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爬得起来,说道:“惭愧!惊杀下官!”看身上时,寒粟子比馄饨儿大小。夹批: 此非前详后略,正是从四句外,增出一句耳。口里骂那道土:“叵耐无礼,戏弄下官!教俺 受这般惊恐!若山上寻不见天师,下去和他别有话说。”再拿了银提炉,夹批:香,整 顿身上诏敕夹批:诏。O前不及诏,此并及诏,都妙。并衣服,巾帧,却待再要上山去。 正欲移步,夹批:法变,不然,上去到几时了。只听得松树肯后,隐隐地笛声吹响,渐 渐近来。太尉定睛看时,但见一个道童,倒骑著一头黄牛,横吹著一管铁笛,笑吟吟地 正过山来。夹批:一蛇一虎后,忽接入此段,笔墨变幻不可言,洪太尉见了,便唤那个道童: “你从那里来?认得我么?”夹批:好货。道童不睬,只顾吹笛。夹批:写得炒极,太尉连 间数声。道童呵呵大笑,拿著铁笛,指著洪太尉,夹批:写得妙极。说道:“你来此问 莫非要见天师么?”太尉大惊,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夹批:只合答云:你是 太尉,如何得见?道童笑道:“我早间在草庵中伏侍天师,听得天师说道:‘今上皇帝差 个洪太尉赍擎丹诏御香到来山中,宜我往东京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酿,祈禳天下瘟疫。 我如今乘鹤驾云去也。’这早晚想是去了,不在庵中。你休上去,山内毒虫猛兽极多, 恐伤害了你性命。”太尉再问道:“你不要说谎?”道童笑了一声,也不回应,又吹著 铁笛,转过山坡去了。夫批:写得妙极。太尉寻思道:“这小的如何尽知此事?想是天师 分付他?一定是了。”夹批:此四字写尽从来太尉自以为是。欲待再上山去;“方才惊就的 苦,争些儿送了性命,不如下山去罢。” 太尉拿著提炉,夹批:香.再寻旧路,奔下山来。众道士接著,请至方丈坐下。真 人便问太尉道:“曾见天师么?”太尉说道:“我是朝中贵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 了这般辛苦,争些儿送了性命!为头上至半山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惊得下官魂 魄都没了;又行不过一个山嘴,竹藤里抢出一条雪花大蛇来,盘做一堆,拦住去路!若 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夹批:好货。尽是你这道众,戏弄下官!”真人覆道: “贫道等怎敢轻慢大臣?这是祖师试探太尉之心。本山虽有蛇虎,并不伤人。”夫批: 一郎水浒传一百入人总赞,太尉又道:“我正走不动,方欲再上山坡,只见松树傍边,转 出一个道童,骑著一头黄牛,吹著管铁笛,正过山来。 我便间他:‘那里来?识得俺么?’他道:‘已都知了。’说天师分付,早晨乘鹤 驾云往东京去了,下官因此回来。”真人道:“太尉!可惜错过!这个牧童正是天师!” 夹批:只说其一,不说其二。太尉道:“他既是天师,如何这等猥琐?”夹批:此一句直兜 至第七十回皇甫端相马之后,见一部所列一百八人,皆朝廷贵官嫌其很琐,而失之于北牡霸黄之外 者。口何独不言既是天师,如何这等狰狞耶?真人答道:“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 其实道行非常。他是额外之人,夹批:一百入员,所谓额外之人也,四方显化,极是灵验。 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真人道: “太尉,且请放心。既然祖师法旨道是去了,比及太尉回京之日,这场醮事,祖师已都
方才爬得起来,说道:“惭愧!惊杀下官!”看身上时,寒粟子比馄饨儿大小。夹批: 此非前详后略,正是从四句外,增出一句耳。口里骂那道士:“叵耐无礼,戏弄下官!教俺 受这般惊恐!若山上寻不见天师,下去和他别有话说。”再拿了银提炉,夹批:香。整 顿身上诏敕夹批:诏。○前不及诏,此并及诏,都妙。并衣服,巾帧,却待再要上山去。 正欲移步,夹批:法变,不然,上去到几时了。只听得松树背后,隐隐地笛声吹响,渐 渐近来。太尉定睛看时,但见一个道童,倒骑著一头黄牛,横吹著一管铁笛,笑吟吟地 正过山来。夹批:一蛇一虎后,忽接入此段,笔墨变幻不可言。洪太尉见了,便唤那个道童: “你从那里来?认得我么?”夹批:好货。道童不睬,只顾吹笛。夹批:写得妙极。太尉连 间数声。道童呵呵大笑,拿著铁笛,指著洪太尉,夹批:写得妙极。说道:“你来此问, 莫非要见天师么?”太尉大惊,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夹批:只合答云:你是 太尉,如何得见?道童笑道:“我早间在草庵中伏侍天师,听得天师说道:‘今上皇帝差 个洪太尉赍擎丹诏御香到来山中,宣我往东京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天下瘟疫。 我如今乘鹤驾云去也。’