尉若无诚心,则岂能救得万民者?太尉救不得万民, 则岂能仰答天子者?语虽不多,而其指甚远,其斯以为真人也乎?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 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 走一遭,亦难得见。”太尉听说,便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既然恁 地,依著你说,明日绝早上山。”当晚各自权歇。 次日五更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请太尉起来沐浴。换了一身新鲜布衣;脚 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夹批:诏。手里提著 银手炉,降降地烧著御香。夹批:香。许多道众人等,送到后山,指与路径。真人又禀 道:“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夹批:总是教太尉以为天子救万民 之要诀,非为今日请天师叮咛也。太尉别了众人,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独自一个, 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三二里多路,看看脚酸腿软, 正走不动,口里不说,肚里踌躇;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夹批:丑话。○朝廷贵官 四字,驱却无数英雄入水泊,此语却是此老说起。在京师时重裀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 夹批:妙语绝倒。○重茵列鼎,尚自倦怠,何不以调元赞化而将息之。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 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著肩气喘,只见山凹里 起一阵风。夹批:写得出色。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夹批:写得出色。扑 地跳出一个吊猜白额锦毛大虫来。夹批:先写风,次写吼,次写大虫,只是一笔,便有多少段 落。○初开簿第一条好汉。洪太尉吃了一惊,叫声:“阿呀!”夹批:千载欺君卖国人收场最 后语。扑地望后便倒。那大虫望著洪太尉,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托地望后山坡下跳 了去。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夹批:奇句。那心头一似 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夹批:奇句。浑身却如中风麻木,夹批:奇句。两腿一似斗 败公鸡;夹批:奇句。○四句一句一样,皆奇绝之文。口里连声叫苦。大虫去了一盏茶时, 方才爬将起来,再收拾地上香炉,还把龙香烧著,夹批:香。○可不写诏?诏在背上,定当 如故也。再上山来,务要寻见天师。 又行过三五十步,口里叹了数口气,怨道:“皇帝夹批:四字连读始妙。重茵列鼎,尚 自倦怠者,其胸中口中,每每有此四字也。御限,差俺来这里,教我受这场惊恐!”说犹未 了,只觉得那里又一阵风。夹批:写得出色。吹得毒气直冲将来。太尉定睛看时,山边竹 藤里,簌簌地响,夹批:写得出色。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夹批:亦先写风, 次写响,次写蛇。○开簿第二条好汉。太尉见了,又吃一惊,撇了手炉,夹批:香。○前无此 有。叫一声:“我今番死也!”望后便倒在盘陀石边。但见那条大蛇,迳抢到盘陀石边, 朝著洪太尉盘做一堆,两只眼迸出金光,张开巨口,吐出舌头,喷那毒气在洪太尉脸上。 惊得太尉三魂荡荡,七魄悠悠。那蛇看了洪太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却早不见了。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