这早晚想是去了,不在庵中。你休上去,山内毒虫猛兽极多, 恐伤害了你性命。”太尉再问道:“你不要说谎?”道童笑了一声,也不回应,又吹著 铁笛,转过山坡去了。夹批:写得妙极。太尉寻思道:“这小的如何尽知此事?想是天师 分付他?一定是了。”夹批:此四字写尽从来太尉自以为是。欲待再上山去;“方才惊諕的 苦,争些儿送了性命,不如下山去罢。” 太尉拿著提炉,夹批:香。再寻旧路,奔下山来。众道士接著,请至方丈坐下。真 人便问太尉道:“曾见天师么?”太尉说道:“我是朝中贵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 了这般辛苦,争些儿送了性命!为头上至半山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惊得下官魂 魄都没了;又行不过一个山嘴,竹藤里抢出一条雪花大蛇来,盘做一堆,拦住去路!若 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夹批:好货。尽是你这道众,戏弄下官!”真人覆道: “贫道等怎敢轻慢大臣?这是祖师试探太尉之心。本山虽有蛇虎,并不伤人。”夹批: 一部水浒传一百八人总赞。太尉又道:“我正走不动,方欲再上山坡,只见松树傍边,转 出一个道童,骑著一头黄牛,吹著管铁笛,正过山来。 我便间他:‘那里来?识得俺么?’他道:‘已都知了。’说天师分付,早晨乘鹤 驾云往东京去了,下官因此回来。”真人道:“太尉!可惜错过!这个牧童正是天师!” 夹批:只说其一,不说其二。太尉道:“他既是天师,如何这等猥琐?”夹批:此一句直兜 至第七十回皇甫端相马之后,见一部所列一百八人,皆朝廷贵官嫌其猥琐,而失之于牝牡骊黄之外 者。○何独不言既是天师,如何这等狰狞耶?真人答道:“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 其实道行非常。他是额外之人,夹批:一百八员,所谓额外之人也。四方显化,极是灵验。 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真人道: “太尉,且请放心。既然祖师法旨道是去了,比及太尉回京之日,这场醮事,祖师已都
完了。”太尉见说,方才放心。真人一面教安排筵宴管待太尉,请将丹诏收藏于御书厘 内,留在上清宫中:夹批:诏书毕。龙香就三清殿上烧了。夹批:龙香毕,当日方丈内大排 斋供,设宴饮酌。至晚席罢,止宿到晓。 次日早膳已后,真人道众并提点执事人等请太尉游山。夫批:天下本无喜好,游山游 出来。太尉大喜。许多人从跟随著,步行出方丈,前面两个道童引路,行至宫前宫后, 看玩许多景致。三清殿上,富贵不可尽言。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右廊下 太乙殿,三官殿,驱邪殿。夹批:以九天、紫微、北极、太乙、三官等殿,引出驱邪一殿:以 驱邪一殿,引出伏魔一殿.诸宫看遍,行到右廊后一所去处。洪太尉看时,另外一所殿宇: 一遭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两扇朱红格子;门上使著胳膊大锁锁著,交叉上面贴著十数 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叠叠使著朱印:詹前一面朱红漆金字牌额,上书四个金字,写 道:“伏魔之殿。”夹批:写得怕人,0笔墨淋漓之至.太尉指著门道:“此殿是甚么去处?” 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租天师锁镇魔王之殿。”太尉又问道:“如何上面重重叠叠 贴著许多封皮?”真人答道:“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但是经传一代天 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夹批:奇想奇文,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利害。 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锁用铜汁灌俦,谁知里面的事?小道自来住持本宫,三十 余年,也只听闻。”夹批:妙,洪太尉听了,心中惊怪,夹批:先惊。想道:“我且试看 魔王一看。”便对真人说道:“你且开门来,我看魔王甚么模样。”真人禀道:“太尉。 此殿决下敢开!先祖天师叮咛告戒:今后诸人不许擅开。”夹批:一烹。太尉笑道:夹批 次笑。“胡说!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良民,故意安排这等去处,假称锁镇魔王,显耀 你们道术。我读一鉴之书,夹批:好东西,好文法。何曾见锁魔之法?神鬼之道,处隔幽 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内。快快与我打开,我看魔王如何。”真人三回五次禀说:“此殿 开不得,恐惹利害,有伤于人。”夹批:又禀。太尉大怒,夹批:次怒。指著道众说道: “你等不开与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们众道土阻当宣诏,违别圣旨,不令我见天师的 罪犯;夹批:看他随口揭出人罪聚来,前后太尉一辙也。后奏你等私设此殿,假称锁镇魔王, 煽惑军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夹批:后来许多刺配军州,只照前 官律断。 真人等惧怕太尉权势,夹批:真人犹怕太尉权势,况其他战!只得唤几个火工道人来, 先把封皮揭了,将铁锤打开大锁。众人把门推开,一齐都到殿内,黑洞洞不见一物。太 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著,将来打一照时,四边并无别物,只中央一个石碣,约高五 六尺,下面石龟跌坐,大半陷在泥里。夫批:一部大书七十回,以石喝起,以石隔止,奇绝 O碣字俗本讹作碑字。照那石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人皆不识;夹批: 与第七十回一样作幸法,照那碑后时,却有四个真字大书,凿著“遇洪而开。”夹批:奇事 奇文.洪太尉看了这四个字,大喜,夹批:次又喜,便对真人说道:“你等阻当我,却怎
完了。”太尉见说,方才放心。真人一面教安排筵宴管待太尉,请将丹诏收藏于御书匣 内,留在上清宫中;夹批:诏书毕。龙香就三清殿上烧了。夹批:龙香毕。当日方丈内大排 斋供,设宴饮酌。至晚席罢,止宿到晓。 次日早膳已后,真人道众并提点执事人等请太尉游山。夹批:天下本无喜好,游山游 出来。太尉大喜。许多人从跟随著,步行出方丈,前面两个道童引路,行至宫前宫后, 看玩许多景致。三清殿上,富贵不可尽言。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右廊下: 太乙殿,三官殿,驱邪殿。夹批:以九天、紫微、北极、太乙、三官等殿,引出驱邪一殿;以 驱邪一殿,引出伏魔一殿。诸宫看遍,行到右廊后一所去处。洪太尉看时,另外一所殿宇: 一遭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两扇朱红格子;门上使著胳膊大锁锁著,交叉上面贴著十数 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叠叠使著朱印;詹前一面朱红漆金字牌额,上书四个金字,写 道:“伏魔之殿。”夹批:写得怕人。○笔墨淋漓之至。太尉指著门道:“此殿是甚么去处?” 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租天师锁镇魔王之殿。”太尉又问道:“如何上面重重叠叠 贴著许多封皮?”真人答道:“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但是经传一代天 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夹批:奇想奇文。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利害。 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锁用铜汁灌铸,谁知里面的事?小道自来住持本宫,三十 余年,也只听闻。”夹批:妙。洪太尉听了,心中惊怪,夹批:先惊。想道:“我且试看 魔王一看。”便对真人说道:“你且开门来,我看魔王甚么模样。”真人禀道:“太尉, 此殿决下敢开!先祖天师叮咛告戒:今后诸人不许擅开。”夹批:一禀。太尉笑道:夹批: 次笑。“胡说!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良民,故意安排这等去处,假称锁镇魔王,显耀 你们道术。我读一鉴之书,夹批:好东西,好文法。何曾见锁魔之法?神鬼之道,处隔幽 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内。快快与我打开,我看魔王如何。”真人三回五次禀说:“此殿 开不得,恐惹利害,有伤于人。”夹批:又禀。太尉大怒,夹批:次怒。指著道众说道: “你等不开与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们众道土阻当宣诏,违别圣旨,不令我见天师的 罪犯;夹批:看他随口搊出人罪案来,前后太尉一辙也。后奏你等私设此殿,假称锁镇魔王, 煽惑军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夹批:后来许多刺配军州,只照前 官律断。 真人等惧怕太尉权势,夹批:真人犹怕太尉权势,况其他哉!只得唤几个火工道人来, 先把封皮揭了,将铁锤打开大锁。众人把门推开,一齐都到殿内,黑洞洞不见一物。太 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著,将来打一照时,四边并无别物,只中央一个石碣,约高五 六尺,下面石龟跌坐,大半陷在泥里。夹批:一部大书七十回,以石碣起,以石碣止,奇绝。 ○碣字俗本讹作碑字。照那石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人皆不识;夹批: 与第七十回一样作章法。照那碑后时,却有四个真字大书,凿著“遇洪而开。”夹批:奇事 奇文。洪太尉看了这四个字,大喜,夹批:次又喜。便对真人说道:“你等阻当我,却怎
地数百年前已注定我姓字在此?‘遇洪而开,分明是教我开看,却何妨?我想这个魔 王都只在石碣底下。汝等从人与我多唤几个火工人等将锄头铁锹来据开。 真人慌忙谏道:“太尉,不可据动,恐有利害,伤犯于人,不当稳便!”夫批:又 桌。太尉大怒,夫批:次又怒。喝道:“你等道众省得甚么!碣上分明凿著遇我而开,你 如何阻当?快与我唤人来开!” 真人又三回五次禀道:“恐有不好。”太尉那里肯听。夹批:详书真人一禀、再烹。 又票、又票者,以深明天里地然出世之不客易也。只得聚集众人,先把石碣放倒,一齐并力据 那石龟,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只有三四尺深,见一片大青石板,方可丈围。夹 批:石喝之下石龟,石龟之下石板,写得郑重之至,洪太尉叫再掘起来。真人又苦禀道:“不 可掘动。”夹批:掘到石板,又复苦票,写得郑重之至。太尉那里肯听。众人只得把石板一 齐扛起。看时,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只见穴内刮喇喇一声响亮,那响非 同小可。响亮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 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夹批:戴人之笔。口他日有称我者 有称俺者,有称小可者,有林酒家者,有称我老爷者,皆是此句化开。众人吃了一惊,发声喊, 撇下锄头铁锹,尽从殿内奔将出来,推倒颠翻无数。惊得洪太尉目瞪口呆,罔知所措, 面色如上。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太尉问道:“走了的却是甚么妖魔?” 真人道:“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老祖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付道:‘此殿内镇 锁著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一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碣,凿 著龙章风篆姓名,镇住在此。夹批:楔者,以物出物之谓。此篇因请天师,误开石码,所谓楔 也。俗本不知,误入正书,失之远矣。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太尉放他走了, 怎生是好!”当时洪太尉听罢,浑身冷汗,捉颤不住;急急收拾行李,引了从人下山回 京。真人并道众送官已罢,自回宫内修理殿宇,竖立石碣,不在话下。夹批:了. 再说洪太尉在途中分付从人,教把走妖魔一节休说与外人知道,恐天子知而见责。 夹批:画出太时, 于路无话,星夜回至京师。进得汴梁城,闻人所说:夹批:只闲人说足矣,不必铺叙雕 事也。“天师在东京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箓,禳救灾病,瘟疫尽消,军民安泰, 天师辞潮,乘鹤驾云,自回龙虎山去了。”夹批:省。洪太尉次日早潮,见了天子,奏 说:“天师乘鹤驾云,先到京师;臣等驿站而来,才得到此。”仁宗准奏,赏赐洪信, 复还旧职,夹批:瘟疫亦楔也,酸事赤楔也,天师亦楔也,太时亦楔也。既已楔出三十六员天显, 七十二座地然矣,便随手收拾,不复更用也。亦不在话下。 后来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晏驾,无有太子,传位濮安懿王允让之子,太宗皇帝 嫡孙,夹批:为前传位御弟太宗句吐气,此传外别传之法也,立帝号日英宗。在位四年,传位
地数百年前已注定我姓字在此?‘遇洪而开,’分明是教我开看,却何妨?我想这个魔 王都只在石碣底下。汝等从人与我多唤几个火工人等将锄头铁锹来掘开。” 真人慌忙谏道:“太尉,不可掘动,恐有利害,伤犯于人,不当稳便!”夹批:又 禀。太尉大怒,夹批:次又怒。喝道:“你等道众省得甚么!碣上分明凿著遇我而开,你 如何阻当?快与我唤人来开!” 真人又三回五次禀道:“恐有不好。”太尉那里肯听。夹批:详书真人一禀、再禀、 又禀、又禀者,以深明天罡地煞出世之不容易也。只得聚集众人,先把石碣放倒,一齐并力掘 那石龟,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只有三四尺深,见一片大青石板,方可丈围。夹 批:石碣之下石龟,石龟之下石板,写得郑重之至。洪太尉叫再掘起来。真人又苦禀道:“不 可掘动。”夹批:掘到石板,又复苦禀,写得郑重之至。太尉那里肯听。众人只得把石板一 齐扛起。看时,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只见穴内刮喇喇一声响亮,那响非 同小可。响亮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 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夹批:骇人之笔。○他日有称我者, 有称俺者,有称小可者,有称洒家者,有称我老爷者,皆是此句化开。众人吃了一惊,发声喊, 撇下锄头铁锹,尽从殿内奔将出来,推倒颠翻无数。惊得洪太尉目瞪口呆,罔知所措, 面色如上。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太尉问道:“走了的却是甚么妖魔?” 真人道:“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老祖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付道:‘此殿内镇 锁著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一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碣,凿 著龙章凤篆姓名,镇住在此。夹批:楔者,以物出物之谓。此篇因请天师,误开石碣,所谓楔 也。俗本不知,误入正书,失之远矣。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太尉放他走了, 怎生是好!”当时洪太尉听罢,浑身冷汗,捉颤不住;急急收拾行李,引了从人下山回 京。真人并道众送官已罢,自回宫内修理殿宇,竖立石碣,不在话下。夹批:了。 再说洪太尉在途中分付从人,教把走妖魔一节休说与外人知道,恐天子知而见责。 夹批:画出太尉。 于路无话,星夜回至京师。进得汴梁城,闻人所说:夹批:只闻人说足矣,不必铺叙醮 事也。“天师在东京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箓,禳救灾病,瘟疫尽消,军民安泰, 天师辞朝,乘鹤驾云,自回龙虎山去了。”夹批:省。洪太尉次日早朝,见了天子,奏 说:“天师乘鹤驾云,先到京师;臣等驿站而来,才得到此。”仁宗准奏,赏赐洪信, 复还旧职,夹批:瘟疫亦楔也,醮事亦楔也,天师亦楔也,太尉亦楔也。既已楔出三十六员天罡, 七十二座地煞矣,便随手收拾,不复更用也。亦不在话下。 后来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晏驾,无有太子,传位濮安懿王允让之子,太宗皇帝 嫡孙,夹批:为前传位御弟太宗句吐气,此传外别传之法也。立帝号曰英宗。在位四年,传位
与太子神宗。神宗在位一十八年,传位与太子哲宗。那时天下太平,夫批:一部大书敏万 言,却以以天下太平四字起,天下太平四宇止,妙绝,四方无事。 且住!若真个太平无事,今日开书演义又说著些甚么?夹批:忽然掉笔一转,转达出 一部大书来。看官不要心慌,下文便有一部七十回正书,一百四十句题目,有分教: 宛子城中藏猛虎,蓼儿洼内聚蛟龙。 毕竞如何缘故,且听初回分解
与太子神宗。神宗在位一十八年,传位与太子哲宗。那时天下太平,夹批:一部大书数万 言,却以以天下太平四字起,天下太平四字止,妙绝。四方无事。 且住!若真个太平无事,今日开书演义又说著些甚么?夹批:忽然掉笔一转,转达出 一部大书来。看官不要心慌,下文便有一部七十回正书,一百四十句题目,有分教: 宛子城中藏猛虎,蓼儿洼内聚蛟龙。 毕竟如何缘故,且听初回分解
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回批】: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一百入人,而先写高像者,盖不写 高依,便写一百入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入人,先写高依,则是乱自上作也。乱自下生, 不可训也,作者之所必避也:乱自上作,不可长也,作者之所深惧也。一部大书七十回,而开书先 写高俅,有以也。 高像来而王进去矣。王进者,何人也?不坠父业,善养母志,盖孝子也。 吾又闻古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之语,然则王进亦忠臣也,孝子忠臣,则国家之祥麟威凤、 圆壁方硅者也。横求之四海而不一得之,竖求之百年而不一得之,不一得之而忽然有之,则当尊之, 荣之,长照事之,必欲骂之,打之,至于杀之,因通去之,是何为也!王进去,而一百八人来矣, 则是高像来,而一百八人来矣。王进去后,更有史进,史者,史也。禽言稗史亦史也。夫古者史以 记事,今稗所记何事?殆记一百八人之事也。记一百八人之事,而亦居然谓之也何居?从来底 人之议皆史也,底人则何敢议也?底人不敢议也。度人不敢议而又议,可也?天下有道,然后度人 不议也。今则庶人议矣。何用知其天下无道? 日:王进去,而高俅来矣。 史之为言史也,固也,进之为言何也?日:彼国自许,虽稗史,然已进于史也。史进之为言进 于史,固也。王进之为言何也?日:必如此人,底几圣人在上,可教而进之于王道也。必如王进, 然后可教而进之于王道,然则彼一百八人也者,国王道之所必诛也 一百八人,则减王道所必诛矣,何用见王进之庶几为圣人之民?日:不坠父业,善养母志,犹 其可见者也。更有其不可见者,如点名不到,不见其首也:一去延安,不见其尾也。无首无尾者, 其犹神龙献?减使彼一百八人者,尽出于此,吾以知其免耳,而终不之及也。一百八人终不之及, 夫而后知王进之难能也 不见其首者,示人乱世不应出头也;不见其尾者,示人乱世决无场也 一部书,七十回,一百八人,以天显第一星宋江为主:而先做强盗者,乃是地第一星米武 虽作者笔力纵横之炒,然亦以见其逆天而行也 次出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盖喂格一部书七十回一百入人为虎为蛇,皆非好相识也。何用 知共为是括一部书七十回一百八人?日:楔子所以楔出一部,而天师化现恰有一虎一蛇,故知 达、杨春是一百入人之总号也 话说故宋,哲宗皇帝在时,其时去仁宗天子已远,夹批:只是顺手从楔子写来,却将从 来国步升降,天运循环,一笔提尽,使读者便有上失其道,忆散乐矣之痛也。东京开封府汴梁宣 武军,便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夹批:开书第一样脚色。作书者盖深著破国亡家,结怨连祸
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回批】: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 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乱自下生, 不可训也,作者之所必避也;乱自上作,不可长也,作者之所深惧也。一部大书七十回,而开书先 写高俅,有以也。 高俅来而王进去矣。王进者,何人也?不坠父业,善养母志,盖孝子也。 吾又闻古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之语,然则王进亦忠臣也。孝子忠臣,则国家之祥麟威凤、 圆璧方珪者也。横求之四海而不一得之,竖求之百年而不一得之。不一得之而忽然有之,则当尊之, 荣之,长跽事之。必欲骂之,打之,至于杀之,因逼去之,是何为也!王进去,而一百八人来矣, 则是高俅来,而一百八人来矣。王进去后,更有史进。史者,史也。寓言稗史亦史也。夫古者史以 记事,今稗史所记何事?殆记一百八人之事也。记一百八人之事,而亦居然谓之史也何居?从来庶 人之议皆史也。庶人则何敢议也?庶人不敢议也。庶人不敢议而又议,可也?天下有道,然后庶人 不议也。今则庶人议矣。何用知其天下无道? 曰:王进去,而高俅来矣。 史之为言史也,固也。进之为言何也?曰:彼固自许,虽稗史,然已进于史也。史进之为言进 于史,固也。王进之为言何也?曰:必如此人,庶几圣人在上,可教而进之于王道也。必如王进, 然后可教而进之于王道,然则彼一百八人也者,固王道之所必诛也。 一百八人,则诚王道所必诛矣,何用见王进之庶几为圣人之民?曰:不坠父业,善养母志,犹 其可见者也。更有其不可见者,如点名不到,不见其首也;一去延安,不见其尾也。无首无尾者, 其犹神龙欤?诚使彼一百八人者,尽出于此,吾以知其免耳,而终不之及也。一百八人终不之及, 夫而后知王进之难能也。 不见其首者,示人乱世不应出头也;不见其尾者,示人乱世决无收场也。 一部书,七十回,一百八人,以天罡第一星宋江为主;而先做强盗者,乃是地煞第一星朱武。 虽作者笔力纵横之妙,然亦以见其逆天而行也。 次出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盖檃栝一部书七十回一百八人为虎为蛇,皆非好相识也。何用 知其为是檃栝一部书七十回一百八人?曰:楔子所以楔出一部,而天师化现恰有一虎一蛇,故知陈 达、杨春是一百八人之总号也。 话说故宋,哲宗皇帝在时,其时去仁宗天子已远,夹批:只是顺手从楔子写来,却将从 来国步升降,天运循环,一笔提尽,使读者便有上失其道,忆散乐矣之痛也。东京开封府汴梁宣 武军,便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夹批:开书第一样脚色。作书者盖深著破国亡家,结怨连祸